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兰音乐
爱尔兰早期居民凯尔特人(常被音译为盖尔特人、克尔特人、塞尔特人、居尔特人等)是一个很有音乐艺术才能的民族。凯尔特族的弹唱诗人使用的就是一种可以携带的竖琴。他们是古代的专业音乐诗歌艺术大师。今天,爱尔兰人民喜唱的劳动歌曲如纺织歌曲、磨谷歌曲、捕鱼歌曲,都有古老说唱的痕迹。
爱尔兰由来
丰富多彩的爱尔兰音乐是在争取民族独立和发扬民族文化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十二世纪时,爱尔兰竖琴家精湛的演奏技巧已经著称于欧洲。十七世纪,爱尔兰人民曾经巧妙地利用竖琴进行反抗英国殖民者的斗争。十八世纪,随着爱尔兰民族解放运动、反封建运动的高涨和爱尔兰民族文化的复兴,不仅古老的竖琴比赛大会得到了恢复,而且西欧大陆音乐在爱尔兰生根、开花、结果,放出异彩,爱尔兰首都都柏林发展成为欧洲的一个重要的音乐中心。
今天,爱尔兰人民引以自豪的是:德国著名作曲家格奥尔格·亨德尔呕心沥血的经典作品、取材于圣经故事的清唱剧《弥赛亚》是于1742年在都柏林初次演出、由作曲家本人亲自指挥的;1814至1816年间,路德维希·范·贝多芬曾改编了六十二首爱尔兰歌曲;比弗雷德里克·肖邦大三十岁的都柏林钢琴家、作曲家约翰·菲尔德创作了许多优美的小夜曲,这些小夜曲对肖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旋律优美、具有浓厚生活气息和浪漫主义色彩的爱尔兰民歌、民俗音乐蜚声世界。十八世纪都柏林诗人汤麦斯·摩尔作词的民歌《夏天的最后一朵玫瑰花》是全世界人民深为喜爱的一首歌曲。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爱尔兰那样,每年举行那么多盛况空前的音乐节。这许多国际性、民族性的音乐节简直成了爱尔兰人民生活中的大事。圣派周克节是爱尔兰的一个宗教节日,纪念四世纪给爱尔兰带来拉丁文明和罗马文化的富有传奇、冒险性的“布教使徒”派屈克。每逢这个节日,除了在都柏林古老的圣派屈克大教堂举行盛大的宗教庆典以外,还在斯蒂芬斯·格陵公园里举行歌舞表演,盛装的少女在风笛的伴奏下跳起传统的土风舞,观众与表演者往往打成一片。
相关介绍
都柏林
要探索爱尔兰音乐,不能不首先浏览爱尔兰民族以及爱尔兰首都都柏林。不知是远古时代的哪一年,一种拨弦乐器———竖琴在爱尔兰诞生了。竖琴形状像满弦的弓,据说它的发明是有感于箭发弓鸣,而竖琴被拨动时发出的声音也确实如箭出弓弦时般干净、单纯,只是少了刺耳的锐利破空声。竖琴的发明使爱尔兰有了堪与苏格兰风笛媲美的民族乐器,它很快成为爱尔兰的象征:爱尔兰国徽的图案是竖琴;街上许多建筑物的门首上都有竖琴浮雕;甚至在美国的俚语里,爱尔兰人就叫做“竖琴”。
竖琴
竖琴是由凯尔特人发明的。爱尔兰早期居民凯尔特人是个很有音乐艺术才能的民族。他们在劳动中创作了大量歌曲,如纺织歌曲、磨谷歌曲、捕鱼歌曲等等,并且还有专门的弹唱诗人,他们用竖琴歌唱生活,是古代专业音乐诗歌艺术大师。今天爱尔兰的许多民俗音乐中还能找到那时的影子。
凯尔特人对音乐的热爱从此一脉传承,而爱尔兰民族跌宕起伏的历史又不断为爱尔兰音乐添加灵感。十二世纪时,爱尔兰竖琴家精湛的演奏技巧已经享誉欧洲大陆。他们举办的竖琴大赛一时成为欧洲爱乐人心目中的盛典。此后爱尔兰被英格兰统治,这项赛事也一时停办。直到十八世纪,爱尔兰民族解放运动、反封建运动高涨,爱尔兰民族文化全面复兴,不仅竖琴大赛得到恢复,西欧大陆的音乐也在爱尔兰放出异彩,从那时起,爱尔兰首都都柏林开始成为欧洲的一个重要音乐中心———民俗音乐与戏剧在爱尔兰结出绚丽之花。
影响
