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耆
黄耆(黑枕黄鹂普通亚种:Astragalus propinquus Schischkin)是豆科黄耆属植物。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主根肥厚,木质,常分枝,灰白色。茎直立,上部多分枝,有细棱,被白色柔毛。羽状复叶有13-27片小叶,长5-10厘米。总状花序稍密,有10-20朵花;总花梗与叶近等长或较长,至果期显著伸长。荚果薄膜质,稍膨胀,半椭圆形,果颈超出萼外;种子3-8颗。花期6-8月,果期7-9月。
分布于俄罗斯和中国;在中国分布于东北地区、华北及西北,中国各地多有栽培。生长于林缘、灌丛或疏林下,亦见于山坡草地或草甸中。
黄耆根可以入药,味甘,性微温,具补气固表、利尿、强心、降压、抗菌、托毒、排脓、生肌、加强毛细血管抵抗力、止汗和类性激素的功效,治表虚自汗、气虚内伤、脾虚泄泻、浮肿及痈疽等。
简介
黄耆,《本草纲目》称黄芪,《神农本草经》称戴糁。《名医别录》称戴椹,独椹,蜀脂,百本。《药性论》称王孙。
李时珍说,耆是长的意思,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今俗称黄芪,也许是写耆不妥。王孙与牧蒙同名异物。
异名
戴糁(《本经》),戴椹、独椹、蜀脂、百本(《别录》),王孙(《药性论》),百药绵(侯宁极《药谱》),绵黄耆(《本草图经》),黄芪(《纲目》),箭芪(刘仕廉《医学集成》),土山爆张根(《新疆药材》),独根(《甘肃中药手册》),二人抬(《辽宁经济植物志》)。
来源
为豆科黄耆或内蒙黄耆等的干燥根。
生长环境
生长于中温带和暖温带地区,喜日照、凉爽气候,耐旱,不耐涝。有较强的耐寒能力,多生长在山坡中、下部的向阳坡及林缘、灌丛、林间草地、疏林下及草甸等处。地上部不耐寒,霜降时节大部分叶子已脱落,冬季地上部枯死,翌春重新由宿根发出新苗。种子萌发温度比较低,平均气温约8℃时满足黄耆播种的温度要求。
分布范围
分布于俄罗斯和中国;在中国分布于东北、华北及西北(甘肃省、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区等),中国各地多有栽培。
繁殖方法
播前准备
种子处理:播种前要进行选种,除去瘪粒及霉腐种子以确保全苗,减少病虫害。由于黄耆种子种皮坚硬不易透水,存在休眠状态,为提高发芽率,应采取以下方法,促使其尽快发芽。
沸水催芽:将选好的种子放入沸水中搅拌1分钟,立即加入冷水,将水温调到40℃后浸泡2-4小时,将膨胀的种子捞出,未膨胀的种子再以40-50℃水浸泡到膨胀时捞出,加覆盖物闷12小时,待萌动时播种。
机械损伤:将种子用石碾快速碾数遍,使外种皮由棕黑色有光泽的状态变为灰棕色表皮粗糙,以利种子吸水膨胀。亦可将种子拌入2倍的细沙揉搓,擦伤种皮时,即可带沙下种。
酸处理:对老熟硬实的种子,可用70-80%浓硫酸溶液浸泡3-5分钟,取出迅速置于流水中,冲洗半小时后播种,此法能破坏硬实种皮,发芽率达90%以上,但要慎用。
播种方法
播种时间分春播和秋播。多采用春播,时间在4月末至5月初,5月上旬出苗,约1个月齐苗。播种时在整好的垄上按行距45-60厘米一浅沟,沟宽8-10厘米。施入三元素复合肥(氮、磷、钾各15%)10千克作种肥,覆土5厘米,踩底格子后采用条播方式,把处理好的种子均匀撒入沟内,然后覆1.8-2.4厘米厚的土,脚踩1遍或镇压1次即可。每亩用种量为1.5-2.5千克。
