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安宫
寿安宫始建于明代的汉族宫殿建筑。位于紫禁城西北隅,英华殿迤南。明代原称咸熙宫,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咸安宫。清代咸安宫闲置无用,康熙曾两次禁废太子于此。雍正六年(1728年),正式设立咸安宫官学,直至乾隆十六年(1751年)将其旧址改为寿安宫。
寿安宫是皇太后及太妃、嫔等人的居所。1925年故宫博物院成立后,寿安宫被辟为故宫图书馆,沿用至今。
简介
雍正六年(1728年),正式设立咸安宫官学。直至乾隆十六年(1751年)爱新觉罗·弘历便为了给他住在慈宁宫的母亲祝寿,将咸安宫官学迁剑了两华门内的咸安宫现址(今咸安门内为宝蕴楼),而将其旧址改为寿安宫。
建筑风格
寿安宫南北长107 m,东西宽78m,总占地面积8400㎡,前后分为三进院落,东西各有跨院。正门寿安门为随墙琉璃门3座,当中门内设四扇木屏门照壁1座,上覆黄琉璃瓦顶。第一进院正殿为春禧殿,旧建筑何时被毁不详,现有建筑为1989年重建。此殿南向,面阔5间,黄琉璃瓦单檐歇山顶,明间开门,其余为槛窗。殿左右辟穿堂 门,与第二进院相通。
中院正殿寿安藁城宫面阔5间,进深3间,黄琉璃瓦歇山顶,明间退进1间,设步步锦槅扇门4扇,次间、梢间设槛窗。后檐明间开门,次间、梢间设槛窗。殿两侧山墙各出转角延楼,环抱相属,向南与春禧殿后卷殿两山相连。
寿安宫后为第三进院,院中叠石为山,东西各有3开间小殿,名为福宜斋、萱寿堂。
用途
寿安宫是皇太后及太妃、嫔等人的居所。明代仁圣太后、天启年间乳客氏曾在此居住。乾隆,孝圣宪皇太后六十及七十岁圣寿节,爱新觉罗·弘历都亲率皇后、皇子、皇孙等人至此跪问起居,进茶侍膳,于堂前跳“喜起舞”贺寿,并于宫中设宴,王公、大臣及王妃、公主分坐于东西两侧延楼中,陪同赏戏。
居住者
明李敬妃
清乾隆帝:乾隆年间,咸福宫改为皇帝偶尔起居之所。
清爱新觉罗·颙琰帝:嘉庆四年正月(1799年),乾隆帝崩,嘉庆帝住在咸福宫守孝。同年十月,嘉庆帝方才移居养心殿。
清爱新觉罗·旻宁:嘉庆帝驾崩后,道光帝住在咸福宫守孝。
清道光朝琳贵人(庄顺皇贵妃)
清道光朝成贵妃
清道光朝彤贵妃
清道光朝常妃
清咸丰:道光三十年(1850年),咸丰帝住在咸福宫为道光帝守孝。守孝期满后,他仍经常在咸福宫居住。
清咸丰朝孝静成皇后(道光帝的静贵妃):咸丰三年,奕䜣之母康慈皇贵太妃曾在咸福宫短暂居住。
清咸丰朝懿嫔那拉氏(即日后的慈禧):咸丰五年至咸丰六年间,咸丰帝的懿嫔那拉氏曾在同道堂居住。咸丰六年,懿嫔在此生下儿子爱新觉罗·载淳(即日后的同治)。生子后,懿嫔很快升为贵妃,迁回储秀宫。
门楹对联
宝篆长生;瑶屏集马万里
庆霄辉寿曜;仙圃丽春光
芝栋云霞丽;兰日月长
西池增宝箓;南极洲耀珠
图畴递演京垓积;律吕环生上下和
红梅翠竹天然画;妙理清机不尽吟
洪范演畴征备福;黄钟肇律叶长生
凤辉呈阿阁瑞;珠联景绘泰阶符
静里远怀千古事;意中常满十分春
宜春苑满恒春树;介寿筵开益寿花
香引祥风序符清晏;仙壶承爱日景叶升恒
寿国乐舒长韶成九奏;安舆承悦豫舞效三呼
百福屏开庆叶九如宏寿域;五云丽景恩敷万象入春台
鸣豫叶云韶颂集九如开寿域;祝釐陈彩舞欢联万象谱春台
消失的大戏台
乾隆二十五年(1760),为皇太后七十圣寿庆典,在院中添建一座3层大戏台。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 ,畅音阁戏台修建完毕,次年皇太后逝世,寿安宫戏台便逐渐荒废。爱新觉罗·颙琰四年(1799年)奏准,拆去寿安宫戏台,在扮戏楼位置建春禧殿后卷殿,用以收贮南府升平署之行头、切末。
参考资料
寿安宫.中国纪检监察杂志.2023-11-02
两朝御览藏册府 万卷图书贮寿安——记故宫的藏书与藏版.徐州市纪委监委.2023-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