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中军区
1941年在如皋市县建立,新四军第一师兼苏中军区,粟裕、叶飞先后任司令员,刘炎、粟裕(兼)、叶飞(兼)先后任政委。苏中军区先后下辖第一、二、三、四、五、六军分区和联抗司令部,苏中各地相继建立10余个县独立团或警卫团,分属各军分区。
军区介绍
司令员粟裕,政治委员刘炎(后粟裕兼),参谋长刘先胜,政治部主任钟期光。先后辖第1、第2、第3、第4、第5、第6军分区,教导旅和直属教导团、海防团。辖区在江苏省扬州、淮安市、大中集(今大丰区城关)、启东市之间,后扩大到上海市、苏州市、镇江市一线以北地区。第1师兼苏中军区后,实行主力部队地方化,陆续组建了12个警卫团和3个海防团。1942年3月31日,中共中央华中局决定由新四军第l师第1、第2、第3、第18旅分别兼苏中军区第3、第2、第4、第1军分区。6月,日伪军对苏中地区频繁进行“扫荡”和“清乡”,苏中军民在中共苏中区委领导和第1师兼苏中军区指挥下,经过艰苦的军事斗争,取得了胜利。到1944年3月,苏中军区组织自卫队33.5万人,地方武装10.3万人。同年11月,第2军分区撤销。1945年4月,因第1师主力已分两批渡江南下,重新组建苏中军区,司令员管文蔚,政治委员陈丕显,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张藩,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吉洛(姬鹏飞)。8月,所辖第5、第6军分区划归苏浙军区建制。同月,苏中军区为适应大反攻需要,组建了17个步兵团,编为第1、第2、第3旅。抗日战争胜利后,苏中军区隶属华中地区军区。1947年11月,与苏北军区合编为华中指挥部。
政党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在新四军第1师活动区域设立的一元化集体领导机构。1941年3月经中共中央华中局批准,由刘炎、粟裕、钟期光、周林、管文蔚、陈丕显、蔡良7人组成,刘炎任书记。1942年12月苏中区军政党委员会撤销。
苏中军区 - 军区历史
1942年3月,江(都)高(邮)地区开辟后,成立第1军分区,温玉成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辖江都高宝、东独立团。3月31日,中共华中地区局指示,新四军第1师各旅分别兼苏中军区各军分区。4月15日,苏中军区所辖第1、第2、第3、第4军分区,依次由新四军第1师第18、第2、第1、第3旅机关兼。5月,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9分校成立,归新四军第1师兼苏中军区建制。7月,泰东警卫团编入第2军分区。11月,组建苏中军区海防团。12月,第2旅主力南下溧水区、溧阳市地区,第2旅与第2军分区分开,另成立军分区机关,梅嘉生任司令员。陈时夫任政治委员。是年,苏中军区先后参加了反日伪军“扫荡”、反“清剿”作战和反“蚕食”斗争。
1943年1月,第1师第2旅与第16旅会合后合编为第16旅属第1师建制,王必成任旅长,江渭清任政治委员。2月,海防第2团组成。3月,苏中军区决定,苏中行政委员会警卫团改称苏中军区教导团。4月,参加反“清乡”斗争。5月,海防第3团组建。9月,新四军第1师兼苏中军区决定,将各海防团合编为海防纵队,仍归苏中军区建制。1944年2月,苏中军区教导团改称苏中军区特务第1团(2月,编入第1师第3旅)。6月1日,抗大第9分校改称苏中公学。9月,新四军决定,撤消第18旅,另成立第1军分区机关。10月10日,苏中军区决定,联抗部队司令部撤销,所辖部队归第1旅兼第3军分区建制。11月,中共苏中区党委决定,第2军分区与第4军分区合并,原第2军分区番号撤销。勇士,成立第5、第6军分区,归苏中军区建制。12月,新四军第3旅免兼第4军分区机关。1944年3月,苏中部队开始反攻,至11月,先后进行了车桥战役和讨伐(泰运)战役。
1945年3月28日,新四军第1师率第1旅(又称教导旅)等部队南下苏浙边区后,中共华中局批准,第1师和第1旅免兼苏中军区和第3军分区,另组建苏中军区和第3军分区机关。至此,苏中军区由管文蔚任司令员,陈丕显任政治委员,张藩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姬鹏飞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下辖:第1军分区,黄逸峰任司令员,陈时夫任政治委员;第3军分区,陈玉生任司令员,许家屯任政治委员;第4军分区,张震东任司令员,卢胜任政治委员;第5军分区,韦永义任司令员,金柯任政治委员;第6军分区,包厚昌任司令员,钱敏任政治委员;海防纵队,陆舟舫任副司令员;直属第52团,张友宜任团长;特务3团,童炎生任政治委员。7月,中共华中局命令,以苏中军区第52团、江都独立团等为基础,组建苏中军区教导第1旅(又称新教导旅),刘飞任旅长。1945年上半年,苏中军区部队先后参加了春季攻势和东北夏季攻势作战。同年8月,参加战略反攻。为适应反攻的需要,在日军投降前夕,苏中军区又新建了3个旅,其中,新建第1旅,陈玉生任旅长,李干辉任政治委员;新建第2旅,胡炳云任旅长,陈时夫任政治委员;新建第3旅,张震东任旅长,卢胜任政治委员。8月22日,,中共华中局决定,苏中军区第5、第6军分区划归苏浙军区建制。解放战争时期,该军区的沿革见中国人民解放军苏中军区。
