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于振海

于振海

于振海,男,汉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东作协会员、中国乡土诗人协会理事。20世纪50年代末出生于山东省临朐县九山镇,童年时代在西安市度过。

作品

已出版诗集《阳光照亮母亲河》、《拯救》、《文明的图腾与终结》。现为《齐鲁人物》主编。

评价

敞开爱的怀抱拥抱这个世界

他喜欢诵读圣经,敞开爱的怀抱拥抱这个世界。“他们终于找到了天国,苦难的灵魂找到了宁静的乐园。曾经有着不同的信仰,不同的党派,不同的年龄,荣与辱、英雄与逃犯,都已袖着手去教堂做礼拜,于是高耸的绞刑架留在金黄的麦地里,象是一个文明的时代留下的胜迹,象是小学操场上五彩的滑梯。红草莓雀跃的益鸟,戴着麦穗草帽的孩子们,曾经被绞死过的人,向这里洒下星辰和水果。”(《在天主教堂》)天主教认为人生下来是恶的,需要经常忏悔并鞭笞自己心灵中的。“举一盏红烛要穿过风雨交加的夏日,一定不要熄灭,我是在祈祷,让雅威来到城乡戴上草帽,成为神力无边的人,请宽厚地赐给。赐我一片椰林,赐我完美无缺的形态,比海洋更加蓬勃,赐我拯救人类的爱心,比海洋的枯竭更壮观。赐给我的一切完全归我所有。”(《读贞女墓志铭》)大河的两岸是嶙峋的峭壁,顺河风吹乱了他的头发。一次次徘徊于河之岸,他想用圣洁的水洗却心中的浮尘。炊烟袅袅升起的村庄总是弥漫着新米的清香,大门外的小溪潺潺,成群的喜鹊栖于院内梧桐树的枝头。亲情和乡情是诗人心头永远的牵挂。“六十五岁的母亲,仿佛还是拎着抱着我们四人往前走,鞋底已经磨穿,当她走出一片高粱地,发现我们已从她怀里逃走,已不再属于她,从黑土地上涌起的母爱,一直在拍打着、洗濯着、阻拦着我们这些已都三十多岁的孩子,几十年来总是这样,这怀抱已经太漫长、太沉重、太淳朴。当母亲知道自己的儿女已接近一种归宿,流出了幸福的泪,接着是伤心的哭泣,最后被猛然绊倒在地,脚下什么也没有,没有泉水、麦穗和草帽,没有孩子伸过来乞讨的手。”《荒原》中的亲情描述是诗人冷峻的外表之下滚烫的心在跳动,1991年4月4日的夜晚诗人一次次地擦拭被亲情模糊的眼镜片。

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是一个迷惘的年代。这种迷惘表现在信仰的迷失和新潮思想与传统道德的碰撞。于振海的诗从圣经、柏拉图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及传统的佛学、道学中寻找支点。穿透雾障的思维是睿智的,所以有了那本诗集《拯救》。

地平线上孤独的漫步者

——读于振海的诗作随想

夜晚的雨滴轻轻地敲打着窗上的玻璃。这个时候我泡一杯热茶,静静地读着诗人于振海的诗作。几本诗集我已读了很久,那些带着淡淡墨香的诗句在我的脑际汇集,渐渐形成一种明亮而动感的意象,——那是一条汹涌的河,她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经过黄土高原后变成一条流金的黄河。诗句里满是这个季节黄河喀嚓喀嚓结成冰凌的声音;她与安塞腰鼓野性的声音混在一起,将我的胸口撞的生疼。

之一

冰山雪水与高原阳光孕育出了最美丽的雪莲花。黄河源头至清至纯的雪水浇灌出诗人浪漫的思维。那是少年的梦想、青春的美丽和故乡村庄宁静的烟霞。

于振海的第一本诗集《阳光照亮母亲河》出版于1989年6月,收录了诗人85首诗作。那个时候的诗中主要的物象是村庄、山脉、河流、火把与麦穗,诗人的情感里是山村的美丽、亲情的洋溢和母爱的博大。“故乡的河还在流着/我的梦被那水声惊醒时/蜷曲在一座塑像下面/城市已经倾斜。河岸上/白发苍苍的老人/捧着我降生时的红兜兜/不必祈祷这些年/我就在母亲的手掌里跪着”(《小村之恋》)。“水彩在等待着/线条在等待着/只要杜鹃科叫过,画笔轻一挥/小溪就会流过手腕,发出红木/吉他之声”(《河畔写意》)。那时候的诗“再也不是以此物象组成乡野画面的可感部分,而是物象成一种情感,一种经历,一种命运,一次诞生与毁灭的过程”,是“站在大自然的顶峰去俯瞰人类,给以记载与揭示,显得更有历史感,更有进化的痕迹,更有人性的色彩。”(袁中岳语)他把丰富的物象及情感放在浪漫主义与象征主义的熔炉里,锤炼成一把锋利的犁,驭着野性的牛,在广饶的处女地上耕耘着,大片大片地播撒着爱与智慧的种子。