爱尔兰民歌对欧洲音乐的影响至深。在1814年到1816年,两年间路德维希·范·贝多芬曾改编了六十二首爱尔兰歌曲;都柏林钢琴家、作曲家约翰·菲尔德创作了许多优美的小夜曲,这些小夜曲对比他小三十岁的弗雷德里克·肖邦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十八世纪都柏林诗人汤麦斯·摩尔为民歌《夏天的最后一朵玫瑰花》作词:“夏天里最后一朵玫瑰还在孤独地开放,所有它可爱的伴侣都已凋谢死亡。再没有鲜花陪伴,映照它绯红脸庞,与它一同叹息悲伤”。当全世界都沉浸在这首歌伤感的意境中时,爱尔兰民歌征服了所有人,而都柏林也奠定了在音乐王国里不可动摇的地位。看看如今的爱尔兰吧,世界上再没有一个国家像它那样每年举办如此之多的国际性、民族性的音乐节:每年一次的科克国际合唱与民间舞蹈节;在爱尔兰东南城市韦克斯福德每年举行一次的古典歌剧节;南部城市沃特福德每年举行一次的国际轻歌剧节;都柏林每年都会举行规模盛大的国际歌剧节、国际风琴节……
戏剧
而戏剧在都柏林更是璀璨无比,爱尔兰被称作“戏剧之邦”,都柏林则是欧洲的“剧都”。早在1637年,都柏林就有了剧院。但是它上演的全部是英国征服者的剧目。1742年,历史上最重要的戏剧之一、德国作曲家格奥尔格·亨德尔经典作品、取材于圣经故事的清唱剧《弥赛亚》在都柏林首演,作曲家本人亲自指挥。十八世纪,都柏林雄辩的政治家、议员理查德·谢立丹创作了几部出色的喜剧,其中最著名的是讽刺、挖苦都柏林人爱饶舌的《造谣学校》。十九世纪,资产阶级唯美主义作家王尔德在都柏林出生。他的杰出剧作《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和用法语创作的剧本《莎乐美》是欧洲剧坛上脍炙人口的作品。1856年,在都柏林出生了十九世纪文坛上叱咤一时的风云人物、192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爱尔兰文豪萧伯纳,他对戏剧艺术的伟大贡献为“剧都”作了最好的注脚。到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以都柏林阿贝剧院为中心,爱尔兰的戏剧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从这时起,都柏林成为欧洲的“剧都”,每年要举办各种形式的戏剧节。尽管戏剧是以对话为载体的艺术,但音乐在戏剧中的作用以及戏剧艺术对音乐的推动是互相的,由戏剧的繁荣可见音乐的昌盛。音乐与戏剧造就了都柏林,而都柏林的艺术氛围又不断提升爱尔兰人的艺术水准,如此才能使爱尔兰音乐不至灵感枯竭,长久不衰。
风笛
在《勇敢的心》中,风笛声对电影场面的渲染非常突出,在瑟瑟风中传递的风笛成为战斗中猎猎飘扬的旗帜。《勇敢的心》所讲述的故事,与历史大抵吻合。13世纪,在苏格兰人反抗英格兰共和国统治的同时,爱尔兰首都都柏林以及附近地区已经在英格兰控制之下。战争的残酷一面除外,文化得到交流却是不争的事实。风笛实际出自古罗马,被许多民族吹奏过,当时英格兰就正流行风笛,只是后来因为苏格兰风笛太过有名,风笛才被看成苏格兰的民族乐器。从那时起,风笛也被大量使用在爱尔兰民俗音乐之中。
乐器结构
从乐器结构上分析,风笛是由一根吹管和一个风袋构成的。吹笛者换气时只需用手挤压风袋,笛声就不会中断。此外还有三根木制的单音管(古老的风笛只有两根),笛手利用有音孔的调音管奏出旋律时,单音管会发出持续不断的泛音。风笛只能吹出9个音符,一般只能吹奏降B调,而且音量无法改变。由于风笛指法很难掌握,并且极难调音。因此很难吹奏。今天的风笛已渐渐现代化了,出现了无需挤压风袋的电子风笛,电子风笛能发出8至9个8度音,音域比传统的风笛宽广得多。风笛的迷人之处就在于它的泛音,有了这种连续不断的降B调低音,风笛手再吹出旋律时,每个音符就都有了一组不同的泛音,混成一体后悠扬高亢,令人神魂颠倒。
女神
而提起竖琴,就会令人联想起在爱琴海边的女神。当竖琴手端坐琴前,双手抚琴如行云流水般飞舞拨动琴弦时,其形态姿势之优美,确如落在凡间的精灵。竖琴有不同的分类,会根据国家和地域的差别在结构上有所差异。爱尔兰竖琴又称凯尔特竖琴,它有一个三角形的外框,约90厘米高,55厘米宽,没有踏板,不同长度的琴弦发出的音符也不相同,并且音色优美清亮,宛如水珠落盘。演奏者通过手指对琴弦的挤压来改变琴弦的固有音符,而传统的爱尔兰竖琴是用手指甲弹奏的。传说假如一个演奏者的演奏使听者感到苦恼,他的指甲就会断裂。爱尔兰竖琴的音域很宽,泛音表现同样出色,这就使爱尔兰竖琴在演奏时犹如瀑布飞流直下,流畅而又缓急分明。在加上它独特的清音,竖琴对于爱尔兰民俗音乐特点的最终形成起到关键作用。风笛与竖琴一旦合作,乐器对曲意的表达便更为丰富,能够充沛地表达各种情绪,在优美的基调上引起听众的共鸣。
