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利津县志

利津县志

《利津县志》续修工作始于2002年3月,截稿于2005年12月,历时3年零9个月,是1990年出版的《利津县志》的续志。时间断限,原则上承接前志,以1986年为上限,2002年底为下限。为保持记事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有些事物适当上溯或下延。

内容简介

利津县自明隆庆六年(1572) 至民国24年(1935)共修志7次:隆庆六年(1572)知县贾光大撰修,未刻,今佚;明万历二十八年(1602)知县冯执中撰修,刻本今佚;清康熙十二年(1673) 知县韩文?撰修《利津县新志》,刻本,2册 10卷;清乾隆十三年(1 748)知县刘文确撰修《利津县志续编》,刻本,1册10卷;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知县程士范撰修《利津县志补》,刻本,1册6卷;清光绪九年(1883)知县盛赞熙修《利津县志》,刻本,4册10卷,文征5卷;民国24年(1935)县长王廷彦督修,盖尔总纂《利津县续志》,铅印,4册9卷,文征5卷。

新编《利津县志》 始修于1983年1月,搜集文字资料2000余万字,1990年出版。本志上限始于1840年,个别事项适当上溯;下限一律断至1985年底。全书除序、概述、大事记、附录外,设志36篇:建置、自然环境、人口、黄河、垦务、石油、经济综合管理、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多种经营乡镇企业、水利、工业、交通、邮电、电业、商业、粮油、财税、金融、城乡建设、政党群团、政权·政协、公安·司法、民政、人事、军事、文化、教育、科技、体育、卫生医药、风俗民情、方言、人物。

利津县位于山东省北部,渤海西南岸,黄河尾闾左岸,东北濒临大海。总面积1666平方千米,系黄河三角洲平原地。县境内控黄河,外锁海运要津,古有“铁门锁浪”之称,今为山东海防前哨。周秦时代,县境西南部是古陆地,盐业生产发达,属齐国千乘县地。西汉属于乘郡漯沃县、蓼城县地。东汉黄河从利津境地入海,史称“千乘海口”。在黄河造陆作用下,域地不断向渤海湾延伸扩大。至隋唐时期,黄河三角洲已形成规模,隋朝建永利镇,金明昌三年(1193)十二月升永利镇为县,因境内东津渡著名,定名利津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山东省惠民专区,1983年新建东营市,利津划为东营市辖县。全县辖3镇14乡、509个村民委员会,人口27.93万人,汉族人口占99.9%,还有回族满族蒙古族朝鲜族16人。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海域基础饵料丰富,鱼、虾、贝、蟹、藻类繁多,有“百鱼之乡”美称。海水含盐度为30.6‰,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制盐资源。明清时代,利津盐业极盛,永阜盐场被誉为山东八大盐场之冠,所产食盐运销鲁、豫、皖66州县。光绪年间,盐场被黄河淹没,1978年后盐业生产始得恢复。黄河为唯一过境河流,年来水量平均459.4亿立方米。野生植物主要有苇、蒲、茅根、黄菜、罗布麻等,还有益母草茵陈蒿、枸杞、车前等中药材200多种。野生动物有兔、狐、刺猬亚科黄鼬、燕、雀、普通海鸥、大雁等。地下石油储量丰富,已探明油田10个,控制含油面积147平方千米,投产油井556口,是胜利油田的重要基地。

利津县是农业县,生产小麦、玉米、大豆、棉花、花生、水稻。新中国成立以后,兴修农田水利,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改革开放后,农村全部实行生产责任制,加快了农业发展步伐。 1985年,农业总产值由1949年的1498万元,增长到11575万元,粮食总产量翻了一番,棉花总产量增长了5倍。利津历史上交通、信息闭塞,工业基础薄弱,1949年仅有一家酿酒厂和少量手工业,工业总产值20.5万元。到1985年,有工厂23家,工业总产值上升到5580万元,所产麻袋被评为山东省优质产品,“195”汽缸套被评为山东省一等品。

1978年改革开放后,利津县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所产柳编、草编、皮毛加工等工艺美术品打入国际市场,远销美国、日本法国意大利等十几个国家。到1985年,全县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8424万元,为1949年的10倍。全县科技人员165人,获省地科研成果奖22项,其中“山东豆杆黑潜蝇研究成果”在黄河流域推广应用。

