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始创于隋朝,完善于唐朝,清代末年被废置。“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为中央最高行政机构;“六部”指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为中央最高职能部门。
三省中最早设立的为尚书省,三国时期,曹魏将尚书台独立,发展成为政务机构。为避免尚书省职权过大,于是设立中书省,主要负责起草皇帝诏令。到南北朝时期,又发展出门下省,掌管皇帝诏令的传达。此时已形成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的中央官制。六部职掌事务最早源于秦汉九卿职务,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省分曹治事,曹渐变为部。隋朝建立后,借鉴汉魏以来的政治制度,确立以三省六部为主体的中央官制。三省为中央最高统治机构,分别是内史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凡有政事,都先由内史省撰拟诏敕,再交付门下省审核,最后送达尚书省执行。文书到尚书省后,通过六部来落实,六部分别为吏部、礼部、兵部、刑部、民部(唐初改为户部)、工部,每部都各设四司。吏部主要职掌官吏的考核和任免事项;礼部主掌礼仪制度;兵部主要负责管理军政;刑部掌管法律和刑狱;户部主管户口、赋税等;工部掌管水陆工程等事务。
唐朝沿袭隋制,建立三省六部,以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为宰相,为提高办事效率,李世民又设置宰相办公衙门,称中书门下。各部设有尚书主管本部事务,并设侍郎辅助。唐末到五代十国时,宦官担任枢密使涉政,三省分权遭到破坏。北宋初期沿袭五代官制,政务都被归于中书门下、枢密院及三司,三省长官成为寄禄官,六部职掌事务也很少。赵顼于元丰年间改制,三省六部恢复职权,还并入其他机构。南宋乾道年间,赵昚赵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兼管三省事务,三省制度名实俱亡。同时期的辽朝、西夏、金朝在中央官制的设置上深受三省六部制影响,辽朝在南面官中仅设置中书省管理政务。西夏设有中书省掌管政务,还设立尚书省考核百官及管辖六司。金朝初期设有三省六部,正隆年间完颜亮完颜亮为加强中央集权,撤销中书省和门下省,设立尚书省为最高政务机构。元朝时,取消尚书省和门下省,只设中书省,六部也被改隶中书省。明朝初期,朱元璋沿袭元朝一省制,设立中书省为政务中枢。洪武十三年(公元1379年),中书省被撤销,六部直接由皇帝统辖,地位提升。清朝沿明制,但由于各省设有督抚掌管政务,六部降为一般行政机关。清代末年推行新政,六部陆续被新部门取代,逐渐废除。
三省六部制确立和运用,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次重大的变革,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在职权上,三省六部之间分工明确,互相配合又互相牵制。在运行机制上,三省六部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决策权和行政权之间的分离。一方面便于国家权力的高度集中,另一方面利于国家的社会稳定和社会有效治理。受中国文化影响,日本、越南、高丽等首都仿“三省六部制”在中央设立职能部门。
名称与由来
三省六部是在汉魏以后逐渐发展的中央官制。三省指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为中央最高行政机构;六部则是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为中央最高职能部门。
三省
