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猴
黑脸绿猴(学名:Chlorocebus sabaeus)是绿猴属下的一种猴子,体重3-5千克,体长600-800毫米。全身覆盖着厚厚的金黄带绿色调的皮毛,脸颊无毛,但周围覆盖着柔软的白毛,凸显出黑色皮肤的轮廓。有细长的尾巴。雌雄具二态性,吻部突出,两颚粗壮,有可以储存食物的颊囊。生活在靠近河和溪流的热带草原地区,喜在多树的地方活动。主食植物,也吃小动物。既善于攀援、奔跑,也善于游泳。4岁性成熟,孕期5个多月,每胎1仔。寿命约18年。黑脸绿猴分布于塞内加尔到埃塞俄比亚和南非,也生活于非洲东北部,红海附近的托卡里和阿比西尼亚,南至北纬5度,西到坦塔罗斯东部。受CITES附录Ⅱ保护。
形态特征
绿猴是中等体型的猴子,像其他的猴子,有细长的尾巴。雄性和雌性具二态性。雄性的阴囊部分呈蓝色,阴茎明显红色,其颜色组合呈现鲜明的“红、白、蓝”显示。
吻部突出,两颚粗壮,牙齿32枚,鼻孔朝前向下紧靠,手足均有5个指、趾,具扁平的指甲,均能直立。昼行性。猴亚科有可以储存食物的颊囊,齿尖低,食性比较杂,通常四肢基本等长。
栖息环境
绿猴生活在靠近河和溪流的热带草原地区,喜在多树的地方活动。虽然绿猴更喜欢特定的环境条件,但它们很容易适应各种栖息地。在非洲,绿猴生活在撒哈拉沙漠南部与森林草原接壤的地区。这些地区通常具有低而浓密的枝叶和高草。绿猴在这些过渡森林的边缘附近活动,出现在森林边缘与稀树草原交叉之间。它们避开茂密潮湿的森林内部。绿猴也生活在西非沿海地区,虽然这里生活条件差点,但是由于原栖息地被破坏,人类砍伐森林迫使这些动物只得迁移居此。在加勒比地区,绿猴占据了多种生境,包括红树林沼泽、农耕区和人口高度密集的城市环境。
生活习性
集群
绿猴常到地面活动。合群。既善于攀援、奔跑,也善于游泳。族群的差异较大,每群大小从7只至80只的大群都有。雌性绿猴到性成熟后会留在家族群中,而成年雄性则会离开原来的家庭。这有助于避免近亲繁殖,并增加所需基因的传播。绿猴在许多栖息地存在领地重叠的现象。雄性绿猴通过战斗或显示阴囊来确定主导地位,社会等级决定队友获得资源的多少。绿猴大哥限制其他雌雄配种,并捍卫自己的领地,反击外族的雄性进入自己的族群。这样的遭遇战通常受制于环境条件和资源可用性的限制。只有当食物缺乏或栖息地日渐稀少的地方才会发生领地侵犯。
绿猴是高度社会化的动物。喜群居,是一种非常聪明的动物,平时群体成员之间常用抬眉、眯眼、撅嘴等方式交流情感,绿猴和其他猴子一样也经常互相理毛,喜欢彼此“捉虱子”,表示亲昵。平时多是雄猴给雄猴梳理,雌猴给雌猴梳理,两性间互相“捉虱子”得较少。到了繁殖季节,则多是雌雄互相梳饰,这是配偶亲昵结伴的一种表示。
沟通
绿猴是一种非常有声乐感的灵长目。发声主要是为了提醒本族成员有危险。绿猴能够使用不同的叫声来区分各种敌人和危险等级,雄性也能够通过肢体语言沟通。使用颜色鲜艳的生殖器。或者通过面部表情使用更微妙的沟通方式。研究表明,面部表情与情绪状态有关。愤怒、兴高采烈、甚至是感情受挫,表现出不同的面部表情。绿猴使用面部表情来指示危险或满意度,视情况而定。
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北部的那基斯灵长目动物研究中心曾经对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一些绿猴不仅会说话,而且还带有“口音”,当然它们说的并不是人的语言,这项研究的结果使科学家们对灵长目动物所具有的语言通讯系统的复杂性感到十分惊奇。该中心的科学家认为:“语言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能够指明事情及事情如何进行。而绿猴就具有这种能力。雌性幼仔和它的同类能用不同的声音和频率表达意思,从“妈妈,我的姐姐在推我!”的哀诉,到“有一只陌生的大猴子在打我!”的悲鸣。在野外,它们对不同的危险会发出不同的尖叫声,一种声音可能表示有一只豹潜伏在附近,另一种声音则可能表示有人类在威胁它。由于它们生活在树叶遮蔽的丛林中,互相能听到喊叫声但看不见,所以还必须要能区别口音。不同的家庭的绿猴在口音上有细微的差别,这一点很重要,比如雌兽听到自己的幼仔的喊救声,必然会比听到其他同类的喊救声更迅速去救援。
