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蔽
解蔽,我国历史时期著名著作中的一篇,出自《荀子》之中。
荀子第二十一·解蔽
凡人之患,蔽于 以曲,而暗于大理白族自治州。治而复经,两疑则惑矣。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两心。今诸侯异政,百家异说,则必或是或非,或治或乱。乱国之君,乱家之人,此其诚心莫不求正而以自为也,妒缪于道而人诱其所也。私其所积,唯恐闻其恶也。倚其所私以观异术,唯恐闻其美也。是以与治虽【离】走而是己不辍也。岂不蔽于一曲而失正求也哉!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况于使【蔽】者乎!德道之人,乱国之君非之上,乱家之人非之下,岂不哀哉!
数为蔽
欲为蔽,恶为蔽,始为蔽,终为蔽,远为蔽,近为蔽,博为蔽,浅为蔽,古为蔽,今为蔽。凡万物异则莫不相为蔽,此心术之公患也。
昔人君之蔽者
夏桀殷纣是也。桀蔽于末喜、斯观而不知关龙逢,以惑其心而乱其行。纣蔽于妲己、蜚廉而不知微子,以惑其心而乱其行。故群臣去忠而事私,百姓怨非而不用,贤良退处而隐逃,此其所以丧九牧之地而虚宗庙之国也。桀死于亭山,纣悬于赤,身不先知,人又莫之谏,此蔽塞之祸也。商汤监于夏桀,故主其心而慎治之,是以能长用伊尹而身不失道,此其所以代夏王而受九有也。周文王监于殷纣,故主其心而慎治之,是以能长用吕望而身不失道,此其所以代司马卬而受九牧也。远方莫不致其珍,故目视备色,耳听备声,口食备味,形居备宫,名受备号,生则天下歌,死则四海哭,夫是之谓至盛。诗曰:“凤凰秋秋,其翼若干,其声若箫,有凤有凰,乐帝之心。”此不蔽之福也。
昔人臣之蔽者
唐鞅、姬奚齐是也。唐鞅蔽于欲权而逐载【戴】子,奚齐蔽于欲国而罪申生,唐鞅戮于宋,奚齐戮于晋。逐贤相而罪孝兄,身为刑戮,然而不知,此蔽塞之祸也。故以贪鄙背叛争权而不危辱灭亡者,自古及今,未尝有之也。鲍叔牙、宁戚、隰朋仁知且不蔽,故能持管仲而名利福禄与管仲齐。姬奭、吕望仁知且不蔽,故能持周公而名利福禄与周公气。传曰:“知贤之谓明,辅贤之谓强。勉之强之,其福必长。”此之谓也。此不蔽之福也。
昔宾孟【萌】之蔽者,乱家是也。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宋子蔽于欲而不知得。慎到蔽于法而不知贤。申不害蔽于势而不知知【和】。惠子蔽于辞而不知实。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故由用谓之道尽利矣。由俗【欲】谓之道尽慊矣。由法谓之道尽数矣。由势谓之道尽便矣。由辞谓之道尽论矣。由天谓之道尽因矣。此数具者,皆道之一隅也。夫道者,体常而尽变,一隅不足以举之。曲知之人,观于道之一隅而未之能识也,故以为足而饰之,内以自乱,外以惑人,上以蔽下,下以蔽上,此蔽塞之祸也。
孔子仁知且不蔽
故学乱术足以为先王者也。一家得周道,举而用之,不蔽于成积也。故德与周公齐,名与三王并,此不蔽之福也。
圣人知心术之患,见蔽塞之祸,故无欲、无恶、无始、无终、无近、无远、无博、无浅、无古、无今,兼陈万物而中县衡焉。是故众异不得相蔽以乱其伦也。何谓衡?曰:道。故心不可以不知道。心不知道,则不可道而可非道。人孰欲得恣而守其所不可以禁其所可!以其不可道之心取人,则必合于不道人而不知合于道人。以其不可道之心与不道人论道人,乱之本也。
心知道然后可道
可道然后能守道以禁非道。以其可道之心取人,则合于道人而不合于不道之人矣。以其可道之心与道人论非道,治之要也。何患不知!故治之要在于知道。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虚壹而静。心未尝不臧也,然而有所谓虚;心未尝不满【两】也,然而有所谓一;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人【心】生而有知,知而有志。志也者,臧也。然而有所谓虚,不以所已臧害所将受谓之虚。心生而有知,知而有异。异也者,同时兼知之。同时兼知之,两也,然而有所谓一,不以夫一害此一谓之壹。心卧则梦,偷则自行,使之则谋。故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不以梦剧乱知谓之静。未得道而求道者,谓之虚壹而静,作之则。将须道者,〖虚〗之,虚则人【入】。将事道者,〖壹〗之,壹则尽。将思道者,〖静之〗,静则察。(方按:以上三句原文错乱不可读,据胡适说校补。)知道察,知道行,体道者也。虚壹而静,谓之大清明节。万物莫形而不见,莫见而不论,莫论而失位。坐于室而见四海,处于今而论久远,疏观万物而知其情,参稽治乱而通其度,经纬天地而材官万物制割大理白族自治州,而宇宙里【裹】矣。恢恢广广,孰知其极!睾睾广广,孰知其德!涫纷纷,孰知其形!明参日月,大满八极,夫是之谓大人。夫恶有蔽矣哉!