花开的季节,纵然是寂寞的原野,也一样能开出一串串的荞麦花。细碎的小花一样绽放着青春与爱情,淡淡的素色摇曳着夏天的风。当山冈燃起篝火,陶碗里盛满烈酒,便有男性的粗犷在澎湃。“日食的草帽何时被人摘去/深怀欲望之火的人无处栖身/那么,你必须随我而去/摊开手掌,让风吹乱指纹/泥土飘落处,就是归宿”(《私奔》)。”“传说我的剑已泯灭于水畔/在盗走了神的名字之后/红皮鼓之声悬挂着我的良心/是在另一个瞬间,我的马蹄声声/和荒村的炊烟发生了联系/熊熊火把放于一座古堡里面/女人们那条河流擎奶茶奔来”(《崇拜》)。把爱情眷恋为绿树,“或许我又重新归来/与这棵树重逢与你同在/风雨中站了十年/互相等待了十年/从来就是如此;世上的爱情之花/第一次为了神秘的年龄,开得轻率/第二次为了生命的价值,开得庄重”(《女贞树第一棵》)。在这些诗里,青春和爱情是连绵雨中绿的透亮的叶子,或是在无际天涯渐行渐远的骆驼。青春的思维是质朴的,所以诗人在雨季之后坚信透过梧桐的阳光是温暖的;所以诗人用家乡的河水洗去满身的泥泞之后成为天涯的旅者。

之二

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是诗人大脑清晰的脉络和理性的褶皱。承袭了古老文化之后的洪水在北方的荒原上渲染着一个民族的颜色,信仰、宗教和哲学是从黄土中冲刷出的彩色陶片

西安市大慈恩寺塔下古老的石板路上满是于振海童年的足迹,盛唐文化厚重的积蕴浸润着他童懵的心灵。许多年后当他成为一名诗人的时候,诗行间仍隐隐透出黄河的号子和古城上空的钟声。在那种空灵的声音里于振海写下了许多散文化的诗或诗化洪汛涛散文,仅在1985年春天他就在全国级报刊杂志发表了一百多首,登上了国内外诗人的高峰。

之三

当一个诗人成为一名学者,心情便沉静为夜的颜色。这时候的诗,便是划破夜空的流星或是苍茫海上远远的航标。

我曾经在一个晚秋时节走过黄河的入海口。那是一片迷人的湿地,大片大片的芦苇摇曳着秋色,偶尔会从里面飞出成群的候鸟。大河与大海的交汇竟是这样的平静与和谐,宽阔的水面上拖着夕阳长长的影子,这与我想象中的黄河入海冲撞出连天大浪的景象形成极大的反差。一位长期在这里观察候鸟的朋友说,黄河行走了六千多公里的路程,到这里是沉积的。我忽然觉得,脚下的新陆地,其实就是凝固的黄河。

沉积的过程也是一个反思的过程。诗歌作为艺术的艺术,作为人类心灵秘史的语言承担者,创作它的人要付出非凡的脑力劳动,诗歌的创作往往伴随着彻底的孤独和高度的精神运作。真正意义上的诗人必是人类“真善美”的忠实守卫者,所以他们的心灵往往还要承担来自残酷现实的摧残和蹂躏。于振海的新作《毛泽东,让人类变得更美好》(组诗)与前期作品的不同,在于诗人思维在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之后的沉淀与再生,表现为对民族和自我命运的思索与觉醒,对人物、历史演变和自然更替的演绎。他的诗“撕开了天空的一角,让我们看到了天空之外的另一种颜色,那是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被掠走的灵魂,被冻结的思维。”他是继公刘政治抒情诗之后在意境、内涵、表达形式上的延伸与拓展,不是简单的定义式的评价,而是用诗的语言对历史进行反省与批判,从历史长河中捧起一把真实面目的水,让真理之光丝丝缕缕透射到人的思想深处,这种艰难的探索具有划时代的创新意义。

这个初冬我我经过济南黄河大桥的时候落日正圆,而我的思绪却在高速路上飞驰。黄河逶迤东流,平静的水下总有陆地在新生。或许,整个华北平原就是这样一寸一寸生成的。

九曲黄河,沉静为海。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