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北大校报

北大校报

《北大校报》全称《北京大学校报》,由北京大学党委主办,国内统一刊号为CN11-0801/(G)。它的前身为《北京大学日刊》,创办于1917年11月16日,是中国最早的现代报纸之一。

基本介绍

北京大学校报努力服务于北大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大局,服务于北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本着办报育人、不断创新的精神,不断适应形势的变迁和党的中心工作的转移,及时调整宣传重点,在理论和新闻宣传上保持新鲜的活力和强大的张力,向“一流大学的一流校报”的目标不断迈进。

北大校报已经有近93年的历史,它的前身可以追溯到蔡元培先生掌校时创办的《北京大学日刊》。《日刊》创刊于1917年11月16日,是中国最早的现代报刊之一。《北京大学日刊》一星期6期,周一停刊。主要发布学校的规章法令、校内各学科的科目设置、演讲预告和集会通知等。从1918年2月9日第68期起,《日刊》开始由记事公报版向学术版拓展。在第四版和第六版开辟了《文艺》、《杂录》两个专栏,后来还增加了《北大日刊附张》两版,主要发表一些国内外学者的演讲、著述、通信等。《日刊》共发行了2885期。

1932年9月17日,《北京大学日刊》改为《北京大学周刊》,从16开拓宽为8开,每周六发行。截止到1937年7 月24日,周刊于5年之间共发行了265期。后由于抗日战争的爆发,北京各高校纷纷内迁,校刊停办近10年,到了1947年5月4日《国立北京大学周刊》创刊才得以延续。它每逢周日出版,记载当时已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迁回北京的北京大学的行政以及相关的学术信息。1948年7月25日校报改名为《北大周刊》,一直出版至1951年1月31日,共66期。1949年10月3日,第11期的《周刊》改为公元纪年,去除了原先的民国纪年法。1951年4月3日至10月21日,北大校报改名为《北大校刊》,两周一期,共发行了14期。之后停刊近两年。

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1953年10月1日,《北京大学校刊》以毛主席题写的“北京大学”四个字为刊头,正式复刊,成为4开4版的全校性综合性报纸。1955年3月16日,第36期的《北大校刊》在版面上做出重大调整,将原来版面的文字竖排改为横版,从右往左的阅读形式改为从左往右,与现代阅读习惯接轨。

随着文化革命铺天盖地地袭来,《北京大学校刊》于1966年6月2日发行至531期后停止,在一个月的沉寂后于1966年8月5日办了两张临时刊号——《北大新校刊》。1966年8月22日到1978年2月25日,校报以毛泽东主席专门题写的报名“新北大”为刊名,共出版了383期《新北大》,期间,1975年7月1日到11月17日增印了19期《新北大快报》。

1978年3月5日,北大校报报名恢复《北京大学校刊》,报头也恢复为毛泽东题写的校名手迹,从第一期刊号编发,延续至今。在1998年百年校庆时,校报总共出版了8版专号,用32个版面全方位报道了八方来贺的盛况。从1998年9月18日第818期开始,校报在网上推出了电子版。1999年,校报又推出了网络版,成为北京高校中第一个每天上传滚动新闻的校报。2000年8月31日《北京大学校刊》改名为《北京大学校报》。2001年,校报将4开4版小报扩大为对开4版大报,增大容量,加强深度报道。2003年10月10日,适逢校报一千期,出版了8个版的纪念专刊。2004年12月31日,校报一、四版改彩版,版面更为鲜明抢眼。

在百年的历史长河中,北京大学校报是北大历史的见证人,北大业绩的记录者,北大发展的推动力。北大校报在起伏跌宕间记录和报道了北大乃至中国高等教育百年来的兴衰荣辱和发展变化,给后人留下了一份珍贵的史鉴。

《北大日刊》时期,《日刊》在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学说,介绍北大进步师生、进步社团的活动方面,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五四”时期,著名的进步教授李大钊、刘半农等都曾有文章在《日刊》上发表。1919年10月,湖南籍北大学生邓中夏曾应师生的要求,将毛泽东起草的《问题研究会章程》在《日刊》上发表。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和“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章程、通告、会议记录等《日刊》上均有记载。《日刊》上的许多文章除了忧时伤国、针砭时弊外,也有扎实的学术研究,比如1918年5月20日开始由刘半农先生主持开辟的“歌谣选”专栏,就每天发表一首歌谣并加上注释,以促进中国民间文化的传播。

《北京大学周刊》时,主要发布一些公告、消息、部令等,实用性更加突出,并增加了图书馆副刊,介绍一些中西文的新书及书评,其内容包括自然科学、社会学、哲学、宗教、历史、艺术等,方便大家查找和阅读。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北京大学周刊》积极宣传政府政策和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生活,比如支援抗美援朝战争、思想改造等。

