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秋颂

秋颂

《秋颂》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约翰·济慈于1819年9月创造的最后一首颂诗,几百年来被众多评论家认为是英国抒情诗中最完美的一篇。

《秋颂》全诗分三节,第一节写累累果实、馥郁香气,向人们展现出秋景的艳丽图画;第二节写秋收,展现出农人的忙碌和忙里偷闲的闲适淡定;第三节写秋声,诗人描绘在秋天里众多生物的声音:小飞虫的哀音、蟋蜂的歌唱、欧亚鸲的婉转啾鸣燕子的呢喃,构成了秋天的交响乐。短短一首诗,诗人用各种意象调动起人的视觉味觉、嗅觉、触觉和听觉,既有静态的果实,也有动态的动物,还有农人辛劳的身影、恰然的神态。从早晨的雾气弥漫到黄昏时胭红的云,一天时间中自然景物农人活动组合成一幅温暖、繁盛的秋景图。《秋颂》采用拟人化手法,把金秋催熟果实和庄稼的景象,写得形象、喜人,呈现出一派生机。诗人对色彩、声音和香味十分敏感。 

《秋颂》原诗第一节韵式为ababcdedcce,第二节与第三节韵式为ababcdecdde,各节之间相同的韵码并非同韵。译文依原韵式,原诗各行为轻重格五音步,译文以五顿代五步。

注释译文

雾气洋溢,果实圆熟的秋,

你和成熟的太阳成为友伴;

你们密谋用累累的珠球,

缀满茅檐下的葡萄藤蔓;

使屋前的老树背负着苹果

让熟味透进果实的心中,

使葫芦胀大,鼓起了榛子壳,

好塞进甜核;又为了蜜蜂属

一次一次开放过迟的花朵,

使它们以为日子将永远暖和,

因为夏季早填满它们的黏巢。

谁不经常看见你伴着谷仓?

在田野里也可以把你找到,

你有时随意坐在打麦场上,

让发丝随着簸谷的风轻飘;

有时候,为罂粟香所沉迷,

你倒卧在收割一半田垄上垄,

让镰刀歇在下一的花旁;

或者,像拾穗人越过小溪,

你昂首背着谷袋,投下倒影,

或者就在榨果架下坐几点钟,

你耐心地瞧着徐徐滴下的酒浆。

啊.春日的歌哪里去了?但不要

想这些吧,你也有你的音乐——

当波状的云把将逝的一天映照,

嫣红胭红抹上残梗散碎的田野,

这时啊,河柳下的一群小飞虫

就同奏哀音,它们忽而飞高,

忽而下落,随着微风的起灭;

而群羊在山圈里高声默默咩叫;

篱下的蟋蟀科在歌唱,在园中

得红胸的红胸鸲就群起呼哨;

丛飞的燕子在天空呢喃不歇。

创作背景

1819年9月的一个星期天,诗人漫步于田野,秋高气爽,刚收割过的田地温暖明亮,诗人感到心旷神怡,不由边走边吟,成就此篇诗歌。 

作品鉴赏

全诗分三节,第一节写累累果实、馥郁香气,向人们展现出秋景的艳丽图画。第二节写秋收,展现出农人的忙碌和忙里偷闲的闲适淡定,第三节写秋声,诗人描绘在秋天里众多生物的声音:小飞虫的哀音、蟋蟀科的歌唱、知更鸟的婉转啾鸣、燕子的呢喃,构成了秋天的交响乐。诗短一首涛,诗人用各种意象调动起人的视觉、味觉、嗅觉、触觉和听觉,既有静态的果实,也有动态的动物,还有农人辛劳的身影、怡然的神态。从早晨的雾气弥漫嫣红昏时胭红的云,一天时间中自然景物、农人活动组合成一幅温暖、繁盛的秋景图。

约翰·济慈的其他诗歌不同,他自己没有出场。似乎刻意要让“自我否定力”发挥到极致。在自我隐退之后,诗歌突出了秋天本身,她的优美、和谐、丰饶,在充满了感性的语言中和盘托出,仿佛读者伸手便能够触摸到秋天的质感,望眼便能够捕捉到她的斑斓。自我的隐退与自然的凸显,使《秋颂》一诗的真正主角变成了秋天。这从某种程度上讲调整了人与自然的不对称关系,颠覆了以人类为中心的思想范式。正如费尔斯蒂纳所说,济慈的诗歌将事物的本质充分显露出来,创造出“一个人类仅仅在麦茬、羊群、花园中得到一丝暗示的生态系统”。 

《秋颂》这首诗中没有情感的直接抒发,而是将一种愉悦、富足的情绪寄托在对景物的描绘中。诗人特别擅长调动色彩、声音以及事物的动态,全面展现了秋景的各个方面。阅读此诗,也像在观赏一幅色彩浓艳、笔法细腻的油画。

“秋天”的种种景象,在诗中得到了呈现,但诗人用了一个特殊的技巧,将“秋天”本身也人格化了,“你”像一个劳动者,忙碌在大地之上,勾画着一切的美景。也同时享受着收获的愉悦和惬意。 

作者简介

约翰·济慈(John Keats,1795—1821),英国19世纪浪漫主义的重要诗人。他出生在伦敦店店主马车店主之家。父母早丧,少年辍学。曾学医谋生,后弃医从文。1816年发表处女作《哦,孤独》,1818年长诗《安狄米恩》出版,遭到保守派的尖锐的抨击,但也受到了来自诗人乔治·拜伦珀西·雪莱的重视与鼓励。从此,他诗情奔放,一泻千里,写出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名篇,如长诗《伊莎贝拉》和抒情诗《希腊古瓮颂》《夜莺颂》《秋颂》等,奠定了他在英国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约翰·济慈因身患肺结核,于1820~1821年在意大利旅游养病,不幸早逝,葬于罗马,死时年仅25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