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潘家华

潘家华

潘家华,男,1957年6月出生于湖北枝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首批哲学社会科学“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北京工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

潘家华1981年毕业于华中农学院获学士,1985年获北京林业大学(现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专业硕士学位,1992年获剑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曾任湖北省社科院长江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社科院生态文明所所长、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北京)能源与发展顾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减缓工作组(荷兰)高级经济学家、国家外交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入选中宣部“四个一批”和国家首批哲学社会科学“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018年增选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2020年9月,全职受聘北京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潘家华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世界经济、能源与气候政策、生态文明范式新经济学等。

潘家华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科技支撑专项、国家973计划等30余项课题,独立撰写学术专著8部、合著(第一作者)28部、在《科学》、《自然》等著名国际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个人经历

早期经历

潘家华,1957年6月出生于湖北枝江。1976年参军,1977年入党。次年3月进入华中农学院园林系学习,1981年毕业获学士。1982年2月从部队退伍后,进入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专业学习,1985年毕业获硕士学位。

工作经历

毕业后进入湖北省社会科学院,任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长江流域经济研究所副所长。1988年就读于剑桥大学土地经济系,1992年毕业获剑桥大学博士学位,随后在土地经济系做博士后研究。

1993年回国后,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开展博士后研究,此后任研究员、发展研究室副主任、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7至1998年,任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北京代表处高级项目官员、能源与环境顾问。之后赴荷兰参加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关于温室气体减排的社会、经济、技术综合评估报告的协调、组织、写作和编撰工作。

2001年10月,回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发展研究室主任。2002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2005年5月,发展研究室整建制调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后任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主任。2008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2009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2010年,任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外交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

2014年,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计划”。2018年,当选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会长,并增选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次年,任生态环境部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副会长。2020年,任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同年9月,全职受聘北京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21年7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应对气候变化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

2023年7月1日,潘家华撰写的著作《持续发展途径的经济学分析》由商务印书馆推出。

主要成就

潘家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科技支撑专项、国家973计划、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国家部委、地方省市委托和国际合作研究项目30余项。独立撰写学术专著8部(英文2部)、合著(第一作者)28部(英文6部)、主编学术专著30余部,在《科学》《自然》《牛津经济政策评论》等国际和《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等国内刊物上发表中英文论(译)著300余篇(章、部)。

论文代表作

以上参考:

主要作品

书籍作品

以上参考:

研究领域

潘家华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世界经济、能源与气候政策、生态文明范式新经济学等。

研究课题

以上参考:

人才培养

教育观点

2022年11月,在接受《问学》院刊编辑部的采访,关于“面向本硕博阶段的同学,在学术积累的初期阶段,哪些方面是比较重要”的问题时,潘家华说:在大学一方面是学知识,对于基础课像线性代数、微积分要有系统学习。还需要而且应该有独立性的思考,对专业问题要学会研判,培养批判性思维。对于硕士生及博士生,是研究导向的学习,学习是为了研究。研究标志是创新,而所谓创新,也就意味着“无中生有”,以小见大,通过现象看本质,发现问题,然后再往前走一步。对于经济、政治、法律等社会科学研究,必须也只能是问题导向,培养批判性、创新性思维。在不同阶段,学习的方式、对知识的认知,包括对导师的认知都要作相应的调整。其次要阅读文献。做学术研究的话,要找准一个问题对它的来龙去脉、从始至终的理论发展,不同流派的观点和方法做细致的梳理学习。

科研思想

潘家华在研究中,注重博采众长,强调自我充实。他认为,学术创新不等于出新点子,要求对问题进行逻辑思考和分析论证后,唯实求新;前沿研究不同于热点追踪,需要对问题加以深入解析和综合考察,自辟蹊径;学术研究要勇于在寂寞与清贫中,上下求索。

课程建设

潘家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援外培训项目中讲授“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资源保护”课程。

2010年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潘家华讲解“关于实现2020年二氧化碳减排目标的思考”。

社会任职

以上参考:

社会活动

2022年12月7日至19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在蒙特利尔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北京工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经管学院教授潘家华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专家顾问,受邀参加第二阶段会议。论坛上,潘家华教授发表题为“增值自然的解决方案:生态持续,经济繁荣”的主旨演讲。潘家华教授指出,顺应自然而保护生态,利用自然以发展经济。应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必须依靠自然的力量,寻求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增值自然的解决方案可实现人与自然的共生、共享、共荣、多赢。

2023年7月20日-21日,由中国节能协会和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联合主办的第五届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论坛在北京成功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主任潘家华为开幕式做总结报告。他指出从能源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意味着碳市场的空间合理和前景乐观。碳市场现在是色香味俱全,交易过程中是酸甜苦辣咸五味俱陈,有和风细雨时段也有狂风骤雨时光,各方需要砥砺前行,开拓一个新的阶段。

2023年9月11日-12日,中国社科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学部委员、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主任潘家华受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UNDESA)《全球可持续发展报告2023》(GSDR2023)独立科学家小组(IGS)秘书处邀请,前往纽约联合国总部参加2023年度联合国大会期间举办的《全球可持续发展报告2023》发布活动。

2023年11月20日,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潘家华,在北京工业大学校长助理、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李国俊,湖北社科院长江流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张静陪同下,在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开展学术交流并为学校绿色低碳研究院揭牌。会前,潘家华开展了一场精彩的主题报告——“聚焦零碳变革,释放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他指出, “我们需要改变发展轨道,构建更安全、更经济、更清洁、更公平、能够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的零碳微单元能源综合系统,推动中国走向净零排放”。

荣誉奖项

个人荣誉

以上参考:

人物评价

潘家华从小对社会发展与环境变化的关系深感兴趣,他深耕包括经济学、能源学在内的众多领域。潘家华的工作和研究对中国的低碳发展、能源利用富有重要意义。——中国宋庆龄基金会

多年来,潘家华潜心进行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的理论探索研究,为国家和政府提供决策支撑对生态文明进行了政治经济学界定,为中国正在实践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指导,为地方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制定提供咨询。并致力于国际生态文明新型话语体系的构建,为世界环保事业做出突出贡献。——中华工商时报 评

潘家华多年来潜心研究环境保护生态治理理论,构建了碳预算的中国方案,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部分理论指导,得到国际社会赞扬认可。——中国环境报 评

纵观潘家华从事气候变化经济学研究发展历程,他积极参与相关国际平台,从公理学理层面,论述发达国家为什么必须率先减排,发展中国家为什么必须以发展为要务,解析中国碳排放快速增长的经济学理性。——澎湃新闻

参考资料

潘家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2023-11-21

宜昌“330”三峡国际人才日•人才巡礼 ——潘家华.澎湃新闻.2023-11-21

潘家华_CRGG国别区域与全球治理数据平台.CRGG国别区域与全球治理数据平台.2023-11-21

潘家华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北京工业大学.2023-11-21

宜昌“330”三峡国际人才日•人才巡礼 ——潘家华.宜昌发布.2023-11-22

潘家华新作《持续发展途径的经济学分析》首发出版.中新网.2023-11-22

碳预算方案:一个公平、可持续的国际气候制度框架.维普期刊.2023-11-22

低碳城市:经济学方法、应用与案例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11-22

思想人生⑩ |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潘家华谈全球气候变局中的学者使命——以西方听得懂的语言,发出中国声音.浙江新闻.2023-11-21

关于201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增选结果的公告.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2023-11-21

国家林草局成立应对气候变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21-08-02

人文发展权限与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碳排放需求.中国气候变化信息网.2023-11-22

减缓气候变化的经济与政治影响及其地区差异.维普期刊.2023-11-22

Emissions Rights and their Transferability: Equity Concerns over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Law and Economics.2023-11-22

潘家华.中国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学院.2023-11-21

Meeting Human Development Goals with Low Emissions : An Alternative to Emissions Caps for post-Kyoto from a Developing Country Perspective.Law and Economics.2023-11-22

Sustaining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under Energy and Climate Security Constraints.Wiley Online Library.2023-11-22

满足基本需求的碳预算及其国际公平与可持续含义.维普期刊.2023-11-22

Welfare dimensions of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ScienceDirect.com.2023-11-22

