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培养和训练军事政治干部的高等学府。

抗大起源于1927年11月,中国共产党在宁冈县砻市龙江书院创办了军官教导队,前身是1931年创建于瑞金市的中国红军学校,1933年扩建为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1936年6月1日,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举行了开学典礼。7月11日,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随党中央和军委各部迁往保安(今志丹县城)。1937年1月19日,改名为中国抗日军政大学。学校成立后,林彪任校长,刘伯承任副校长,罗瑞卿为教育长。1938年12月,建立了抗大一分校及抗大二分校。之后陆续建立了三分校、四分校、五分校等分校,到1945年抗大先后成立了14所分校、5所陆军中学和1所附设中学,分布于西北、华北、华中地区的广大区域。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抗大也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新中国建立后迁入北京,发展成为今天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办学期间培养了10余万名德才兼备的抗日军政干部。其中抗大总校培训学员近3万人,学员中有许多人成为中国共产党和军队的高级干部。

历史沿革

创办初期

1927年11月,中国共产党在宁冈县砻市龙江书院创办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军官教导队,史称“井冈山市教导队”。队长吕赤,党代表兼支部书记蔡钟,教员袁炎飞、张天华等。井冈山教导队开创了为人民军队培养军政干部的先河。1931年9月,闽粤赣边红军学校、红一方面军教导队和红1、3军团随营学校合并组成中国工农红军学校。同年11月,更名为中国工农红军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校设在中央革命根据地首府瑞金城东谢氏祠堂。1932年春,改称中国工农红军学校。1933年扩建为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1934年随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改称“干部团”。

延安办学

1936年2月,中央红军干部团和陕甘宁红军军事政治学校合并,在陕北子长市(今子长县)瓦窑堡革命旧址成立红军干部学校,不久,在红军干部学校基础上创办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并于6月1日举行了开学典礼。同年6月21日,国民党军第八十六师高双成部突然袭击瓦窑堡,红大随党中央和军委各部撤出瓦窑堡,于7月11日迁往保安(今志丹县城)。1937年1月19日,中革军委主席团把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改名为中国抗日军政大学,并于1月21日在延安开学。学校成立后,林彪任校长,刘伯承任副校长,罗瑞卿为教育长。抗大的学员主要是经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长征考验的中国工农红军老干部、老战士,还有八路军新四军和各抗日根据地的干部和战士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知识青年和来自海外的爱国华侨青年。1938年7月10日,抗大1000多名教职学员开始了挖窑洞建校舍的劳动,历时半个月,挖窑洞175孔。抗大学员还修筑了3000千米的盘山公路,同学们称其为抗大公路。

建立分校

1938年12月,抗大一分校始建于陕西省延长,同月,在陕西省安吴堡建立了抗大二分校。之后陆续建立了三分校、四分校、五分校等分校,到1945年抗大先后成立了14所分校、5所陆军中学和1所附设中学,分布于西北、华北、华中地区的广大区域。

光荣结束

1945年8月,抗日战争取得了胜利,抗大也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同年10月,原抗大总校一部分教职学员奉中央军委命令向东北地区进军,1946年2月底到达吉林通化,筹办“东北军事政治大学”。新中国建立后迁入北京,发展成为今天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

办学情况

第一期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一期时间为1936年6月1日至12月,校长为林彪,副校长为刘伯承,教育长为罗瑞卿,陈光第一科科长,周士第和周建屏先后担任第二科科长,周昆担任第三科科长。学员对象为中国工农红军干部,培养抗日军政干部1065人。

第二期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二期时间为1937年1月21日至8月,校长为林彪,副校长为刘伯承,教育长为罗瑞卿,毛泽东担任教育委员会主席,下设训练部、政治部、校务部、第四大队等部门。其中刘亚楼担任训练部部长,傅钟和莫文骅先后担任政治部主任,杨立三担任校务部部长,第四大队大队长由聂鹤亭担任。学员对象为红军干部和知识青年,培养抗日军政干部1362人校址在延安。

第三期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三期时间为1937年8月21日至1938年4月,校长为林彪,副校长为罗瑞卿,教育长先后由罗瑞卿和刘亚楼担任,毛泽东担任教育委员会主席。下设训练部、政治部、校务部、第一大队、第二大队、第三大队等部门。其中训练部部长由刘亚楼和许光达先后担任,政治部主任由莫文骅和张际春先后担任,校务部部长由杨立三和杨至成先后担任,第一大队队长由冯达飞韩振纪先后担任,第二大队队长由苏振华担任,第三大队队长由刘忠担任。学员对象为八路军干部和知识青年,培养抗日军政干部1272人,校址在延安。

