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藏医院
西藏自治区藏医院(西藏自治区藏医药研究院),前身为拉萨市“门孜康”(藏医星算院),始建于1916年。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后,拉萨“门孜康”与药王山医学利众院合并组建拉萨藏医院,1980年升格为西藏自治区藏医院,是一家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和藏药制剂生产于一体的三级甲等藏医医院。
2019年11月12日,西藏自治区藏医院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获得对“藏医药(藏药炮制技艺)、藏族天文历算”的保护资格。
历史沿革
西藏自治区藏医院,前身为拉萨市“门孜康”(藏医星算院),始建于1916年。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后,拉萨“门孜康”和“药王山医学利众院”合并成立拉萨藏医院,1980年更名为西藏自治区藏医院。
药王山医学利众院位于布达拉宫对面的山顶上,创建于1696年。在3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先后撰写《白琉璃》、《答卷•除垢》、《医学概论琉璃宝镜仙人喜宴》等天文历算著作和《秘本》、《后续注释•金刚结解》、《秘诀注释•格言金髦》、《医学补遗•秘方鉴别》等大量的医学著作;组织编绘藏医彩色图谱教学工具《八十幅曼唐》,是至今最完整、最权威的曼唐。曼唐除了在藏医药界具有很大的学术价值外,她作为一种布画艺术在民间广为流传,亦在世界传统医学教学中首开先河。向内蒙古自治区派送了洛桑曲培、格桑雅培两位医生传播藏医药文化,对蒙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1916年,土登嘉措创办拉萨门孜康,任命钦热诺布大师兼任药王山医学利众院与门孜康的院长及教学导师。钦热诺布大师先后编撰了《接生法•利众明月宝鉴》、《根本部树喻•医海精要》、《甘露配药宝瓶》、《治疗小儿疾病经验综述》等医学论著;在天文历算方面,大师于1918将《时轮历精要》一书的历元更换为1927年,后刻制模板发行并作为门孜康的历算教材,引进《汉历心要》一书的传承和计算方式,开始编制发行《门孜康历书》,历书对藏区人民生活、农耕牧作具有较高的参考和实用价值,是当时发行量最大的图书之一;培养了一大批藏医药专业技术人才,学生遍布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北京市以及内蒙古自治区、不丹、印度等临近国家和地区。
1996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全国示范藏医院。2005年被评为三级甲等民族医医院,同年,被中央文明委、国家人事部授于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2006年成立西藏自治区藏医药研究院。2007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重点民族医疗建设单位。2008年被认定为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胃肠科、内科等6个专科取得临床试验资格。2009年被确定为全国民族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2017年正式挂牌“国家中医(藏医)临床研究基地”。2009年10月,强巴赤列老院长获得首届“国医大师”称号。2010年获得“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3年,占堆老院长获得“国医大师”称号,同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2014年被列为全国“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单位”,同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授予“首届中医药科技推广先进集体”称号。2015年确定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018年,作为主体单位先后成功申报《四部医典》和“藏医药浴法(索瓦日巴)”进入“世界记忆工程亚太地区名录”和“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8年荣获“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2017年我院眼科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称号,2018年西藏自治区眼科中心挂牌成立。2020年,肝病科主任德庆白珍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嘎登尼玛入选青年岐黄学者。2023年4月12日,西藏自治区藏医院正式挂牌成为国家中医医学中心(藏医)筹建单位。
科室设置
脑病科、胃肠科、肺病科、肝病科、骨伤科、普外科、妇产科、心内科、外治科、急诊科、隆病科、眼科、口腔科、耳鼻喉科、儿科学、糖尿病、肛肠、皮肤科、治未病科、藏医特色疗法中心。
领导团队
文化传统
获得荣誉
2019年11月12日,西藏自治区藏医院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
2020年12月29日,位居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联合中华中医药学会医院管理分会发布的三级中医医院百强榜单第25位。
2022年4月,入选2022年西藏五一劳动奖状推荐单位公示名单。
医院地址
地址:拉萨市娘热路26号。
参考资料
自治区党委政府.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2023-12-11
西藏自治区藏医院官网.西藏自治区藏医院.2023-12-01
西藏自治区藏医院挂牌成为国家中医医学中心(藏医)筹建单位.中国新闻网.2024-02-06
医院概况—西藏自治区藏医院官网.西藏自治区藏医院官网.2024-02-07
2022年西藏五一劳动奖状 推荐单位简要事迹.云南网.2024-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