早在战国时,就设有“尚书”一职,负责掌管文书。到秦朝时,尚书成为少府的属官。西汉,刘彻授予尚书决策的职能。东汉时期,设置尚书台,下设六曹治理事务,成为中央政务中枢机构。三国时期,曹魏令尚书台独立办公。晋朝时,尚书台完全剥夺九卿的权力。到了南北朝,开始称为尚书省,正式成为总理全国政务的最高机构。
中书省长官为中书令或中书监。“中书令”为西汉武帝时期设置的官职,由宦官担任,在内廷帮助皇帝传达诏令。黄初年间,曹丕曹丕废除秘书省,正式设立中书省,由中书监与中书令执掌,主要负责起草皇帝诏令。由于中书省职掌机密,与皇帝关系密切,逐渐取代尚书台成为中央决策机关。到了晋朝,中书省被称为“凤凰池”,成为正式的宰相机关。南北朝时期,中书省主管决策,兼管撰修国史、礼乐、判决疑案。
门下省的设置源于其长官侍中。侍中始置于秦朝,为皇帝侍从官,其地位卑微。到西汉时成为加官,东汉时期,侍中因常与皇帝接触,故得以参与批阅尚书奏事和出宣诏命。魏晋,其职权扩大,与尚书同等地位。到南北朝时,开始成为独立部门,被称为“门下省”,主要掌管皇帝诏令的传达,并对诏奏具有封还和驳正的权力,同时还兼负侍奉皇帝生活起居的职能。由此门下省与尚书省、中书省形成对朝政决策权力三足鼎立的局势。
六部
六部隶属尚书省,为中央职能部门。六部的职务与秦汉九卿所掌职务相同。自西汉刘骜刘骜起,在尚书仆射之下设有尚书四名,各领一曹职事。到东汉刘秀发展为六曹,其制不详。魏晋以后,尚书分曹数量不定,但都以右仆射为长官,右仆射空缺时,则由尚书主领。下有属官尚书郎分曹治事,魏时有二十五曹,晋时有三十五曹,是为后世各部司的起源。南北朝时期,各曹称谓不同,但职责大致相同。北齐设有吏部,殿中,祠部,五兵,都官,度支六曹,分领二十八曹。而在北周,未设尚书省,效仿《周官》之制,设立天官(同吏部)、地官(同度支)、春官(同礼部)、夏官(同兵部)、秋官(同刑部)、冬官(同工部)。隋朝建立后,废除北周六官制度,将五兵改为兵部,都官为刑部,度支为民部,祠部为礼部,殿中为工部,并将曹改成司,由此历代相沿至清末。
历史沿革
隋朝确立
杨坚建立隋朝后,借鉴汉魏以来的政治制度,确立以三省六部为主体的中央官制。三省为中央最高统治机构,分别是内史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凡有政事,都先由内史省撰拟诏敕,再交付门下省审核,最后送达尚书省执行。内史省以内史令为其长官,下设属官内史郎、内史舍人,主要职掌草拟、颁发皇帝的诏令;门下省的长官称为纳言,下设给事黄门侍郎、散骑常侍、通直散骑常侍、谏议大夫等,主要负责对朝廷决策的审核与驳正;尚书省则是行政运转的核心,其长官为尚书令,副长官为左、右仆射。尚书省的职能主要通过六部来执行,在各部都设有尚书统领,其下分辖三十六个侍郎,贯彻和执行皇帝的诏令及日常行政事务。隋朝名义上虽然以三省长官和副长官为宰相,但实际上尚书省长官职权最重。
六部依次为吏部、礼部、兵部、都官(后改刑部)、度支(后改民部)、工部。吏、礼、兵三部由左仆射主持事务,度支、都官、工部三部由右仆射主持事务。在各部又都设有四司分领职务,吏部下设吏部、考功、司勋、主爵四司,主要职掌官吏的考核和任免事项;礼部下设礼部、祠部、主客、膳部四司,主掌礼仪制度;兵部下设兵部、职方、驾部、库部四司,主要负责管理军政;都官下设都官、刑部、比部、司门四司,掌管法律和刑狱;度支下设度支、户部、金部、仓部四司,主管户口、赋税等;工部下设工部、屯田、虞部、水部四司,掌管水陆工程等事务。六部共计二十四司,以吏部、礼部、兵部、都官、度支、工部六司为头司,其他都是子司。
隋炀帝即位后,在大业三年(公元607年)调整了官制。将中书省改成主管拟定诏令的机构,原撰修国史的职能划归秘书省,礼乐职能划归太常寺,兼理疑案的职能划归大理寺,并取消中书监和中书令。在六部中,改各司侍郎为郎,并为各部尚书增设一名侍郎为其副手。门下省中增设给事郎官职,主要负责“省读奏案”。此外,增设殿内省,负责皇帝和皇族的生活事务。
唐朝完善