心者
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出令而无所受令,自禁也,自使也,自夺也,自取也,自行也,自止也。故口可劫而使墨【默】云,形可劫而使诎申,心不可劫而使易意,是之则受,非之则辞。故曰:心容,其择也无禁,必自见,其物也杂博,其情之至也不贰。诗云:“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顷筐易满也,卷耳易得也,然而不可以贰周行。故曰:心枝则无知,倾则不精,贰则疑惑。以赞稽之,万物可兼知也。身尽其故则美。类不可两也,故知者择一而壹焉。农精于田而不可以为田师,贾精于市而不可以为贾【市】师,工精于器而不可以为器师;有人也,不能此三技而可使治三官。曰:精于道者也,精于物者也。精于物者以物物,精于道者兼物物。故君子壹于道而以赞稽物。壹于道则正,以赞稽物则察,以正志行察论,则万物官矣。昔者舜之治天下也,不以事诏而万物成。处一危之,其荣满侧。养一之微,荣矣而未知。故道经曰:“人心之危,道心之微。”危微之几,惟君子而后能知之。故人心譬如盘水,正错而勿动,则湛【沉】浊在下。而清明节在上,则足以见须眉而察理矣。微风过之,湛浊动乎下,清明乱于上,则不可以得大【夫】形之正也。心亦如是矣,故导之以理,养之以清,物莫之倾,则足以定是非决嫌疑矣。小物引之,则其正外易,其心内倾,则不足以决粗理矣。故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好稼者众矣,而后稷独传者,壹也;好乐者众矣,而独传者,壹也;好义者众矣,而舜独传者,壹也。垂作弓,浮游作矢,而羿精于射;奚仲作车,乘杜作乘马,而造父精于御。自古及今,未尝有两而能精者也。曾子曰:是【视】其庭【】可以搏鼠,恶能与我歌矣!
空石之中有人焉
其名曰。其为人也,善射以好思。耳目之欲接,则败其思;蚊虫之声闻,则挫其精。是以辟耳目之欲,而远蚊虫之声,闲居静思则通。思仁若是,可谓微乎?孟子恶败而出妻,可谓能自强矣,〖未及思也〗。有子恶卧而掌,可谓能自忍矣,未及好也。辟耳目之欲,蚊虫之声闻则挫及精,可谓〖能自〗危矣,未可谓微也。(方按:以上三句原文错乱不可读,据文意作了移动、删补。)夫微者至人也。至人也,何强!何忍!何危!故浊明外景,清明节内景。圣人纵其欲,兼其情,而制焉者理矣;夫何强!何忍!何危!故仁者之行道也,无为也;圣人之行道也,无强也。仁者之思也恭,圣人之思也乐。此治心之道也。
凡观物有疑
中心不定,则外物不清。吾虑不清,则未可定然否也。冥冥而行者,见寝石以为伏虎也,见植林以为后人也;冥冥蔽其明也。醉者越百步之沟,以为步之浍也;俯而出城门,以为小人之闺也;酒乱其神也。压目而视者,视一以为两;掩耳而听者,听漠漠以为哅;势乱其官也。故从山上望牛者若羊,而求羊者不下牵也,远蔽其大也;从山下望木者,十仞之木若箸,而求箸者不上折也,高蔽其长也。水动而景摇,人不以定美恶,水势玄【眩】也;者仰视而不见星,人不以定有无,用精惑也。有人焉,以此时定物,则世之愚者也。彼愚者之定物,以疑决疑,决必不当。夫苟不当,安能无过乎!
