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荃
沈荃(1624~1684),字贞,号绎堂,别号充斋,华亭(今松江区)人。顺治九年探花,授编修,累官至翰林院侍读学士、礼部侍郎,卒谥王鏊。学行醇洁,书法尤有名。他工书法,宗法米芾、董其昌,是康熙最重要的书法家之一。
人物生平
沈荃(1624—1684年),字贞蕤,号绎堂,别号充斋,江苏华亭人。清顺治九年(1652年)探花,授编修,累官詹事府詹事、翰林院侍读学士、礼部侍郎。卒谥文恪。著有《充斋集》行世。为人经述深湛,喜奖拔后进,颇为时重。工书法,宗法米、董二家,深得康熙帝赏识,尝召至内廷论书,“凡御制碑版及殿廷屏障御座箴铭,辄命公书之。”(方苞《望溪集外文》)为康熙帝书法代笔人之一。《江南通志》评:“荃学行醇洁,书法尤推独步。”
史籍记载
沈荃之所以别号充斋,是因为“为讲充实之为美,数句有省,遂以充斋自号。”顺治九年(1652)沈荃是壬辰科汉榜探花,授翰林院编修。殿试时,是科首题,为《君子有大道》二句,次题是《参乎吾道一以贯之》一章,第三题是《经正则庶民兴》。会元程可则,字周量,南海区人,参加殿试时,因应对不合朱熹注释而被除名。探花沈荃书法沈荃自年幼聪敏好学,博学多览,文思敏捷,才华横溢,广知天下事。家居艾家桥东,是苦节先生后裔。他的父亲沈绍曾,世居滨,有孝行。沈荃幼年丧父,服侍母亲极为孝顺。沈荃以江南青浦籍,登顺治九年一甲三名进士及第,授翰林院编修。官至詹事府詹事,礼部侍郎。
据记载:沈荃授翰林院编修后,顺治帝选定沈荃作为河南大梁道副使。期间,许昌市、颖州地段疯狂劫掠的强盗董天禄、牛光天之流成为一方之害。沈荃督促出兵捕获,盗匪四散逃窜,地方上得到治理。在禹州又派遣官兵捕快,直捣杀人劫财的贼倚竹园。挖出尸首十余具,将盗贼全部按律处决。被解救者中有一个是无后代老生的小妾,那个妾已有身孕,因与佣人通奸而私奔,被盗贼捉住,盗贼杀了佣人,藏匿那个小妾。沈荃捕盗贼时捉得那小妾,已置狱中且生下儿子,沈荃招呼老生来,将他的儿子给与他,那个小妾依法治罪。老生跪下叩头说:“使我得有后者,沈公!”沈荃缉盗护民,很得民心,不久,沈荃被提升为按察使。他上任后就启奏说明:征集所用宅第、府驿,受累疲苦,请拔给银两;饲养兵马,讨扰数个县府,请下旨给大县五六百石,小县三四百石粮仓储;因开封市黄河况口,官吏分散,请将开封乡试暂时移到辉县市举行,并请拨钱粮修复开封城;河南省土地贫脊不等,一样缴纳钱粮不妥当,请降旨按地纳粮;另外,奉旨兵员缺额不补,不付派用;请下旨募招兵员,补足差额,维持兵额在一万二千名等等。经顺治帝交部议准予,而后施行。?康熙元年,老人先后辞世,沈荃回乡丁忧。康熙六年,沈荃丁忧服满,授直隶通道员,因受人牵连,镌二级。康熙九年,授浙江宁波府同知。未等到上任,特召沈荃,书写各体书法,很称康熙帝心意,下诏官复原职,留在内廷。康熙十年,特旨召见,授以四品顶戴,补翰林院侍讲,在南书房值班。康熙十一年,沈荃典试江浙。累迁礼部侍郎,兼詹事府詹事。曾疏言列出阁四事,转为侍读。康熙十二年,充任日讲起居注定官。康熙十三年,沈荃升为国子监祭酒。康熙十五年,改任詹事府少詹事,次年,沈荃升为詹事。康熙“十六年四月初十,上(指康熙帝)御弘德殿,谕喇沙里:‘尔可同詹事沈荃于乾清门候召’少顷,传沈荃入懋勤殿,命沈荃书‘忠孝’二大字及‘正大光明殿’四字行书一幅。”康熙帝在内殿赐沈荃坐,可见,沈荃以书法深得康熙帝宠遇。?康熙十八年,天大旱,康熙帝寻求进谏消除旱象的好办法。当时新改旧例,流放发配地变为乌喇。沈荃偕同项景襄侍郎一起上奏:乌喇远离蒙古三四千里,那里非常寒冷,人、畜大多冻死。既然罪不当死,才会遣放,而又流放到必死之地,请最好仍按旧例。并奏言:这样感动上天,三日必定会下雨。