浠河
河,古称希河、浠河、兰溪等,长江中游支流,位于黄冈市英山、浠水县。浠水县因该河而得名。浠河的上游有东西二河。东河发源于安徽省岳西县黄梅尖,西河发源于英山县云峰顶,在英山县两河口合流,自鸡鸣河韩家嘴进入浠水县,由东北向西南贯穿全境,在兰溪镇汇入长江。浠河全长133.5公里,流域面积2523平方公里,是浠水县境内最长的河流。上游建有白莲河水库。
流域情况
浠河的上游有东西二河。东河发源于安徽省岳西县黄梅尖,西河发源于英山县云 峰顶。
人文历史
浠河,原名希水,南梁时期改“希水”为“浠水”。唐朝又称兰溪市,因与浙江兰溪同名,后又复名浠水。
浠河是一条人文荟萃的河流。浠水县因浠河而得名。百里浠河,以两岸清泉白石、岸芷汀兰的优美自然风光而著称于世。自古以来,诸如王羲之、杜牧、李白、杜甫、刘禹锡、陆羽、苏轼、黄庭坚等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来浠河游历,评点浠河秀色,留下了斗方禅林、清泉古寺、浠川八景等不胜枚举的人文景观。
浠河与苏东坡
宋代大文豪苏轼因乌台诗案,贬黄州府,曾多次策马驾舟,畅游浠水,醉卧绿杨桥畔,看浠水西流,浪漱兰芽,写下了《浣溪沙·游清泉寺》等留传千古的诗篇。发出了"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的人生感叹。
浣溪沙
游蕲(qí)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名称演变
浠河,原名希水。据《浠水县志》南北朝刘宋元嘉二十五年,分出新阳县西部置希水县,位希河以西,包括罗田县一部、新水县(希河以东,薪河以西,包括罗田、英山县一部),可见南北朝时,浠河名希水,南梁时期改“希水”为“浠水。《浠水县志》:南梁普通元年(520),改希水之"希"为"浠",县名也为"浠水"。唐朝又称兰溪市。《浠水县志》:天宝,将武德四年(621),改浠水县为兰溪县,省罗田县入兰溪县,天宝元年(742),改兰溪县为靳水县,与薪春县同隶淮南道新州。推知,唐代可能浠河也名兰溪,因与浙江兰溪同名,后又复名浠水。
干流概况
浠河上游有东西二河,东河发源于安徽省岳西县之黄梅尖,长77公里;西河发源于英山县之云峰顶,长71公里。两河在英山两河口合流,至鸡鸣河韩家嘴南流入浠水县境(此处已成白莲河库区),流经白莲镇、关口镇、余堰乡、清泉镇、麻桥乡、六神港乡至兰溪镇入长江。
由于水土流失严重,河床急剧抬高。1930年代初,县城南门河有石阶56级,1990年代仅剩10级。自县城以下,两岸平原、湖区相间,地势低凹,洪期水流泛滥,全长133.5公里,流域面积2532平方公里,干流长90.5 公里,其中浠水境内72.5公里,流域面积816.5平方公里。
主要支流
东河,流程71.4公里,发源于仰天锅(《浠水县志》称云峰顶)。经桃花冲,从横河注入红花水库。源于小东界岭经甲第河与源于岩河岭经岩河沟二支流,亦注入红花水库,尾水南流,至倒挂金钩,有詹家河、夏家河水北流经黄沙河来会,南流至萧家河有光尖、黄尖山诸水经深沟于龙潭河相会,复流至小河口,有东界岭入西硔水库之尾水,及源于楼台山北麓,入大坳沟水库,尾水二支会于草盘地、经台子湾、小河湾之间入东河上游主流,至牛轭岭有楼台石东南麓之水来会,经团山河、过路滩、黄栗树,复流5公里至雷家店、岩头河,经施家湖至杨柳湾,有源出陶家河,经杨家河、五里牌、土门河、锣响坳、水口桥之水自北来会,水势始大。复南流3公里,有源出察家岭,河南诸水,子三门河会合,经铁炉坳到暂祭河相会,河道始宽。复南流,经芭茅街至东夹铺,有源出隘口岭、撮箕场、天篷崖之东冲河来会。复流一公里至河西咀,有源出槭树牌、黄柏山之柳林河来会,并折向西流至东汤河。复折向南流一公里,又折向西流一公里,再南流至满溪坪,曲折绕至英山县城东门外,有源出青风岭、一天门与梅家岩小溪合流为百涧河之水相会。复西流两公里至两河口南冲畈,与西河会合。
