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德尔山
甘德尔系蒙古语,意为哈达。因山势蜿蜒起伏形似哈达而得名。位于自治区西部乌海市境内,黄河东岸,属贺兰山北部余脉。长约23公里,最宽处约10公里,海拔最高点1805.4米,南北走向。山中矿藏丰富,主要有铅、锌、银、铜、锗、硫以及石英砂岩。山上生长有春榆、酸枣树、高蓬之类野生植物,还有黄羊、岩羊、金蝎等野生动物。其中盘踞于黄河渡口以东的一段,称为乌伦 木山与贺兰山隔河对峙,为黄河渡口和包头 银川公路的咽喉要塞。
地质地貌
甘德尔山生态文明景区位于的黄河海勃湾区水利枢纽工程库区东侧,濒临黄河,居于乌海市的中心位置。甘德尔山主峰海拔高度约1805米,相对高差513米,山体雄伟壮观,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主峰周围人文景观、自然景观集中,利于资源整合。围绕景区分布有自然形成的大漠、黄河、高山、田园、湿地、草滩、草甸,呈现出一派壮美的北国风光。甘德尔山生态文明景区规划范围东至海拉二级专运中心线50米,西至黄河1078水位线,南至甘德尔山陵园,北至海勃湾南河槽,规划总用地面积36.9平方公里。
资源特色
规划后的甘德尔山生态文明景区以保护甘德尔山独特的景观地貌为主,整合景区内各种资源,打造一个集历史人文、城建文化、自然山水景观于一体,且相互联系、相映成趣的综合性旅游生态区。总体规划布局为“一心两轴”,“一心”为乌海博物馆,位于主峰,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建筑高度约80米,建筑面积约1万平米,其外形似成吉思汗头像,面朝西偏北;“两轴”分为历史文化轴与宗教文化轴,历史文化轴由西向东有太阳神广场、敖包、城建纪念塔和博物院等,宗教文化轴由北往南有兴海寺、甘德尔寺等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寺院。
景区还规划了沙生植物园、草原风情园、沙漠风情园等景观,上山道主要由两部索道、一条盘山公路、两条人行道组成,分别到达主峰、次峰。围绕公路南北两侧有天然形成的藏龙山景区和深峡古堡景区,藏龙山景区有一线天、藏龙谷、三叠潭等,深峡古堡有古城堡及峡谷等。沿途可领略到龟寿山、睡佛山、天池、摩崖石刻群、神龟石、卧虎石、象鼻石等各种千奇百怪、栩栩如生的自然景观。
资料
2009年3月份,甘德尔山顶部山体爆破已基本完成,次峰开始实施爆破;大型货运索道正在架设;寺庙工程前期工作基本完成。甘德尔山旅游道路工程砂石路基建设完成,路面工程进入招标阶段。白独贵湾供水绿化工程管道安装(铺设管道5.4公里)、泵站和临时人工湖全部完成;旅游道路两侧绿化工程准备工作就绪,作为今年甘德尔山生态文明景区建设的重点工程,山体绿化规划造林1万亩,目前植苗造林已经开始,大面积植树造林4月底全部完成。目前,乌海博物馆正在公开征集地方发展史有关实物及各类资料。旅游推介部门正在积极向自治区旅游局申请专项建设资金。据了解,作为20089年甘德尔山生态文明景区建设的重点工程,山体绿化规划造林面积1万亩,大面积植树造林4月底已全部完成。
大年初一,正是亲朋好友走亲戚拜年,喜气洋洋过大年时,却有三位年轻人选择另辟蹊径,到甘德尔山上游玩。之后,因天黑抄近路下山被困在半山腰,上演了春节“惊心20小时”。
据乌海市消防支队特勤中队副队长高志国介绍,2月10日19时31分,乌海市消防特勤中队接到指挥中心派警称:位于海勃湾区甘德尔山有三名登山人员由于走捷径道路迷路被困山中,情况危急,请求救援。接到报警后,特勤中队立即出动1辆抢险消防车和7名官兵紧急赶赴事故现场救援。
在消防队员赶赴事故现场的同时,海勃湾区新华街派出所四名干警也迅速出警赶赴甘德尔山游人被困现场。
由于甘德尔山景区上山路口被沙石和护栏封死,车不能开上半山腰停车平台,干警和消防官兵徒步用照明工具在夜里上山,步行4.5公里用时两小时爬到甘德尔山山顶。
干警与消防官兵们到达山上后与被困人员联系,因为信号无法接通,消防官兵便继续爬山到山顶处的台阶处,才通过110指挥中心联系上被困人员,确定了他们被困的位置。
救援人员与被困人员沟通得知,他们从山顶成吉思汗头像下面的一条小路下山。
