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邓文洪

邓文洪

邓文洪,男,1970年4月10日出生在靖宇县,教师。兼任世界雉类协会专家组成员,中国动物学会会员,中国生态学会会员。

近10年的科研工作主要致力于环境变化(栖息地丧失、栖息地片断化、林业经营等)对鸟类的影响及保护对策等工作。在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7篇发表在SCI收录的刊物上。参加重大学术活动会议6次,并于2002年8月在第23届国际鸟类学大会上针对栖息地破碎化对鸟类群落的影响及对某些种群繁殖功效等问题做了报告。于2004年3月在印度召开的“世界雉类协会国际研讨会”上做了关于提高我国特产珍稀鸟类黄腹角雉的繁殖密度的学术报告。于2002年9月被推荐为世界雉类协会专家组成员,于2003年2月被聘为鸟类学专业期刊Journal of Field Ornithology(美国)的审稿人。

个人经历

1988.9-1992.7. 东北师范大学,获理学学士

1992.9-1995.7. 吉林特产高等专科学校,教师。

1995.9-1998.7. 东北师范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

1998.9-2001.7. 东北师范大学,获理学博士士学位。

2001.7-2003.7.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研究工作。

2003.7-2004.7. 北京师范大学,讲师。

2004.7至今,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

研究内容

动物的扩散行为研究。动物的扩散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该物种的进化命运。任何一种鸟类都有其历史上的起源中心(包括单源点和多源点)和扩散模式。目前的鸟类分布格局经历了长期的自然历史演化过程和数次的扩散过程而逐渐形成,地质变迁、气候变化、物种间的相互作用和生物自身生活史特点等因素是鸟类扩散的主要动因。雉类的扩散能力相对较弱,主要通过甬道进行被动扩散,这是造成大多数雉类成为濒危物种的重要因素之一。

鸟类群落研究。在某些特定时期(例如筑巢期),关键种(key 物种)通过食物链对鸟类群落结构的控制作用减弱,而对群落结构起主要控制作用的是巢位贡献者。例如,由于次生林中缺乏相对大的天然树洞,巢资源成为长耳鸮( Asio otus)筑巢期的生态限制因子,而喜鹊( Pica pica)可以为长耳提供巢资源(长耳鸮通过抢占喜鹊已筑好的巢得以实现),从而使群落结构的模式发生改变。由于群落中巢位贡献者喜鹊的存在,还可吸引红隼( Falco tinnunculus)、红脚隼( Falco amurensis)和三宝鸟( Eurystomus orientalis)等物种对巢资源的争夺和占用,从而使竞争模式和种间关系发生变化。巢位贡献者通过提供巢资源而对群落分布格局起一定的调控作用。

基金项目

1. 破碎化次生林中鸟类群落结构变化及其稳定性研究,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万,主持。

2. 栖息地破碎化对黄腹角雉分布及种群密度的影响,北京师范大学,2万,主持。

3. 利用人工巢提高黄腹角雉繁殖密度的研究,世界雉类学会,2300英镑,主持。

4. 栖息地破碎化对黄腹角雉种群动态的影响及保护对策,霍英东基金,20000美元,主持。

5. 中国珍稀濒危雉类遗传亲缘度及扩散模式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125万,参加。

6. 中国濒危珍稀雉类的生态适应机制及保护对策研究,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80万,参加。

7. 东北地区几种大型福特猛禽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8万,参加。

论文

1. Deng WH, Zheng GM, 2006, Nest-site Selection and nesting success of the Cabot's 角雉属 Tragopan caboti in southeastern China. Ibis (inpress).

2. Deng WH, Gao W, 2005. Edge effects on nesting success of cavity-nesting birds in fragmented forests.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126:363-370.

3. Deng WH, Zheng GM, Zhang ZW, Peter Garson, Phlip MaGowan. 2005. Providing artificial nest platforms forCabot’s 角雉属 Tragopan caboti (鸟纲: Galliformes): a useful conservation tool? Oryx 39: 158-163.

4. Deng WH, Zheng GM. 2004. Landscape and 栖息地 factors affecting cabot's tragopan Tragopan caboti occurrence in habitat fragments.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117: 25-32.

5. Deng WH, Gao W, Zhao J. 2004.Breeding biology of Grey-faced Buzzard in northeastern China. Journal of Raptor Research 38: 263-269.

6. Deng WH, Zheng GM. 2004.The use of artificial nest platforms by Cabot's 角雉属 in the second breeding season. Tragoapn, 21: 45-47.

7. Deng WH, Zheng GM, Gao W. 2003. Nesting success of the 草甸 Bunting on different kinds of edges in fragmented forests, northeastern China. Journal of Field Ornithology 74: 37-44.

8. Deng WH, Zheng GM, Gao W. 2003. Nest and roost 栖息地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rey-faced Buzzard in northeastern China. Journal of Raptor Research 37: 228-235.

9. 邓文洪、高玮 2005. 次生林不同类型森林边缘的鸟类物种丰富度及个体多度比较. 生态学报 25: 2804-2810.

10. 邓文洪、高玮. 2005. 温带次生林岛屿化对鸟类物种多样性及密度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 13:204-212.

11. 邓文洪、高玮、王海涛.2003. 影响灰脸鵟鹰巢址选择的主要生态因素. 生态学报,23:2246-2252.

12. 邓文洪、赵匠、高玮.2003.破碎化次生林斑块面积及栖息地质量对繁殖鸟类群落的影响。生态学报,23:1087-1094.

13. 王海涛、高玮万冬梅、刘多、邓文洪. 2003.利用天然树洞繁殖的五种鸟的巢位特征及繁殖成功率. 生态学报,23:1377-1385.

14. 邓文洪、高玮、于亚梅.2002.山地次生林长耳鸮喜鹊巢址利用的研究。生态学报,22:62-67.

15. 赵匠、邓文洪. 2002. 山地次生林破碎化对喜鹊繁殖成功的影响。动物学研究,23:220-225.

16. 邓文洪、高玮、宋晓东.2001.山地次生林斑块面积及斑块隔离度对大山雀繁殖功效的影响。应用生态学报,12:527-535.

译作及参编专著

17. 程景瑞、邓文洪、刘红艳. 2001. 英国简明生物学图解辞典。吉林教育出版社

18. 郑光美、丁平、马志军、邓文洪、卢欣、张雁云、张正旺. 2005. 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科学出版社。

国际会议论文及摘要

19. Deng WH. 2002. The effects of forest fragmentation on distribution and density of 黑色naped Oriole in a secondary forest. 23rd. International Ornithology Congress. 171.

20. Deng WH. 2002. Effects of forest patch size on reproductive success in Black-naped Oriole in fragmented secondary forest. 281.

21. Deng WH. 2004. Using artificial nests to improve breeding density in Cabot's 角雉属 Fifth international 鸡形目 Symposium. 16.

科普论文

22. 邓文洪.: 2005. 世界雉类现状与保护. 人与自然 98-102.

23. 邓文洪、郑光美 2005. 达尔文雀与生物进化. 生物学通报 40:1-5.

24. 邓文洪.: 2005. 长角英雄――黄腹角雉 小哥白尼 10:44-48.

25. 邓文洪. :2005. 甘南藏族自治州考察随笔. 大自然 6:11-14.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