康熙帝反问:“能保证吗?”沈荃答:“可以保证。”康熙帝又问:“如果你所说的三日不下雨,怎么办?”项侍郎不敢再说话,赶紧退后一步,返回班列。沈荃依然坚持己见,并且说:“若此议颁行,三天内不下雨,甘愿承担欺君罔上罪。”朝廷上的九卿官员全以为听错了,大吃一惊;康熙帝也脸色大变,命令沈荃第三日到午门等候下雨。第三天,沈荃在烈日下跪在午门外,身子直挺挺地祈雨,康熙帝也在乾清门端坐等候,连午膳也不吃了。有些关心沈荃的人劝他,赶紧免冠自责,前去谢罪,请皇帝回宫,只要不死,求得落个削职为民罢了。要是到天黑了,再不下雨,皇帝一怒,就是杀头的罪过。沈荃不作答,一动不动。下午两点多钟,忽见一片乌云从东方而来,顿时风雨雷电交加,一刹那,倾盆暴雨从天而降,雨量多达一尺。康熙帝大喜,对群臣说:“此詹事雨也。”马上召詹事沈荃进宫,犒劳他御膳。朝野人士为詹事沈荃冒死求雨而感慨万分,称此雨为“仁者之雨”。原来的流放旧例又得到恢复。后来,项景襄侍郎上奏进言:“做积德的事,而不求个人功名杂念,就是晋文公在世,与沈荃比起来要惭愧多了。”康熙帝十九年,沈荃因侍讲劳苦,加礼部侍郎衔。康熙二十一年,沈荃参加皇帝在乾清宫大宴廷臣,并奉旨赋柏梁体诗。
沈荃性格刚直,敢于直谏,为官清廉。他喜好诗歌,他的诗作也有功力。沈荃独会心于高、岑、王、孟,足见他的性情。然而中年以后,唱而不叹,诗思匆匆,遂缺乏上佳兴致了。在他的诗《送曾兄任保宁》中有脍炙人口的名句:“地从巴水折,天入剑门低”。其中的“折”、“低”二字就足以显示他对字句推敲、锤炼的高妙。沈荃颇有诗名,为本朝八家之一。“八家者,王士帧、士禄、施闰章、宋琬、陈廷敬、沈荃、程可则也。”据记载:人们评价他的“诗春容安雅、盛世之音,沨沨如也。”此外,他在地方志体例上也有贡献。沈荃任“官大梁时,巡抚贾汉复属修河南通志。既成,上之,诏天下郡县修志,一以河南省为法。”?沈荃书法出神入化,宛如有神助一般。据记载有一传说:沈学士荃,清修好士,尤工书法。西关戚家巷,有五通庙最灵。一天傍晚,庙附近有一个文士,梦见神托梦说:“有位想要沈荃书写一幅匾额,麻烦你替我求份书法。”文士素来不认识沈荃,沈荃之客叫计划生育的南阳人,住得相近,就前往告诉他,请计生代写,悬挂在祠中。半夜又梦见神来讨要:“要的是沈荃的书法真迹,计生赝笔,有什么珍贵?为我换一幅。”文士从梦中惊醒。此后,他请求拜访沈荃,将神求墨宝事说了。沈荃也惊讶,就给写了。当天晚上,文士又梦见神来感谢。这就是说沈荃学士名声显赫,似可通神。?沈荃在朝,端庄持重而有威仪。喜欢奖掖后学,学行醇洁。善书能诗,沈荃曾与康熙帝议论古今书法。凡御制碑匾,廷殿屏障,多为沈荃所书写。沈荃擅长书法,书学董其昌,功夫极深。方苞《望溪集外文》评他:“公(指沈荃)学行醇洁,好奖进士类,书法尤有名。上(指康熙帝)或自作大书,命题其后。(沈荃)尝於御前临米海岳帖,上(指康熙帝)见其笔秃,取凤管一,亲吮豪以授公。康熙帝嘉奖沈荃忠益,所赐御书、凤管、马蹄貂裘,还有茗茶佳馔之类,不可胜数。赐号文绮。上(指康熙帝)自元公钜卿碑版之文,下至遐荒徼琳宫梵宇,争得公(指沈荃)书以为荣,以是公(指沈荃)名动天下,与赵承旨、文敏相。”清朝吴修评价:“(沈)荃工书,继董其昌而为时所重。”清代施闰章评说宣宗朝时有大小沈学士,以布衣善书入翰林,皆著名迹,大学士名度,小学士名。沈荃也有书名,是小学士沈粲的后裔,“碑版流传,后先辉映。”沈荃的书法为上乘之作,很受皇帝赏识。后来,沈荃的儿子沈宗敬以编修入直,令皇帝追忆起往事,于是命内侍传谕阁臣李光地,说:“朕初学书,宗敬之父荃实侍,每一下笔,即指其失,兼析其由,至今每作书,未尝不思荃之劝也。”皇帝深深地嘉奖沈荃的忠心,甚至他的后人也受益匪浅。?康熙二十三年,沈荃官至礼部侍郎,詹事府正詹事职而去世。卒年61岁。入祀乡贤祠。康熙帝因沈荃贫困,特赐白金五百两祭葬;赐谥王鏊。?在王士祯撰写的《淡墨录》中“经筵讲官得赐谥”一文中记载:沈荃“顺治壬辰探花,官至礼部侍郎,充经筵讲官,卒谥文恪。本朝最重赐名之典,官至尚书大学士,乃得赐谥。其以经筵旧劳,得赐谥者,惟掌院学士喇沙里、叶方蔼,及(沈)荃三人而已,盖异数也。”以正詹事之职而御赐谥号,仅沈荃才有,可见荣誉有加。著有《一研斋诗集》十六卷、《充斋集》、《沈绎堂诗》等。