夏首之南有人焉,曰涓蜀梁。其为人也,愚而善畏。明月而宵行,俯见其影,以为伏鬼也;仰视其发,以为立魅也。背而走,比至其家,失气而死。岂不哀哉!凡人之有鬼也,必以其感忽之间疑玄之时正之。此人之所以无有而有无之时也,而己以正事。故伤于湿而〖痹,痹而〗击鼓〖烹豚〗,则必有敝鼓丧豚之费矣,而未有俞疾之福也。(方按:此句原文脱误不可读,据王先谦之说校补。)故虽不在夏首之南,则无以异矣。
凡可以知
人之性也;可知,物之理也。以可知人之性,求可以知物之理,而无所疑止之,则没世穷年不能遍也。其所以贯理焉虽亿万,已不足以浃万物之变,与愚者若一。学,老身长子,而与愚者若一,犹不知错,夫是之谓妄人。故学也者,固学止之也。恶乎止之?曰:止诸至足。曷谓至足?曰:圣〖王〗也。圣也者,尽伦者也;王也者,尽制者也。两尽者,足以为天下极矣。故学者以圣王为师,案以圣王之制为法,法其法以求其统类,以务象效其人。向是而务,士也;类是而几,君子也;知人,圣人也。故有知非以虑是,则谓之惧【】;有勇非以持是,则谓之贼;察孰非以分是,则谓之篡;多能非以修荡是,则谓之知【私】;辩利非以言是,则谓之。传曰:“天下有二,非察是,是察非。”谓合王制与不合王制也。天下有不以是为隆正也,然而犹有能分是非治曲直者耶?若夫非分是非,非治曲直,非辨治乱,非治人道,虽能之无益于人,不能无损于人。案直将治怪说,玩奇辞,以相挠滑也。案强钳而利口,厚颜而忍诟,无正而恣睢,妄辨而几利。不好辞让,不敬礼节,而好相推挤,此乱世奸人之说也,则天下之治说者,方多然矣。传曰:“析辞而为察,言物而为辨,君子贱之。博闻强志,不合王制,君子贱之。”此之谓也。
为之无益于成也,求之无益于得也,忧戚之无益于几也,则广焉能弃之矣!不以自妨也,不少顷干之胸中。不慕往,不闵来,无邑【】怜之心,当时则动,物至则应,事起而辨,治乱可否,昭然明矣!
劝诫意义
本篇论述了有关认识论方面的问题。荀子认为:“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人有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而客观事物本身又是可以被认识的。但是,人们又往往容易犯片面性的错误,“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白族自治州”。所以,人们必须以“虚壹而静”的方法去正确地认识自然规律和治国之道,以达到“大清明节”的境界。这样,就能“明参日月”而不会再被蒙蔽了。
解蔽题解
蔽,蒙蔽;解蔽,即克服蒙蔽,全面认识事物。本篇是荀子阐述认识论思想的重要文章。
在本段中,作者指出,人认识问题的最大毛病是不全面,“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不能全面认识问题就会受殃,反之则有福。
治国的关键在于了解和掌握真理(即“道”)。人必须靠心才能认识真理,因为心是人形神的主宰,它能做到空灵、专一、不乱、即“虚壹而静”。能做到虚壹而静,则能明察秋毫,万物无不毕现于目前,当然也就认识了“道”(知道)。文中提出“人生而有知”的观点,即人生来就有认识问题的能力。”虚壹而静”的观点在哲学史上影响甚大。
荀子认为,能够透彻了解一类事物的事理就很好了,所以智者专一从事一种工作,而君子则致力于道。了解事物要做到自信、静定、清晰,否则就无法判断事物的是非真伪。
作者简介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汉族,因避西汉宣帝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周朝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对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当的贡献。
化学中的解蔽作用
在金属离子络合物的溶液中,加入一种试剂(解蔽剂) ,将已被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或掩蔽剂络合的金属离子释放出来的过程,称为解蔽或破蔽.例如,用络合滴定法测定铜合金中Zn2+和Pb2+.试液用NH3水中和,加氰化钾掩蔽Cu2+,Zn2+,此时Pb2+不能被KCN掩蔽,故可在pH=10时,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Pb.
在滴定Pb2+后的溶液中,加入甲醛或三氯乙醛破坏[Zn(CN)42-],释放出来的Zn2+,可用EDTA继续滴定,Cu(CN)32-比较稳定,用甲醛或三氯乙醛难以解蔽.但是,要注意甲醛的用量(通常1:8甲醛水溶液加5毫升),否则,Cu(CN)32-也可能有部分被破坏,影响Zn2+的测定结果.
在实际分析中,用一种掩蔽的方法,常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当有多种离子共存时,常应用几种掩蔽剂或沉淀剂,这样才能获得高度的选择性.
例如,测定土壤中ca(clo)2+,Mg2+时,Fe3+,A13+,Mn2+及Cu2+等重金属离子严重干扰测定.在弱碱性条件下,Fe3+,A13+,Mn2+等以氢氧化物沉淀析出,沉淀是棕红色,严重影响滴定终点的观察,故常用盐酸羟胺和三乙醇胺来消除Fe3+,A13+,Mn2+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