县境土地全由黄河淤积而成。旧时代黄河经常决口,人民深受灾难。新中国成立后投入大量人力财力治黄。黄河造出大片陆地,政府多次移民开垦,并分置了垦利区,垦务深刻地影响着利津县的政治、经济、人口和社会面貌。自20世纪60年代起,胜利油田的开发建设,给利津经济注入了现代化的勃勃生机。利津县是革命老区,1928年已有共产党人活动,1941年八路军开进利津北部濒海地区,建立垦区抗日根据地。1944年8月解放利津城,是山东省境内解放的第二座县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利津有5000多名青壮年参军,8000多名干部群众参加轮战营、担架队支援前线。有570多名优秀儿女为革命事业捐躯。

新编《利津县志》1994年获全国新编地方志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利津县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历史上曾七次修志,留下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利津县的第八部县志——也是第一部社会主义新方志,自1983年始修,历时七载,四易其稿,终于在1990年末付梓。新县志问世几年来,在“盛世修志”、新志如林、佳作迭出的新形势下,经受了时间的淘洗和各方面读者的检验,获得广泛的好评。《利津县志》先后获1992年东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993年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994年全国新编地方志优秀成果二等奖。

《利津县志》的编纂,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地方特色突出

出于对县情的准确认识和把握,《利津县志》突出了三大特点:黄河、垦区、油区。利津县的历史和现在,莫不与黄河息息相关。写好黄河才能写好利津;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移民四面八方汇聚利津垦殖,促进了利津的发展,写不清垦殖就不能准确的反映利津的历史;利津县又是胜利油田的主要矿区之一,不充分记述石油产业就不能深透的反映利津经济发展的原因、现状和优势。《利津县志》紧扣这三大特点,在布局谋篇上采用“升格”法,“黄河”“垦务”“石油”单独成篇,浓墨重写,并列于全书卷首。在其他各专业篇的记述中,有关黄河、垦务、石油的内容也从不同的角度适当予以记述,与三个重点篇章的记述相互补充,互相照应,详略互见,使重点突出,枝蔓清楚,比较深透的反映县情。由于《利津县志》较好地反映了县情的“特殊性”,因而也具有了鲜明的地域性,体现了地方志最本质的特征。

二、体例完备,有所创新

《利津县志》在总体上采取“小编平列”结构,以志为主,充分利用述、记、传、图、表、录等体裁,分类科学,篇目设置得体,形式和内容相得益彰,在总体设计上具有匀称朴实之美感。在部类的设置上有所创新,“综合经济管理”篇的设置,在全国首创,在方志界产生较大影响。该篇的设置,解决了经济管理内容记述零乱残缺的问题,同时加强了志书中经济部类的宏观记述。

三、风格朴实,简约精当

《利津县志》在风格上追求一种朴实之美,简约之美。彩色套封采用黄河入海处的黄蓝交汇、海天一色的大全景画面,,色调典雅,气势恢弘,恬淡幽远,具有一种朴素、苍凉、壮阔的美感。卷首处理上不落俗套,不以名人题词来装潢门面。各篇无题小序独具匠心,三五百字的短文,或浓缩精华,或钩玄提要,或彰明因果,或解惑导读,写得精采纷呈,简约有力,实为全书的“点睛之笔”。全书文字流畅简朴,精采之处随处可见。

四、修志人员结构合理,修志效率高、质量好

《利津县志》编写速度快、质量好,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修志人员结构合理。首先是有一个好的“班长”。县志办主任卢金岭,是一位非常热爱修志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领导能力和水平的好“班长”。他到县志办承担修志任务以来,在协调领导、基层发动、资金保障、调用和培养人才等方面做了大量实的工作,使利津县修志工作既有深度,也有广度,扎实而有效。其次是有一个好的主编。主编孙明钦同志原是县委办的秘书,主动请缨修志。他了解县情,政治素质好,文字功力深,担任县志主编后非常投入,修志的七年中他完全钻进志稿中,夜以继日,废寝忘食,逐步成为全市著名、全省知名的修志专家。三是有一支团结高效的修志队伍。县志副主编罗先哲,在修志初期承担了大量的外调任务,几乎跑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坐硬板车,住小旅馆,吃最简单的饭菜,早上刚从外地回到家,下午接到新任务马上抬腿就走。正是凭着这种精神,他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大量的外调任务,为县志编纂取得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县志副主编赵安亭,承担了经济部类大部分篇章的写作任务。他热爱利津县,了解利津,文字功力深厚,工作认真严谨,写出的志稿厚重典雅。县志编辑崔建学,承担了大量县内基层修志单位的组织协调工作。工作中他不怕麻烦,不怕跑腿,为尽快完成基层志稿做出贡献。正是有这样一个结构合理、团结战斗的修志班子,才创造出《利津县志》快出书、出好书的优异成绩。