唐朝建立后,在隋朝官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度。武德初年,三省沿袭隋制,分别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由于中书省与门下省关系密切,同为决策机构,将它们合称“北省”,而尚书省称为“南省”,负责行政执行。三省长官依次为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因李世民曾就任尚书令,故不再设置此职,尚书仆射成为尚书省长官。为提高办事效率,唐太宗李世民又设置宰相办公衙门,称其为中书门下。三省长官都为宰相,其品级尊崇,被授官职之人通常是由他官中选拔人才而兼摄宰相职,通常引用“同中书门下三品”及“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较多。
尚书省办公处又称为都堂,都堂居中,都堂之东是吏部、户部、礼部,由左司统领。都堂之西有兵部、刑部、工部,由右司统领。每部各有四司,二十四司分工清晰明确。吏部主管人事综,负责全国文官的选授、勋封、考课等,下设吏部、司封、司勋、考功四司;户部主管全国财政,包括天下土地、户口、钱壳、贡赋,以及租赋物产、水陆道途等,下设户部、度支、金部、仓部四司;礼部主管各种礼仪及教育文化。包含礼仪、祭祀、贡举之政及学校、衣冠、符印、表疏、图册、祥瑞等,下设礼部、祠部、膳部、主客四司;兵部主管全国军政。包括武选、地图、车马、甲械,以及武官阶品、部府众寡及校考等,下设兵部、职方、驾部、库部四司;刑部主管司法行政和最后决。主要为律令、刑法、徒隶、按复、谳禁等,下设刑部、都官、比部、司门四司;工部主管营造。涵盖山泽、屯田、工匠以及城池、土木工程等,下设工部、屯田、虞部、水部四司。在六部中各设有尚书为长官,副长官侍郎辅治。
自唐高宗李治到李隆基时期,三省名称被频繁更改。龙朔年间,中书省改称西台。光宅年间,武则天改为凤阁。开元初年,被称紫微省,后又恢复为中书省;门下省在龙朔二年(公元662年)改为东台,到咸亨年间,被改为门下省,武后于光宅元年(公元684年)改为鸾台;尚书省于龙朔年间被改称中台。咸亨年间,又恢复尚书省。于光宅年间被改称文昌台或都台,而到神龙时期,再次被恢复为尚书省。
在唐朝不同时期,六部的名称也时有变化。武德年间,为吏部、民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龙朔年间,为司列、司元、司礼、司戍、司刑、司事;咸亨年间,六部都恢复旧名,只有民部因避李世民名讳改为户部;光宅元年(公元684年),武则天武则天效仿《周官》六官制度,改称为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到神龙年间,再次恢复初名。天宝,李隆基将吏部、兵部、刑部改为文部、武部、宪部,于至德年间再次恢复。
从李豫时期到唐末,都是由宦官执掌枢密院来干预朝政。五代十国时期,各割据政权的中央机构多沿袭隋唐设置。朱温建立后梁之后,将枢密院改为崇政院,命亲信大臣出任崇政使,参与军国大事的谋议。后唐时,再被改称枢密院,职掌军事机密及边防事务,并且与中书省并称“二府”。同时,还设置盐铁转运、户部和度支三司取代户部,掌管统筹国家财政。其长官为三司使,是为中央最高财政长官,又称“计相”。长兴元年(公元930年),后李嗣源李嗣源将三司并由一人负责。
宋辽夏金
宋朝
北宋前期到赵顼元丰改制前,皇帝一方面为稳定政权,承袭五代十国中央机构制度。中央最高辅政机关为二府三司,二府是指宰相的办公衙门“中书门下”(又称政事堂或都堂),和中央最高军事机构枢密院。三司为户部、盐铁、度支,主管财政。二府三司各自独立,直接向皇帝负责。另一方面为加强中央集权,同时实行官称与职权分开,因此三省六部职权很小,除特旨供职者外,都为寄禄官。
元丰年间,宋神宗赵对官制进行改革,不仅恢复三省六部职权,还加大其范围。三省长官沿袭唐制仍为宰相,将“中书门下”的中厅改称“三省都堂”,设为宰相的办公处兼宰相、执政的议事处。“中书门下”东厅改为门下省,由门下侍郎主管,负责天下之事的审核、驳正违失、受发通进奏状及进请宝印。包括中书省、尚书省六部、内宫文书、刑部大理寺所判案件、各地来的章奏等,受理之后交付通进,待皇帝审阅颁旨后,再分送各机构办理。同时又增设门下后省,由给事中统领十房。分别是吏房、户房、礼房、兵房、刑房、工房、开拆房、章奏房、制敕库房、催驱房。
