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荀子·解蔽

荀子·解蔽

《荀子·解蔽》是《荀子》中的第二十一篇,春秋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荀子的作品。荀子对先秦诸子的认识论做了批判总结,针对诸子各自的局限性,提出了“解蔽”的主张。“解蔽”即克服蒙蔽,全面的认识事物,主要阐述了荀子的认识论思想。

在《解蔽》篇中,荀子认为人们思想上的弊病在于片面性和主观性,对事物缺乏全面和客观的认识。因此荀子主张"解蔽",要求人们认识事物要以"道"为标准,而认识"道"要靠心,心必多质"虚壹而静"才能达到"大清明节"的境界,这样才能对事物进行全面的认识。荀子强调认识事物是人的本性,外界事物是可以被认识的,但人们不可能穷尽一切事物,因此人们要以圣王为师,以王制为法,努力追求圣王之道,才能不被蒙蔽。

《解蔽》是一篇论述朴素唯物主义认识论、朴素辩证法和新兴地主阶级的治国之道的重要哲学、政治论文,文章是对先秦的一部分其他学说作出了评论、批评和总结。为后世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民国著名学者杨大曾言:荀子《解蔽篇》里的思想实在是中原地区先秦时代的一种独创的思想,对了解先秦诸子学术思想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篇名释意

解蔽》是荀子在认识论上反对主观片面性的著名论断,是对先秦诸子的认识论做了批判总结,针对诸子各自的局限性,提出了“解蔽”的主张。“蔽”是闭塞之意,指认识上的片面性和主观性。“解蔽”是指克服这种片面性和主观性,从而进行客观地全面地认识。

作者简介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汉族,时人尊称“荀卿”,因避西汉宣帝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荀子最初游学于齐国田地末年,上书劝诫齐国宰相,提出许多治国之见,但并未被采纳,便离开齐国去到楚国。齐襄王在位时返齐国,并三次出任稷下学宫祭酒秦昭襄王四十一年(前266年),应邀到秦国,见秦昭王及秦国宰相范雎。荀子赞赏秦国的政治清明,民风淳朴。后返回赵国,和临武君赵孝成王前议论兵法。约于楚考烈王八年(前255年),任楚国兰陵令。黄歇死后,荀子著书授徒以终。

荀子弟子以韩非子李斯最为著名。荀子出身儒家,尊崇孔子,又广泛吸取各家精华,在此基础上著有《荀子》。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在人性问题上,他提倡性恶论,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论”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荀子是第一个使用赋的名称和用问答体写赋的人,同屈原一起被称为“辞赋之祖”。

内容主旨

《解蔽篇》具体阐释了荀子关于怎样解除蒙蔽、正确认识事物的观点。荀子认为,“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人有认识事物的能力,客观事物本身也是可以认识的。与此同时,荀子认为,由于各种局限,人在认识方面往往容易犯主观性、片面性的错误,即“蔽于一曲,而于大理”,这是认识上的最大弊病,由此带来思想上的极大混乱和实践中的极大祸患。为此,荀子提出了“虚壹而静”的解蔽方法,以此来克服主观性、片面性的聲病,达到全面透彻地认识事物、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的目的。

蔽的产生和影响

荀子分析产生“蔽”的原因主要立足于认识对象、认识主体和认识内容三个方面。

第一,认识对象本身有矛盾,有差异,客观上给认识造成一定的难度。荀子在识论中明确区分了人的认识能力和认识对象。“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 。”这是“明于天人之分”原则在认识论中的贯彻。荀子认为,认识就发生在人的认识能力与认识对象的接触过程中,因此,认识对象的复杂情 况将直接影响到人的认识结果。认识对象越错综复杂,越有可能产生 “蔽”。在客观上,事物都有着矛盾的对立面和差异,如欲与恶 、始与终、远与近、博与浅、古与今等;正因为客观事物存在矛盾两个方面,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往往容易只见矛盾的一面而不见另一面。由此产生主观片面性。有人对于一件事只看见可欲的一面,而不见其可恶一面,为 “可欲”所蔽。

第二,认识主体有主观偏好。在主观上,人们产生片面性往往是对于自己的感觉经验、意见观点有所偏爱。对自己所偏爱的东西,唯恐听到有人批评,又从主观的角度去看不同于己的见解唯恐听到有人赞美。人的感觉或偏好总会受到一定时间、地点和条件的限制,而这自然会导致“蔽于一曲,而失正求”的结果。

