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我不是潘金莲

我不是潘金莲

《我不是潘金莲》是当代作家刘震云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他第一部以女性为主角的作品,发表于杂志《花城》2012年第5期,首次出版于2012年8月。

该小说讲述了29岁的农村妇女李雪莲与丈夫秦玉河假离婚而偏离原来的生活轨道,从而陷入一连串生存困境之中的故事。小说塑造了一个立体的女性人物形象,以农村妇女李雪莲二十年来的告状为主线,关注女性家庭亲情、传统道德和权力抗争的生存困境。

2013年1月,《我不是潘金莲》获《当代》长篇小说2012年度五佳。2016年11月18日,根据该小说改编的电影《我不是潘金莲》在中国内地上映。2022年3月,根据该小说改编的荒诞现实主义话剧《我不是潘金莲》正式启动全国巡演。

作者简介

刘震云,1958年5月生于延津县。1973年至1978年服兵役。1978年考入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1982年毕业到《农民日报》工作。1988年至1991年在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读研究生。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现有长篇小说《故乡天下黄花》《故乡相处流传》《故乡面和花朵》(四卷)。作品集《刘震云文集》(四卷)、《塔铺》《一地鸡毛》《官场》《官人》等,共四百多万字。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市青联委员、一级作家、《农民日报》文化部主任。

内容简介

29岁的农村妇女李雪莲跟丈夫秦玉河(化肥厂司机)假离婚,目的是想生下二胎以避免上交几千元的计划生育罚款和让丈夫受到厂里开除的处分。没想到后来丈夫跟另一女子好了,假离婚变成了真离婚。于是她就去找镇里、县法院解决此事,想要法院判定之前的离婚是假的,然后恢复夫妻关系,接着她再跟丈夫真离婚。

法院根据真实情况认定了她与丈夫的离婚是有效的,李雪莲败诉。于是她就想翻案,找县、市领导申冤,甚至上访到全国人代会所在的北京人民大会堂,竟让一名国家领导人知道了此事,省领导发怒就把法院庭长、院长、县长和市长都撤了职。不过她想要的目的并没有实现,每年一到“两会”举行时,她所在的省、市、县都要派人上演围追堵截她去北京的一幕闹剧。

如今十年过去了,她决定不再去北京的人代会信访了,因为她觉得自己的心已经死了,想通了;但是院长、县长却不相信她的话,就在她决定要跟爱慕她多年的厨子赵大头准备结婚在安徽旅游之际,听到了赵大头与法院院长暗中交易的秘密。于是她又踏上了赶赴北京人代会上访之路,后来在北京被法院院长,警察等人找到,还听到警察说前夫秦玉河已死的消息。她突然失去了申诉和生活的目的,被送回到老家的县城后她竟想一死来了结所有的事情。

创作背景

《我不是潘金莲》首先引发的争议是:书名到底该俗还是该雅。刘震云有自己的想法:“作品的名字还是深入浅出比较好。我起过一个特别有文化的名字,所有的人都问我是什么意思——不像《我不是潘金莲》,给人感觉第一是眼前一亮,第二是能扑哧笑了。”

《一句顶一万句》出版后,刘震云就着手创作《我不是潘金莲》。两本书可谓是“兄妹篇”。据悉,这是他首次用女性视角写作。他说:“原来我的小说主人公都是男性,有人说我对女性缺乏了解,但我并没有放弃这种努力。在现实中做不到,我可以用一本书来接近她。”

人物介绍

李雪莲

故事的主人公。李雪莲在家里比较强势,丈夫秦玉河遇事也让她三分。如果不是发生李雪莲怀了二胎这件事,也许夫妻就会平静地相守终生。国家计划生育比较严,两人又不具备生二胎的条件。李雪莲想了个两全其美的方法,和秦玉河假离婚。然而李雪莲生下孩子后,发现秦玉河和他人已结婚。又因为秦玉河非但不答应她的要求,还给她扣帽子,李雪莲开始了告状之路。李雪莲就是想折腾秦玉河,不让他日子过好了。她没折腾到秦玉河,倒折腾了自己二十年,折腾得一些官员倒了霉,一些官员怕了她。在她四十九岁,准备开始新生活时,却遭遇了赵大头的骗局。