救援人员官兵顺着被困者所说的小路往山下走,刚开始下山时的坡度很平,但是越往下走山坡弧度越陡,消防官兵用强光手电发现是一个大约90度垂直坡度。由于救援人员对于甘德尔地势情况不是很熟悉,再加上天黑导致救援工作存在着很大危险,被困者处在一个4平方米的小平台上,现场三面环山刚好可以抵挡夜里寒风。遂决定留下一部分消防战士时刻观察被困者情况,余者回到山下进行休养和补给。
与此同时,消防队员通过微信求助本地专业救援人员。
得到消息的乌海市“驴友”们有的从市区出发,有的从乌达、新地赶来,还有的从岳母家里的厨台旁、即将踏上旅途的行李旁源源不断的赶到甘德尔山。带着绳索、安全带、上升器、户外锅、热水、急救药品等,尽全力奉献着自己一份微薄之力。
驴友“鹏鹏”看到微信后当即通知了正在家里吃饭的“狼毒”一起参加救援,那时是初二上午九点多。放下碗筷后,“狼毒”急急忙忙的走出家门与几位“驴友”一起汇合直奔甘德尔山。
当众多“驴友”到达山顶后,先期到达的消防队员和派出所民警已经救上来一名被困者,且救援行动已经接近尾声。
“狼毒”上山后,从其所处的小路渠沟上只能看见消防官兵和民警,看不见被困者。于是“驴友”便协助救援人员把其他两位被困者拉升至山顶,为他们提供了热水,巧克力补充能量。
在救援的过程中,一位母亲的行为让人动容。
“驴友”李建新得知有人被困甘德尔山后,急急忙忙赶往现场。他的母亲看到他身穿单衣出门,怕他冻着,随后打了一辆出租车去给李建新送棉衣,哪知被出租车司机要30块钱才送到甘德尔山观音像下。
到达山上以后,李建新的母亲不断拨打他的电话却始终无法接通。心急儿子挨冻的老母亲便独自一人往山上攀爬,不想却因不熟悉道路而迷路。
找不到李建新,母亲只好给家里其他成员打电话,家人赶到甘德尔山接回了寻儿不成的老母亲。寒冷的冬天里,甘德尔上弥漫着满满的伟大母爱。
当日上午七点多,消防官兵与派出所民警再次到达山上。消防指挥员马上下达命令展开营救,由五名官兵下到被困者所处平台利用滑轮及二类吊带、安全钩与大绳固定,再由山顶官兵将被困者拉上。上午十点钟左右,消防官兵在山上留下四名消防战士固定住绳索,另外一个指挥员带上四位消防战士抓着绳索开始顺着小路上的渠沟往下走。
从渠沟往山下走的路上,首先遇到一个约有10多米直角的路,消防官兵抓着绳索双腿蹬着石壁一个一个下去到达第二个台阶。在第二个台阶处有一个小平台,渠沟平台上仅仅只能够两个消防战士并排站立,特别窄。一个消防战士在平台上暂时休整一下便继续往第三个台阶处。
据下到台阶的消防战士介绍,第三个台阶也是约20多米的垂直坡度,到达第三个台阶消防战士发现在被困人员处往山下看有将近三十米的高度,被困人员所处位置正好是凹进去的,根本看不到山下面的情况。
三个被困者情况基本稳定,只是感觉到饿和冷,消防战士给了他们食物与保暖衣服让其补充休整一段时间后,便将滑轮与百米救援绳连接,给第一名被困者穿上二类吊带,并用安全钩与滑轮连接。消防指挥员发出信号,山顶救援力量拉百米大绳将第一名被困者慢慢转移到山顶安全位置。之后现场官兵以同样的救援方法将第二名、第三名被困者也成功转移到山底安全地方。
最终消防官兵和新华街派出所的干警克服重重困难,历时三个半小时将被困人员拉到山顶,此时已是下午两点左右。随后,被困人员被安全送下山。
据高志国介绍,三个被困者两男一女,其中只有女被困者有些脱力,是消防战士帮扶着爬上山顶的。“整个救援过程中最危险的是第二台阶与第三台阶中间处,后来才发现那不是一个平台,而是一块大石头被卡在中间,如果大石头底下的碎石头脱离,那么上面的大石头也会掉下,处在第三台阶的所有人都有着生命危险。”
据驴友“狼毒”介绍,被困人员最危险是失温效应。“山上的温度要比山下的温度低很多,失温以后精神会出现幻觉。而被困者正处在山沟里,也幸好当天没有风,不然还会出现风冷效应,会加速身体失温。”
“狼毒”表示,冬季登山最主要的是保暖,最好带一些高热量食品。“切记不能冒险,未知的路没有一定的登山常识不要贸然探路,尽量原路返回,欣赏大自然美丽风景时,一定要以身体安全为第一。”
此次救援,从接到报警到被困者转危为安共历时20个小时,甘德尔山将永远铭记这动人的一幕。
参考资料
AA甘德尔山生态文明景区.乌海市文体旅游广电局.2023-12-04
甘德尔山生态文明景区.乌海人民政府.2023-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