第三,认识内容的日益积累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势与偏向。知识和道德的发展是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但是认阻内容(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有时候会形成一定的思维偏向,即人们通常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和局部经验下结论作判断,因而有害于新的认识内容的扩展与积累,有害于接受新的知识与经验,结果便是“蔽于一曲,而暗于太理 ”。荀子对此有着自觉的认识 。

文章中指出,人们在认识事物时普遍易犯的错误是“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即片面性问题。人有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客观事物本身也是可以被认知的,但是由于这种片面性的存在导致人们视线的狭隘,产生主观主义,只认同自己所喜好的事物,其他一概否定。荀子通过分析夏梁、殷、唐鞍、墨子宋钘等人受蒙蔽的情况及其产生的不良后果,说明了解除蒙蔽的必要性。

解蔽的关键

兼陈万物而中悬衡

荀子说 圣人们知道思想上的弊端,看到蒙蔽的祸患,“故无欲、无恶,无始、无终,无近 、无远, 无博、无浅,无古 、无今”,把各种事物都摆出来,心中用统一的标准衡量,即“兼陈万物而中悬衡”。这里的“无”并不是取消,而是指全面地认识事物,不要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明智之人尽力不受事物的一隅、一曲 、一偏的拘束和蒙蔽,能顾及事物的各个方面,做到“兼陈万物而中悬衡”。如果没有全面的认识就会蒙蔽理智。因此,有想要追求的事物要经过权衡利弊后再确定是否争取,不能只看有利的一面而不去考虑可能带来的坏处,这样就不容易产生损失,事物总是有正有反,有利有害,可欲可恶,而且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这就需要我们权衡考虑 , 然后再定其取舍。荀子还指出,要做到不犯或少犯错误,不被事物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所蒙蔽,就要充分发挥理性思维的作用去认识“道”。“道”是指带有普遍规律性的真理,感觉器官不能反映它、获取它,只有理性的、深刻的、全面性的认识,才能把握“道”。认识了“道 ”,人们就有可能全面地认识客观事物。

“心”治五官,虚壹而静

荀子说,人的心就像盘中的水,不搅动时就能清澈照人,被搅动了就会混浊不堪。心是人的核心主宰,人受到蒙蔽就是他的心受到了蒙蔽,所以想要解除蒙蔽,就要让心解除蒙蔽。也就是说,解除蒙蔽的关键在于心。荀子提出了“虚壹而静”的方法,就是说要让心能够“虚”“壹”“静”。荀子认为心没有不充满内容的时候,但也有所谓“虚”;心没有不包容多物的时候,但也有所谓“壹”;心没有不进行活动的时候,但也有所谓“静”。“人生而有知,知而有志;志也者,藏也;然而有所谓虚,不以所已藏害所将受谓之虚。”(《荀子·解蔽》)就是说人生下来就能够认知,能够认知就有所记忆,记忆就是储存内容,但是也有“虚”的状态,不让已经储藏在心中的认知去妨害将要接受的东西就叫作“虚”。“心生而有知,知而有异;异也者,同时兼知之;同时兼知之,两也;然而有所谓一,不以夫一害此一谓之壹。”(《荀子·解蔽》)是说人生下来就能够认知,能够认知就能感受差异,差异就是对各方都了解,同时了解它们,也就是彼此兼顾,但是也有“壹”的状态,不让对一种事物的认知妨害对另一种事物的认识就叫作“壹”。“心卧则梦,偷则自行,使之则谋,故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不以梦剧乱知谓之静。”(《荀子·解蔽》)是说人睡着了心就会做梦,偷闲时就能自行想象,使用它的时候就会思考谋划,所以心没有不进行活动的时候,但是也有“静”的状态,不被虚假烦杂的想法扰乱认知就叫作“静”。如此,我便掌握了“虚壹而静”的要领,即不要让已经储藏在心中的认知去妨害将要接受的东西;不要让对一种事物的认知妨害对另一种事物的认识;不要被虚假烦杂的想法扰乱认知。

只有做到了“虚壹而静”,就能够在认识上全面透彻而无偏蔽,这便是解除了蒙蔽,达到了被荀子称为“大清明节”的状态。

知错改错,“适时而动”