食物
绿猴主要以水果和叶子为食。食物资源取决于年份和环境条件。在旱季或发生火灾之后,只能找到少量的水果,这时绿猴会去草原各处觅食可吃植物,包括营养很少的草叶草根。然而,当雨水充足,水果变得更加丰富时,通常会采集水果,包括野香蕉、木瓜粉和芒果。在野外,绿猴通常使用颊囊来存储和携带食物。这些颊囊存在于猴科的所有成员。这种行为可以保护它们留存宝贵的食物,并允许绿猴继续收集食物的时间可以长一些。
分布范围
原产地:贝宁、布基纳法索、科特迪瓦、赞比亚、加纳、几内亚、几内亚比绍、利比里亚、马里、塞内加尔、塞拉利昂、多哥。
繁殖方式
绿猴的社会结构是以雄性为主,是一夫多妻制的交配系统。繁殖季节在4-6月。通常是绿猴居住的地区进入强降雨模式。雨量充沛提供充足的食物来源,也使营养资源的指数增长。这种特殊的繁殖季节适应丰富资源的优势。每年繁殖一次。雌性2年,雄性5年达到性成熟。婴儿死亡率很高,有约57%新生儿会夭折。
从出生开始,母亲就紧密地将后代附着于自己的身上。照顾幼仔的时间约1年,直到它们完全断奶和独立。绿猴在圈养条件下的寿命11-13年,这被认为是在野生绿猴的年龄上限。
亚种分化
单一物种,无亚种。
种群现状
绿猴是高度食果的动物,对整个生态系统,传播植物种子具有很大的作用。另外,它们的饮食主要是食草,这与昆虫、鸟类、蝙蝠和其他灵长目物种不形成竞争。绿猴的数量密度大,使它们成为许多食肉动物的食物来源。天敌包括非洲的猫科和福特猛禽,有时狒狒属也会捕捉绿猴。
绿猴普遍存在寄生昆虫,野生绿猴中最常见的是原生动物界寄生虫和植物病原线虫,这些是绿猴面临的困扰和有害生物。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 附录ⅠⅡ级保护动物。
有关研究
艾滋病的起源尽管有很多争议,但是有一点是国际公认的,即这种至今仍是不治之症的疾病最初是在非洲被发现的。至于艾滋病是如何传播到人间的,有许多说法,人们较普遍的看法是,大约在18--19世纪,艾滋病病毒出现在中非热带雨林地区的灵长目的体内。艾滋病的病原体之所以在非洲部分地区出现和长期存在,这是因为中非有一种猴子,即非洲绿猴。据科学家取样分析,200只绿猴中竟有70%带有类似艾滋病的病原体。由于绿猴具有健全的免疫系统和较强的免疫能力,因而它们能带病毒而安然无恙。
据说,当地非洲人有吃猴肉的习惯。很可能是他们在杀猴之时,因接触猴血而受到传染,或者在饲养和捕捉猴子时遭到咬、抓造成皮肤损伤,使这种病原体乘机钻进了人体。以后大约在20世纪60年代,这种艾滋病毒逐渐通过加勒比海地区传入美国东部、东南部,进而传入欧洲和亚洲,在全世界广泛蔓延,艾滋病是英语"AIDS"中文名称,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的英文写。它是由于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后引起的一种致死性传染病。HIV主要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使机体逐渐丧失防卫能力而不能抵抗外界的各种病原体,因此极易感染一般健康人所不易患的感染性疾病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
艾滋病起源于非洲,后由移民带入美国。1981年6月5日,美国亚特兰大疾病控制中心在《发病率与死亡率周刊》上简要介绍了5例艾滋病病人的病史,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有关艾滋病的正式记载。
HIV病毒是一种杀细胞性病毒,此病毒主要在‘辅助性T淋巴细胞'内大量增殖使细胞破坏。而‘辅助性T淋巴细胞'是人体中极其重要的免疫细胞,它的破坏,逐渐导致免疫功能衰竭。这样,即使一个对正常人来说是微不足道的感染,如小伤口或热伤风,也可以致艾滋病人于死地。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