锡哨 哨笛
除了风笛与竖琴,爱尔兰民乐里还使用了其他一些乐器,比如爱尔兰特有的“锡哨”(爱尔兰锡笛)。锡哨是一种十分简易的笛状物。它被广泛运用在民间音乐中,同时也是一件十分普及的玩具。锡哨一个相当有特点的效果就是它的颤音,这种颤音是用手指在锡哨口的颤动而产生的。在爱尔兰传统音乐中,常常可以听到锡哨那种尖啸声。此外,到了现代,很多经典的管弦乐器也开始出现在爱尔兰音乐中,甚至木吉他也常被使用。但不管乐器的选择有什么变化,爱尔兰民俗音乐、民歌中最大的特点却不曾改变:音乐清澈见底,每首曲子中使用的乐器种类并不多,而主旋律往往是由竖琴与风笛来演奏。当听众专注聆听优美的爱尔兰音乐时,往往可以看到爱尔兰独特的风景画:高山绿地上,微风拂面,惊涛拍打着山脚下嶙峋的巨石,溪流却已在山上森林里跳跃出轻快的声调。风笛演绎情绪、竖琴描写美景,乐声远播,爱尔兰民族坚强、浪漫的一面也就在这绮丽的景色中表露无遗。电影《泰坦尼克号》主题曲我心永恒中的哨笛演奏感动了无数人,但是大部分人并不知道那是哨笛,错以为是风笛,其实不然。
民族性
爱尔兰民俗音乐与民俗音乐,都是在纯乐器演奏中形成的优秀音乐。由于风笛和竖琴的地域性,爱尔兰的纯音乐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性。从艺术角度而言,民族性的就是世界性的。但如果爱尔兰音乐只在纯音乐上表现卓越,难免有曲高和寡之时。爱尔兰音乐之所以伟大,就在于它还拥有一批在流行音乐领域依然能站在世界最高峰的艺人,他们与风笛、竖琴一起,为爱尔兰音乐争得荣耀。
爱尔兰音乐家
酋长乐队
The Chieftains 酋长乐队(The Chieftains),1962年成立于爱尔兰都柏林,由风笛大师派迪马隆尼(Paddy Moloney)领军,成员还包括擅长竖琴与钢琴的德瑞克贝尔(Derek Bell)、负责手鼓与主唱的凯文康耐夫(Kevin Conneff)、小提琴好手史恩纪安(Sean Keane)、以及长笛好手麦特莫洛伊(Matt Molloy)。
The Chieftains乐团的成就绝非仅仅几张经典专辑,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没有他们就没有今日爱尔兰音乐在世界各地的影响,也没有其他众多的爱尔兰乐队在国际乐坛倍受瞩目的地位。正是因为以The Chieftains乐团为代表的爱尔兰音乐艺人的不懈努力以及The Chieftains乐团在国际上取得的成就,才使得渐趋湮没的爱尔兰民谣重新复新,凯尔特文化重新透射出其独具魅力的光芒,爱尔兰年轻的人们终于发现自己身处的文化是多么的瑰丽多彩和独特,很快地许多乐团便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民俗音乐复新的行列。 The Chieftains乐团作为开路先锋对这些乐团的影响显然是不容置疑的。这些爱尔兰乐团在世界乐坛的地位与日俱增,所到之处无不掀起一股猛烈的爱尔兰风暴,爱尔兰音乐已经作为一道独特的有着无穷魅力的音乐风暴存在于世界乐坛。The Chieftains乐团功不可没。
爱尔兰酋长乐队(The Chieftains)作为最著名的传统爱尔兰音乐的阐述者而在国际上被广为尊崇。半个世纪的演艺生涯中,酋长乐队获得了空前的成就,不仅是葛莱美的常客,其唱片在公告牌杂志200张全球经典唱片榜上亦名列前茅。《休斯敦邮报》曾宣称:“如果说世界上还有一种比酋长乐队所作的音乐更美妙的声音,那我还从未听闻。”
恩雅