荀子告诫人们,要克服各种错误还须知错改错,已经证明行不通的东西就应及时放弃。同时,要使自己的行功正确和获得成功必须选择适当的时机。荀子主张既不要留恋过去,也不要思虑未来,到了适当的时机就行动。事情来了就应付,问题发生了就分析研究。如此,是乱是治,是可是否,就很明确了。荀子这段话当然有不妥之处,比如不提倡对未来有考虑,事到临头才应付等。但其基本思想还是可取的。已经做了,被实际证明行不通的事,就应及时放弃、及时改正自己的过失,不必固执己见。 知错不改就会错上加错。同时,荀子还指出,人们应因时因地、掌握分寸、火候和适当的时机去决定自己的行动,这样可减少犯错误的可能。

影响

解蔽篇是荀子认识论的集中阐述,分析解蔽篇的影响即是荀子认识论的影响。

荀子重视理性认识,看到理性认识要比感性认识更深刻和正确,这对古代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他同时也就克服了墨子认识论中经验主义的缺陷。但是,在这里荀子又不免过分夸大了理性认识的作用,片面强调了心对感官的统率作用,表现出唯物主义理性主义的倾向。例如,他在《解蔽》中提到“心"是形体和智慧的统治者,“心"只发布命令,而不接受命令。一切行动都是自己作主。可以用外力使它说话或者不说,身体可以用外力使它伸展或蜷曲,然而外力不能改变“心”的意志,它认为正确的就接受,它认为错误的就不接受。这样,荀子就把思维的作用夸大了。

荀子用他的唯物主义认识论理论,批判了春秋战国以来各家思想的片面性。例如,他批评墨子是:“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解蔽》),即只强调实际内容的用处,而不懂得礼乐形式的重要。他批评庄子是:“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同上),即盲目崇拜天道的作用,片面强调自然无为,而不得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作用。特别是荀子对“名”家的一些诡辩的批判,进一步用唯物主义观点发展了古代逻辑理论。

荀子对诡辩论者制造各种奇谈怪论,混淆是非,造成人们认识上的疑惑和混乱的现象十分痛恨,认为诡辩的罪恶十分大。所以他提出,必须根据事实使概念含义明确,并为此研究了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荀子认为诡辩论的根本错误是在于颠倒名实关系,只重视概念的抽象逻辑推理,而看不到客观事物的实在性,即所谓“蔽于辞而不知实”(《解蔽》),不知道用客观事物来验证概念、推理是否符合事实。所以荀子强调,必须要考察(“稽”)客观事物,然后来证实、确定概念、名的含义。荀子对诡辩论的批判,在一定程度上击中了它的要害,这对古代认识论的发展是有重要意义的。

荀子是先秦哲学思想的总结者,对先秦各派哲学都进行了分析、批判,为建立统一的封建专制政权作了理论上的准备。同时,他的哲学思想对以后唯物主义思想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汉代的王充唐朝柳宗元刘禹锡等都继承和发展了他的唯物主义思想。

作品评价

梁启超(中国近代著名学者):曲亦隅也,部分之谓。本篇云“蔽于一曲而阁于大理”,《中熏》云“其次致曲”,皆此意。

杨大膺(民国著名学者):《解蔽篇》是荀子的认识论。荀子《解蔽篇》里的思想实在是中原地区先秦时代的一种独创的思想。

李元鼎(中国近代著名学者):我认为荀子所说被蒙蔽的危害在当前是真实存在的,当前国家处于危亡之际,治理民众的人不能堪当大任,百姓们的思想亦是愚昧,不关心国家大事,只在乎一己私利。只听对自己有利的道理,做事只看到好的一面而对不好的一面视而不见。不知道这是自己被蒙蔽的后果,所以我才大力推广荀子的《解蔽》。

储昭华武汉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在总结分析各家思潮的过程中,荀子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的关于人的错误形成的根源及如何避免错误的方法理论,这就是其著名的“解蔽”方法论。

王永昌(中国大学哲学系博士):《解蔽》是荀子认识论的代表作,主旨在于分析人们患“蔽”的原因和“解蔽”的方法。

参考资料

解蔽篇第二十一.识典古籍.2024-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