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弹涂鱼
大弹涂鱼(学名:Boleophthalmus pectinirostris)是一种暖水性潮间带鱼类,属于大弹涂鱼属。它喜欢栖息在穴居软泥底质的低潮区或半咸水的河口滩涂,并借助腹鳍在泥土上匍匐跳跃以觅食。它的主要食物是底栖硅藻。大弹涂鱼在中国沿海广泛分布,主要分布在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地。它是一种沿岸暖温性小型鱼类,喜欢栖息于港湾和河口潮间带的淤泥滩涂。大弹涂鱼一般独居,但在春夏繁殖季节,它们会在孔道中产卵。该物种的外观特征包括体延长、头部稍侧扁、眼小且突出于头顶之上、吻圆钝且大于眼径、体背侧青褐色、腹侧浅色等。大弹涂鱼被选为WWF的海洋十宝之一。它是一种分布于中国沿海、朝鲜、日本南部、印度尼西亚、波里尼西亚、澳洲、印度和美洲沿岸的潮间带区域的小型经济鱼类。
物种简介
体延长,侧扁,头大,近圆筒形。一般体长10~20m厘米,体重20~50克。眼小位高,互相靠拢,突出于头顶之上,下眼睑发达。口大略斜,两颌等长,两颌各有牙1行,上颌牙呈锥状,前方每侧3个牙呈犬牙状;下颌牙斜向外方,呈俯卧状。体被小圆鳞,无侧线。胸鳍基部宽大,肌肉柄发达,腹鳍愈合成吸盘。体深褐色,背鳍和尾鳍上有蓝色小圆点。体背黑褐色。腹部灰色。背侧有6个黑色条状块,周身遍布不规则的绿褐色斑点、背鳍二个,第1背鳍很小。仅有鳍棘5条,鳍棘末端成丝状延长,其中第3棘最长;第2背鳍与臀鳍均较长,其长度大体相等。尾鳍楔形、宽大,第2背鳍有3条通常的灰白色横线,胸鳍有黄绿色虫纹状图案,十分艳丽。
生活习性
大弹涂鱼为沿岸暖温性小型鱼类,喜栖息于港湾和河口潮间带淤泥滩涂,广盐性。穴居,有钻也栖息的习性,其孔道深达50~70厘米,孔道的深浅与长度依底氏而异,软泥层厚的较深。大弹涂鱼一般独居,在春夏繁殖季节可在孔道中产卵。利用胸鳍和尾柄在海滩上爬行或匍匐跳跃,稍受惊动就跳回水中或钻入穴内。皮肤和尾巴为辅助呼吸器官,能较长时间干露。
食性为杂食性,主食底栖硅藻,兼食泥土的有机质,以及桡足类和圆虫。常在退潮时出来索饵,刮食底栖硅藻。
分布范围
日本至台湾北部、西部及南部海域
繁殖方式
产卵季节为5~9月。雌雄从外观难以区别,雌体泄殖孔色红,大而圆,雄性泄殖孔狭小延长。卵巢黄色,卵为沉性粘着性卵。在水温26.5~29.2℃,盐度25~27‰的条件下,受精卵经87个小时左右孵化,仔鱼破膜而出。水温25~29.5℃,盐度10~15‰,孵化后第一天仔鱼全长2.58毫米,卵黄囊径0.35毫米,油球径0.14毫米,肌节24对。第二天仔鱼全长2.73毫米,卵黄囊径0.31毫米,油球戏0.41毫米,口已张开,尾鳍膜出现鳍条。第三天仔鱼全长2.82毫米,卵黄囊径0.27毫米,油球径0.14毫米。第四天仔鱼全长2.92毫米,卵黄囊径0.12毫米,油球径0.08毫米,尾鳍上下出现黑色素点,肝脏和胸鳍鳍条出现。第五天仔鱼全长3.67毫米,卵黄囊消失,油球仅剩一个小圆点,腹缘有13个黑色素斑点,开始摄食。第七天仔鱼全长4.2毫米,腹鳍愈合成吸盘状,肠子迥曲一次,胆囊出现,鳃盖明显,胸鳍发达。第八天稚鱼全长5毫米,鳃耙出现,各鳍鳍条完整,油球消失,臂鳍后方有一个红色素丛。气鳔前部红色素斑明显,腹缘黑色素斑点部分消失。孵后第十四天稚鱼全长6.45毫米,肠子迥曲三次。第二十天稚鱼全长约11毫米,尾鳍有黑色素斑点3行。第二十八天稚鱼全长约14.5毫米,第一背鳍5根鳍棘明显。第三十天稚鱼全长约16毫米,尾鳍基部、第二背鳍基部和体侧中央出现鳞片,体侧和背部有3行黑色素横斑纹。第三十三天幼鱼全长17.5毫米,鳞片完整,臀鳍后方红色素丛消失,尾鳍3行黑色素斑点消失。第三十七天幼鱼全长18.5毫米,上下颌出现牙齿,体色变灰。第六十天幼鱼全长30毫米。
养殖池塘
养殖
池塘呈长方形,面积1公顷,池堤高50cm,池底平坦,利于排水晒池,培养底栖硅藻,底质为软粘土,四周无环沟和中央沟,以提高晒坪培养底栖硅藻的效率并方便成鱼捕捞。养成池周围交通方便,无污染源,有一定的淡水源。建排水闸门各一座,池塘四周加一道围网以防大弹涂鱼逃逸及敌害生物浸入,离池底约2m的高度架设网目为100m的尼龙网,以防鸟类捕食大弹涂鱼。
放养前必须进行晒坪,施基肥,驱除敌害,杂鱼等,然后注水培养底栖硅藻类。2004年5月,以400×10E-6浓度的生石灰和50×10E-6浓度的漂白粉(有效氯32%)对池塘进行消毒,清除敌害生物和致病菌。
培养底栖硅藻