个人成就
沈荃与董其昌是同乡,自幼即倾慕董书,并以之为其书学的基础,极得董书的笔法特点与风神。爱好董其昌书法的康熙帝曾向他学习书法,或者说是他专习董书而影响到康熙皇帝对董书的偏爱。据记载,在康熙皇帝向他学习书法时,他每每能够“下笔即指其弊,兼析其由”。好学的皇帝,则十分感慨,并赏赐良多。康熙曾对李光地说:“朕初学书,宗敬(沈宗敬)之父荃实侍、屡指陈得失、时下每作书、未尝不思荃之勤也。”而且,“凡御制碑版、及殿廷屏障、御座箴铭、辄命公书之。或自作大书、命题其后”。因此朝野间盛行董书,成为了一时风尚。与沈荃同时,还出人称“康熙四家”的姜宸英和汪士、何焯与陈邦彦,他们皆以董书为主,又兼取晋唐或者宋米芾书法。
沈荃存世书法墨迹较多,楷和行、草书都有,以楷、行书最多。沈荃存的楷书,比如《录陆平原燕居课轴》,虽为楷书,结字却是以欹侧中求平正为主要特点,而且行距颇疏,笔法温润,是从董书中继承和演化而来。沈荃存的行书,大体如楷书行化,或参以米书纵逸丰姿特点。草书作品比如《临自叙帖轴》,虽说是临怀素草法,其实仍是董其昌小行草书典型面貌,很难看出有《自叙帖》草法。自董其昌之后,一些临帖作品不过是录书其文字,以作为一时创作契机,并非认真对待其临习得似与不似。这点,沈荃也是在仿效董其昌。虽然如此,沈荃书法也只是貌似董书,因为他书法过于温厚圆钝,虽可称之为秀雅,但却缺少董书空灵生气。沈荃存的书法能成为宫廷御用书法,成为适应科举制度干禄书体,必然是只注重形体表现,而且缺乏神采的。即便是善书康熙帝,也未能脱此弊端。
圣祖尝召入内殿赐坐,论古今书法。凡制碑版及殿廷屏障、御座箴铭,辄命荃书之。或自作大书,命题其後。每侍圣祖书,下笔即揩其弊,兼析其由,圣祖深嘉其忠益。所赐御书、凤管、襃蹄、貂袭、文绮、茗馔之属,至不可胜纪。其以是名动天下,与赵孟頫、董其昌相埒。书虽学董而无其气韵。后其子宗敬,以编修入直,命作大小行、楷,犹忆及前事。使内侍传谕安溪李公曰:“肤初学书,宗敬之父荃实侍,屡指陈得失,至今每作书,未尝不思荃之勤也。”卒年六十一。代表作有《行书如天马赋轴》,著南帆咏、充斋集。《施愚山诗集注、望溪集外文、大瓢偶笔、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
书法解析
沈荃存世的书法墨迹较多,楷、行、草书都有,以楷、行书最多。他的楷书,如《录陆平原燕居课轴》,虽为楷书,结字却以欹侧中求平正为主要特点,且行距颇疏,笔法温润,是从董书中继承、演化而来。他的行书,大体如楷书的行化,或参以米书纵逸丰姿的特点。草书作品如《临自叙帖轴》,虽说是临怀素草法,其实仍是董其昌小行草书的典型面貌,很难看出有《自叙帖》的草法。自董其昌之后,一些临帖作品不过是录书其文字,以作为一时的创作契机,并非认真对待其临习得似与不似。这点,沈荃也在仿效董其昌。虽然如此,沈荃的书法也只是貌似董书,因为他的书法过于温厚圆钝,虽可称之为秀雅,但却缺少董书的空灵生气。他的书法能成为宫廷御用书法,成为适应科举制度的干禄书体,必然是只注重形体表现,而缺乏神采的。即便是善书的康熙帝,也未能脱此弊端。
家族关系
儿子:沈宗敬,官至太常寺少卿。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