恩雅1961年出生在Donegal县的一个小村,此地是残存至今的凯尔特方言盖尔语流行地。恩雅一名,来自古代凯尔特的同名女神Enya。出生于民俗音乐世家的她,将爱尔兰传统民谣重新编曲,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音乐创作,实际上是威廉·叶芝和詹姆斯·乔伊斯在诗歌和小说上成功经验的音乐翻版。80年代中期以来成为国际乐坛上雅俗共赏的新星。作品有《水印》(Watermark,1988年)、《牧羊人之月》(Shepherd Moons,1991年)、《凯尔特人》(The Celts,1992年)、《树的回忆》(The Memory of Trees,1995年)等。从这些名称可以看出,魔法式的人与万物相通的精神方式正是音乐幻想的基础。这种前现代的精神方式加上后现代的高科技录音技术的处理,具有极大的召唤灵性功能:瑰丽神秘的乐声把人带入超现实的空灵美妙世界。其音乐受到乐评人和世界听众的热情追捧,多次荣登新时代音乐排行榜的冠军,乃至被誉为“New Age音乐之后”。
全球最畅销的十大女艺人第六位
全球最畅销的欧洲女艺人
全球最畅销的爱尔兰女艺人
全球最畅销的新世纪音乐艺人
全球最畅销的凯尔特音乐女艺人
全球女子唱片五十强中拥有唱片数量最多(5张)的四位女艺人之一(其他分别是麦当娜·西科尼,席琳·迪翁。迪翁,玛丽亚。凯莉)
拥有美国告示牌榜(Billboard)New Age榜历史冠军周数最多的艺人
拥有美国告示牌榜(Billboard)New Age榜历史年终榜冠军最多的艺人
拥有美国告示牌榜(Billboard)专辑200榜在榜周数最多的New Age艺人
拥有英国金榜(UK Office)单曲榜上榜单曲最多的New Age艺人(16首)
拥有英国金榜(UK Office)专辑榜上榜专辑最多的New Age艺人(10张)
获得格莱美奖"最佳新世纪专辑"最多的独立艺人(4座)
获得格莱美奖提名最多的New Age艺人(7次)
获得世界音乐奖最多的New Age艺人(8座) Enya的唯一 唯一一位六张专辑过千万的欧洲女艺人
唯一一位连续六张专辑过千万的欧洲女艺人
唯一一位五张专辑进入世界唱片三百强的欧洲女艺人
唯一一位五张专辑进入欧洲唱片三百强的欧洲女艺人
唯一一位五张专辑进入世界女子唱片唱片五十强的欧洲女艺人
唯一一位五张专辑销量占据统一乐派前五名的艺人
唯一一位获得格莱美奖"最佳新世纪专辑"的女艺人
唯一一位获得世界音乐奖年度最畅销女艺人的爱尔兰歌手 Enya的第一 第一位获得世界音乐奖年度最佳录影带的艺人(1989)
第一位拥有英国金榜(UK Office)冠军单曲的New Age艺人
第一位拥有英国金榜(UK Office)冠军专辑的New Age艺人 Enya专辑的重要成就 Watermark:全球第一张过千万的New Age专辑 Watermark:西班牙唱片历史销售量前十的专辑 Shepherd Moons:第一张在英国金榜(UK Office)夺冠的New Age专辑 Shepherd Moons:美国告示牌榜(Billboard)专辑200榜在榜周数最长的New Age女子专辑 The Celts(Enya):全球销量第一的Celt类女子专辑 Paint The Sky With Stars:全球最畅销的欧洲女子精选(全球女子精选第四) A Day Without Rains:全球最畅销的New Age专辑 A Day Without Rains:21世纪全球第一张过千万的女子专辑 A Day Without Rains:美国销量最高的欧洲女子专辑 And Winter Came...:全球最畅销的New Age假日专辑 And Winter Came...:唯一在美国告示牌榜(Billboard)Hoilday榜夺冠的New Age专辑 Enya单曲的重要成就 Orinoco Flow:第一张在英国金榜(UK Office)夺冠的New Age单曲
Orinoco Flow:全球最畅销的New Age单曲
Only Time:全美最畅销的New Age单曲
Only Time:唯一登上美国告示牌榜(Billboard)成人抒情榜冠军的New Age单曲