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
黄耆遇积水会发生烂根和死苗,平原地区栽培要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渗水力强的砂质土壤种植;地下水位高、雨水多的地区宜选择高燥地和河沿高地种植;山区宜选择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土壤渗水力强的向阳山坡地种植。黄耆为深根性植物,为促进根部发育健壮,在秋天要求对土地进行深翻达40厘米以上,作高畦,开深沟,这是地下水位高的平原地区防止黄耆烂根的一条重要措施。畦连沟宽160厘米,畦面做成龟背形,每隔两畦开一条深沟,浅沟10厘米,深沟50厘米。
栽植管理
移栽:可在第2年春季(用秋播苗)当苗高10-15厘米时进行移栽。在垄上开沟,顺垄向移栽,幼苗平放或斜放于沟中,覆土踩实,浇透水即可。
施肥:
出苗、间苗、定苗、补苗:播种后7天开始出苗,30天左右苗木出齐。当苗高5-7厘米时进行第1次间苗,通过2-3次间苗后,每隔8-10厘米留壮苗1株。如遇缺棵,应将小苗带土补植,也可用催芽种子重播补苗。
中耕除草:黄耆幼苗生长缓慢,如果不注意除草易造成草荒,因此,在苗高5厘米左右时,要结合间苗及时进行中耕除草。第2次于苗高8-9厘米时进行,第3次于定苗后各进行中耕除草1次。第2年以后于5月、6月及9月各除草1次。要经常保持田间无禾本科杂草。
灌水防涝:出苗前保持土壤湿润,出苗后要少浇水,促进根系下扎。在将要开花时适当灌水,种子成熟后应不浇水或少浇水。黄耆生长旺盛时期的6月、7月和8月,正逢雨季,田(畦)间发生洪涝和积水要及时排除,并随后进行中耕,保持田间地表土壤有良好的通透性,以利于根系生长,防止烂根。秋后,当上部茎叶枯萎时进行培土,以利越冬。
收获留种
收获:黄耆生长2-3年后采收为佳,生长年限过久可产生黑心,影响品质。本地区在10月下旬采收,用工具小心挖取全根,避免碰伤外皮和断根,去净泥土,趁鲜切去芦根,修去须根,晒至半干,堆放1-2天,使其回潮,再摊开晾晒,反复晾晒,直至全干,将根理顺直,扎成小捆,即可供药用。质量以条粗、皱纹少、断面色黄白、粉性足,味甘者为佳。正常年份每亩可产干品300千克左右。
留种:选3年生以上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地块作黄耆种子田。黄耆种子的采收宜在9月果荚下垂黄熟、种子变褐色时立即进行,否则果荚开裂,种子散失,难以采收。因种子成熟期不一致,应随熟随采。若小面积留种,最好分期分批采收,并将成熟果穗逐个剪下,舍弃果穗先端未成熟的果实,留用中下部成熟的果荚。若大面积留种,可待田里70-80%果实成熟时一次采收。采收后先将果枝倒挂阴干几天,使种子后熟,再晒干,脱粒、扬净、贮藏。
病虫防治
病害
白粉病:黄耆白粉病一般在7月后花蕾结荚期发生,主要为害叶片和荚果,多发生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症状:发病叶片两面和荚果表面初生白色粉状斑,严重时叶片被白粉覆盖。被害植株早落叶,严重影响生长。防治方法:发病初期用25%粉锈宁1500倍液或1:1:120波尔多液喷雾2-3次;也可用50%代森铵水剂1000倍液或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