Jonathan Phillips, and Ying Chen, 2008, China’s balance of emissions embodied in trade: approaches to measurement and allocating international responsibility..Oxford Academic.2023-11-22

Climate Change--the Chinese Challenge.Science.2023-11-22

China expects leadership from rich nations.Nature.2023-11-22

基于人际公平的碳排放概念及其理论含义.维普期刊.2023-11-22

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及核心要素分析.维普期刊.2023-11-22

适应气候变化的分析框架及政策涵义.维普期刊.2023-11-22

“十二五”绿色发展指标无需过激.维普期刊.2023-11-22

我国碳生产率区域差异性研究.维普期刊.2023-11-22

From Industrial Toward Ecological in China.Science.2023-11-22

“地球工程”作为减缓气候变化手段的几个关键问题.维普期刊.2023-11-22

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碳预算管理.维普期刊.2023-11-22

Chinese Journal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tudies.worldscientific.com.2023-11-22

气候移民概念辨析及政策含义——兼论宁夏生态移民政策.万方数据.2023-11-22

气候容量:适应气候变化的测度指标.维普期刊.2023-11-22

王谋.国际气候谈判新格局与中国的定位问题探讨.维普期刊.2023-11-22

气候变化的经济学属性与定位.维普期刊.2023-11-22

潘家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再思考.人民网.2023-11-22

碳排放交易体系的构建、挑战与市场拓展.维普期刊.2023-11-22

自然参与分配的价值体系分析.维普期刊.2023-11-22

为全球生态安全贡献中国方案.人民论坛网.2023-11-22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认知、发展范式和战略举措.维普期刊.2023-11-22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进程与角色转型:从防范“黑天鹅”灾害到迎战“灰犀牛”风险.维普期刊.2023-11-22

范式转型再构城市体系的几点思考.维普期刊.2023-11-22

实现SDGs:授之以渔,更要授之以道.知网.2023-11-22

循生态规律,提升生态治理能力与水平.万方数据.2023-11-22

新中国70年生态环境建设发展的艰难历程与辉煌成就.维普期刊.2023-11-22

潘家华:科学看待中国城市发展的制度红利.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2023-11-22

"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指向.万方数据.2023-11-22

“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再思考.维普网.2023-11-22

图书详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3-11-22

China's Environmental Governing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SpringerLink.2023-11-21

气候变化经济学:全二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11-22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构建与实践探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11-21

Climate Change Economics: Perspectives from China.SpringerLink.2023-11-21

持续发展途径的经济学分析.商务印书馆.2023-11-22

减缓气候变化的经济分析.豆瓣.2023-11-22

公平获取可持续发展.豆瓣.2023-11-22

重构中国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学研究与应用指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11-22

中国城市智慧低碳发展报告.2014.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11-22

2030年可持续发展的转型议程:全球视野与中国经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11-22

中国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1978~2018).豆瓣.2023-11-22

《问学》第一期名家访谈——专访潘家华学部委员:深耕学理性经典,独立批判性思考.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2023-11-22

潘家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教育学院.2023-11-22

宜昌“330”三峡国际人才日•人才巡礼 ——潘家华.宜昌发布.2023-11-22

潘家华学部委员受聘担任长江经济带发展高质量发展智库联盟学术顾问.湖北经济学院.2023-11-22

潘家华教授参加《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并做主旨演讲-经济与管理学院.北京工业大学.2023-11-22

“零碳动能·绿色雄心”第五届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论坛在北京成功召开.中国低碳网.2023-11-22

潘家华学部委员赴纽约参加联合国《全球可持续发展报告2023》发布活动|.新浪网.2023-11-22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潘家华莅校指导,出席学校绿色低碳研究院揭牌仪式.湖北汽车工业学院.2023-11-22

2010-2011年绿色中国年度人物-潘家华.京环之声.2023-11-21

潘家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2023-11-21

潘家华.新华社大数据新型智库云.2023-11-22

关注低碳高质量发展,多位顶尖科学家带你一起走近碳中和.中国宋庆龄基金会.2023-11-22

中华宝钢环境奖颁发.中华工商时报 .2023-11-22

专访|国家气变专委副主任潘家华:净零碳是中国的发展机遇,也是最终目标.澎湃新闻.2023-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