May It Be:唯一获得奥斯卡,格莱美奖,金球奖三奖提名的New Age单曲
西尼德
西尼德·玛丽·伯纳黛特·奥康娜(1966年12月8日-),是著名的爱尔兰流行歌手和歌曲作者。除了音乐以外,她还以反传统的行为(尤其是其光头)和有争议性的观点而闻名。
一个特例独行如魔鬼般的天使:辛妮迪·奥康纳,她孤傲、倔强、任性、我行我素......集才华、灵性、狂傲于一身。辛妮·欧康纳 90年代最具个性并最富争议的流行音乐巨星之一在整个十年里涌现的无数女歌手中,她无疑是最具有影响力的。孤傲直率的言辞、倔强的光头、愤怒的面容以及不修边幅的行头---矛头直指长久以来大众心目中女性柔弱性感的形象。Sinead彻头彻尾地改变了摇滚女乐手的形象,坚称自己决不是性感偶像而是严肃的艺术家……爱尔兰女歌手辛妮德不仅能写能编,而且唱腔领域宽广,加上爱尔兰人特有的倔强和灵性,使她成为一位独具风格的惊世骇俗的摇滚女歌手,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可谓享誉全球。
1966 年 12 月 8 日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的 Sinead O'Connor,父母早在她八岁时即已离婚分居,由性格违常的单亲母亲扶养长大的她,在都柏林的童年时光,其实并不快乐。叛逆的性格及多次的不良行径令她被天主教学校开除,之后更因店铺盗窃被捕。使得其学生生涯,几乎全在类似感化院的修会学校中度过。无处宣泄的纠纷,bob Dylan 的音乐,是其当时的最爱。 1985 年,在一场致命的车祸中,Sinead 失去了她又爱又恨的母亲,在完成其基础学业后,Sinead 选择了半工半读的方式来继续其大学学业,白天在都柏林音乐学院潜修,晚上则参加名为 Ton Ton Macoute 的摇滚乐团在当地的俱乐部中自弹自唱。所以SINEAD形成了泛漫叛逆的性格。尽管后来搬来与父亲同住,但这并没有改变她的性格。十六岁那年,因偷东西被判入女子教导所。幸好后来她把所有的心思放在音乐方面,是音乐把她引回正途。十八岁的时候,SINEAD为追求自己的梦想,离开了家庭,走到酒吧里面当歌手。后来她自己创作一些带子给公司,立志要闯入乐坛。进修完音乐专业后,于1984年创办了一个乐队,1987年推出第一张个人专辑,引起大家的关注。从此以后,SINEAD声名远播。六年以后,又推出第二张专辑,凭着这张专辑,她得到了无数的掌声和各种诱人的奖项。1992年第三张专辑问世。1995年,因SINEAD要做母亲而退出乐坛,结束她那坎坷而辉煌的艺术生涯。
2005年O'Connor又高调复出,创作了这张具有爱尔兰民俗音乐风情的专辑《Throw Down Your Arms》。在这张专辑中她更看重精神层面的感受,根源于福音和教堂音乐,或会是继旧作《Universal Mother》之后,又一张充满圣洁与恬静氛围的作品。同样的歌声,不一样的心境。这是一件好事。
期待她能给我们带来新的惊喜。
菲奥诺拉
Sherry成长于一个爱尔兰的一个音乐世家,出生于爱尔兰Kildare的小镇Naas。她从小就受到各种熏陶,从而对音乐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后毕业于爱尔兰大学的音乐学院。除了古典交响乐和协奏表演外,Sherry还涉足各式各样自己感兴趣的音乐题材。在神秘园成立之前,Sherry曾为爱尔兰著名歌手谢妮·奥康娜和范·莫尼森的专辑作过伴奏。在神秘园乐队的演出中,Sherry精湛独特的小提琴表演将Lovland的作曲意境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配合可谓相得益彰。