秦玉河

秦玉河自私胆小,不仅背信弃义,还辱骂李雪莲是“潘金莲”。他为了赖掉两毛钱的上厕所费用,打掉了看厕所妇女的半颗门牙。他踏着李雪莲为他开辟的便捷之道,把假离婚变成了真离婚,肆无忌惮地粉碎了一个女人苦心坚守的家庭。他为了摆脱李雪莲的纠缠,不惜置李雪莲于声名狼藉的境地。尽管李雪莲婚后恪守妇道,可是在秦玉河内心深处,她是个不贞之妇,她婚前的失贞对于他如鲠在喉,以致于连背叛都理直气壮。

赵大头

赵大头看似憨厚木讷,实际和卖肉的老胡一样,光想着与李雪莲成就好事,不想沾染另外的麻烦。赵大头为了自己儿子工作的转正问题,算计李雪莲,以哄骗李雪莲和他结婚、终止她的告状作为筹码和当地官员交易。

作品鉴赏

作品主题

小说通过描写李雪莲无果的追寻,揭示了小人物的生存悲哀。李雪莲“寻找”的初衷是为了证明当初的假离婚是真的,可官司却败诉了。当她也明白所有的折腾不过是在折腾自己后,她下定决心不再告状了。然而她还是想给自己一个交代,还自己清白。于是她去找前夫秦玉河,想要把这事情说清楚,而且只为了向他要一句真话。不幸的是,非但事情没有如她所愿,自己反而被污蔑成是潘金莲,这件事又促使她走上二十年的信访之路。为了证明离婚之假,更为证明自己不是潘金莲,她耗尽了自己的青春和幸福,但仍然是无果而终。这背后的艰辛让人同情却又无能为力。

李雪莲虽然是一个生活在底层的农村妇女,但她终其一生为自己的话语权而抗争着,她单薄的肉身一直在与整个父权制社会做斗争,她的悲剧命运体现了现代女性在男权制社会寻求认同、要求平等、创建和谐的艰难。李雪莲漫长的抗争之路,目的已不重要,重要的是抗争已成为李雪莲生存的意义和价值,这就是李雪莲对男权世界的挑战和逆,也是对话语权的争取。信访成了李雪莲的存在意义和生存价值的表征,李雪莲是在以上访证明着自己的存在,也在试图用上访冲破一个牢笼,一个由男性构筑起来的写满他们自己话语的牢笼。

李雪莲的故事是改革时代中原地区故事的一个缩影,它呈现了普通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遭遇不测时可能采取的解决方案,折射出中国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人情物理与契约精神饺子共生的状态。小说没有将李雪莲的故事叙述成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所表现的人对荒诞生存境遇的反抗,而是经由文本的断续处理生成的悬念,即李雪莲在精神上超越了潘金莲之后如何回归世俗生活,将思考从个人婚姻困境与国家政治伦理的纠结引向了个体的生存之道。

艺术特色

幽默

小说中的幽默性处处可见:李雪莲去找王公道,说了半天并不是为了攀亲戚,而是为了信访告状。随后事情反过来了,换成王公道去找李雪莲,进门就称其为“大表姐”,王公道说了半天也不是为了攀亲戚,而是为了说服李雪莲不去告状。前后情节的对照书写,使作品读起来幽默感十足。李雪莲决定杀了秦玉河的想法被打消也颇幽默。在这里,刘震云用幽默的语言使故事发生了转变,但又不仅仅停留在幽默书写的表面,在幽默背后,刘震云带给读者的是对人性的思考。劝李雪莲打消杀人念头的妇女曾因秦玉河喝醉上厕所没给钱被打掉半个门牙,就对他产生了报复心理。

