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
克拉克·伦纳德·赫尔(Clark Leonard Hull, 1884年5月24日-1952年5月10日),美国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逻辑行为主义创始人。他以与爱德华·托尔曼的辩论及其驱动理论而闻名。赫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学习理论和动机,试图通过行为科学定律来解释这些现象。他的主要作品包括《死记硬背的数学演绎理论》(1940年)和《行为原理》(1943年),后者确立了他对动物学习和条件反射的分析成为当时主导的学习理论。赫尔的模型用生物学术语表达,涉及生物的需求、驱动力和目标导向行为。他最著名的是“目标梯度”效应或假设,即生物在达到驱动力对象的最后阶段会投入不成比例的努力。2002年发表的《综合心理学评论》调查将赫尔评为20世纪引用最多的心理学家中排名第21位。
人物经历
早期经历
赫尔于1884 年 5 月 24 日出生在纽约州阿克伦的一座木屋里。他的父亲很有权力,脾气暴躁。他的父亲基本上没有受过教育,并在 15 岁时与他的母亲结婚,母亲是一位来自康涅狄格州的害羞女人。克拉克的父亲没有接受太多的教育,因为他的父亲小时候工作量很大,所以他没有接受过太多的教育。没学会读书,最终是由他的妻子教的。三四岁时,赫尔和家人搬到了密歇根州的一个农场。在这里,他和他的弟弟韦恩通过做体力劳动和做家务来帮助农场。
赫尔在西克斯村的一所只有一间教室的小型学校接受教育,那里大约有二十到三十名学生。他经常缺课去农场干活。他很早就表现出对数学的熟练程度,但发现语法有点困难。当他11或12岁时,他被一个名为基督教十字军的宗教团体强迫皈依基督教。这次经历使他重新思考自己的宗教身份,最终完全放弃了宗教。17岁时,他通过了教师考试,成为一所类似小校舍的教师。他的宗教危机和他的教学经验相结合激发了他寻求进一步的教育。他在西萨吉诺县的一所高中就读,与学校校长住在一起,以换取做家务。赫尔的无神论几乎导致主管把他赶出去,但他的妻子让他重新考虑。高中毕业后,赫尔离开了学监,但一直与他保持联系,直到他去世。
教育经历
高中毕业后,赫尔继续在阿尔玛学院学习。他在数学,尤其是几何方面继续表现出色。他对几何的兴趣启发他开始思考思维如何在已知的基础上创建新的联系。在阿尔玛学院期间,他阅读了巴鲁克·巴鲁赫·斯宾诺莎的作品,他很欣赏斯宾诺莎,但最终并不同意他的观点。正当他即将从学院毕业时,他参加了一场食物被污染的宴会,并感染了几乎致命的伤寒,这使得他延迟了返回大学的时间。那段时间许多人死亡,赫尔本人也差点丧命。他留下了永久性的健忘症和对名字的普遍不好的记忆,这影响了他的余生。随着健康状况的好转,他回到阿尔玛学院,在那里学习数学、物理和化学,打算成为一名工程师。他的目的是获得另一所机构的采矿工程项目的资格。
在阿尔玛学院学习两年后,赫尔搬到明尼苏达州希宾,担任学徒采矿工程师。然而两个月后,他患上了小儿麻痹症,导致一条腿瘫痪,他在父母家休养了一年,迫使他重新考虑自己的人生道路。他考虑成为一神论牧师,因为他发现他们以哲学为中心的布道很有吸引力。他对哲学的热爱最终引发了他对心理学的兴趣,并在康复期间研究了心理学。他通过阅读威廉·詹姆斯的《心理学原理》开始了他的旅程。他还对沃森和伊万·彼得罗维奇·巴甫洛夫的著作特别感兴趣。当他开始读书不久,他的眼睛就变得弱了,他的母亲就给他读书,直到他的眼睛变得足够强,可以自己读书为止。一年后,他决定回到家乡的单间学校任教,学校已扩大为两间教室。教书两年后,他用很少的钱娶了伯莎·尤茨(Bertha Iutzi)。与 Bertha Iutzi 结婚后,他们都开始就读密歇根大学。在这里,他开始正式学习心理学,并于 1913 年获得学士。在肯塔基州任教后,赫尔接受了约瑟夫·贾斯特罗 ( Joseph Jastrow)领导下的威斯康星大学助教职位,以便加入他们的研究生课程。在上课和工作的同时,他私下进行了基于概念演化的研究,后来他将其应用到了他的论文《概念演化的定量方面》中。毕业后,他做了一段时间的半职助理,最终在威斯康星大学担任全职讲师,然后转到耶鲁大学。
