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石曾
李石曾(1881年5月29日-1973年9月30日),原名李煜瀛,字石僧,笔名真民、真石增,晚年自号扩武,河北高阳人。中华民国时期著名教育家,故宫博物院创建人之一,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私立南通大学(Nantung University)首席校董。
1902年,李石曾随驻法公使孙宝琦赴法国学习。1906年加入同盟会巴黎分会,回国后任京津同盟会副会长;同年与张静江一起发起世界社,创办《新世纪》杂志;1913年再去法国创办勤工俭学活动,为大批中国青年提供了到欧洲学习西方文化、寻求救国真理的机会。1917年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并创办中法学院、中央研究院。1924年,参加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央监察委员。他参与驱逐溥仪出宫和故宫博物院的创建,曾被聘为清室善后委员会委员长等职。1928年,在国民政府任命的故宫博物院理事中他位列第一,成为第一任理事长。1929年为北平研究院院长。1948年他回国任总统府资政,1949年以后去瑞士,1956年回到台湾省,任国民党评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李石曾于1973年过世,葬于台北阳明山。
1912年,李石曾等在北京发起组织了“留法俭学会”。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西方思想文化和先进科学技术的输入、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经济的复苏、文化的发展也起了重要作用。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李石曾于1881年5月29日出生于晚清的一个显宦之家。李石曾是李鸿藻的第三子,李石曾幼年只有5岁的时候曾被其父带到慈禧的跟前,慈禧见他行礼如仪,曾夸奖他日后必有出息。在6岁时就熟读诗书,15岁从京城名儒齐亭习汉学,积累了深厚的国学根底。
人物经历
随驻法公使赴法
1902年,21岁的李石曾成为中国留法学生第一人,随驻法公使孙宝琦出国。在巴黎,他先后在蒙达顿农校、巴斯德学院和巴黎大学学习生物。1906年,他与张静江、吴稚晖等在巴黎组织了宣扬无政府主义的“世界社”,同年加入同盟会巴黎分会。1908年,李石曾在巴黎郊区开办了豆腐工厂,并获得现代豆腐工艺专利,还出版了学术专著《大豆》,证明豆奶的营养价值不低于牛奶。次年,他在巴黎西郊创办了中国豆腐公司,并因此获得“豆腐博士”的雅号。1911年,他回国参加辛亥革命,在天津市与黄复生等组织京津同盟会,出版《民意报》,宣传和组织革命。1912年,他与吴稚晖等在北京创立留法俭学会,资助学生赴法留学。二次革命失败后,李石曾避往法国。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与蔡元培、汪精卫等组织留法西南维持会,并与蔡元培等组织勤工俭学会,号召留学生勤于工作、俭以求学。
回国担任北大教授
1917年,李石曾应蔡元培之邀回国,担任北京大学生物系教授。他积极参与赴法勤工俭学的活动,与蔡元培等在北京成立了华法教育会和留法勤工俭学会。为了支持这一事业,他在高阳县布里村创办了全国第一所留法工艺学校,并在保定育德中学设立了留法高等预备班。1918年,他担任北京法文专修馆的副馆长,并亲自授课。由于赴法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华法教育会无法应对所有需求,李石曾再次前往法国,亲自为学生们安排工作、学习和生活。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法国经济陷入萧条,许多中国留学生也面临失业困境。李石曾利用自己与法国官方及教育界的关系,积极为学生们寻找工作机会。1920年,他在北京创办了中法大学,并在孙中山和广州政府的经济支持下,在法国建立了里昂中法大学。
担任中央监察委员
1924年,李石曾参加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并被选为中央监察委员。他积极参与驱逐溥仪出宫和故宫博物院的创建工作,并曾被聘为清室善后委员会委员长等职务。1928年,他成为故宫博物院理事会的首位理事长。1949年移居海外后,李石曾于1956年回到台湾,担任国民党评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并在党内被尊为“元老”之一。在筹建故宫博物院的过程中,李石曾力排众议,组织专家全面清点宫内文物、图书和物品,并成功创立了故宫博物院,使中国博物馆事业开始走向正轨化发展。在故宫任职期间,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确保故宫文物和典籍免遭流失。1926年,李石曾遭到北洋政府的通缉,被迫离开北京。1928年,故宫博物院重新组成理事会,他再次担任理事长,并兼任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委员、国立北平大学校长等职务。此后,他致力于筹建北平研究院,并担任院长。1931年,李石曾被派为指导整理北平市文化委员会的副会长。