“中书门下”西厅被改为中书省,中书侍郎在此办公。另设中书后省,由中书舍人主管,下辖吏、户、兵、礼、刑、工等八房。六房职务对应尚书省的六部,其中吏房掌管官员的授职、升黜、赏罚、荐举、假故等;户房掌管废置升降郡县及调发边防军需等;礼房掌管陵庙典礼、后宫、皇亲及大臣封册等;兵房掌管除授诸蕃国王爵、官封;刑房掌赦宥及贬降和叙复;工房掌管营造计度及河防修缮。
元丰改制后,尚书省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所属六部为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除了由左司治理吏、户、礼部事务,和右司治理兵、刑、工部事务,此外还设有制敕、催驱、印房三房通治省事。尚书省主要职掌施行制命,举省内纲,受付六曹文书,听内外辞诉,奏御史失职及考察百官庶府。通常六部不能决策的事情,都由尚书省裁定。
元丰改制后不仅恢复六部职能,还并入许多机构。依唐制规定,吏部只负责文官的选试、考课、封爵、策勋、赏罚等。改制后,由尚书右选掌管武臣升朝官以上及职任非枢密院除授的官员;宋初,户部职能被三司侵夺,只掌管接受各地进贡朝廷的礼品。元丰改制期间,罢免三司,将户口、土地、钱谷、贡赋、征役之事统归于户部;作为礼仪机构的礼部,在宋初只是掌管科举和奏补太庙郊社斋郎等事。改制后,撤销太常寺礼院,将其职权划归礼部。后又将鸿胪寺、光禄寺、太常寺、国子监并入礼部;兵部在宋代初期,其职能被枢密院、三班院和审官院西院分权,只负责皇帝仪仗、卤簿、武学等事。元丰改制增设职官,管理地方兵如厢军、土兵、蕃军,周邻族国的授官、承袭事宜,车马、器械和全国郡县地图等;改制后的刑部,划归省审刑院,掌刑法、狱讼、奏谳、赦宥、叙复之事;工部在元丰改制后,恢复职能与编制,掌管城郭、宫室、符印、山泽、苑、河渠等政务。
南宋以后,三省机构编制发生变化。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赵构将中书门下省职务合二为一,设置左、右仆射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其长官。到乾道年间,三省制度名存实亡。赵昚赵眘将门下省并入中书省,称为中书门下,由左、右宰相主持事务,并兼任尚书省长官。而尚书省只奉命执行六部政务。
辽朝
辽朝在中央采用北面官、南面官两套官制进行管理。耶律阿保机耶律阿保机很早就效仿唐朝制度,在中央设立三省,但并未发挥其职能。到会同九年(公元946年),辽太祖融合后晋官制,创建出完整的南面官制度。辽朝南面官设置比唐朝官制简单,中书省和门下省职务合为一省后,仍称中书省,是南面官的宰相系统,兼管礼部事务。将尚书省并入枢密院,枢密院下设五房,有吏房、兵房、刑房负责承旨,户房、厅房负责主事。天禄四年(公元950年)改中书省为政事省,其长官称“政事令”,大多为辽朝贵族担任。景宗、圣宗时期,由同政事门下平章事职掌政事省。重熙十二年(公元1043年),耶律宗真耶律宗真又改政事省为中书省,由参知政事主持事务。
西夏
宋明道二年(1033年),党项族政权领导者元昊模仿宋朝制度,建立中央官吏制度。设置中书省掌管政务,与枢密院、三司为中央最高机构。西夏建国后,李元昊重修官制,增设尚书省部门,并设置尚书令为其长官负责总理庶务、考核百官及管辖六司。同时又将宋制二十四司缩减至十六司归尚书省掌管。《番汉合时掌中珠》记载十六司依次为:经略司、正统司、统军司、殿前司、皇城司、三司、内宿司、巡检司、陈告司、磨勘司、审刑司、农田司、阁门司、群牧司、受纳司、承旨司。到西夏李谅祚李谅时期,对部分官制进行调整,在各部设立职事官尚书、侍郎、南北宣徽使等。
金朝