Secret Garden(神秘园)可以说是当今最受欢迎的New Age音乐家之一了。1994年,乐团的两位灵魂人物Rolf Lovland和Fionnuala Sherry在欧洲歌唱大赛中初次相遇,那时Lovland已是挪威知名的词曲作家。1995年,两人合作的处女作即以无与伦比的魅力征服了全体评委,一举夺得欧洲歌唱大赛冠军,打破了纯乐曲从不曾夺冠的历史。由1996年至2002年发行的四张专辑,水准有口皆碑,个个都卖个满堂红,更获得数国的多项音乐大奖。仅头两张专辑便已于60多个国家共发行160万张!由此足见他们的巨大成功。98年的世界巡回音乐会更是将他们的事业推上巅峰,声名之盛足以媲美Yanni等同行前辈了。最可喜的是,他们从不曾因成功而沾沾自喜,每张专辑都可明显感觉出两人在音乐领域上的新尝试。
罗琳娜
罗琳娜·麦肯尼特(Loreena Isabel Irene McKennitt,1957年2月17日-),出生于加拿大缅省草原地区的一个小城镇(Modern)。她是加拿大著名的爱尔兰竖琴演奏家、键盘手,以及歌手。以创作、表演凯尔特和中东风格音乐以及女高音演唱而闻名。
罗琳娜·麦肯尼特青年时代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兽医学,并且最终进入Winnipeg 的一所大学就读相关课程。但是在80年,当Loreena 第一次接触到爱尔兰音乐时,她毅然放弃了学业,并且在81年搬到了安大略省的Stratford,加入了那里的莎士比亚艺术节的演出,从此开始了在乐坛20余年的音乐生涯。
Loreena McKennitt是一位优秀的文学主义作者和演唱者,常年游历海外,经历了旅游航海中失去亲人的痛楚,开始改变自己的音乐风格,更加重了凯尔特元素和民族音乐的质朴,把自己的文学内涵融入音乐中,体现出来的音乐优雅而丰富内涵,让人难以忘怀,曾有人这样形容她的词曲与演唱风格——"像一首中世纪的长诗"。
一位Loreena McKennitt爱好者说:"Loreena McKennitt是接触到的加拿大歌手之一,无法忘记她那种柔弱但是充满无限生机的声音,令我最终收集全了她所有的专辑。"
布莱克家族
布莱克家族音乐以布莱克姐妹最为著名,即弗朗西丝·布莱克(Frances Black)和玛丽·布莱克(MaryBlack)。
从1986年开始,弗朗西丝·布莱克与玛丽·布莱克就在布莱克家族合唱团中正式开始了她的职业乐坛生涯。从那以后,她和诗韵合唱团以及基耶兰·高丝的几次合作经历都十分成功,为她打下了在乐坛奋斗的基础。之后,她又为《女人心》专辑操刀制作,还发行了她的个人专辑《和我说话》,这张专辑是当年最佳销量唱片之一。之后她的两张名为《天空之路》以及《你脸上的微笑》的专辑更是在爱尔兰创下了双白金销量的好成绩。
1988年时,布莱克家族乐团发行了他们的第二张专辑《归家之时》,弗朗西丝就正式以歌手的身份加入了家族乐团的诗韵合唱团,自弗兰斯加入之后,布莱克家族(爱尔兰音乐)乐团就开始了国际巡回演出,他们的足迹遍及了欧洲、伊拉克以及美国等地,这标志着布莱克家族乐团已经成为了一个国际化的乐团。这一年,布莱克家族乐团还发了一张新专辑,取名为《舞会过后》,这张专辑混合了传统音乐的曲调和他们娴熟的唱功,专辑中的同名单曲《舞会过后》在爱尔兰音乐排行榜上一路杀到了第七名的好成绩,整张专辑也在排行榜上荣登第六名,在美国民歌音乐排行榜上这张专辑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合唱团在美国的大获成功意味着弗朗西丝本人在海外的发展空间更为广阔,于是弗朗西丝决定离开合唱团独自单飞,她最后一次作为诗韵合唱团的成员之一和其他人一起演出是在1992年。
1992年离开合唱团之后不久,她就开始和来自爱尔兰纽里的歌手兼音乐人基耶兰·高丝合作,并且出了一张名为《弗兰斯·布莱克和基耶兰·高丝》的专辑,两人一起在世界各地举行巡回演出。
也是在1992年,这位爱尔兰女歌手新专辑《女人心》中的两首单曲在爱尔兰音乐排行榜上创下了引人注目的好成绩。这张制作精良的专辑也是盛行不衰,在首版发行两年之后,还顽强地停留在排行榜上,截止到一九九五年这张专辑卖出了三十五万张的白金销量。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