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厥论
《气厥论》是战国时期创作的一篇散文,作者不详。本篇主要探讨了寒热之气在脏腑之间的相互传递而导致的各种疾病。文章不仅阐明了寒热之气的异常变化可能导致多种疾病的产生,同时也揭示了脏腑之间的紧密关联以及疾病间的相互影响。
篇名解释
《气厥论》这一名称源于文中对脏腑气逆导致的寒热相移现象的深入分析。马莳在其著作《素问注证发微》中指出,“故得之气厥也”一句表明,所有寒热相移的现象都是由气逆引起的,因此以此命名。吴昆在《素问吴注》中提到,气不顺其常道,转相移并,就会出现逆向的变化,即所谓气厥。张景岳在《类经十五卷·疾病类四十六》中认为,《气厥论》是对气逆引发的疾病的一个总括性描述。张志聪在《素问集注》中提出,邪气侵袭脏腑气分,会导致内外失调,进而表现为寒热之气的异常变化。高士宗在《素问直解》中指出,五脏六腑作为十二经脉的主要组成部分,一旦气机失衡,就会发生寒热相移的现象。李经纬、邓铁涛在《中医大辞典》中认为,气厥是指气逆,本篇讨论的正是这种气逆导致的寒热相移及其相关疾病。
文章内容
黄帝询问五脏六腑之间寒热如何相互转化,岐伯回答说,肾脏的寒气转移到肝脏会引起痈肿和气短,脾脏的寒气转移到肝脏会引起痈肿和筋挛。肝脏的寒气转移到心脏会导致狂躁和胸膈阻塞,心脏的寒气转移到肺部会导致肺消,这是一种难以治愈的疾病。肺部的寒气转移到肾脏会导致涌水,涌水的症状是腹部触摸时不坚实,因为水气停留在大肠中,快速行走时会听到肠鸣声,就像袋子里装着水一样。脾脏的热气转移到肝脏会导致惊恐和鼻出血,肝脏的热气转移到心脏会导致死亡。心脏的热气转移到肺部会导致鬲消,肺部的热气转移到肾脏会导致柔痉。肾脏的热气转移到脾脏会导致虚弱,如果再患上肠澼,就可能变成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子宫的热气转移到膀胱会导致尿频和尿血,膀胱的热气转移到小肠会导致便秘,热气上升会导致口腔溃疡。小肠的热气转移到大肠会导致积聚和下垂,大肠的热气转移到胃会导致食欲增加但身体消瘦,这种情况被称为食亦。胃的热气转移到胆囊也会导致食亦。胆囊的热气转移到大脑会导致鼻子感到辛辣,这被称为鼻渊,鼻渊的症状是经常流出浑浊的鼻涕,时间长了可能会导致鼻出血和眼睛模糊。这些疾病都起源于寒热之气的异常变化,也就是所谓的气厥。
作品背景
《气厥论》是《素问》第三十七篇,被收录在第十卷中。《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医学和养生学的重要文献,与《伏羲卦经》和《神农本草经》一起被誉为“上古三坟”。这部巨著成书于约两千年前的秦汉,通过黄帝与其大臣岐伯、伯高、少兪、雷公等人之间的对话形式,系统地阐述了病因、病机、精气、藏象以及全身经络的运作机制,成为中原地区古代医药学和养生学的集大成之作。《黄帝内经》不仅关注人体的生理、病理和解剖形态,而且强调了机体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关系,特别是以经络贯穿整个体系。书中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和医学的融合,体现了中国古代唯物主义思想在医学领域的深化发展。《黄帝内经》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素问》涵盖了阴阳五行、藏象气血、腧穴针道、病因病机、诊断方法、治疗方法、医德修养、运气学说等多个方面,突出体现了古代哲学思想,强调了人体内外统一的整体观,成为了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来源。
参考资料
素问·气厥论原文.素问·气厥论原文.2024-08-20
篇名解.简书.2024-08-20
译文及要点.5068.2024-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