第四期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四期时间为1938年4月至12月,校长为林彪,副校长为罗瑞卿,教育长为许光达,秘书长为欧阳毅,毛泽东担任教育委员会主席。下设训练部、政治部、校务部、卫生处、第一大队、第二大队、第三大队、第四大队、第五大队、第六大队、第七大队、第八大队等部门。其中训练部部长由陈伯钧担任,政治部主任由张际春担任,校务部部长由周文龙担任,卫生处处长由瞿显文和蒋耀德先后担任,第一大队大队长由苏振华担任,第二大队大队长由罗华生担任,第三大队大队长由方正平担任,第四大队大队长由刘忠和罗华生先后担任,第五大队大队长由何长工担任,第六大队大队长由韦国清担任,第七大队大队长由徐德操担任,第八大队大队长由张琴秋担任。学员对象为八路军新四军干部、知识青年、华侨青年、国外留学生等,培养抗日军政干部5562人,校址在陕西延安、瓦窑堡革命旧址,甘肃合水县庆阳镇,陕西洛川县、延安蟠龙镇

第五期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五期时间为1939年1月至1940年1月,校长为林彪,副校长为罗瑞卿,教育长为许光达,秘书长为欧阳毅,毛泽东担任教育委员会主席。下设训练部、政治部、第一大队、第二大队、第三大队、第四大队、第五大队等部门。其中训练部部长由王智涛担任,政治部主任由张际春担任,第一大队大队长由苏振华担任,第二大队大队长由郭林祥担任,第三大队大队长由刘忠担任,第五大队大队长由庄正凤担任。学员主要对象为知识青年、华侨青年、国外留学生等,培养抗日军政干部1.33万人,校址在陕西延安、晋察冀

第六期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六期时间为1940年1月至12月,校长为林彪,副校长由罗瑞卿和滕代远先后担任,教育长为何长工,毛泽东担任教育委员会主席。下设校部、政治部、第一团、第二团、第三团、第四团、特科大队等部门。其中校部为秘书处与校务部合并组成由秘书长欧阳毅总管,政治部主任由张际春担任,第一团团长由苏振华担任,第二团团长由郭林祥担任,第三团团长由刘忠担任,第四团团长由罗华生和洪学智先后担任,特科大队大队长由刘鼎担任,学员对象主要来自八路军干部、新四军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等干部,共培养抗日军政干部4900人,校址先后移驻武乡县蟠龙镇黎城县西井镇,河北邢台县浆水镇等地。

第七期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七期时间为1941年1月至1942年4月,校长为林彪,军政委员会主席及副校长为滕代远,教育长为何长工,毛泽东担任教育委员会主席。下设校部、上干科、基本科等部门。其中上干科科长由胡汉标担任,基本科科长由杨秀全担任,学员对象为八路军干部、新四军干部,培养抗日军政干部2551人,校址在河北邢台县。

第八期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八期时间为1942年5月至1945年9月,学员对象为八路军干部、新四军干部,培养抗日军政干部6000人。

前半期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八期前半期校长为林彪,副校长为滕代远,教育长为何长工,秘书长为惠子明,毛泽东担任教育委员会主席。下设政治部、供给处、卫生处、上干科、基本科、陆军中学、太岳大队等部门。其中政治部主任由张际春担任,供给处处长由张济民担任,卫生处处长由蒋耀德担任,上干科科长由汪乃贵担任,基本科科长由胡汉标担任,陆军中学校长由滕代远和任白戈先后担任,太岳大队大队长由杨秀全担任。

后半期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八期后半期校长为林彪,副校长为彭绍辉和何长工,教育长为阎揆要,秘书长为钱春华,毛泽东担任教育委员会主席。下设政治部、校务部、供给部、卫生部、第一大队、第二大队、第三大队、第四大队、第五大队、太行山大队、太岳大队、太行陆军中学等部门。其中政治部主任由李井泉担任,校务部部长由胡登高担任,供给部部长由汤池担任,卫生部部长由蒋耀德担任,第一大队大队长由汪乃贵、高朗亭、韩先楚先后担任,第二大队大队长由杨文安和李钟奇先后担任,第三大队大队长由赖光勋和徐绍华先后担任,第四大队大队长由吴恒夫和王泮清先后担任,第五大队大队长由赖光勋担任,太行大队