反讽

小说中的反讽主要体现在一些为官者的身上。通过对这些官员名不副实的反讽描写,作者揭示了对官场社会的权力运作方式的批判以及对小人物命运的同情等复杂情感。《我不是潘金莲》中,法院审判员王公道,其实一点都不公道。专委董宪法,当初他能进入法院工作,全凭他的名字。因为看名字他应该去法院,就这样董宪法来到法院工作,这一转折既有戏剧性,又具有反讽的意味。省长储清廉更是为了一己之私,过度揣摩领导讲话的意图,撤了一大批官员。作者通过这样一个细节来凸显他的为官行为与自身名字的不相符,形成了一种反讽。

对比

对比闪回通过对往事的回顾、追忆而与现时叙述中的情景产生反差,由此加深作品的意蕴。李雪莲从县法院到市里逐级告状碰壁之后,决定不再告状,但是她依然想在秦玉河口中寻求到假离婚的真相。于是,她第二次到县城西关化肥厂找秦玉河,还未进入化肥厂,就看到了前夫秦玉河和其他五六个男人坐在大门口的一家饭馆前悠然自得地喝啤酒,这使她不禁回想到前些日子自己几乎寻遍化肥厂也未见其人的绝望经历。秦玉河在她打官司败诉前后的行为对比更加凸显了秦玉河的绝情以及李雪莲内心对往昔婚姻生活的绝望,彰显了人伦情感在权势、利益面前的虚无。

二十年前,李雪莲一边带着乡下的土特产,一边又攀附着七拐八拐的亲戚妄图与法院院长王公道拉近情感距离,只为王公道能够为她主持公道,帮她打官司证明与秦玉河的离婚是假后再跟他折腾一次结婚后再离婚。二十年后,王公道同样打感情牌,沿袭了李雪莲之前的围堵加攀亲送礼策略。只不过王公道的目的是阻止李雪莲的上访之路。这二人在二十年前后行为的对比,给人一种时光飞逝、物是人非之感,表现了李雪莲上访之路的辛酸漫长。

作品评价

评论家张清华:作家看似关注信访问题,关心底层大众的疾苦,但它并不局限于此。小说的笔法既高度写实,又偏于寓言化。比如书中人物的名字——王公道、董县法、史为民等。整个小说的格调,既庄严又诙谐,既严峻又使用了‘障眼法’,反衬了在喜剧风格下面蕴含的庄严命题。

评论家雷达:《我不是潘金莲》延续了“倾听民间”的风格。一个民间女子,为了离婚案件,从县城到中央,多少官员人仰马翻。这并非夸张,而是极具现实感。所以,这是一部具有强烈现实感和人民性的作品。“这本书在写一种精神上的腐败。

评论家白烨:它写的是当今社会中的“沟通缺失,信任缺失。

出版信息

《我不是潘金莲》已经售出英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瑞典语荷兰语俄语朝鲜语阿拉伯语越南语等11个语种,还有7个语种的合约正在洽谈中,不日签署。其中,意大利语预付金额达到8万欧元,创中国文学图书销售预付的新记录。

影视改编

参考资料

我不是潘金莲.豆瓣读书.2024-08-19

中国新闻网.中国新闻网.2024-03-06

原版的海子和王小波,文学界的Vintage入坑指南.澎湃新闻.2024-03-06

《我不是潘金莲》首发 刘震云:我是中国最绕作家.广西新闻网.2024-03-06

李雪莲:现实中国的符号.齐鲁晚报.2024-03-06

张歆艺:愿不再有女人被称为“潘金莲”.华西都市报.2024-03-06

《当代》长篇小说·2012年度论坛揭晓年度五佳.光明网.2024-03-06

《我不是潘金莲》改档背后.界面新闻.2024-03-06

张歆艺领衔话剧版《我不是潘金莲》3月开启全国巡演.新京报网.2024-03-06

我不是潘金莲.开卷有益.2016-12-06

刘震云:我是中国最“绕”的作家.中国青年报.2024-08-19

我不是潘金莲(2022新版).微信读书.2024-08-19

刘震云小说《我不是潘金莲》版权输出创纪录.国家版权局网站.2024-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