1. 简单百科
  2. 假肢

假肢

假肢是用工程技术的手段和方法,为弥补截肢者或肢体不完全缺损的肢体而专门设计和制作装配的人工假体,又称义肢。其适用对象是因疾病、交通事故、工伤事故、运动创伤等原因截肢的人群。

在公元前第一纪,包括印度埃及在内的不同文化各自独立发明了假肢,用来替换在事故或战争中失去的肢体。有记载的最早案例出自希罗多德的著作《历史》。在意大利卡普亚的一处公元前300年左右的墓葬中,出土了一个保存得异常完好的假肢。那是一个用薄铜板和铁钉加固的木制小腿,它顶端的凹面经过了精心雕琢,用来连接大腿残肢。康复工程学在两次世界大战后的兴起和发展,促进了假肢产品的日新月异。这时假肢的主要研发力量从欧洲转移到美国和苏联。1946年,加利福尼亚大学发明了吸附式大腿假肢接受腔,并出现了带有关节功能的骨骼式假肢。20世纪80年代,人们开始把大量的新技术和新材料引入假肢领域,最典型的就是实现了假肢的钛合金化和碳纤维化。

2020年,根据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公布的《我国假肢与矫形器行业的历史、现状与展望》,截至2018年,中原地区有肢体残障者2412万,其中截肢人数为226万;在226万截肢者中,已装配假肢的有90万,约占截肢人数的40%。

简单介绍

假肢(假体),又称义肢。可用来弥补肢体的功能障碍(不论暂时性或永久性),或川来掩饰肢体伤残的人造肢体。 可分为上肢假肢和下肢假肢。多用铝板、木材、皮革、塑料等材料制作,其关节采用金属部件,假肢主流是用钛合金和碳素纤维材料。

发展沿革

早期发展

在公元前第一纪,包括印度埃及在内的不同文化各自独立发明了假肢,用来替换在事故或战争中失去的肢体。有记载的最早案例出自希罗多德的著作《历史》。他讲述了希腊先知海该西斯特拉托斯的例子。海该西斯特拉托斯为试图侵略希腊的波斯军队工作,在被斯巴达人俘获后,他的一只脚被锁上了枷锁,还被警告将受到折磨。于是,他想办法割掉了自己的脚的一"部分,忍着剧痛逃脱。特意让人制作了一个木制的假肢,为了参加即将到来的普拉提亚战役(公元前479年)。

意大利卡普亚的一处公元前300年左右的墓葬中,出土了一个保存得异常完好的假肢。那是一个用薄铜板和铁钉加固的木制小腿,它顶端的凹面经过了精心雕琢,用来连接大腿残肢。同样还是在罗马时代,普林尼曾记载了普布里乌斯·西鲁斯的故事。他是一名参加过布匿战争的老兵,曾在战争中23次受伤,并让人制作了一只铁手来替代他在战斗时失去的手。

迅速发展

根据文献,中原地区最早的假肢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因为当时很多人受到一种醢刑——“刑”的残害。这种刑罚是砍掉犯罪者的脚,于是相应的假肢也就出现了。考古挖掘中发现的中国已知最早假肢遗存,来自距今2000多年的新疆吐鲁番市胜金店墓群。在2号墓,专家们发现一个由厚实木板加工而成的形似船桨的小腿假肢,木板上部有两排小孔,孔内残留有皮绳,木板底部成楔形,套有一只18厘米长的牛角,牛角下套有一个动物蹄子,防止假肢陷入泥中。假肢虽然出现得早,但前期的发展却很缓慢。在1000多年的时间里,从出土的文物来看,假肢技术一直没有太大的变化。上肢假肢大部分只具有装饰功能,几乎没有实用价值,下肢假肢也仅能支撑身体或辅助使用者缓慢行走,对伤残者的帮助很有限。

中世纪,欧洲战争频繁,骑士们伤残后需要补偿肢体功能,加之武器大量生产,促进了金属锻造技术的提高,于是出现了金属假肢。1529年,被誉为“现代外科之父”的法国外科军医安布鲁瓦兹·巴累提出了截肢术作为医学中挽救生命的措施。1815年,英国工匠为在滑铁卢战役中失去大腿的侯爵让·古莱基制作的假肢和现在的大腿假肢已很类似。1861年至1865年,南北战争期间出现了约3万名截肢者,促使假肢技术迅速发展。这一时期,出现了借助于大气压力将接受腔和残肢固定的技术以及可以用轴与前臂假肢相连的橡胶假手。橡胶假手具有柔性、易弯曲、有弹性等特点,不但能拿起较轻的物品,还可以把钩子、刀、叉、刷子、环或其他工具直接与接受腔相连,进行相应的工作。在此期间,膝关节截肢的普通士兵相继安装了假肢,假肢技术和应用都有了质的发展。到了1875年,英国矫形医师汤姆斯发布了他设计的承重式下肢矫形器。

