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鹅池镇

鹅池镇

鹅池镇位于重庆市黔江区西南,东邻水市乡、两河镇,南连。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浪坪乡苍岭镇,西接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梅子垭乡,北界石家镇。幅员面积73.2平方公里,地势北高南低,山岭纵横,溪沟交错,间有小块丘陵。

基本概况

该镇辖9个村,45个组,3482户,12264人,其中农业人口占98.8%,耕地面积12965亩,其中田5880亩,土7085亩。现有中心校3所,村小2所,教职工104人,学生1869人;卫生院一所,村医疗站9个,医务人员34人。

鹅池镇已发展 成为一个农业、畜牧业、个体私营经济等较发达的、边贸很繁荣的集镇。现集镇常驻人口已达3000余人,个体工商户200余户,农副产品年交易额达720万元,形成了覆盖周邻7个乡镇的农副产品集散地。鹅池镇已建成占地6000平方米集育肥、加工、交易于一体的畜牧交易市场一个,占地3500平方米、设置有250个摊位的农贸市场一个、畜牧及蛋禽年交易额已达600多万元。

资源环境

鹅池镇位于东经105°13'—110°18'、北纬28°06'—32°19'之间的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候在18℃左右,冬季最低气温平均在6-8℃,夏季平均气温在27-29℃,日照总时数1000-1200小时,冬暖夏热,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温润多阴、雨热同季,常年降雨量1000-1400毫米,春夏之交夜雨较多。

鹅池镇因地处武陵山系与大巴山脉系交汇褶皱地带,中药材资源丰富,全镇享有盛名的中药材达1600多种,尤以半夏、黄连盐麸木、黄柏、湘蕾金银花天麻杜仲等品种著称。在鹅池镇的治安村、青坝村、南溪村、鹅池村有储储藏上亿吨的优质萤石矿,日产量达50吨的矿井有3个。鹅池镇是黔江区重点烤烟基地之一,全镇2002年种烤烟达4000亩,产量80万斤,其中中上等烟比例达85%以上。

城镇建设

鹅池集镇辖鹅池、联盟、治安3个村,面积1平方公里,硬化街道1000 多米,常住人口2000余人,个体工商户200多户,建有黔江区最大的畜牧交易市场和占地5亩的农贸交易市场,个体私营经济繁荣,市场功能较为完备,市场交易红火,商品流通量逐年增加,边贸发展不断加快,形成了覆盖周邻七个乡镇的农副产品集散地,有着较好的区位优势和发展硬环境。该镇2004年将改造一条老街,新建一个自来水厂,到2005年规划建设一个小商品批发市场,使集镇面积达到1.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3000多人,着力把鹅池镇建设成为两县一区交界处物资集散的商贸重镇和黔江区最大的边贸集镇。

鹅池镇大力推行“先建机制、再建工程”的建管机制和“谁积极、支持谁”的原则,围绕生猪、烤烟、辣椒等重点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全面启动了老场垭口至学堂集镇2公里公路硬化工程;烟水配套工程前期准备工作结束;正在实施南溪村农村电网改造工程,2008年年底内完工投用;完成方家村整村推进人畜饮水工程的规划编制工作;完成3条共2.7公里的生猪养殖场入场路建设;已完成治安村新建3公里村道公路的实施方案及路线勘测;完成集镇供水站改扩建工程,并投入使用;完成集镇美化亮化工程的规划编制,安装路灯50盏;开工建设派出所、汽车站工程,集镇发展硬环境得到改善。

辖村划分

鹅池社区 学堂社区 石柱村 治安村 方家村 社溪村 杜家村 南溪村

人口数据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镇常住人口5883人。

经济发展

鹅池镇以集镇建设为中心,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实施“三大转移”目标,大胆探索特色经济发展,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实现城乡户体共繁荣。该镇按照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双带”战略,强力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烟、畜、林、集镇带二、三产业和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第一、突出特色经济一一优质烤烟基地建设和地牛基地建设,2004年全镇种植烤烟4500亩,产量力争突破10000担,实现产值450万元;种植地牯牛2000亩,实现产值30万元。第二、加大草食牲畜的发展,改变传统的饲养观念,着力提高草食牲畜商品率,紧抓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机遇,充分利用退耕还草政策,着立提高户籍规模,提高 饲养质量。第三、鹅池镇境内森林覆盖率达40%以上,动、植物资源丰富,认真做好天然林的保护工程,逐步实施天然林向经济林的转化。以板栗、核桃为主的干果林已种植2000亩。鹅池镇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切实增加农民收入。2008年上半年,全镇经济总量达1680万元,粮食总播种面积48274亩,种植大春作物25198亩。烤烟生产稳步发展,种烟户460户,种植面积4050亩。突破发展生猪产业,累计发展养殖大户200户,能繁母猪1680头,出栏生猪18250头,存栏20920头。积极培植辣椒产业,落实种植面积3518亩。抓实抓好劳务产业,半年来,转移富余劳动力3659人,有序输出256人。

党政领导

党委书记:张崇斌;

党委副书记、镇长:冉俊番;

党委副书记、人大主席:王绍旭;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冉崇学;

党委委员、副镇长、政法书记(兼):王明红;

党委委员、副镇长、武装部长:王勇;

副镇长:周涛;

党委组织委员:黄祖鹏;

党委宣传委员:陶承涛(女);

党委统战委员:邓相斌;

副镇长(挂职):李奉轩。

民俗文化

来自鹅池镇的南溪号子渊源要追溯到天宝,它的雏形是土家族农民在劳动 中解乏鼓劲的劳动号子和山歌号子,与薅草锣鼓近似。喊号子一般不少于7人,"1人领唱,2人或3人扮尖声(高音),其他人唱低音,众人帮腔。在长时期的传唱过程中,南溪号子逐步发展成为一种自成一格的特殊山歌品种,它既不同于周边的川江号子、纤夫号子,也有别于广泛传唱在武陵山区的其他劳动号子和山歌号子。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农村集体化、公社化时期,坡上干活的人唱起号子,两岸应和,声调宏壮。那时是南溪号子的鼎盛时期。南溪号子最初形成是土家族农民在生产劳动中解乏鼓劲的劳动号子和山歌号子。人们常说:“南溪左右两面坡,男女老少会唱歌”,那是因为被险峻群山环抱的南溪村地理条件特殊,山谷狭长幽暗,阻碍了土家族先民的交流和联系,人们只得通过声音来相互传递消息,一声声呐喊在不经意间演变成了鹅池镇南溪村民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内容,经过千年的丰富发展和传承,从而形成了今天的南溪号子。南溪号子的内容涉及土家族历史、地理、民间传说,传达出许多古老的历史文化信息。演唱的特异性,系土家民族音乐文化的遗存,具有吸收优秀传统发展民族音乐的艺术价值。2006年5月20日,南溪号子经中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参考资料

重庆市黔江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二号).重庆市黔江区统计局.2021-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