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讲中国历史丛书
“细讲中国历史丛书”是上海人民出版社历经7年打造的中国历史出版工程,由历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和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学勤教授和主持策划了多个史学出版工程的学者型出版家郭志坤先生联合主编。12位作者都是对中国历史素有研究同时也有志于通俗历史协作的专家,他们有的是史学名家,有的是优秀教育工作者,更多的是年轻的历史学博士,确保内容的可信。作为上海市重点图书出版工程,“细讲中国历史丛书”还得到了上海文化发展基金和上海市文史研究馆等的资助和支持。
内容简介
细讲中国历史,弘扬中华文化。丛书是以弘扬中华文化为目的,面向大众的、可信的、通俗化的中国历史。作者均为对中国历史素有研究且有志于通俗历史写作的专家,多为历史学博士,确保内容的可信。每本20万字、图片200余幅,图文并茂,深入浅出。正文前置彩色插页4面,正文后附有大事年表、帝王世系、历史地图以及重要参考书目。
作者简介
主编李学勤清华大学教授、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中央文史馆馆员、全球华人国学大典终生成就奖获得者。
主编郭志坤出版家、历史学家、首届上海市出版人金奖获得者,上海人民出版社原总编辑,上海文史馆馆员。
出版背景
现下历史图书种类繁多,体裁多样,但往往会出现这么几个弊端:一是严肃有余而可读性不足;二是业余写手的著作能吸引人但学术性不够乃至不可信。市面上引进版有关中国历史的图书曾一度热销,足以说明读者对由学者撰写的通俗版中国历史有热情。但那毕竟是外国人撰写的中国历史,自然是由中国学者写的通俗又可信的中国历史读本更为接地气。
主编评说
主编李学勤先生说,“面向大众”与“通俗化”是结合在一起的,要想真正做到“面向大众”,历史著作就必须在语言和结构上力求“通俗化”。而“通俗化”并不意味着降低历史学著作的学术水准,相反的,通俗化的历史作品实际是对作者设立更高的要求,绝不是轻易就能够做到的。“细讲中国历史丛书”是面向大众的,而且在通俗化方向上作了很大的努力。这十二册书是一个整体,作者们在上下五千年的一个“通”上花费了不少精力,对于内容的架构和文字作风也下了一番苦功夫,相信这套书的读者都会体认到他们的用心。
主编郭志坤先生说,通俗而雅,是这套丛书的一大特色。雅者,正也。通俗,不是低俗,亦不是庸俗,它是建立在科学和学术的基础上而展开的。把应该让读者知道的历史现象和历史观念用最浅显明白的方式告诉读者,这就是我们所需要强调的通俗。本套丛书的作者们在撰写时一是力求在语言上的通俗,二是着力于情节上的通俗,继承和发展了司马迁司马迁那种“以训代经文”的传统,把诘屈聱牙的古文经典用活了。
主要内容
《夏史》作者郭泳,分13章51节,从先夏史落笔,重墨写夏朝的建立、兴盛、衰亡,对夏代的社会纵横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作深入浅出的课堂讲解法予以展现。大禹之子启创建了以传子制度为标志的“中华第一朝”,作为“天下共王”的夏王传十四世、十七王,绵延四百七十一年。中华一统天下的局面起始于夏代。古人云:“中原地区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留给后世的是:夏历、夏礼以及青铜时代。对夏代的传说、典故以及历史之谜结合文献记载和古代遗址作通俗考释。
《殷商史》作者王进锋,分11章43节,商朝处于中国历史的较早时期,拥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作者在吸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深入浅出的笔触对商代的历程(分先商、早商、晚商三个时期)、商代的制度、商代的甲骨文和金文、商代的社会生活和医疗等,结合体现商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等方面的文献文物作了全面系统的介绍。殷商——商革夏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商汤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王朝更替,殷商王朝成为“三代”中承上启下的第二代。传十七世,延续六百余年。甲骨文是商朝时代的主要文字,它印证了司马迁《史记》中所记载的商王世系。甲骨卜辞中最高统治者自称王、帝,意味深长。
《西周史》作者黄爱梅,分12章31节,分别从西周历史、制度、社会生活等方面着手,结合考古遗址、出土文物以及传世文献资料,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对西周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予以深入浅出的全面展现,姬发灭商后建国,定都于镐,史称“西周”。历十一代、十二王,绵延二百七十五年。作者还揭示西周制度和文化对后世所产生的重大深远影响。青铜铭文有载,夏礼、商礼和周礼一脉相承,而周礼最完备,成为时人崇尚的行为规范。“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在人们心目中,周代的文明礼仪垂范千古。