枯萎病:黄耆枯萎病是由真菌引起的根部病害。6月开始发生,7-9月为害严重,高温多雨、地下水位高、土质黏重容易发病。症状:须根变褐色并腐烂,主根发生红褐色或焦褐色烂斑,病株的叶子发黄、脱落。地上部枯萎,根部完全腐烂。防治方法:不在酸性土壤上种植,不在低洼地栽培,不重茬。可用5%氢氧化钙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灌浇病穴。
虫害
小象鼻虫:黄耆小象鼻虫的成虫和美国白灯蛾为害黄耆幼苗和幼根,严重时吃光地上部分,造成缺苗断垄。防治方法:出苗后,隔10天用敌百虫2000倍液喷雾,以杀死成虫。
食心虫:黄耆食心虫以幼虫钻入荚内蛀食种子,为害严重时,种子失去发芽能力。防治方法:在成虫孵化期,用灯光诱杀幼虫或在花期用敌敌畏或溴氰菊酯按用量每隔7天喷施1次,连续喷施3-4次,直到种子成熟为止。
植物形态
①黄耆,又名:膜荚黄芪、东北黄耆。
多年生草本,高50~80厘米。主根深长,棒状,稍带木质。茎直立,上部多分枝,光滑或多少被毛。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6~13对,小叶片椭圆形、长椭圆形或长卵圆形,长5~23毫米,宽3~10毫米,先端钝尖,截形或具短尖头,全缘,上面光滑或疏被毛,下面多少被白色长柔毛;托叶披针形或三角形。总状花序腋生,具花5~22朵,排列疏松;苞片线状披针形;小花梗被黑色硬毛;花萼钟形,萼齿5,甚短,被黑色短毛或仅在萼齿边缘被有黑色柔毛;花冠淡黄色,蝶形,长约16毫米,旗瓣长圆状倒卵形,先端微凹,翼瓣和龙骨瓣均有长爪,基部长柄状;雄蕊10,2体;子房被疏柔毛,子房柄长,花柱无毛。荚果膜质,膨胀,半卵圆形,长2~2.5厘米,直径0.9~1.2厘米,先端尖刺状,被黑色短毛。种子5~6粒,黑色、肾形。花期6-8月,果期7-9月。
生长于向阳山坡或灌丛边缘,也见于河边砂质地或平地草原。分布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河北省、山东省、山西省、陕西省、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西藏自治区等地。
②内蒙黄耆
形态极似上种,主要区别为小叶较多(12~18对)较小,小叶片通常为椭圆形,长4~9毫米;子房及荚果光滑无毛,荚果宽11~15毫米。
分布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北、山西、新疆等地。
以上两种植物的茎叶(黄耆茎叶)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③金翼黄芪
主根肥厚。植株各部有或多或少的伏贴柔毛。小叶6~9对,矩形或阔椭圆形,长7~19毫米,阔3~8毫米,先端钝圆,有时微缺,背面稀生伏贴柔毛;托叶披针形。总状花序,有花3~13朵;萼钟状,萼齿5;花冠黄色,旗瓣倒卵形,长12毫米,阔7毫米,翼瓣有特别长的耳,耳长几与爪一样,龙骨瓣比翼瓣、旗瓣为长,长达15毫米;子房无毛,花柱有微柔毛。荚果无毛,倒卵形,长8毫米,两侧扁,其下有比荚果长的瘦细子房柄,顶端有长喙。种子1~2粒。花期7~8月。
生于丛林、山沟中。分布河北省、山西省、陕西省、四川省、甘肃省、青海省等地。
④多花黄耆
直根粗大。茎高15~100厘米。小叶7~26对,长椭圆形至线状披针形,长8~20毫米,宽2.5~5毫米,上面绿色,无毛,下面霜白色,有或多或"白色的伏贴长毛。总状花序,具花15~40朵,常偏向一侧;总花梗和花序轴上均有黑毛;苞片披针状锥形,有黑色长柔毛;萼钟状,萼齿5。内外密生伏贴黑毛;花冠白色或黄色,龙骨瓣比旗瓣、翼瓣短;子房有黑色长毛,花柱无毛荚果纺锤形,被伏贴黑色长毛。花果期7~9月。