抗日战争时期
1932年,李石曾任国民党北平政治分会常委。1932年,他任国民党北平政治分会常委抗日战争时期,从事外交活动。抗日战争胜利后,李石曾回国主持北平研究院学术会议大会。抗战期间,他在欧美从事外交活动。1948年,他回国任总统府资政,1949年以后去了瑞士。
逝世
1956年,李石曾定居台湾,1973年9月30日逝世,终年92岁,葬于台北阳明山。
人物关系
人物作品
出版作品
著作
书法
李石曾行书题胡玉昆莲峰画卷 ,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影响与评价
影响
勤工俭学
1912年,李石曾、吴玉章、吴稚晖、张继等在北京发起组织了“留法俭学会”。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和反帝爱国斗争的影响下兴起的出国留学之热潮,是20世纪中国人才史和文化史上一朵奇葩,它不仅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西方思想文化和先进科学技术的输入、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经济的复苏、文化的发展也起了重要作用。
培养人才
李石曾希望以教育来达成社会的改革。他认为,要建立一个新国家、新社会,必须把培养人才作为第一要务。故此,李石曾热心为青少年留学出钱出力,他积极向各界筹款,并为留学生安排工作和各校选读的课程。在李石曾的安排下,共有20批计1700人到法国勤工俭学,其中包括周恩来、邓小平、陈毅等人。这些人大多学成归国,成为我国科学、教育、文化、艺术等各界的中坚力量。
评价
李石曾成为中国第一个留法学生和华侨在法国创业的第一人。——(钱江晚报评)
李石曾是民国时期著名教育家,故宫博物院创建人之一,早年曾发起赴法勤工俭学运动,与蔡元培、张静江、吴稚晖并称国民党四大元老(亦称“四皓”)。——(人民网评)
个人生活
李石曾宣布与小他近三十岁的外事女秘书林素珊结婚,这是他的第三次婚姻。李石曾的第一位夫人叫姚同谊,是他的表姐,出身天津富商,家境良好,1940年逝世于法国;第二位夫人叫茹素,是位犹太妇女活动家,两人结婚时约定:一、双方经济各自独立,互相不得干预,二、一方如欲离婚,只需提出即可成立,无须取得对方同意。算是较早的婚前公约,两人聚少离多,1947年离婚。
纪念场馆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位于保定市金台驿街86号,原育德中学旧址,是一所历史专题类博物馆。保定是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发祥地;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和领导者李石曾先生是保定市高阳县人,原保定育德中学率先附设了留法预备班,现在还保留着一部分育德中学旧址,有关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文物史料多己收集到保定。
蒙达尔纪市设立的路牌
蒙塔日市位于法国中央——卢瓦尔山谷大区,距离巴黎110公里,曾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留学生赴法勤工俭学最多的城市之一。李石曾、蔡培炎等留学先驱最早来到这里,周恩来、邓小平等在法国勤工俭学时也曾在这座城市中生活过。在蒙达尔纪市还设立有一块路牌,纪念中法留学生先驱李石曾,路牌正是以他的名字命名。
参考资料
李石曾 Shizeng Li.豆瓣读书.2023-12-26
李煜瀛.故宫博物院.2023-12-26
租法国古堡,建中国大学,他只花了一法郎?.今日头条.2023-12-26
李石曾与他的书法修养.团结网.2023-12-26
“元老”李石曾: 失势皆因“故宫盗宝案”.人民网.2023-12-26
从保定到巴黎的历史巨幕,竟是缘起这个玩转豆腐的人!.今日头条.2023-12-26
李石曾——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早期倡导者.高阳县人民政府.2023-11-08
人物篇—李煜瀛.北京师范大学.2023-11-08
全民阅读丨逐梦记 中国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百年.今日头条.2023-12-26
白发与红颜.凤凰网.2023-12-26
李石曾先生文集.豆瓣读书.2023-12-26
李石曾:培养人才是第一要务.中国教育新闻网.2023-12-27
故宫博物院的创始人李煜瀛书法欣赏.今日头条.2023-12-28
李石曾:培养人才是第一要务.今日头条.2023-12-26
概况.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2023-12-26
寻踪|留法百年:从里昂的城堡到坪石的祠堂.今日头条.2023-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