西河,流程60公里,发源于西界岭的蜜蜂属尖,南流10公里至刘家咀,有源于天堂寨经大河冲支流来会,又有源出中界岭经上新店支流,同时注入张咀水库,尾水西南流至武显庙,有源出叶家山之水从东西注入;流至饼子铺,有源出熊家冲之水自东面注入,经狮子坳,有源出烂柴沟、腰磨畈、诸水自西面来会;复流至徐家套,经大枫树,至西夹铺,有源出水碓冲之水自东来会;复流至水桥边,经土门潭、至金家铺,有源出杨家山之水东来,源出方家畈之水西来注入,复流至四顾墩,经神峰山,抵太平桥,折而南流至老河潭。曲折至落令河、王家坊,复折而东南至两河口,与东河相会,注入白莲河水库。
南河,东西河合流,旧称南河,属自莲河库区,原南河水系主要支流有三:其一,源出打虎场,经崇山铺水库、彭家畈、陶家坊,于大畈河入自莲河水库;其二,源出四安寨、经瓦寺前,于自羊山入白莲河水库,其三,源出仙人台,经火田冲,于关堰口入白莲河水库。
治理开发
水库
流域内大型水库主要有:
自莲河水库,位于浠河中段,控制流域面积1800平方公里。1958月组建湖北省浠水白莲河水电工程指挥部,于保成、蔡琼任指挥长,8月开工,至次年元月,导流渠基本建成,隧洞、广房、溢洪道工程完成三分之一,上下游围堰,沙、土、石方完成40万立方米。2月11日,坝区上游暴雨,山洪突发,围堰溃缺,直接经济损失95万元,被迫停工。1959年10月,地委书记姜一率领于保成、易鹏,会同省四川省水利厅漆少川、蔡光耀向省长张体学汇报工程复工问题,当即决定漆少川任指挥长,蔡光耀任副指挥长,易鹏任政治委员。11月,成立中共自莲河水电工程党委,易鹏任书记。随即工程全面施工,浠水、罗田县、英山县共上民工5.19万人,从12月4日至1960年2月1日,完成大坝基础处理。1960年10月30日,大坝建成,开始栏洪蓄水。
白莲河水利枢纽工程,由电力工业部武汉水力发电设计院勘测设计,以省水利厅工程二团为主进行施工。主坝为粘上心墙土石坝,最大坝高69米(河床覆盖层以下14米,以上55米),坝顶长259米,顶宽8米,底宽271米。副坝最大坝高26.5 米,顶长92米,面宽7米。溢洪道为敞工宽顶堰,陡坡鼻坎挑流,堰顶高程98米,由钢筋弧形闸门控制,共8孔,净宽80 米,最大泄流量为6740立方米/秒。后增设的非常溢洪道为自溃坝,坝底高程98米,坝顶高110米,宽30米,最大泄洪量2030立方米/秒。东西渠渠首输水工程进口高程分别为88米和89米,经过改造扩建,输水能力为15和25立方米/秒。发电引水隧洞进口高程77.5米,长193米,内径8米,岔管3组,内径3.4米,最大水流量133立方米/秒。电站厂房建于大坝下游左岸,装机3台,共4.5万千瓦。有养殖水面6.2万亩,库内通航里程45公里。
张家咀水库,位于西河上游洪口河与横河两支流的汇合处,是一座以防洪为主结合灌溉、发电、养鱼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库。上游承雨面积115平方公里。总库容10712万方,调洪库容2100万方,兴利库容 6700 万方,死库容 1900 万方。原设计总体工程由枢纽和集道两大部份组成,枢纽工程包括拦河土坝、溢洪道、发电管、灌溉管、坝后式电站、鱼池;渠道工程包括东、西两大干渠,设计总长 152.4 公里,枢纽工程于 1974 年9月动工兴建,1979 月建成。