工作经历
1929 年,他开始在耶鲁大学任职,并担任斯特林教授直至去世。除了他的其他教学之外,他还能够教授心理测试和测量课程。由于他喜欢课程中的数学部分,他将课程改为能力倾向测试,重点是职业指导的科学基础。另一方面,赫尔还进行了研究,建造了一台可以自动为他执行所有相关工作的机器。在教授能力测试课程后,赫尔继续为医学预科学生教授入门课程。在教授这门课时,他特别注意到暗示和催眠。这是他在该领域进行实验测试的起点,其中赫尔专注于实验心理学中的定量方法。经过十年的深入研究,他于1933年写出了《催眠与暗示》一书。 写完这本书后,他决定继续在实验领域,除了医学预科课程外,还教授这门课程。赫尔非常渴望教授这门课程,并认为这种特定类型的科学是真正心理学的基础。 1929年,他被邀请到耶鲁大学心理学研究所担任心理学研究教授,研究有关系统行为理论的问题。1930年,他得出了关于心理学的几个结论:第一个是他相信心理学是一门真正的自然科学。第二个是它的主要定律是通过适度的数字方程来定量表达的,并且所有复杂的行为或单个个体都将被推导出为第二定律。第三,行为的主要定律(基于条件)也可以从相同的主要方程导出为定量定律。他和其他心理学家(尼尔·E·米勒、约翰·多拉德和 OH·莫尔)更多地研究了这些想法,他们试图理解什么强调了条件反射和行为,同时也试图理解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和其他像他一样的人。这最终导致了他最著名的著作《行为原则》。
主要成就
学术体系
演绎系统
赫尔从逻辑实证主义和操作主义方法论出发,认为这种科学体系必须具备以下三个特征:
其一、有一套表述清晰的公式以及被与以具体明确的“操作性”定义的一组重要术语。
其二、从以上的公设出发,以尽可能严密的逻辑演绎出一系列相互连结的,包括有关领域的具体现象的定理。
其三、以所观察到的已知事实去检验、印证以上的定理。如果两者一致,则该理论系统为真,否则是没有科学意义的。
赫尔称这个科学理论体系为“假设—演绎”系统。赫尔希望将假设—演绎的方法应用于心理学中,最终使心理学成为像物理学和数学等自然科学一样客观的科学。
行为原理
学习的性质:刺激—反应的联结
赫尔坚持学习的联结观点,他修改了S—R的公式,使之成为S—s—r—R的公式。其中S为外在环境刺激,s为刺激痕迹,r为运动神经冲动,R为外部行为反应。赫尔认为,外在环境刺激消失后仍持续存在一段时间,成为刺激痕迹,该刺激痕迹导致了运动神经冲动,而该运动神经冲动最终导致了外部行为反应。
学习的基本条件:接近和强化原则
赫尔认为,刺激与反应在时间上的接近将加强该刺激引起该反应的可能性,但接近并不是学习的唯一条件,只是一个必要条件。学习的另一个必要条件是强化,没有强化,便没有学习。强化分为初级强化和次级强化。
赫尔将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力量称之为习惯强度,以sHR表示。sHR由接近和强化而得到加强。赫尔用公式表明了强化和习惯强度的函数关系
sHR=1-10 (n为强化的尝试次数)
行为的动力-- 驱力(D)
内驱力是有机体组织需要状态引起的刺激,是有机体一切行为反应的动力,他的力量是可以由生物需求被剥夺时间的长短或所激起的行为的强度、力量等客观指标来加以确定。一个已经习得的反应是否发生的可能性(反应势能,以sER表示)是受习惯强度和内驱力所决定的。
sER=D X sHR
赫尔把内驱力分为原始内驱力和继起内驱力。原始内驱力是与机体的生物需要相伴随,是维持生存所必需的。如饥、渴等。继起内驱力是指某一中性刺激由于伴随过原始内驱力的降低,因而也就具有内驱力的性质。例如手被火炉烫伤,原始内驱力(解除烧伤之痛)驱使手立即缩回。与此相伴随的一个中性刺激,如看见火炉,可能由此而获得了强化的性质,即看见火炉,手即缩回。
出版著作
主要著作
其他作品
突出贡献
推动行为心理学发展
