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苗喜臣

苗喜臣

苗喜臣(1902-1990年,艺名“苗娃”),出生于山东省曹县城东北地区三十五里的苗树村(现属于定陶区)。他的家庭背景贫困,家中五口人的生活主要依靠父亲苗林庄和母亲赵姓耕种的几亩土地维持。然而,他在八岁时遭遇洪水和饥荒,导致家人被迫变卖家产甚至乞讨为生。在此期间,他的一个姐姐失踪在安徽省蒙城县,另一个妹妹至今下落不明。

早年经历

苗喜臣为了谋生,1914年时年仅十二岁的他加入了位于成武县南老余楼的高调梆子科班(现今的山东梆子)。在那里,他有幸得到曹州梆子的老艺人李俊轩(艺名李娃,苗喜臣尊称其为师爷)和李新贵的指导,学习演唱小生角色。

艺术生涯

1919年,苗喜臣离开山东省前往河南省发展,并开始尝试扮演旦角。他在夏邑县三班、虞城刘家班等多个戏班担任重要角色,并因其正直的人品和卓越的艺术才能,常常被推举为戏班的负责人。他还曾在商丘大舞台和开封永安舞台与豫东地区的知名演员合作表演。随着社会动荡和自然灾害的影响,许多乡村戏班解散,苗喜臣最终选择在夏邑县道口定居并从事农业劳作。

1954年7月,苗喜臣被夏邑县豫剧团聘为教师,并担任副团长。到了1961年春天,他认为自己的身体状况已经无法继续登台演出,于是决定返回家乡,专注于培养年轻一代的戏剧人才。此后,他积极参与当地的农业生产,并致力于推广和发展业余剧团。在他的努力下,砀山县朱庄剧团和夏邑县太平剧团得到了显著的发展。

教育与传承

苗喜臣曾多次受邀参与河南省的戏剧研讨会,并在会议上展示了自己丰富的剧目储备。他还与梅兰芳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并被誉为豫剧界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苗喜臣将自己的技艺传授给了多位豫剧界的明星,如马金凤桑振君,并在河南省戏剧学校进行了长时间的教学。此外,他还应淮阳区豫剧团和商丘市豫剧团的邀请,分别在两地传授戏剧知识达三个月和半年之久。苗喜臣记录的传统剧本数量超过一百部,其中七部作品被收录进《河南省传统剧目汇编》。

表演风格与影响

苗喜臣以其俊俏的外形、委婉的音色、明亮的唱腔、华丽的拖腔、清晰的吐字以及认真的演技而著称。苗喜臣精通的剧目众多,能够独立演出的剧目多达一千三百出,能够配合演出的剧目更是超过了两千五百出。他还创作了三十多个剧本,在当地广受欢迎。他的代表作包括《桃花庵》《洪月娥背大刀》《吕布戏貂蝉》等。苗喜臣的艺术成就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高度赞扬,被称为豫剧的第一人,也是继梅兰芳之后的另一位戏剧大师。周总理还亲笔题写了“民间戏曲大师”的称号来表彰他的贡献。

参考资料

苗喜臣(苗娃).汉程网.2024-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