⑤塘谷耳黄耆
多年生草本,高50~70厘米。直根粗大。小叶3~5对,狭卵形或长椭圆状卵形,长2~5.5厘米,宽0.8~2厘米。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小花密生,下垂;花梗短,被黑色硬毛;苞片线形,被黑色残白色硬毛;萼钟状,萼齿尖,3长2短,萼管内面被黑色长硬毛;花冠黄色,旗瓣匙形,先端圆形,微凹,长约17毫米,翼瓣与龙骨瓣等长;子房被黑色长硬毛。荚果纺锤形,长约2厘米,具较萼长的子房柄。花期7~8月。
此外,尚有多种黄耆属植物在各产地亦同供药用。如春黄耆(又名藏黄耆)(西藏)、云南省黄耆(西藏、云南)、弯齿黄耆(云南)、阿克苏黄耆(新疆)等。
采集
秋季采挖。除净泥土,切去根头部及支根,晒干后分别打捆。或晒至六、七成干,捆成小捆,再晒干。
药材
干燥的根呈圆柱形,极少有分枝,上端较粗,下端较细,两端平矗??0~70厘米,粗1~3厘米。一般在顶端常带有较粗大的根头,并有茎基残留。表面灰黄色或淡棕褐色,全体有不整齐的纵皱纹或纵沟。皮孔横向,细长,略突起。质硬略韧,坚实有粉性,折断面纤维性甚强,呈毛状;皮部黄白色,有放射状弯曲的裂隙,较疏松;木质部淡黄色至棕黄色,有多少不等的放射状弯曲的裂隙;老根断面木质部有时枯朽而呈黑褐色,甚至脱落而成空洞。气微弱而特异,味微甜,嚼之有豆腥气。以根条粗长、皱纹少、质坚而绵、粉性足、味甜者为佳。根条细小、质较松、粉性小及顶端空心大者质次。
主产山西省、甘肃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河北省等地亦产。
甘肃、河北、青海省所产的小白耆(又称小黄耆),为植物金翼黄芪的根;甘肃、青海所产的白大耆,为植物塘谷耳黄耆的根;四川省所产的川耆,主要为塘谷耳黄耆及多花黄耆的根。此等商品外形与上述相近,但较细小,质量亦较差,产量也少。
黄耆除上述品种外,尚有一种红耆。为豆科多序岩黄耆的根,产量较大。药材呈长圆柱形,少分枝,上粗下细,长10~50厘米,粗6~20毫米。表面棕黄色或近于棕红色,有纵皱及少数支根痕;皮孔横向,浅黄色或暗黄色,略凸出;栓皮易剥落。质柔韧,断面纤维性且富粉质,皮部棕白色,形成层成棕色的环,木质部淡黄棕色,中心颜色较浅,有细致的类白色放射状纹理。气微弱而特异,味微甜。
产甘肃省南部。
化学成分
黄耆含蔗糖、葡萄糖醛酸、粘液质、数种氨基酸、苦味素、胆碱、甜菜碱、叶酸(65微克/100克干根),又分出2′,4′-二羟基-5,6-二甲氧基异黄和熊竹素。
内蒙黄耆脂质的皂化产物中分出亚油酸、亚麻酸;非皂化部分中有β-谷甾醇。
药理作用
①利尿作用
黄耆煎剂给大鼠皮下注射或麻醉犬静脉注射均有利尿作用。0.5克/公斤的利尿效价与氨茶碱0.05克/公斤及双氢氯噻0.2毫克/公斤相当(大鼠皮下注射)。且利尿作用持续时间较长,连续给药7天亦不产生耐受性。健康人口服黄耆煎剂亦有利尿及钠排出增加。梭果黄芪煎剂给大鼠皮下注射或麻醉犬静脉注射亦有利尿作用但较黄耆差。黄耆与河滩岩黄芪(品种均不明)给麻醉兔静脉注射亦有轻微利尿作用。
②对实验性肾炎的作用
大鼠于注射"兔抗鼠肾血清"以产生血清性肾炎前3天开始每天服黄膏粉4~5克,注射血清3天后尿蛋白定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病理切片亦证明肾脏病变减轻。每日服黄耆粉0.8克或2克则无效。对注射氯化汞引起的大鼠蛋白尿症,口服黄耆粉(炮台芪)能加快其恢复到原来水平。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