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莲塘

莲塘

莲塘村也称莲青村--粤东文明村,村庄创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公元约一四四二年,隶属广东汕头市潮南区峡山居委,位于峡山街道两英镇交界,丹凤路尽头,东邻下东浦村,北靠上东浦村,西南与溪心村、英光村接壤

乡村介绍

莲塘村全村500多户,4000多人,常住人口3000多人,外来人口100多人。莲塘现分为五个片区,以唐氏魏氏为主,唐氏约占总人口四分之三,魏氏约占总人口四分之一,另有后期迁入的黄氏、陈氏、王氏几户。

莲塘是一个典型的外迁村。由于地理位置的偏隅,村委素质与能力的低下,文化、经济一直落后于其他乡村,村政建设一直跟不上,道路失修,教育忽视,规划落后,当四邻乡村已从一个个家庭作坊发展到大公司大集团,莲塘的厂坊寥寥可数,人量人才劳力外流,居民外迁,现外迁约有100户。

莲塘地处练江上源,中港之畔,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农业主要以水稻、青菜、水果、番薯、花生为主,古往今来,乡民刻苦勤劳,深耕细作,创办私塾教化乡民,惠及子孙,人杰地灵,素有文明村之称。在改革开放之后,乡民继承艰苦创业的传统,发挥聪明才智,经商改善乡里风围,印染、纺织、旅游用品、手工业等产业陆续发展,楼房一幢幢楼房拔地而起,经济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美好景况。

历史概述

改革开放以前,主要是以农业为主,工业有砖瓦业,民风质朴,百姓勤劳,全村大都是平房,由于交通较邻近村相对闭塞,道路发展落后,村委领导帮子文化素质低下与管理水平的落后,人才外流,乡村经济发展缓慢,一度被市列入贫困村,成为四邻经济较好村镇的主要劳务输出村,多数村民走出村庄,到外面经商谋生,大多取得不俗成就,莲塘人的经商足迹遍布全国各地,犹以广州市、深圳、东莞市为最多,莲塘也是著名的华侨村,华侨主要分布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

90年代前,莲塘、英光、溪心三村统称为三联乡,行政独立,教育上以莲塘为主,英光、溪心村均归到莲塘学校就读,90年代初后解体为各独立村,学生各自在本村就读。莲塘的教育一度在镇上处于领先,后由于教育上硬软件的落后,小学教育一度处于镇的后尾,1996年华侨资助新校舍莲塘学校落成,硬件改善,师资力量增强,教育突飞猛进,2000年后一直处于全镇的前茅。莲塘学校没设中学部,一直以后来,初中均编制在邻近村的学校就读,教育局把莲塘初中生源编制在北邻村一河之隔的上东浦中学,1993年曾一度编制在较远的大宅学校,导致大量初中生缀学,足足影响了一代人的学业,后又编制返上东浦中学,由于地域隔阂和教学质量等原因,多数初中生源自主择校,小部分跑读于鹤丰学校、桃溪学样和一种民办私校,这也是制约莲塘百姓文化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莲塘走出的大学生历来甚少。

乡村建设

莲塘设有理事会,一片区一个名额,女性不参选,以户为单位,每户均有参选资格,各户以主事男丁参选,本届获选下届不再参选,每年一届,由上一届理事会监签,三山国王“响灵”决定。理事会行使村里的民风民俗传统节日,公共费用的募捐,庙会的安排,各众神的管护,甚至包括筑桥修路、济贫救世。

莲塘河港渠道多年失修,污染日益严重,村委不重视水利工程,一直以来莲塘均遭遇水灾困扰,犹以2008年,2010年的洪劳水灾最为严重,2010年夏季水灾创下村史记录,个别片区水淹超过二米,全村不同程度受灾,倒房舍十多座,损失空前。

村舍建设主要以传统的潮汕地区平房下山虎、四点金建筑为主,坐落有序,极富潮汕特色。小商品超市今已发展有四个,物美价廉,服务周到,“队本市场”初具规模。

历届莲塘村委书记:唐增松(已故),唐锦耀(已故),唐锦树,唐昭亮(已故)……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