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禄吟台
光禄吟台又称“玉尺山”,福州市名胜,位于福州鼓楼区光禄坊8号光禄坊东北口,宋代法祥院遗址。宋熙宁三年,光禄卿、福州太守程师孟常游此,篆“光禄吟台”。清时,林则徐在此放鹤,“同光派”福建省代表人物陈衍、郑孝胥、林纾等也常在此聚会作诗。光禄坊内的名胜以光禄吟台最为有名,它集池、台、亭、石、花、木之胜,保留有清代曲池、石桥、小亭等景观,并有宋至民国十余段摩崖题刻,为游客观览之地,文人雅士集聚之所,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物价值。早在1961年此处就被列入福州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人文历史
在闽山,宋熙宁三年,知州事程师孟,光禄卿游于“法洋院”,见《寺观》寺僧为建光禄吟台,师孟篆书“光禄吟台”见《石刻》。四字镌于石上,又题诗曰:“永日清阴喜独来,野僧题石作吟台。无诗可比颜光禄,每忆登临却自回。”后人改名“光禄坊”。宋末法祥院地渐入民居,今之“道南祠”、“育婴堂”皆其旧址。按:法祥院地自后街英达铺至光禄坊、早题巷之埕里。宣和六年,僧了然所造大石盆得于英达铺破屋之土中,此一证也。陶舫左畔,每月明有韦驮影立墙下,此二证也。廒埕里相传为僧寺收晒之所,后人误为许玉史收晒之所,此三证也。元明以后吟台亦没于。《八闽通志》:“闽山在府治西南隅,其山自宋时铲削已尽,惟余巨石岿然,有大篆‘闽山’二字刻于石之东。
熙宁间程师孟尝游于此,寺僧为刻‘光禄吟台’四字于石之北。”师孟诗:“永日清阴喜独来,野僧题石作吟台。”今为居人所有。按:吟台一巨石,横阔一丈八尺,右侧仆于壑者尚有四尺许,去‘光禄吟台’大篆三尺,有‘熙宁三年□知州事程’楷书十字,每字径五寸,‘知州事程’四字,字最完美,知字之上六字,虽久经剥削,字犹可辨。程字之下,仆于壑者,以尺寸计之尚应三字,必师孟书三字也。二石中断之处犹宛然吻合,惜掩入壑底,无从探索。《八闽通志》万历《宁武府志》、《福建通志》皆作“熙宁间程师孟以光禄卿游法祥院寺,僧为镌‘光禄吟台’四字于石,”不敢决其年分、断为程笔者,乃未曾摩岩详绎之故。独《闽都记》作“熙宁三年,王应山又未见知州事程”等字,故知其为熙宁三年,不知其为公辟篆书。《榕阴新检》所云林员外伪刻十九字,官爵年分皆误者,乃在公辟大篆与此刻十字之间,兴公亦未见公辟楷书,且不知右石之仆于壑也。苍光绪七年入居闽山,去《乌石山志》之成已四十年,镇日审视知其原委,不可不辨。又按:“乌石山宿猿洞、冲天台、道山亭皆公辟篆书,各径二尺,笔法与光禄吟台四字相同。又宿猿洞,熙宁元年公辟题石楷书,其笔意亦与此十字一律,光禄吟台篆书与此行行款楷书均为程笔无疑。明万历间属林郎中有台字南山,闽县人,嘉靖乙卯举人,能诗工画著有《南山集》。崇祯间为孙提学昌裔详《人物》。宅,子诸生学稼附《昌裔传》读书其中。国朝顺治戊子,地经兵,金提学镜入居之。康熙帝间镜流口外,仕闽藩流口外。宅属何提督傅。乾隆时居人杂,毁石伐树,亭台其间。景点信息摩崖石刻光禄吟台历史悠久,其地遗存不少历史名人的遗迹遗物。现存文物中最有价值的是摩崖石刻,巨石一带共有13段摩崖石刻,其中现存8段,佚失5段。现存摩崖石刻最早是程师孟题刻,其文楷书,字径13厘米,文;“熙宁三年□月知州事程师孟书”。此是程师孟在光禄吟台仅存的题刻。摩崖石刻中最有名的是光禄吟台榜书,其摩崖高252厘米。宽206厘米。正文篆书,字高95厘米,宽70厘米。旁款楷书,字径11.5厘米。文:“光禄吟台。”