赫尔的理论是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最受争议的学说。据统计统计,1943年《行为原理》出版之后的十年间,在有影响的《实验心理学杂志》和《比较与生理心理学杂志》上发表的所有实验研究中,有40%涉及到赫尔理论的某些方面。仅仅考察学习和动机领域时,这个数字使增加到70%。赫尔的影响还超出了这些领域,在1949年到1952年间,《变态与社会心理学杂志》中有105处提到赫尔的《行为原理》,比第二名高出3倍有余。此外,赫尔的理论是心理学史中最具启发性的理论之一,心理学家还从赫尔的理论中衍生出许多研究课题,激起了前所未有的大量实验研究。赫尔对强化、驱力、消退和泛化的解释已经成为后来的研究者讨论这些概念的标准参考框架。
促进耶鲁学派形成
赫尔的理论提出后,吸引了许多同事、学生及追随者。他们或者接受和传播赫尔的思想,或者补充、修正和发展赫尔的理论,以致形成了对美国心理学界产生很大影响的耶鲁学派。赫尔在耶鲁大学任教23年,培养了不少心理学人才,著名心理学家斯彭斯、米勒、认知心理学家威廉·吉布森等人都是他的学生。赫尔逝世后,他的学生斯彭斯成为其观点的主要代言人,他扩展了赫尔的理论并对之做出了重大修正。赫尔的其他重要追随者还包括:米勒把赫尔的理论扩展到人格、冲突、社会行为和心理治疗等领域;西尔斯把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许多概念转化为赫尔式的术语,并广泛地从事儿童心理学的实验研究;莫勒在研究诸如人格动力学以及当出现恐惧或焦虑时的学习的具体特征时,遵循了赫尔的许多观点。此外,赫尔还吸引了来自一些国家尤其是日本的学生。在耶鲁大学跟随赫尔获得学位的日本学生回到日本后建立了日本心理学的“赫尔学派”,以至于在20世纪5o年代和60年代早期,日本的心理学杂志包含了大量“赫尔式”的文章,报告对“赫尔式”变量间交互作用的实验研究。
研究方法成为经典方法论
赫尔在研究中所使用的实证主义方法通过其学术继承者保存了下来。在实验心理学的研究生院,都要求学生系统地做研究。也就是说,他们要学习从有效的理论中推导出可检验的假设,操作性地界定术语,搜集与假设有关的资料,以及根据经验结论修正理论。这些理论不再具有赫尔理论那样的正式性或精确性,但思维方式是相同的。
荣誉奖项
赫尔曾获得许多科学协会的荣誉。赫尔于1935 年至 1936 年间担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赫尔于 1935 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并于 1936 年当选为美国国家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 赫尔于 1945 年获得沃伦奖章。
人物评价
1945年欧内斯特·希尔加德在实验心理学家协会授予赫尔沃伦奖章肯定了赫尔的贡献:“因为他精心地发展了一种系统的行为理论。这种理论激发了许多研究,而且被以一种精确的和量化的形式加以发展,以便可以进行能够被经验检验的预测。因此,这种理论在其自身中包含着最终证实其自身和最终可能反证其自身的种子。这是迄今为止心理学史上的真正独一无二的成就。”“必须承认,赫尔的理论体系在他生活的那个时代可算是当时存在着的最好的体系了——不一定是最切近心理现实的一个,其概括结论也未必是最能持久的——但是却是最巨细无遗的一个,从头到尾数量化,且处处与经验的测验紧密联系。
郭本禹和修巧燕批评赫尔的体系冈缺乏普遍性:他过于雄心勃勃,试图建构一种具有异常复杂性和数学精确性的理论,但这种理论却建立在一种非常狭窄的经验基础之上,即动物有机体在人为的、高度受控的、简单环境中的行为。
后代心理学家,甚至是他的同情者欧内斯特·希尔加德也一致认为,赫尔理论工作中的具体数量细目是最武断的、最不重要的、最乏味的、最缺乏持久性的。
张后认为赫尔对心理学的主要贡献不在于他的理论内容,而在于他对用假设演绎法建立一个系统的数量化心理学体系所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