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丛考
《金文丛考》是由郭沫若于1932年撰写的铜器铭文研究著作,与《两周金文辞大系》并称为姊妹篇。
内容介绍
该书包含《金文丛考》8篇,对金文中体现的周人传统思想、谥法起源、彝器人名字义及毛公鼎年代进行了详细考证。此外,书中还收录了《金文馀释》释字16篇、《新出四器铭考释》4篇以及《金文韵读补遗》共40件器物的研究成果。在讨论毛公鼎年代的文章中,通过分析铭辞历史背景、对比文辞中的常用语与《诗经》、《尚书》中的句子,结合器物纹饰和形态等多个方面,最终确定其为西周公国宣王时期的作品。这一方法不仅有助于判断彝器的时代,而且其他解释文字和音韵的部分也大多能够成为定论。1954年,郭沫若将本书与其他相关作品合并,形成了一部新的《金文丛考》。
参考资料
《金文丛考》 -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2024-08-20
郭沫若《金文丛考》的观点.庞光华教授讲国学.2024-08-20
金文丛考 郭沫若.微信读书.2024-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