右款:“明嘉靖十四年孟冬吉旦闽石居士。”左款:“宋嘉定十三年中秋节望日,提刑福州市知州事程师孟书。”宋梁克家《三山志》记载:熙宁二年(1069年)程大卿师孟诗“永日清阴喜独来,野僧题石作吟台;无诗可比颜光禄,每忆登临却自哀”。明黄仲昭《八闽通志》云:“熙宁间程师孟尝游于此,寺僧为刻‘光禄吟台’四字于石之西。”民国陈衍《福建金石志》曰:“以为师孟自篆者大误,……师孟以熙宁元年知福州,而此题嘉定区十二年,相去一百六十余年……盖明时不学之徒添勒其款以欺人者。”上述三部地方志记载说明:一、“光禄吟台”四字不是程师孟书,而是师孟游此地时,僧人为之题刻。二、“宋嘉定十二年……程师孟书”之句是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闽石居士所书。摩崖石刻中较典型是闽山地名题刻,其摩崖高165厘米,宽120厘米。隶书,正文字高75厘米,宽60厘米,旁款字径10厘米。文:“闽山。雪楼程师孟书。”明《八闽通志》记载:“闽山在府治西南隅。其山自宋时铲削已尽,惟余巨石岿然,有大篆‘闽山’二字刻于石北。”郭柏苍《乌石山志》云:“闽山二字径尺许。不知谁氏之笔。”现存“闽山。雪楼程师孟书”的“雪楼程师孟书”旁款,疑为后人增刻。清《榕阴新检》记载:闽山,此为林南山伪刻。摩崖石刻中有一段曾仰丰诗刻,其文:“足迹思量历九洲,偏于归计转悠悠。南京市吏隐添霜发,玉尺山光忆旧游。香草诗家犹一派,工梅雅集画名流。扬侯英发除荆辣,揽澄清盼状。颂颐都转修治闽光禄吟台旧迹,征题赋寄,三十六年三月,曾仰丰。”曾仰丰,福州人,民国时期任川康盐务局长,后调任福建盐务局副局长,著有《中国盐政史》。摩崖石刻中还有侯荫培题记:“民国壬戌之秋奉命来闽都转政,公馀之暇饱山水之乐。古人云园曰涉以成趣,信不虚也。因跋数语以志雪鸿。丙寅秋,武清侯荫培题。”吴弦于民国18年(1929年)榜书:“半潭秋水,一房山区。”胡氏于民国35年(1946年)榜书:“山不在高。”卢兴荣等题刻:“适子馆。若浮都转属题,氿溪卢兴荣。”卢兴荣(1896~1950),别号光宗,尤溪县人,卢兴邦之弟。历任东路讨贼军营长、国民革命军闽北第八路司令、第五十二师师长、福建省政府委员。1936年任少将,1937年升任副军长,后调任军事委员会中将高级参议。1948年当选为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后向中国人民解放军投诚起义,1950年12月病逝尤溪。光禄吟台还有佚失的5段摩崖石刻:1.蒹秋(郭柏苍)诗刻:“世事浑如一局棋,我来况是白头时。千年邱壑聊伴客,自笑还题石上诗。光绪辛巳,蒹秋题沁泉山馆,诗书镌光禄吟台石侧。”2.叶大泳等题名:“闽县叶大泳、陈懋侯、陈建侯,侯官刘大受于沁泉山馆煎茶,坐月澈晓。时光绪癸未初秋壬辰。”叶大泳,闽县人,光绪二年(1876年)举人,官龙溪县训导。陈侯,字伯双,闽县人,年四十成光绪二年进士,官江南道监察御史。陈建侯,字仲耦,系懋侯孪生弟,咸丰五年(1855年)举人,官户部主事,知安陆府、汉阳府、庆安府、武昌府,赠大学士。3.王仁堪题名:“癸未十一月丙戌夕,澹月疏星,与绿泉丈话别于闽山鹤磴荔阴中,可庄王仁堪题。”王仁堪(1849~1893),字可庄,号忍庵。闽县人,光绪三年(1877年)状元,知镇江市、苏州市知府,秉性耿直,不阿权贵,在江苏省锄豪强,恤民隐,有政绩。4.郭宜等题名:“绕闽山梅花十五树。光绪甲申人日,闽县郭媄宜,妹问琴、拾珠,问琴媳陈闺瑛,拾珠女陈闺瑜、闺琬、闺琛,犹女王如,侯官郭凤楣、妹凤楹,沁园主人叶叔艳,冒冻历览围,谈诗于柳湄小,夜分而罢,拾珠识之。”