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文翻译全藏经
即《清文全藏经》、《满文大藏经》,二千五百三十五卷,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内府刊满文朱印本。共计108函(夹),收佛教典籍699部。版框16.5cm×59cm。册页装,每页31行,每行字数不等,四周双边。每函(夹)经卷首、末页为佛像版画。
作品介绍
《清文翻译全藏经》始译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高宗弘历命设“清字经馆”于西华门内,由章嘉呼图克图主持,并派皇子、大臣及通晓满文、蒙古文、藏文翻译者计96人,以汉文《大藏经》为主要底本,兼蒙文《甘珠尔·丹珠尔》、藏文《甘珠尔·丹珠尔》为底本翻译刊刻而成。历经18年,至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翻译工作全部完成,部分经卷印刷成。同年十二月,清字经馆遭遇火灾,部分经版和已刊刻完成的经卷被烧毁,损失严重,后经重新雕版印刷,至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始全部告峻。
《清文翻译全藏经》每函由经页、内层护经版、内经衣、外层护经版和外层经被组成。经页朱色双面印刷,长73cm,宽24.5cm,由内层上下护经版、外层上下护经版保护。内层上下护经版皆为木质外包金黄色织锦面制成,长73.7cm,宽24.6cm。外层护经版为木质红漆描金制成,长77.5cm,宽27.5cm,高3.7cm,上为弧形,底平。
《清文翻译全藏经》共分五大部类,五大部诸经选收般若、宝积、大集、华严、涅磐各部,五部外诸单译经包括:密部经、仪轨、法陀罗尼等,小乘经及集传等,小乘律。大乘律、大乘论及小乘论全部未收录。爱新觉罗·弘历在经序中说,译刻《满文大藏经》的目的并非溺于祈福之说,而是在当时已有汉、藏、蒙三种文字的大藏经,独缺满文似为不可,其次是可供中外学习满文之用。
《清文翻译全藏经》中有大量精美的版画插图作品,在中国版画史、佛教版画史及清内府版刻研究中都未曾提及。其所绘佛像众多,姿态各异,画面细缜工整,镌刻极为精细。每幅版面四周饰有纹样均匀、连续不断的云纹图案,两端分别用汉文、满文标注经名、卷次、页码。每尊佛像下方两侧分别用藏文、满文标注佛像称谓。版面居中为造型奇诡怪异的四臂勇保护法、黄勇保护法、毗沙门天王等佛像。这些佛像虽然怪异,却通过画面的巧妙组合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左右两侧为毗那夜迦、风隅、大自在天、阿修罗王、水神龙王、护贝龙王、广财龙王、莲花龙王等佛像,有的头戴宝冠,稳坐莲台,分别手持法轮、莲花、宝剑、绢索、斧,有的长带绕肩飘舞,服饰衣冠的纹样相当繁密。每尊佛像面貌表情均奕奕有神。佛像背后布置了佛光炽盛的光环及云纹图案。各幅版面绘镌的佛像可谓姿态万千,风格各异,为精雕细琢的成功之作,不为清代内府版画的杰出代表作。
《清文翻译全藏经》共刷印了12部,部分留存宫中,其余颁赐至沈阳市(今沈阳)、承德市、布达拉宫等处。至今仅存世两部,其中西藏布达拉宫收藏一部(缺一函),故宫博物院收藏76函(夹),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32函(夹),两地所藏为一部完整的满文大藏经。清内府原刻的4万余块双面刻文字版和160余块单面刻佛像图版目前完好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清文翻译全藏经》及其经版不但为少数民族语言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而且也代表了清内府书籍雕版印刷及装潢的最高水平。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