近代发展

康复工程学在两次世界大战后的兴起和发展,促进了假肢产品的日新月异。这时假肢的主要研发力量从欧洲转移到美国和苏联。1946年,加利福尼亚大学发明了吸附式大腿假肢接受腔,并出现了带有关节功能的骨骼式假肢。苏联在莫斯科圣彼得堡分别建立了两个假肢制造和装配研究所,并配备了相当人数的临床医务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自1960年在罗马举办了第一届残奥会后,残疾人的竞技运动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和支持。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具有革命性的组件式下肢假肢,揭开了假肢技术的新篇章。20世纪70年代,各工业发达国家都相继推出了各自的组件式假肢,实现了假肢行业零部件生产与装配技术的分离。人们还把电子、气压、液压等技术引入假肢领域,在组件式假肢产品上实现了对支撑期和摆动期的较复杂控制,但这一时期制作假肢的主要材料仍然是合金钢合金铝

20世纪80年代,人们开始把大量的新技术和新材料引入假肢领域,最典型的就是实现了假肢的钛合金化和氟化碳纤维。20世纪90年代,由计算机、微电脑控制的假肢被研发出来,假肢的外形也越来越美观。

应用作用

假肢的作用:1、功能替代,代替和代偿已丧失肢体的部分功能,使截肢者恢复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及工作能力。

2、改善外观获得肢体外形,弥补人体外观缺陷。

主要分类

假肢依据部位分为以下几类:

上肢假肢:1、肩离断假肢:指截肢部位达到部分肩骨者使用的假肢,较常见于电击伤患者已经是很重的伤残。2、上臂假肢:指截肢部位达到肘关节以上患者使用的假肢。3、肘离断假肢:指整个前臂缺失的患者使用的假股。4、前臂假肢:指截肢部位在肘关节以下患者使用的假肢。5、腕离断假肢:指截肢部位位于腕关节处,整个手掌缺失的患者使用的假肢。6、手部假肢:可能是单指,也可能是多指或部分掌缺失的患者使用的假肢。

下肢假肢:1、髋离断假肢:适合离断截肢术或大腿极短残肢的患者使用。2、大腿假肢:供大腿部位截肢且残肢长度合适的患者使用。3、膝离断假肢:可供膝关节离断术截肢或大腿超长残肢或小腿极短残肢患者使用。4、小腿假肢:供小腿部位截肢且残肢长度合适的患者使用。5、足部补缺假肢:供足部部分或全部缺失的患者使用。

依据功能有以下几类:

功能假肢:1、无机关功能性假肢:如单纯的勾子形手假肢。能很单纯。许多上肢假肢利用一些模组化套件在不同状况下换装不同假肢。2、有机关功能性假肢:如大多数下肢假肢都会装有关节及相应的运动辅助装置(液压。气压。弹资)。甚至有电子动力回馈系统等:上肢假肢则有不同控制源(肌电、索控)。

美容假肢:为了美现而制作,如美容假手,有助于截肢者建立自信和自尊。许多假肢制作师也若从事这类假肢的“化妆”工作依据动力一般假肢依靠电者自身的力量来驱动。但多个关节或复杂的肢体损伤。仅靠自身的力量很难较好的恢复站动功能为此。一些智能假肢通过微处理器。协助机械关节做出更恰当的。

依据动力一般假肢依靠患者自身的力量来驱动,但多个关节或复杂的肢体损伤,仅靠自身的力量很难较好的恢复站动功能为此。一些智能假肢通过微处理器,协助机械关节做出更恰当的细微动作,保证假肢在支撑相和撰动相表现得更为优外,做靠电力驱动的智能化外骨格机器人,已经可以模伤人类的许多运动功能。

假肢使用

无论装配哪种假肢,并非装上之后就会恢复功能和加以使用。虽然不同部位假肢的制作过程有不同步骤,但任何部位的假肢制作完成后,都要经过十分精细的调配和训练,才能较好地恢复丧失的运动功能。特别是下肢假肢装配时一定要配合假肢步态训练,才能将假肢的性能完全发挥出来。

现状

2020年,根据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公布的《我国假肢与矫形器行业的历史、现状与展望》,截至2018年,中原地区有肢体残障者2412万,其中截肢人数为226万;在226万截肢者中,已装配假肢的有90万,约占截肢人数的40%。

相关事件

2023年,33岁的吕赛在10月29日完成了她人生中的另一个第一次——参加2023济南(泉城)马拉松。与其他选手不同的是,吕赛的右大腿已经佩戴了9年假肢,参加马拉松是她的新挑战。

2023年5月21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半程马拉松赛(呼和浩特半马赛)正式开赛,本次比赛以“活力半马·美丽青城”为主题,共分为半程马拉松(21.0975公里)和欢乐跑(6公里)2个组别。比赛当日正是第33次全国助残日,呼和浩特半马赛上也迎来了一群特别的跑友。这些跑友都穿着假肢,一行有30多人,他们组成了一支跑者队伍,自称“蒙马队”。

参考资料

假肢 助残疾人重新融入社会.北晚在线.2023-12-12

她戴着假肢开启肆意人生 参加济南马拉松迎新挑战.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2023-12-12

30多位跑友穿假肢跑呼和浩特半马赛,队员:想让大家知道我们穿假肢也可以走得很好.九派新闻.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