詹河水库,位于东河上游占河乡境内,上游承雨面积28.7平方公里,总库容2590万方,防洪库容339万方,有效工作库容61万方,是一座以防洪、发电为主,结合灌溉、养殖等综合利用工程。原设计防洪标准是50年一遇设计,200年一遇校核,在运用期间进行了加坝、培坡、扩宽溢洪道等除险加固工程,防洪标准已达到100年一遇洪水设计。其设计洪水位515.1米。最大洪峰流量472.5秒立米,水库枢纽由大坝、输水隧洞、溢洪道、发电站、渠道五大部份组成。1971年4月县水电局勘察设计,省、地批准后10月破土动工,1973年7月竣工。
红花水库,位于东河上游桃花冲与岩河岭支流汇合处的红花咀,控制承雨而积78.4平方公里。总库容2537万方,有效库容1789万方,是一座以防洪、发电为主,结合养鱼、灌溉的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水库枢纽工程为:主坝、副坝、输水管、坝后式电站、溢洪道。1977年冬开始筹建,1978后12月长江规划办公室驻英山工作组帮助完成勘测设计,枢纽工程动工地区水利局正式编制技术设计,1979年向省补报,经省、地审批后,边设计边施工,1979年2月23日成立红花水库工程指挥部,县委主要负责人任指挥长,省水利局工程一、二团负责施工,1981年完成主体工程,1983年全面完工。
灌溉
白莲河水库灌区工程,包括库容11.04亿立方米的水库1座,装机容量3X15000千瓦的水电站1座。在本县境内,东、西两条干渠长193公里,支、斗、农、毛渠721条,长1915公里;隧洞512个,长27186米;渡槽30座,长4208米;倒虹管25 处,长6160米;串中、小型水库36座、塘坝30171口。形成以白连河水库为"母库",东西干渠为动脉,中、小型水库和塘堰为基础的长藤结瓜式的自流灌溉网,使全县56.5万亩农田旱涝保收。整个工程历时8年,高峰时民工近10万,拦河筑坝,凿壁穿岩,挖拗开渠。
中小型水库,东河流域,有红花水库、西硔水库、大坳沟水库,南河流域有崇山铺水库。
水电
白莲河水力发电站,位于浠水县白莲河水库大坝左端,由武汉水力发电勘测设计院设计,为浠河干流梯级开发的第一级,1960年10月,水库大坝工程完工,即开始建设电站主体工程引水隧洞、发电厂房、开关站,1962年底,电站厂房竣工。1963年2月6日,第一台机组投入运行,1965年,第二台机组装成投产,1973年,第三台机组并网发电,白莲河水力发电站共装机3台,单机15000千瓦,年均发电量7000万千瓦时,国家投资5000.77万元。
白莲河二级发电站,位于浠水县关口长流湾,距白莲河水力发电站7公里,为浠河干流梯级开发的第二级,电站系河床式,在湖北省水利厅设计院协助下,由县水利局设计,总库容750万立方米,正常发电水位55.1米,新河道和拦河洪闸过流量,均按20年一遇洪水设计,200年一遇洪水校核,1970年7月,全县组织地方武装,成立县治河民兵师,于23日破土动工。1975年5月,1号、2号机组投入运行,1977年5月,3号、4号机组并网发电。
白莲河四级发电站,位于浠水县清泉镇胡家坪,上距白莲河二级电站20公里,为浠河梯级开发的第四级。设计总库容 850万立方米;水头6.2米,最高水头7.2米,最低水头4米,引水流量131秒立方米;装机3台(2x2500千瓦,1x800千瓦),河道、拦河闸过洪标准,均按20年一遇洪水设计,200年一遇洪水校核。1976年6月开工,1981年竣工。
航道航运
航道
浠河,自鸡鸣河入境,至兰溪港入长江,长72.5公里,属中下游,其特点与巴水相同,仅洪枯流量变幅与平均输沙率较大。由于泥沙运动强烈和洪枯流向不一,导致深槽段短而不明显,深泓线摆动频繁。