《利津县志》也有一些可商之处。如卷首彩色图片过少,不利于生动直观反映县情;有些内容记述中过于追求简洁,资料过于概括,不利于查询系统资料;各专业篇题及小序单起一页,突出了小序,但隔断了篇章的整体感,在版式上看也不美观。

人员编制

利津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明玉华主编、王华民 郭忠瑞 裴泽民副主编。

栏目介绍

主要栏目

全志采用中编模式,章节条目结合体,除概述、大事记、人物、附录外,共有专志26编,依次为:行政建置、地理环境、居民、城建环保、黄河、石油、经济综合管理、农业、工业、乡镇企业、商贸、招商引资、财政税务、交通邮电、金融保险、政党群团、政权政协、政务、军事、公检法司、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精神文明建设、民俗民情。

刊登内容

县份概况

利津县位于山东省北部,渤海南岸,黄河尾闾。东、南与垦利区东营区博兴县隔河相望,西与滨城区沾化区为邻,北与河口区接壤。县境呈西南至东北向狭长带状,总面积1665.6平方公里。全县共辖5镇4乡510个村委会,总人口291261人,其中农业人口243824人,占总人口的83.71%。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74.87人。

气候资源

利津境内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光照充足、气候温和,年均气温12.4℃,年均降雨量544毫米。利津县土地宽广。全县土地总面积15.46万公顷,已利用面积10.35万公顷,利用率66.9%。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的黄河纵贯全境,年平均径流量332.6亿立方米;59公里海岸线,平缓绵延,滩涂宽广。矿产富饶,主要有石油、天然气、卤水汁、盐、煤、地热等。生物资源丰富。植物资源中木本科植物有44科170多种,草本科植物41科117种;动物资源中,禽畜类为11科40多种,鱼虾蟹贝类216种。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各行业开发利用提供了充足的基础条件。

产业结构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1986年以来,利津县因地制宜调整经济结构,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2002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由1986年的1.78亿元上升到28.57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636元上升到9800元。

1985年以前,全县以种植粮食和棉花为主,产业结构单一,效益不高。1986年后特别是1990年以来,因地制宜进行大规模产业结构调整,创造出适合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改造的“上农下渔”生产模式。到2002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1985年的1.35亿元,提高到13.81亿元。工业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工业总产值由1985年的6044万元,提高到2002年的52.35亿元。工业经济效益全面提高,2002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6家,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2.52亿元,实现利税2.7亿元,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93.4%。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2.3亿元,占地方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7.11%。

2002年,全县公路通车里程1003公里,完成客运量79万人,货运量561万吨。全县拥有固定电话用户57833户,移动电话44698户,互联网用户857户,全年完成电信业务量3475万元。1986~2002年,实施“火炬计划” “星火计划”和科技攻关项目,共取得科研成果79项,其中24项达国内先进水平,19项达省级先进水平。

城建发展

利津县县城是一座具有800余年历史的古城,史有“凤凰城”之美称,几经战乱,几经兴衰,解放前面貌破旧不堪。解放后,虽有较大改善,但缺乏科学规划。1986年后,把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拉动全县经济发展的重点,突出发展县城,走利津特色的扩城之路,城市建设步入了快速良性发展的轨道。1997~2002年,全县城市建设累计投入资金20多亿元,县城区面积由4平方公里扩展到16平方公里,县城人口由3.2万人增加到6.5万人;城区绿化面积由39万平方米增加到507.21万平方米;县城主干道共安装路灯2480余盏。2000年12月,欧式商业街建成,成为县城一大亮点。2002年9月28日凤凰广场落成,向游人开放,成为利津县的象征。

参考资料

利津县志.同城网.2019-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