大队长由童国贵担任,太岳大队大队长由刘鹏担任,太行陆军中学校长由任白戈担任。

分校情况

抗大第一分校

1938年12月,抗大一分校始建于陕西省延长。后转战山西屯留区、山东沂水等地,1945年10月,抗大一分校奉命抵达吉林通化,归总校建制,一分校在敌后建校7年之久,培养了两万四千余名干部,她是历时最长、规模最大、参加战斗最多、取得战果最大的一个分校。她是现在临沂大学的前身。

抗大第二分校

1938年12月,抗大二分校创建于陕西省安吴堡,1939年2月,抗大二分校到达灵寿县陈庄一带,办学四年,始终活动在晋察冀和冀中地区,1944年3月返回陕北地区归总校建制。分校曾更名华北军政大学,是现在石家庄市陆军指挥学院的前身。

抗大第三分校

1939年7月,抗大三分校始建于延安市,后与八路军工程学校,炮兵教导营和八路军军政学院的一部合并,扩编为军事学院,1943年3月并入总校。三分校的俄文队是北京外国语大学黑龙江大学的前身。

抗大第四分校

1938年11月,新四军游击支队随营学校在杞县傅集镇成立。1940年3月,经党中央批准,随营学校扩建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分校,简称抗大第四分校,1941年5月1日,皖南事变后,抗大第四分校向淮上地区转移,准备东进办学。1944年9月11日,校长彭雪枫在夏邑县八里庄战斗中不幸牺牲。为纪念彭雪枫,中共中央华中局、新四军政治部决定将抗大第四分校更名为雪枫军政大学。1946年底,雪枫大学、山东军区之军政干校、东江纵队干部队及淮南随营学校山东军区通信学校等5所学校合并,在山东省营南县大店成立华东军政大学

抗大第五分校

抗大第五分校的前身是原在泰兴县营溪的抗日军政学校。1940年八路军、新四军华中指挥部迁至盐城市,刘少奇、陈毅也先后由海安至盐城,1940年11月27日,华中指挥部果断决定将抗日军政学校同八路军五纵队的教导队合并,正式成立抗大五分校,地点设在今盐城中学正北楼。

抗大第六分校

抗大第六分校于1940年11月底正式成立,1942年4月28日,太行区反“扫荡”胜利后,六分校奉命调回总校归建,学员全部毕业分配回部队和地方机关工作,教职员大部分返回总校,至6月与总校进行合编,第六分校即暂告结束。1943年1月,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总校奉命返回陕北地区时,为了保留一部分教学力量,继续为一二九师和太行山地方武装培养军政干部,决定以总校基本科第一、二、三营为基础,并从校直机关和各队抽调部分干部,组建新的抗大第六分校。

抗大第七分校

1941年7月,抗大七分校以120师教导团为基础,在兴县李家湾成立,1946年11月,七分校扩编为晋绥军区军事政治干部学校。

抗大第八分校

1941年5月,抗大八分校以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军政干部学校一部为基础创建于安徽省天长市张公铺,主要为新四军第2师和淮南抗日根据地培养干部。

抗大第九分校

1942年5月,抗大九分校由抗大五分校抗大华中大队和新四军干部学校为基础,成立于江苏省南通县海复镇,校长粟裕。1946年7月并入华中雪枫大学,主要为新四军第1师第六师和苏中苏南抗日根据地培养人才。

抗大第十分校

抗大十分校共有2个,1942年2月,第一个抗大十分校以新四军第五师随营学校为基础成立于湖北随县百兆山区,校长李先念。该校又被称为“背包大学”,1945年9月被编为新四军第五师第十四旅旅部。

1945年5月,第二个抗大十分校以教导队和干部训练班为基础,在安徽省无为市的团山里村正式成立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皖江区第10分校,简称第7师抗大第10分校,1945年10月改为新四军第七师随营学校。

太岳分校

1944年秋,抗大太岳分校以抗大太岳大队为基础成立,隶属太岳军区,1945年10月与抗大总校一部、抗大六分校太行大队合并为晋冀鲁豫军区军事政治大学

太行分校

1945年春,以抗大太行大队为基础,组建抗大太行分校,隶属八路军太行军区。童国贵、彭宗珠、孟擎宇、李克林担任分校领导工作。1945年10月,太行分校与太岳分校和抗大总校一部在山西省长治地区合为八路军晋冀鲁豫军区军事政治大学。1948年5月,以晋察冀军区军政干校和晋冀鲁豫军政大学为基础并组成华北军政大学