浠水河在历史上有1个碍航盘点——白莲险(又称百里险)、河口段及散滩。白莲险两岸风景奇特,是宋叨时期旅游胜地,犹留"欲到险头寻怪石,夜来春雨涨前溪"(张天觉。咏斗方山),"两岸坐立,问出其中,石若星繁,奇诡百出......水至此,激石澎湃,若雷鸣雪喷,咫尺闻人话不闻"等诗句,足见其险峻。此后,历经明前两代官民开凿,又经建国初期两次炸大礁扩泓,碍航程度有所减弱。1957年春,专区民船管理处和兰溪竹排社,共筹资4200元,炸礁平险10公里,使航深航宽分别达到0.8米、10米。河口段历为悬浮性淤泥滩,民国16年冬,罗田县籍李姓青年拉排陷入淤泥咀。人其能近,竟活活冻死。建国后,航行部门将河口段列为养护重点,铺设纤道,,削岸冲淤,保障安全通航。1966年7月,县成立航道养护队,职工15 名,配置小型抓斗挖泥砂船和船各1条,着手治理河口散滩。1967养护队撤销。
1960年白莲河水库建成,浠河上段有水库,下段仰水行舟。1977年第二个梯级电站建成后,下游水源受电站制约,开闸,河水涌出,可行船,关闸,河水干枯,船停徒涉。六神港至河口段,河床因采砂明显下降,水源不足,唯在江汛倒灌期通航。
港口
兰溪港,位于长江与浠河汇合处。唐朝,设兰溪市治于溪潭坳,兴元元年(781)开港,明代为该县滨江重镇,道、府置水驿,县置官仓,为霍山县、天柱山、英山县、罗田、薪水诸县物资迸出长江咽喉,其时港区,为溪潭坳至穴山一带,穴山西北泯沛河,东南滨黄花蒿港,青蒿港在唐以前系长江古航道,因穴山之阻,穴山以下狭长地带,逐年积淤成平原,至明初长江分离,形成内河,枯水期沛河经青蒿港、彭港、郁港通策湖达长江,汛期策湖水回旋上行入浠河,是新州至兰溪达县治的唯一通道。当时,青蒿港口两侧商贾云集,岸边店铺鳞次栉比,水上船排往来如梭。至情初,浠河直注长江,港区下移约1公里,随之形成上街码头。民国初,长江班轮靠港,江边(下街)码头诞生,但船排对交接运,仍集中于上街码头。建国后,港区范围扩大,主心西移。1955年10月至1956年秋,原设河东的轮船、民船两站迁入河西,以衔接兰罗公路客货运输。
民国时期,该港出口以竹、木、棉、粮、极苓为大宗,进口多为糖、盐、纺织、纸张,迸出口量大体相当。1960年代中期,英罗两县部分物资,取道团风港中转或直抵武汉。1970年代初散花汽渡开通后,又直达黄石市,故经本港中转物资日少,唯浠河下游黄砂业兴,全港吞吐量仍呈递增趋势。1960年吞吐量比1950年增长倍,其中出口量占总量66.8%,出口量中黄砂占23.2%。1961~1970年,年平均增长30500吨。1971~1980年,年平增长78500吨。
港区范围:沿江上起陈家湾,下止马林湾,内河上起砖瓦厂,下止船厂码头,总计水域面积417.2万平方米,陆域面积48.6万平方米,仓库货场13.83万平方米,码头30座,锚地2处(江中渡口上侧,内河上街弯道处),拥有拖轮5条。建国以后,历年平均水位16.43米,最高26.97,最低8.52米,港地无封冻史,年平均风速3.9米/秒,最大风速18米/秒。春夏秋多东南风,冬多偏北风。年平均雾日17天,最多30天,最少8天,一般发生在春、冬季。
(浠水县)城关港,清代,城关商贸发达,皖、赣、宁、闽来城建有公馆。经营商号达40多家,约占全城的五分之一,下江的双桅盐船,常于汛期直抵城关,至民国初,全城商贾240多家,年经营额400万元以上,进出物资多赖浠河水运。沿河固定码头有三:一为南门码头,潭水较深,砌有斜坡蓝色石阶,为长江进入船舶的停泊和装卸区,主要进出百杂货物。一为土门码头,系自然坡岸,为划船与竹排停泊和装卸区,主要进出粮食棉花。一为跃龙门码头,在弯道内,水缓滩浅,为划船与竹排停泊和装卸区,岸上集聚全城大部分竹木柴炭栈行,是沿河唯一装卸竹木的专用码头。全港年吞吐量仅次于巴兰两港。建国后的头10年中,城关汽运初兴,船、排在全镇水陆总装卸量中所占比重仍大。1960年后,水运开始减少,至 1970年绝迹。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