军区主力团
一等主力团
1团
1团是新四军1师1旅1团,其前身是34年9月由闽东红军地方武装组建的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37年11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福建抗日游击第2支队,38年1月底改编为新四军第3支队第6团,39年5月改编为江南抗日义勇军第2路,同年10月编入新四军挺进纵队为第1团,40年7月改编为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1纵队1团,41年2月改编为新四军第1师1旅1团,同年4月改称第1师第1旅兼苏中军区第3军分区1团。该团是老红军团队,野战攻防能力超强,后发展为20军58师172团,是20军第一主力团。
7团
7团是新四军1师3旅7团,其前身是27年底由方志敏领导的弋阳县、横峰起义的农民武装组建的赣东北农民革命团,29年4月该团扩编为江西红军独立第1团,30年6月扩编为红军独立师,7月扩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10军,33年1月改编为红11军,同年7月改编为红7军团,34年7月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同年10月与新红10军合编为红10军团继续北上抗日,35年2月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38年1月与闽南红3团、中央红军第24师第71团的部分部队合编为新四军第2支队第4团,39年10月改编为苏皖支队,40年7月编入新四军苏北指挥部为第3纵队第3团,40年11月在纵队编成内改编为第7团, 41年1月25日随纵队改编为新四军第1师第3旅第7团,42年10月20日获“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卫戍区警卫第3师第13团”光荣称号,该团也是老红军团队,在苏中军区以攻坚能力最强,后发展为23军69师205团,是23军第一主力团。
二等主力团
52团
52团是新四军1师18旅52团,其前身是40年11月6日由江南抗日救国军东路指挥部第1、第5支队合编的江南抗日救国军第1纵队,41年2月4日改称新四军第3支队(新3支队)第1纵队,同月18日改编为新四军第6师18旅52团,同年11月改称新四军第1师18旅52团,42年3月改称第1师18旅兼苏中军区第1军分区52团,该团是沙家浜团,号称“江阴老虎”,后发展为20军59师175团,是20军主力团。
特3团
特3团是新四军苏中军区特务第3团。其前身是以新四军第1师第1旅第1团2营为基础组建的泰州独立团,1944年3月补入泰兴市、如西两县独立团(内有主力地方化的4个红军连队)各一部组建苏中军区第3军分区特务团;12月,上升为苏中军区特务第3团。粟司令认为该团战斗力在52团之上,后发展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85师253团,是29军第一主力团。
特4团
特4团是新四军苏中军区特务第4团。其前身是上海地方党组建的崇明自卫总队,40年10月改编为崇启海常备旅同年11月改称苏北第4区游击第3旅,41年2月编入新四军第1师第3旅为第9团,同年7月中旬与南通独立团合编为南通警卫团,44年2月下旬整编为苏中军区特务第4团。粟司令认为该团战斗力在52团之上,后发展为23军69师206团,是23军主力团。
三等主力团
特1团
特1团是新四军苏中军区特务第1团。其前身是陈玉生起义部队改编的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独立支队,40年8月编入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3纵队为7团,后调归苏北临时行政委员会保安司令部为警卫团,41年4月改称行委会警卫团,42年7月与1师特务营等部队合编为1师兼苏中军区教导团(由师特务营为第1营、保安队两个连及师政卫连遍为第2营、行委会警卫团为第3营),44年2月改称1师兼苏中军区特务第1团。后发展为23军67师201团,是23军主力团。
特2团
特2团是新四军苏中军区特务第2团。其前身是苏中2分区特务营,44年2月以该营为基础组建的苏中军区特务第2团。后发展为20军58师173团,是20军主力团。
特5团
特5团是新四军苏中军区特务第5团。其前身是是40年10月由新四军和苏北地方实力派李明扬、陈泰运各派一个连组建的联抗第1团,44年10月编入新四军苏中军区为特务第5团。后发展为24军72师214团,是24军主力团。
参考资料
苏中军区的“十团大战”.凤凰网.2016-07-10
新四军苏中军区部队解放全苏中纪实(上).铁军传媒网.201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