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四姐
刘四姐(1912—1947),女,无为市禄丰乡虎背村人。12岁随三哥来顺安城山铺落户。1942年末,任乡妇女抗敌协会主任,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9月新四军北撤后,隐蔽身份,从事地下工作,收集情报。1947年秋刘四姐随队参战,专司游击队后勤、伙食工作,并兼任交通员,传递信件和情报。同年8月,在高桥战役中,为游击队带路。12月31日,在青阳茗山冲天门山反“清剿”战斗中,刘四姐壮烈牺牲。
建国后,电影《渡江侦察记》中的刘四姐的艺术形象即根据刘四姐烈士的原型塑造。
基本信息
刘四姐,3岁时父母相继过世,抛下她与3个哥哥相依为命。为了寻条活路,三哥领着她离开江北,逃难来到江南铜陵县顺安镇城山铺落户。迫于生计,刘四姐小小年纪就给人家当了童养媳。在公婆严厉的管束下,她不仅强忍疼痛裹脚缠足,而且还要挑水、劈柴、米,稚嫩的肩膀承受着生活的重负,刘四姐自幼饱尝了世道的艰难、人间的辛酸。
12岁随三哥来顺安城山铺落户。
1942年末,任乡妇女抗敌协会主任,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5年9月新四军北撤后,隐蔽身份,从事地下工作,收集情报。
1947年秋刘四姐随队参战,专司游击队后勤、伙食工作,并兼任交通员,传递信件和情报。同年8月,在高桥战役中,为游击队带路。12月31日,在青阳茗山冲天门山反“清剿”战斗中,刘四姐壮烈牺牲。
建国后,电影《渡江侦察记》中的刘四姐的艺术形象即根据刘四姐烈士的原型塑造。
人物生平
抗日战争后期,铜陵市已成为皖江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革命热潮如火如荼。刘四姐深受感染,毅然于1943年参加了革命,并担任乡妇抗会主任。她把自己幼小的女儿托付给别人抚养,自己则一心扑在工作上,不分昼夜地动员村上群众参加抗租抗税斗争,给新四军战士纳军鞋,补军衣,还冒着生命危险给新四军送水送饭送弹药。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结束,皖南新四军部队奉命北撤。刘四姐根据上级指示,留在皖南,就地隐蔽,坚持游击斗争。其时,逃亡地主和中国国民党军队进入铜陵市,开始反攻倒算,大肆“清剿”。刘四姐由于身份暴露,呆在家中异常危险,于是她到南陵县投靠一位老大娘,给她种田砍柴,博山烧锅做饭,缝缝补补,藉以掩护自己。
1946年秋,刘四姐听说有一批新四军指战员重返皖南打游击,就到处打听消息、找部队。找啊找,找了好久,终于找到铜(陵)青(阳)南(陵)游击队。她一再要求把她留在部队里,游击队接收了她。这样,刘四姐就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女游击队员。她好高兴啊!在游击队中刘四姐主要担负炊事员兼做交通联络工作。她胆大心细,常常夜里出去工作,而且独来独往。有时,她赴各联络站传送党的文件、指示及中共皖南地委出版的《黄山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秘密发动群众;有时,她替游击队侦察敌情、传递情报。工作中,她不时会遇到危险。但她每每凭着自己的机智与老百姓的掩护,化险为夷。一次,在青阳县进村侦察时,刘四姐被中国国民党士兵尾随盯梢。她大胆沉着,慢慢收住脚步,一只手按住篮子里的手枪,准备同敌人拼了。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位白发大娘猛然将刘四姐的篮子夺回家去,顺势抓起一把扫帚,朝着刘四姐边打边骂:“你在娘家蹲到现在才回来,不要家啦!”说完将她拉进屋里,摆脱了敌人的搜捕,使刘四姐安然脱险。1947年8月,铜青南游击队在青阳木镇附近的高桥伏击敌人。由于刘四姐事先进行了周密的侦察,提供了准确的情报,为游击队取得伏击战的胜利立下头功。
1947年8月底,刘伯承、邓小平率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原野战军挺进大别山,直接威胁着中国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老巢。铜青南游击队趁此大好形势,充分发动群众,开辟新区,扩大武装。根据中共铜青南工委书记陈尚和的指示,刘四姐和赵光余等同志回到铜陵城山铺一带活动。12月31日,他们会同徐世达、赵彪带领的游击队准备去铜青南工委驻地茗山冲过元旦。时至夜深,部队即在茗山东边的杨树冲宿营。不料拂晓时,遭到国民党部队和伪青阳县保安团的联合“清剿”。在敌强我弱、寡不敌众的情况下,游击队员们边打边撤,分散转移。刘四姐隐蔽在山坡边的一个大柴堆中。搜山的敌人军犬发觉柴草异样,狂吠不止。敌人向柴草堆开枪射击,罪恶的子弹穿透了刘四姐大腿动脉血管,刘四姐终因流血过多,英勇牺牲。
纪念场馆
解放后,铜陵县人民政府修缮了刘四姐烈士墓。1980年10月,原中共铜陵县委、县人民政府为刘四姐烈士墓整修,并立碑纪念。2017年12月,刘四姐烈士墓被公布成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参考资料
义安记忆 | 刘四姐的故事.微信公众平台.2024-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