改革开放新时期,北京大学校刊坚持始终与党的一定时期的工作目标一致,当好“发动机”和“传送带”,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新闻出版方针,成为校党委和行政联系广大师生的桥梁,和全校信息和舆论中心之一。举凡北大发生的大事,北大在教学、科研和学校基本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举措和进展,在报纸上都有记载。如北大师生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游行、北大师生声讨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轰炸我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北京大学机关机构改革、全校师生共同抗击“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北大北医正式组建新北大、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国民党大陆访问团访问北大并发表演讲大等等。

校报还较早地为各院系、各职能部门出版专刊、特刊和专版,扩大为基层单位和师生员工服务的力度。如法学院建院专刊、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特刊、五四运动八十周年纪念专刊等。为配合学校与德国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的交流合作,校报从1995年4月30日开始出版奔驰副刊,每年编发4期中德语的奔驰副刊,在北京大学与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发行,推动了双方的友好合作。2005年1月,校报编辑部出版了《北京大学校刊。奔驰副刊》十年专辑。

在北大百年校庆之际,校报除了出版专刊,还率先推出了校党委对北大传统的界定,即“爱国进步 民主科学”。这一定位很快被校内外各方面人士和舆论界普遍认同,成为对北大传统的权威表述。并采写刊发了《三代领导集体与北京大学》、《中南海连着燕园》等重头文章,编辑出版的《精神的魅力》一书,受到各界人士好评。

数十年来,北大校报是培养了一批批专任编辑和学生记者。编辑们注重理论实践相结,既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也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努力成为学校新闻宣传领域不可或缺的力量。许多北京大学的名师泰斗、青年才俊,都在校报上都留下了辛勤耕耘的汗水,是通过校报这个平台而迈向更高的学术领域和工作岗位并成为骨干,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校报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和能力。而学生记者团更是一支生机勃勃的队伍,一批批学生记者在这里成长,从这里起步,而走向全国的新闻战线。校报在多年对学生记者进行新闻知识与技能培训的基础上,于1999年在全校首开“新闻理论与实践课”,校报编辑组成教学组,主编担任课程主持人,全体编辑参加讲授辅导。全校17个院系的百余位学生选修,选课人数大大超过了原来分配给各系的选课名额,以至不得不临时两次改换教室。学生的课程习作还被选登在校报上,得到师生普遍好评。

北京大学校报是一个北大师生合力营造的精神家园,许多人都有佳作在这里展现。大师宿如季羡林、吴全德、王选、谢冕……莘莘学子如田晓菲迟宇宙……北大校报几乎年年都有新闻作品被北京高校校报研究会推荐参评北京新闻奖并获奖,有的作品还荣获了一等奖。在北京市高校校报系列好新闻和全国高校校报好新闻评选中,北大校报获奖总数和获一等奖的总数均名列前茅。北大校报刊登的一些消息、通讯、评论以及文学作品,曾先后被《新华文摘》、《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北京教育报》、《中国青年报》等多家校外媒体转载,获得广泛好评。

1959年,北大校报编辑部曾作为北京高校中唯一的先进集体代表参加了“全国群英会”,校报编辑部也多次被评为北京市和全国高校校报优秀集体。

为了保证校刊的高质量,校报编辑部通过理论学习、评报等举措切实提高编辑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养。并修订了《工作规范》、制定了工作总则、采编工作规范、学生记者管理条例等多项规章制度,实现了编辑原则的统一化、编辑程序的规范化。强调了编辑部内部责任编辑、执行编辑、主编三审制度及学校主管领导终审。校刊编辑部注重两支队伍的建设,一支是学生记者队伍,另一支是通讯员队伍,每学期对学生记者进行专门的采访、写作培训,与通讯员定期联谊。学生记者和通讯员的工作为校报扩大了稿源,提供了新闻素材与线索,促进了校报的编辑工作。

校报编辑部对网络版进行了大力度的建设。在网络版的建设中注重突出了报纸特色,并建设了数据库。校报的发行主要面向北京大学校内,发行范围为机关各部、处,各院、系、所、中心及学生宿舍。总印数为一万份。校报的发行主要由各单位办公室负责收发的工作人员兼管。2003年4月15日日,党办发布了“关于做好《北京大学校报》发行工作的通知”,使报纸的发行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校报每期各单位发行数量按在岗人数而定,单位党政正、副职领导,教研室、实验室正职负责人,教授确保每期每人一份。教研室、实验室、科级单位5人一份,或按此比例递增份数。校报面向学生的发行为每个宿舍一份,聘请专人发送。

北京大学校报编辑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为读者服务”,坚持“办报育人”,贴近学校的教学科研实践,贴近师生员工的需求,审时度势、创新为本,为北大的改革和建设继续发挥独特的作用,以使命感、责任心和进取精神,向“一流大学的一流校报”目标不断前进。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