《春秋史》作者陈雪良,分13章49节,春秋起于公元前770年的平王东迁,结束于公元前453年的三家分晋。春秋初年有诸侯国一百四十余,而影响较大者仅鲁、齐、晋、秦、楚、宋、卫、陈、蔡、曹、郑、燕、吴、越等十四国。王权衰微,导致诸侯混战,其间相继出现“春秋五霸”。全书结合考古遗址、出土文物以及传世文献资料,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对春秋时代的政治、军事、经济、思想、文化、社会阶层等状况,予以深入浅出的展现。作者认为铁器,牛耕,私田,是当年的民生“三宝”,老子、孔子、墨子,是那个时代的精英。并力图多方呈现春秋时期复杂纷纭的历史面像,揭示出这大变化的时代,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战国史》作者于凯,分12章64节,春秋之后,也就是周代的后半期,进入了诸国争雄的时代。各国相继图强而展开的举国变法,名士的纵横捭阖,宿将的战场争锋,在“七国并立”“变法改革”“合纵连横”等重要历史阶段和历史事件的叙述中,凸现出百家争鸣的文化潮流。兼并战争,形成了秦、楚、燕、齐、韩、赵、魏“战国七雄”。变革是那个时代的最强音,王夫之称之为“古今一大变革之会”。各国变法中商鞅变法效果最著,影响最深远,所谓“商鞅相秦孝公,为秦开帝业”。战国时代产生了活跃在社会各层面的士阶层,从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作者在书中结合文献和文物,通俗考释为后世传诵的典故。
《秦汉史》作者马孟龙,分14章47节,全书从秦始皇统一天下落笔,至刘协禅让帝位而终,记述了秦汉帝国兴起、发展至衰亡的全过程。秦王政“续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汉承秦制,在四百四十余年间“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汉统治者虽然倡导“独尊儒术”,实则是“霸”“王”二道并用。秦汉是开放的时代,丝绸之路的开通,佛教的传人,皆在其时。作者对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状况皆有涉及。全书以重要历史人物权力迭兴为主要线索,以通俗的笔触,图文并茂的形式,对秦汉历史的发展脉络作深入浅出的展示。
《魏晋南北朝史》作者张德文、陈雪良,分14章56节,魏晋南北朝时期更是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思想异常活跃,开始出现儒、佛、道“三教合一”的迹象,文学、绘画、石窟艺术等打上了民族融合的烙印。作者吸取学界研究精华新知,结合最新考古发现与出土文物,概要介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进程。在提纲挈领把握基本线索的同时,也致力于描摹中古世界的丰富面像与复杂情愫。有助于读者理解中国历史在这四百年间如何出于汉,归于唐。作者认为,在这个朝代更迭频繁、分裂战乱不断的时代,也是个胡汉交融、南北会通的时代,“中华”一词就出现于其时。
《隋唐五代史》作者孙英刚,分11章42节,在介绍隋唐兴衰过程阐述唐朝在某程度上更是隋朝的伸展,兼论五代。隋唐代深刻影响往后的宋、元、明、清,以至今日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外交。对隋唐的多元文化、东亚秩序都有深刻揭示。隋唐五代三百七十余年间,最精彩的是盛唐时代。被尊奉为“天可汗”的李世民所说的“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乃是千古治道的精粹。盛唐是一个开放的时代,当时世界上唯一有百万居民的大城市长安成了“万国都会”,数十万使节、商人、留学生、僧侣出入其间,同时唐人也走向了世界。
《宋史》作者余蔚,分11章66节,论述宋代的兴衰,兼及辽、金、夏等曾经并存的政权。对两宋政权在境外始终有强大政权的环境中,如何以改善内部统治以应对外部威胁,突出其政治生活中明显有异于其他时代之处,探讨其三个多世纪经济、民生、学术、科技等方面获得了长足发展的原因。宋朝是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时代,历十八帝、三百二十年,期间出现了二程的理学、荆公的新学、苏氏父子的蜀学等各派学说,展现了“百家争鸣”的可喜现象。科技发展亦突飞猛进,“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发射药、印刷术三项都是在宋代完善和广泛应用的,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影响巨大。
《元史》作者温海清,分8章35节,本书从漠北高原的蒙古化开始写起,对元朝与元王朝的建立、兴盛与瓦解。对蒙元王朝的特性,作深入浅出的勾画,着重于从欧亚大陆世界体系以及中原地区统一多民族国家初步形成的角度,展现蒙元这个时代所具有的特殊历史意义和地位。元是蒙古族建立的王朝。元的统一使中国的版图更为扩大,实现了民族的大迁徙、大融合。蒙古西征在客观上对推进东西经济文化交流有着积极意义。尽管当时实施了民族不平等政策,但“必行汉法乃可长久”的现实需求,迫使当政者吸收汉族士大夫参与国家决策,使各民族间的交往与联系空前加强。
《明史》作者张海英,分12章63节,从“洪武开国”开始,以明朝的建立、兴盛、衰亡为主线,对明代社会的历史发展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既做深入浅出的解读,又带有一定程度的理论思考。对明代重要的事件、人物以及历史疑案作相应的通俗考释与解说。明朝前后延续二百七十六年,历十六帝。朱棣一改朱元璋闭关自守的外交策略,派宦官郑和下西洋,与各国交往、宣示威德以及建立朝贡体制,扩大了明朝对南洋、西洋各国的影响力。中原地区四大古典小说名著中,《水浒传》《三国演义》和《西游记》都成书于明朝。
《清史》作者冯贤亮,分11章46节,主要从1644年至1912年细述清朝的建立、兴盛、衰落与终结,对清朝的政治、社会、生活、文化等作了深入浅出的解析,既重视重要史实的还原与细节的描画,又注意历史叙事的详略把握。全书呈现出了清代政治历史与社会变化的复杂性,并为人们理解清代提供生动而丰富的史事依据。清朝前后历十帝、二百六十八年。康乾之世为鼎盛时期,乾隆晚期自诩是“物产丰盈,无所不有”的“天朝上国”,实已盛极而衰。嗣后,列强入侵,民族危亡,志士仁人提出了诸多救亡图存的主张。洋务运动的破产、戊戌变法的失败,极大地激发了民众的救国热情,在汹涌的革命浪潮中腐朽的清王朝最终被推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