金朝效仿汉人官制,先后经历两次大规模改革。天眷元年(公元1138年),完颜亶颁行官制,史称“天眷官制”。新官制融合了天宝、宋朝、辽朝官制和女真族特点,以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为中央机构,但尚书省的权力比中书、门下二省较大。在尚书省设尚书令总领纪纲;丞相、右丞相与平章政事为宰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左丞、右丞和参知政事为副宰相,佐治省内之事。尚书省下设左、右司,负责处理省务和监督六部。以左司总理吏、户、礼三部,右司则总察兵、刑、工三部。六部职官俱备,有尚书、侍郎、郎中、员外郎等。到正隆元年(公元1156年)五月,完颜亮完颜亮擅权登基,颁行正隆官制。为加强中央集权,撤销中书省和门下省,设立尚书省为最高政务机构,以尚书省的左、右丞相为宰相,与枢密院长官枢密使共同执掌朝政。各职能机构也加以调整,将谏院改属尚书省,在尚书省下设御史台,负责监督尚书省。
元
元朝沿袭金朝制度,在中央实行一省制,以中书省为最高政务机构。中书省长官为尚书令或中书令,但不常设,通常是由皇太子或诸王兼领。其下设有左右丞相、左右平章政事,以及左右丞和参政等主要官员。中书省的办事机构分为右司和左司,共计三十一科。左司掌管吏礼房(分九科)、知除房(五科)、户杂房(七科)、科粮房(六科)、银钞房(二科)、应办房(二科)。右司掌管兵房(五科)、刑房(六科)、工房(六科)。中书省的下一级机构为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元初以吏、户、礼为左三部,兵、刑、工为右三部,之后经过调整,再次分列为六部。六部各设尚书为长官,侍郎辅佐,属官为郎中、员外郎等。吏部掌职官铨选、吏员调补、勋封爵邑、考课官员政绩等事,称吏部公堂为考功堂;户部管天下户口、钱粮、田土、及赋税、钱钞、府库等事,下辖提举司、都漕运司、转运盐铁使司等;礼部管天下礼乐、祭祀、朝令、宴享、贡举政令等,直属机构有仪司、拱卫直都指挥使司、仪凤司、教坊司、会同馆等;兵部掌管天下驿传、邮递、屯田、牧场等事,下辖机构为大都陆运提举;刑部掌管天下刑名、法律等事,其下辖治司狱司和司籍所;工部掌管全国营造百工政令等事,辖治各种民匠、造作人总管府、提举司、工局等机构。此外,还有院、寺、监、卫、府等部门事务也归中书省调度。虽然中书省职权重大,但也受到监察部门御史台的监督。
明
明朝初期,沿袭元朝中央官制,设置中书省主持政务,分设四部管理。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增到六部。至洪武十三年(公元1379年),朱元璋撤销中书省,亲自统辖六部,并升其为正二品衙门。到洪武末年,吏部、礼部、兵部、工部按其职能各设四司,户部、刑部按省份各设十三司,每部设尚书(正一品),其权力也加重,在各部都设有侍郎辅助。吏部为六部之首,由于未设丞相一职,吏部尚书便成为百官之首,职掌天下官吏选授、封勋、考课等政令,下设文选、验封、稽勋、考功四个清吏司;户部尚书职掌天下户口、田赋政令,下设浙江省、江西省、湖广、陕西省、广东省、山东省、福建省、河南省、山西省、四川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云南省十三个清吏司。此外户部十三司还兼领所分两京、直隶贡赋,诸司、卫所俸禄,边镇两江总督,并督察仓场、盐课和钞关。每司下设民科、度支、金科、仓科四科。礼部尚书掌管天下礼仪、祭祀、宴及贡举政令,下设仪制、祠祭、主客、精膳四个清吏司。另外礼部还辖治两个机构,太常寺和光禄寺。太常寺主要掌管祭祀礼乐之事,光禄寺主要职掌祭享、宴劳、酒及膳馐事务。兵部为全国最高军事机构,尚书掌天下武卫官军选授、简练政令,下设武选、职方、车驾、武库四个清吏司,此外兵部还设有太仆寺,为国家机密机构,负责牧养军马事宜。刑部设尚书掌天下刑名及徒隶、勾覆、关禁政令,其下按省分设十三个清吏司。负责辖治省份的布政司、按察司、都司、行都司、盐运司和兼领京师衙署、直隶地方的所有刑狱。同时刑部十三司兼领所分京府、直隶刑名。六部中,工部地位最低,下设四个清吏司,分别为营缮掌管土木工程;虞衡管理山泽采捕;都水主管桥梁道路、织造等;屯田管理屯种、夫役。另外下属机构还有文思院、皮作局、宝源局、军器局等。
清
