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织篢镇

织篢镇

织篢镇位于阳西县中部,是阳西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11.7°,北纬21.6°,行政区域面积为316.28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末,织篢镇户籍人口14.3万人,常住人口18.9万人。镇内下辖5个社区和27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地位于桥平二路6号。织篢镇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具有山海兼优的自然资源。该镇是一个农、林、牧、副、渔业五业并举的农业大镇,已建成两大养殖基地、二大海养基地、四个蔬菜基地和四条水果长廊,特色农业发展颇具规模。2021年,织篢镇共有渔船153艘,海捕年产量1.2万吨,产值1.5亿元。水产品养殖面积1.8万亩,产量2.5万吨,产值2.7亿元。

历史沿革

1953年,属十三区。1956年12月,改设织篢区。1957年2月,分设织篢、石、竹环、篢北4个乡。1958年5月,合并设织篢乡。1958年11月,并入大跃进人民公社。1958年12月,设织篢人民公社。1983年11月,设织篢区。1987年2月,撤区,称织篢镇。1988年4月,阳西县建县,称阳西县织篢镇。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织篢镇位于阳西县中部,东邻程村镇,南接溪头镇上洋镇,西连蒲牌镇,北倚塘口镇,行政区域面积316.2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大部分地区处于丘陵地带,小部分为盆地。境内最高峰崩口岭位于镇西南部,海拔513米。最低点石埗民委员会位于牛尾岭,海拔1米。

气候

织篢镇境内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常年温暖湿润,其特点是夏秋两季多台风暴雨,冬季有霜冻。全年无霜期340天,年平均日照时间1749小时,多年平均气节温23.1℃。

水文

织篢镇境内主要织篢河流经,境内八条河流均是织管河和丰头河的二级支流,自西向东南汇入南海

自然灾害

织篢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台风、洪涝和霜冻。

行政区划

截至2021年10月,织篢镇下辖5个社区、27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桥平二路6号。

经济

综述

加强水利设施建设,维护好乡村道路,保证充足的农业生产用水和交通的顺畅,落实优惠让利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开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公司+农户+基地”的形式,重点发展城郊型蔬菜种植业、生猪饲养业和滩涂养殖业,引进罗非鱼养殖,实现‘一镇多品”。蔬菜种植,以四个基地为基础,通过引资,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争取在太平、仓新、岑村建成连片蔬菜面积达5000亩,并以大棚种植和发展反季节蔬菜为主,发展以蒲牌片为重的北运椒面积超2万亩;平南县瘦肉型猪场将办成省级瘦肉型种苗场;海养基地重点引导发展高位池养殖,引进名、优、新、稀品种,在金钩村委会养殖1100亩半咸淡水罗非鱼,带动全镇。在搞好农业生产基地的同时,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做强做大农业龙头企业,拓宽销售渠道,开发国内外大市场。

农业

织篢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山海兼优,是一个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的农业大镇,已建成二大养殖基地、二大海养基地、四大蔬菜基地、四条水果长廊,特色农业颇具规模。二大养殖基地:分别是东村海狸养殖基地和平南瘦肉型良种猪场。二大海养基地:分别是谷石(谷围、石步)海养基地和金平(金钩、平南)海养基地,谷石海养基地总面积1.5万多亩,以谷围鸡乸朗村为中心,沿白土联围东西延伸5公里,东至石步牛尾石村,西至谷围南窑村,主要以精养虾蟹为主;金平海养基地总面积3000多亩,以金钩果子山为中心,向东沿河延伸2公里,也以精养虾蟹为主。四大蔬菜基地:分别是东村南面垌蔬菜基地、仓新水口蔬菜基地和太平高兰垌蔬菜基地。三个基地面积分别为800,500和300亩。主要以种植本地常规品种为主。另外蒲牌片为主的冬种北运椒生产基地。四条水果长廊:分别是广州—南宁公路、织溪公路,织洋公路、织塘公路沿线水果长廊。全以种植荔枝、龙眼为主,荔枝主要以妃子笑荔枝双肩玉荷包、白腊、白糖罂为主,龙眼以储良、石为主,325国道沿线的将军岭连片水果基地面积达万亩以上。

海洋渔业

织篢镇以加快渔船的改造实施科技兴渔,提高单产和开发深海、外海渔场为主,进一步完善渔业股份合作发展方略,大大提高了捕捞业的“抗风、抗浪”能力。最大的渔业公司为顺欣海洋渔业公司,自有海捕渔船100艘,另有投资经营渔船近250艘。2008年1-6月,全镇海洋捕捞产量8030吨,产值3518万元,同比增长11.2%。

工业商贸

织篢镇认真落实“大开放、大招商、大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工业强镇、商贸活镇”的发展思路,突出个体私营经营、外经外贸和科技型产业三个重点,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增加经济产量,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全镇民营企业达2895间,逐步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商贸体系。五金制品、帽袋、牙刷、皮袋、食品加工电子材料、玩具等已成为行业支柱产业,有多个品种出口国外。

交通

织篢镇境内有沈阳—海口高速公路、228国道、广湛高速铁路江湛铁路贯通全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1末,织篢镇境内有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90人,专任教师5人。小学27所,在校生6127人,专任教师631人。初中2所,在校生2683人,专任教师239人。

医疗卫生

截至2011年末,织篢镇境内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0个,其中卫生院1所,医疗站39个。截至2019年末,织篢镇境内有1所医院(阳西总医院),23个村卫生站。

社会保障

2019年,织篢镇医疗保险养老保险100%落实。完成2019年度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26500人,完成2020年度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114100人。投入救助金95万元开展城乡医疗救助150人次,发放优抚对象生活补助金451人400万元,发放享受高龄津贴补助金2524人113万元。

新农村建设

2019年,织篢镇开展大洲村、剑泉村、鸡村、石埗村4个核心村和28个辐射自然村建设,完成村道巷道路面硬底化9.6万平方米,建成新型垃圾屋26座、污水处理池20座、文化室12座、文化广场10座。开展牛岭、塘村、胶庠、平南县4条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村道硬底化、巷道硬底化、集中供水、排污管网、垃圾屋、公厕、污水处理池等7方面190个项目建设。打造牛岭大塘尾村、河角仔村成为全县创建新农村示范村亮点。推进全镇自然村开展全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230个自然村完成“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184个自然村完成村委会通自然村道路硬底化。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织篢镇因前人常聚在丹江河两岸用竹编织装衣物的簧,而得名。

文物古迹

忠勇祠位于阳西县织篢镇太平村,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平面呈方形,面积1389平方米。始建于明朝万历三年(1575年)。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重建时,在祠前增建七贤书院。现存祠院为清光绪年间重建,保存较完好。大洲村古村落位于阳江市阳西县织篢镇境内,距阳西县城3千米。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清乾隆三十三年(1767年)建成。总面积3500平方米,采用城堡与村落相结合的建筑方法建造。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