清池消毒7d后排干池水连续晒坪,直至池底呈龟裂状,然后均匀撒布米糖(50g/平方米)和活力丹(2×10E-6浓度,复合硅藻类营养剂),进水5~10cm,(60目筛绢网过滤)培养底栖硅藻,当池底表层形成一层黄褐色的藻床时开始投放鱼苗。
苗种放养
苗种均采自门潮间带滩涂的天然苗,苗种全长2.5~3.0cm,放养密度为6尾/平方米,一共投放60000尾,放苗时间为2004年6月下旬。
土池繁育技术
一、育苗设施
1、育苗池底质为粉砂质粘土,每口池面积1亩左右为宜,池深0.8~1.3m,池堤坚固不漏水,备有进、排水系统。池四周围以80目筛绢网片。池中布设支架,以便在池上方覆盖遮阳网。每lom2左右设置1个充气石。
2、蓄水池、砂滤池和饵料生物培养池在高潮区建造蓄水池,育苗池面积共为5亩的育苗场,建蓄水池1口,面积为500m2,池深2m,高潮时从闸门纳入海水,低潮时采用抽水的方法蓄水。建砂滤池1口,面积40m2,海水过滤后经120目筛绢网进入育苗池和饵料生物培养池。为方便推广,直接抽取海水通过双层120 目筛绢网箱过滤亦可。建造小口锅形水泥池(1~2m2)孵化贝类担轮幼体,留1~2口土池施放EM(有效微生物群制剂)、复合肥和鱼浆培养萼花臂尾轮虫、桡足类等饵料生物。
二、清池除害和培养底栖硅藻亲鱼放养前45d,带水清塘,每亩施生石灰100kg或漂白粉10kg,杀灭敌害生物。洗池后晒池5~7d,投喂米糠每亩20kg,进水5~1Ocm,施放复合肥5~10ppm,培养底栖硅藻。
三、亲鱼放养和培育产卵前30d放养亲鱼(一般在农历3月初)。选择池塘养殖和(或)潮间带滩涂的2龄个体作为亲鱼。雌、雄鱼性比为1:1,雌雄亲鱼可从泄殖乳突的外观加以鉴别,雌鱼泄殖乳突大而圆钝,呈红肿状,雄鱼泄殖乳突狭小,呈尖长状。放养密度为每亩50kg,亲鱼规格每尾25g左右,亲鱼投放前经淡水和聚维酮碘消毒。亲鱼培育期间,水位保持5~10cm,加强底栖硅藻培养管理,保证亲鱼的营养需求。
四、亲鱼自然产卵和孵化生殖期间,池中亲鱼每个月产卵2批次,产卵日期是从小潮到临近大潮,即每逢农历初八至十三和三至廿八,每批次产卵期约 6d。产卵前将池水的水位加高到 0.7m以上,雌、雄亲鱼自由配对进入洞穴,在洞穴的产卵室内产卵。受精卵粘着在产卵室的顶部和周壁,历经5~6d孵出仔鱼。仔鱼孵化后1~2日龄出洞。
五、仔、稚、幼鱼的培育仔、稚鱼在原池培育。提前将小球藻和褶皱臂尾轮虫引入育苗池。施放10ppmEM、2~3ppm复合肥、1~2ppm活力丹(厦门强生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复合硅藻类营养剂)和2~4pm鱼浆培养池中的桡足类等饵料生物。当池水中饵料不足时,必须及时从饵料生物培养池中抽取萼花臂尾轮虫、桡脚类等饵料,也可投放经人工孵化的贝类担轮幼体及用高压喷枪向池中均匀泼洒海泥浆(富含硅藻及有机碎屑的软泥),亦可补充蛋黄、虾片。仔鱼孵化后2~3d开口摄食。仔、稚鱼和早期幼鱼的系列饵料为颗粒有机碎屑、拟日本钟蟋、多毛纲和贝类担轮幼体、桡足类无节幼体、桡足类幼体和成体以及底栖硅藻。育苗池中的饵料生物种类与个体大小多样化,基本能够满足仔、稚、幼鱼不同发育阶段与不同个体对饵料生物的需求。育苗期间水位逐渐加高,育苗池中水位达上限时,开始适量换水,引进淡水将池水盐度调节到15~20。育苗期间水温不超过32~C,可采用在土池上方覆盖遮阳网和增加水位的方法控制水温。不同批次的仔、稚、幼鱼在同一个池中培育期间不会出现同类相残现象。经常查看池水水色和监测池水溶解氧含量的变化,水色呈黄绿色时,水质较佳。如果发现池水富营养化而引起溶解氧过饱和或溶解氧太低以及光线不均出现鱼苗集群时,要及时开启增氧机。溶解氧过饱和会导致仔鱼气鳔膨胀死亡。鱼苗培育期间,由于水位高,影响了底栖硅藻繁殖,每池可设置一块4m2左右的泡沫板,投喂人工配合饵料和表层海泥(富含硅藻及有机碎屑的软泥),供亲鱼摄食。
六、鱼苗捕捞
早期幼鱼(孵化后34日龄)依靠腹鳍吸附在池周的网片上,这时可用手操网分批捕捞鱼苗,并暂养在底栖硅藻丰富的土池中。收获最后批次的鱼苗时,可将池水排干,用踩网、定置张网和网捕捞。
参考资料
Boleophthalmus pectinirostris.COL.2024-08-12
物种详细信息- Boleophthalmus pectinirostris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4-08-12
Boleophthalmus pectinirostris .Fish Base.2024-08-12
分布范围.iask.sina.com.cn.2019-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