郭媄宜、问琴、拾珠均为郭柏苍女。媄宜,长泰区教谕、闽县陈为舟妻。问琴,龙溪县训导、闽县叶大泳妻。拾珠,翰林院编修、四川省学政、闽县陈懋侯妻。陈闺瑛,湖北武昌知府、闽县陈建侯女。陈闺瑜、闺琬、闺琛为陈懋侯女。王珪如,举人王修文女。郭凤楣,侯官举人刘大受妻;凤楹,河北道、侯官郭溶女。叶叔艳,翰林院侍读、广东省学政、闽县叶大焯女。5.寤轩老人榜书:“沁泉。光绪辛巳,但寤轩老人得泉于此。”《乌石山志》记载此系“光绪七年邑人郭柏苍镌”。遗迹光禄吟台不仅有摩岩石刻,还遗存有漾月池、沁园、石桥(东杠巡栏桥)、亭榭、石槽、隐泉水井。同治年间,李员外作梅住玉尺山房时得闽山保福寺石盆(法祥院宋代石槽),立松化二石于盆中,并作《闽山隶书松化盆池赞并序》。光禄吟台前现存一口长约268厘米,宽105厘米,高42厘米的宋代石槽(石盆)(图二),此石槽当为李作梅所得闽山保福寺石盆,槽边镌刻“宣和六年甲辰季冬造盆,了然建置。光绪辛巳侯官郭柏苍摹刻其文于左。”所谓“摹刻”,即郭柏苍挖漾月池时出土法祥院了然和尚建置的石槽,槽外壁镌刻的“宣和六年甲辰季冬造盆,了然建置”之字已漫灭,遂摹刻其文于槽之左外壁。隐泉水井的井身为砖构,井栏用整块花岗石凿为圈状,口径约42厘米,外壁阴刻:“隐泉。辛巳苍书。”正文行草,旁款篆书(图三)。沁园为假山构筑,在光禄吟台前。郭柏苍于光绪七年(1881年)挖漾月池,取土筑假山,假山层累曲折,植松竹梅杏李木62株。假山之巅今新建一座凉亭,亭六角、木构,名曰:“追昔亭。”(图四)追昔亭原在光禄吟台西侧,系郭柏苍于光绪八年(1882年)为祀光禄卿、知福州市事程师孟而建造;郭柏苍《追昔亭》诗:“读遍名山石上文,吟台清兴更凌云。万株手植无人忆,我独瓣香忆使君。”爱新觉罗·旻宁三十年(1850年),林则徐在光禄吟台西叶敬昌宅的四向亭前放鹤,后人在其地刻“鹤磴”二字,并题诗:“吟台四鹤舞跹,引吭齐鸣立几前。似欲长叼廉吏俸,不思比翼上青天。”郭柏苍《鹤登》诗:“四向亭前冲天鹤,千年鹤骨应已槁。吟台西畔鹤磴高,鹤去人归磴亦宝。文忠头白返乡闾,乡闾瞻仰群遮道。名贤面目世共图,一霎游踪迹不埽。园林放鹤事寻常,林下清风怀二老。主人与客品相高,笼鹤放鹤鹤不恼。苔阶几曲上荔阴,此处闲行休草草。”数年前,书法家佛子明璧(赵玉林)在假山东边立一块“鹤磴”石碑,以纪念林则徐放鹤之事。著名诗文明陈朝锭《登光禄吟台》薛老峰前返照深,名山高绝敞云岑。偶过光禄吟诗处,聊与高人说道心。花影满庭香气散,凉吹树月华新。王猷定最有探奇癖,何日重邀过竹林。陈《光禄吟台》诗城市出山骨,嵯峨花竹中。昔贤有遗迹,托趣乃相同。石色冷清翠,岚光湿晚空。持杯行采胜,月上半岩东。徐延寿《九日集光禄吟台》选胜宜于近处攀,石崖藏在户庭间。茶声沸雪初生眼,枫叶含霜乍改颜。种树不余三尺地,下楼犹剩半帘山。义熙风景依稀似,送酒无人叩竹关。国朝郭雍《何氏园林》(何氏、即何傅。)光禄旧吟台,烟消鸟迹开。浩歌思天末,急雨自东来。杨柳科千丝断,葡萄半架摧。风流总尘迹,勿抱昔人哀。路慎庄《重九后游光禄吟台》棘闱初罢试,重九又登山。秋雨江城外,孤云海若间。石高松自仰,鸟下径长闲。贤守清吟地,庸才愧独攀。祁之《陪小洲侍御李生春阑游光禄吟台》当年贤太守,公暇偶来游。废寺残碑少,吟台古篆留。宅因易主胜,石为傍池幽。(芸卿观察始购斯宅。)烟树团团外,沧江向海流。石鼓僧凤超《同羽客吉永游光禄吟台》野僧不知诗,顽然解题石。风雨八百春,留此名贤迹。我来秋正高,江海浮天白。一指虚空,万籁归履。眼中无去来,石鼓在咫尺。郭拾珠《已未游叶琴姐所居闽山光禄吟台》台前堪望海,屋里独藏山。老树曲承露,丛菁密掩关。雨多潭影净,苔古篆文斑。