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天下第一鲜

天下第一鲜

天下第一鲜又称炒文蛤,炒月斧,是一道经典的传统菜肴。文蛤为海产贝壳类。因蛤蜊肉富含氨基酸与琥珀酸,其味非常鲜美,素有“天下第一鲜”之称,被历代帝王将相和文人墨客视为珍馐。萧绎特作文赞美“味高”。《酉阳杂俎》载“隋帝嗜蛤,所食必兼蛤味,数逾数千万矣。”赵祯把蛼螯视为珍味。欧阳修的初食蛼螯诗中说鸡豚鱼虾都不能与蛼螯比美,并恨自己吃文蛤太晚。

原料

文蛤肉250克,葱花5克,姜末5克,黄米酒15克,精盐5克,生油40克。

制作过程

1、先将丽文蛤壳劈开,用力将文蛤肉及衣裳膜从壳上一道刮下,洗后带水放在碗内,不要放在竹篮里,以免水分沥干。2、将文蛤肉、葱花、姜末、黄酒、盐等放在一起。

3、炒锅上火,倒入生油,待油温至九成热时,将准备好的文蛤肉等一起倒入油锅,快速翻炒几下即成。

注意

1.将衣膜从文蛤壳上刮下时,衣膜不可弄破,一破就包不住水,做成菜就不鲜嫩了。洗涤或刮肉都不可离开水,刮肉时要在水中用刀轻轻将蛤肉连衣膜始终顺着一个方向刮下,反之,泥沙进入衣膜,就洗不干净了。

2.炒文蛤内需旺火急炒,使之受聚热,表面蛋白迅速凝固,鲜汁不易渗出。

3.如另有配料,必须先炒好配料。在起锅时再将炒好的配料倒入颠翻出勺,即成。

特点

1."天下第一鲜"即丽文蛤,又名花蛤、黄蛤、圆蛤,其贝壳两片,坚厚有花纹,内则光白如立,扁平如舌状,形如古代兵器中的月斧,故又称月斧。

2.文蛤味美,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铁、维生素等营养素。

3.据《本草纲目》中记载,以治疮,解酒素养,消等有疗效。又据近代研究,不能抑制肝癌、平哮喘、治老慢支、淋巴结核、甲状腺肿大等,有很好疗效。常食能滋补健身。从华人开始,文蛤就已作为贡品进入御厨。

4.文蛤味极鲜嫩,营养丰富,被誉为天下第一鲜,当之无愧。

5.文蛤食法多样,可炒、爆、烩、氽等。

6.此菜成菜饱满含液,口感滑嫩,鲜冠群菜。看个体似银斧灿灿,看全部则玉色溶溶,堪为以美、形美、味更美的珍馐。

简介

1.天下第一鲜即炒文蛤,是南通市传统名菜,又名炒月斧。文蛤又名花甲,为海产贝壳类。(梁)萧绎特作文赞美“蛼螯味高”。

2.南通古今盛产文蛤,隋时起即作为贡品。南通厨师善制文蛤佳肴,炒文蛤则是其中之一。成菜饱满含液,口感滑嫩,鲜冠群菜。看个体似银斧灿灿,看全菜则玉色溶溶,堪为色美,形美,味更美的珍馐。与“天下第一羹”、“天下第一菜”合称“天下三分”,是淮扬厨师技艺考核的标准菜式。

3.天下第一鲜是海滩贝类文蛤的别称,文蛤在我国黄海渤海沿海海滩均有出产,但品质以南黄海黑沙滩上出产的为最佳,因为黑沙滩中富有大量的微生物,是海滩贝类的最佳营养物。拥有100多公里海滩的南通市如东县得天独厚地盛产高品质的文蛤,早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如东县的文蛤就出口日本欧洲等地,相传当年乾隆帝下江南,当地官员以文蛤奉侍,乾隆品尝后,龙颜大悦,曰:此物鲜极,堪称天下第一鲜也。

丽文蛤动物界中属瓣鳃纲瓣鳃纲帘蛤科。各地又称其为丽文蛤、昌娥、花甲、黄蛤、海蛤、蚱螯等,其贝壳两片坚厚,背缘蛤略呈三角形,腹缘呈圆形。壳面膨胀光滑釉质,花纹丰富美观,故称为文蛤(见图)。蛤蜊肉光白如玉,文蛤足扁平如舌状,很象古代兵器中的“月斧”,故文蛤在菜谱中又有“月斧”之称。

文蛤生存在海滩浅层下几公分至十几公分处,在海滩上形成一个个小孔(俗称气孔),采蛤的渔民在有“气孔”的海滩上用脚不停地踩,文蛤便渐渐地从沙滩下浮上来,渔民们再用小钯将文蛤钯在一起直接装入篓中带回家。现代人把踩文蛤的动作形象化地称为“海上迪斯科”。文蛤肉有爆炒、煨汤、烧烤、生炝等多种食法,其菜谱有“天下第一鲜”(炒文蛤)、铁板文蛤、金钱文蛤饼、土司月斧、如意蛤卷、芙蓉蛤仁、烤文蛤等,其中“天下第一鲜”、金钱文蛤饼已分别列入江苏名菜点十大热菜和十佳小吃的补充品种行列。

文蛤不仅鲜美,营养成分丰富,而且含有大量蛋白质和人体所需的铁、钙、碘等多种元素,对多种疾病有食疗价值。文蛤不仅是一种佳肴,而且还可入药。具有清热、化痰、利湿、散结抑癌等功效。近代国际医学界认为,从文蛤中提取的蛤素能抑制肿瘤的生长。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上说,它能治“疮、疖肿毒,消积块,解酒毒”等病。近代研究又表明:文蛤有清热利湿、化痰、散结的功效,对肝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哮喘、慢性气管炎甲状腺肿大、淋巴结核、中耳炎胃痛女性外生殖器溃疡也很大疗效。它还具有开胃、催乳等作用。

典故

相传明朝朱厚照江南游春,乘船驶进黄海突遭暴风,飘流三昼夜后泊到通州区(今南通)吕泗(今吕四港)附近的秦潭村。饥肠辘辘的一行人上岸求食。时值夜深,渔家女秦娥便以大麦蚬子饭和文蛤菠菜汤予以款待。风流倜傥的正德皇帝见到热气腾腾、喷香扑鼻的渔家饭菜,竟狼吞虎咽起来。特别是又鲜又美的文蛤菠菜汤,不但喝个精光,还连声赞道:“好鲜,好鲜,真是天下第一鲜。”回京城后,皇帝总不忘那顿渔家饭菜,遂差人到南通寻找秦娥姑娘。秦娥来到京城,教御厨做了几道文蛤菜,皇帝吃得更是津津有味,意欲挽留。秦娥以家有年迈老父需尽孝而谢绝,皇帝十分感动,加封秦娥,赐金银、赠绢帛,并派官员护送回乡。从此,“南通文蛤”名扬天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