华中抗大总分校

1942年1月,抗大华中总分校经中共中央军委批准建立,旧址位于陈集镇空寺村,总分校的任务是统一领导华中各抗大分校,建立华中统一的军事学校教育制度,专门培养营以上指挥员及特种人才。1942年底,由于形势紧张,贯彻精兵简政的精神,总分校停办,一部分干部调到延安市,一部分干部下到部队。1945年10月,抗大总校及第1、第3分校离开陕西省延安,12月到达吉林省通化地区组建东北军事政治大学

学校文化

教育方针、校风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为教育方针,以团结、严肃、紧张、活泼为校风,同时实行少而精、理论联系实际、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学原则。

校徽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的校徽,也是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职员证章,其造型轮廓为中华民国地图。这张地图,完整标示当时蒙古为中国的一部分。同时,该校徽造型上还将中国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的东北地区即伪满洲国列为敌占区。徽章上校名用全线框了后,形成一个锐利的箭头,直指被日本帝国主义占领的伪满洲国,加上校名中有“抗日”二字,这就充分指明战斗的方向。

校旗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的校旗,长196厘米,宽130厘米,旗底为红色,右侧是一个白色的旗杆套。旗面右上方的图形标志为一个由白色线条组成的五角星上面,叠压着一个八路军战士背枪骑马奔驰的黑色图案。其上方是呈弧形的抗大校风"团结、紧张、活泼、严肃"八个字。旗帜中部向左是用仿宋体写的"抗大"两个白色大字。旗帜中下部有三条横贯旗帜的白色波浪纹。整个旗帜的设计体现了抗大为民族解放而英勇奋战的精神。

校歌

1937年,吕骥为抗大写的这首校歌,全曲既有一般青年歌曲活泼、富有朝气的特点,又有进行曲铿锵有力的节奏和不断前进的气势。它形象地表现了抗大青年蓬勃的青春活力和豪迈的革命气概。

以上参考:

教育特点

抗大教育的特点,一是坚持站在国防教育的最前线,所教所学所作所为,以争取抗战胜利、民族社会解放为主。二是坚持教育与实际紧密结合,要求教学中必须做到“四化”:原则化,即坚持原则;中国化,即一切问题不能脱离中国实际;通俗化,讲课用事实说明问题,用群众常用常见的语言;具体化,把问题与一定时间、条件联系起来讲解,不能把理论看成是孤立的条文。三是坚持“知识分子工农化,工农干部知识化”,把他们培养成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力量的优秀干部。四是教员与学员一致,能互相研究共同探讨,教员不仅教育学生,使学生进步,而且还向学生学习,求得自己进步。

影响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地区后最早创办的一所专门培养抗日军政干部的学校,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爱国青年纷纷奔赴延安市,报考延安各个抗日院校。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办学期间培养了10余万名德才兼备的抗日军政干部。抗大总校培训学员近3万人,连同各分校共培养了十余万名军政干部。在1955年授衔的将帅中,曾在抗大工作和学习过的,有元帅7人、大将10人、上将29人、中将105人以及少将366人。其中,元帅有朱德、林彪、刘伯承、陈毅、罗荣桓、徐向前、叶剑英,大将有粟裕、黄克诚、谭政、萧劲光、王树声、陈赓、罗瑞卿、许光达、徐海东、张云逸等人。他们为中国共产党及其军队的发展壮大,为夺取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也为建国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组织基础。

参考资料

抗日战争时期人民军队的最高学府.人民网.2024-09-20

毛泽东与抗日军政大学,亲自制定教育方针和校训,打造“昔日之黄埔,今日之抗大”.腾讯网.2024-09-20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 .中国青年报.2024-09-20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共产党员网.2024-09-20

34、抗日军政大学校歌 .人民网.2024-09-20

沿革简表,沿革时间,沿革组织.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陈列馆.2024-09-20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抗大抗大 越抗越大.共产党员网.2024-09-20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的成立及发展(1936年6月1日—1945年10月16日).延安党史网.2024-09-20

抗大第四分校——边教学边战斗的“马背学校”.陕西党建网.2024-09-20

抗大五分校在盐城.抗日战争纪念网.2024-09-20

革命熔炉‖抗大第六分校.抗日战争纪念网.2024-09-20

陈仁洪:忆抗大十分校(七师).抗日战争纪念网.2024-09-20

八路军组织序列:抗大太行分校 .山西党史网.2024-09-20

抗日军政大学华中总分校旧址.盐城市史志网.2024-09-20

一枚“抗大”校徽所承载的历史记忆.人民网.2024-09-20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校旗.抗日战争纪念网.2024-09-20

抗大抗大,越抗越大!办学8期培养10万军政干部.共产党员网.2024-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