贤守高吟地,祇余夕鸟还。”江湜《光禄吟台》诗:“吾乡贤郡守,公暇日来游。愧我不得志,一身行九州。闽山向海去,江水在天流。尚有高人伴,犹深烟树愁。羽人吉永《登光禄吟台》栽木筑城勤未休,清闲尚得日来游。微名乌足传千古,遗爱方能剩一丘。无数乱山烟树外,一钩纤月海天头。明朝试向台前望,始解新愁是旧愁。郭柏苍《光禄吟台》使君下车先筑城,使君临去复栽树。公暇遗墨遍名山,闲情犹作登高赋。我在公后八百年,唐宋院宇沉云烟。台石铲凿亦过半,独有古篆仍苍然。福州市一记实可采,熙宁三年宛然在。好古无据漫流连,江山万古空相待。台前数石日摩挲,临风追想泣且歌。歌声未彻寒月落,终古人事归蹉。”又《光禄吟台》诗:“景物推迁未足凭,吟台又待我曹登。疏狂到老还多事,游眺今年渐未能。青眼不随杯酒,微名犹被俗人憎。乱离羁旅疏投赠,手订遗篇忆到僧(续修《乌石山志》采及方外)。陈懋侯《登光禄吟台》闽山首受乌山脉,山气回旋结岩石。广开院宇僧何馋,火醋燎石为赤。商贾那知丘壑奇,壁立当门坏玉尺。独有吟台神鬼呵,刀斧不伐前贤迹。巍然八百二十秋,敢与斯论点划。居人寥寥不闻名,阿翁今日有斯宅。良辰把酒及英媛,愧我舌强眼空白。梨花乱落柳絮飞,细雨微风埽游迹。百年来登者何人,大声疾呼动魂魄。陈建侯《人日游光禄吟台》结构爱与城市背,题诗终古无凡辈。山仍荒服冠七闽,台抱吟魂落阛阓。高人头白穷搜罗,眼中蔟蔟程笔多。诸书但载僧题石,泐石翻壑谁摩挲。笑我日追籀斯迹,未能下笔除臼科。独坐台石领古意,山水文字相婆娑。七城烟景春更足,明朝载酒还经过。王珪如《游光禄吟台》由来磊落奇杰士,往往豪情寄山水。前人迹藉今人修,今人名附前人纪。一丘一壑本寻常,品题便作千秋美。闻道汾阳市世胄家,清华直继亲仁里。林泉绕屋屋藏山,中有吟台峙旧址。光禄风流韵事多,南来五马穷岩阿。法祥院里曾游处,篆文勒石犹嵯峨天皇。君不见钓龙台戏马台,英雄割据空崔嵬。又不见姑苏台铜雀台,薰销艳歇谁复来。片石摩挲长不朽,天公终与文人厚。2010年4、5月间,修缮月余,于2010年5月18日重新开放。旅游天气福州市位于欧亚大陆东南边缘,东临太平洋,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福州气候资源丰富,气温适宜,温暖湿润,四季常青,雨量充沛,霜少无雪,夏长冬短,无霜期达326天。年平均日照市数为1700~1980小时;年平均降水量为900~2100毫米;年平均气温为16~20℃,最冷月1~2月,平均气温达6~10℃;最热月7~8月,平均气温为24~29℃。极端气温最高42.3℃,最低-2.5℃。年相对湿度约77%。近年来常出现热岛效应,又福州市为盆地地形,夏季中午气温高达36℃以上。福州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夏季以偏南风为主。7~9月天气炎热,是台风活动集中期,每年平均台风直接登陆市境有2次。最佳旅游季节为每年4~11月。春季:常阴雨绵绵,气温变化较大,是一年中阴雨天最多的季节。有春雨期(3~4月)和梅雨期(5月)之分,春雨期天气冷热多变,有的年份还会出现倒春寒天气和冰雹等强对流天气;梅雨期温度显著升高,湿度大,雨水多。夏季(6~9月):以晴热高温天气为主,是出现局地热雷雨天气和热带风暴、台风活动最集中的时期;秋季(10~12月):天高云淡,日照充足,湿度减小,温度适宜;冬季(1~2月):雨量一般较少,气候温和,极少有零下低温出现。
地址地址:福州鼓楼区光禄坊8号光禄坊东北口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