清代沿袭明制,未入关前,在盛京时就设有六部,各部以承政为长官。到顺治,朝廷改六部长官为尚书和侍郎,并且分设满、汉、蒙族官员担任。六部中,只有户部和刑部有变化。户部为十四司,沿承明朝十三司,另增设江南(明朝南直隶)司。刑部为十七司,沿袭明朝十三司,再加设直隶、奉天、江苏省、安徽四司。为便于满文通行,在六部及其下属衙司中,都增设有清档房和笔帖式。此外清朝在六部之外,还设有四夷馆,与礼部分管属国事务和外国朝贡事务。由于各省由设有督抚掌管政务,直接听命于皇帝,此时六部被降为一般行政办事机关。到清朝末年,朝廷开始实施新政,六部陆续被新部门取代。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1年),吏部并入内阁;礼部改设典礼院;兵部改为陆军部,后又添设海军部;刑部改为法部;工部改为农工商部。
组织结构
隋朝正式确立以尚书、门下、内史三省的正副长官为宰相的三省制度,但对于三省的具体分工和运行机制尚未明确。到唐朝后进一步健全三省职能,以中书省出令、门下省封驳、尚书省执行,此后朝代的典章制度和官制设立,都以唐朝为典范。
作用与影响
作用
隋朝总结前朝中央官制,确立了以三省六部为核心的中央政务体系,对后世官制产生深远影响,为唐宋所承袭,沿用到明清。三省六部制确立和运用,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次重大的变革,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其主要特点为:在职权上,三省六部之间分工明确、组织严谨,不仅提高了行政效率,还能互相配合和互相牵制。在运行机制上,三省六部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决策权和行政权之间的分离。既分散了相权对皇权的威胁,又利于社会的稳定和有效治理。虽然三省分职起到了相互制约的作用,但也容易导致效率低下。并且随着皇权集中,逐渐分割三省职权,进而导致宦官干政。
影响
受中国文化影响,日本、越南、高丽等仿“三省六部制”设立职能部门。
日本大化革新(公元646年)期间,大和朝廷受唐朝三省六部制的影响建立二官八省制。二官分别为掌管宫中祭祀和全国神社的神官,掌管全国政治的太政官。在太政官下设有八省,即中务省、民部省、大藏省、兵部省、刑部省、宫内省、式部省、治部省。其中式部省职同吏部,治部省相当于礼部,民部省和大藏省二省分治户部事务。
在越南陈朝时期,中央官制参照天宝三省六部制度。以中书省、门下省和翰林院为皇帝的决策参谋机关,以行遣司为最高行政执行机构。行遣司的职责和唐朝尚书省大致相同,主要负责统领六部,由宗室担任的宰相和行遣掌管。到黎朝时期,越南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官制设置上效仿明朝,以吏、户、礼、兵、刑、工为六部。
高丽前期王朝官制基本上采用唐宋制度,王建王建初建王朝时,便效仿唐制建立三省,分别为内议省、广评省、内奉省,三省在官制中地位最高。到王治王治即位时,对官制进行改革,采用北宋前期制度,将内议省、广评省合并为内史门下省。成宗十五年(公元996年),再次将内史门下省改称中书门下省,成为中央最高政务机构。另设尚书都省(初称御事都省)统领六部,为执行事务机构。还设职官门下侍郎、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侍郎( 初称内史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知政事担任宰相之职。朝鲜王朝时期的一府六曹制度,同样受到三省六部制的影响,议政府为国王之下最高辅佐机关,主要掌管中央政务,其下设有辅助机构为六曹。 据《经国大典》记载,依次为吏、户、礼、兵、刑、工六曹,各部门分工明确。
参考资料
新唐书 卷四十七·志第三十七.识典古籍.2024-05-12
新唐书 卷四十六·志第三十六.识典古籍.2024-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