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乐堡村
普乐堡村位于辽宁省桓仁满族自治县普乐堡镇,是该镇的中心村,镇政府所在地。村域面积49.6平方公里,由原普乐堡村和牛毛沟村合并而成,下辖21个居民组,总户数916户,总人口2896人。该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种植优质稻米和养殖绒山羊。为发展产业,村委会多方争取资金,修建道路和堤坝,并配合镇政府完成了小城镇改造一期工程,实现了新农村建设的良好开局。
经济发展
普乐堡村水田多、土质好,并且集中连片的优势,协调农业服务部门选购优良品种,提供技术服务,开发优质稻米种植2500亩,多增加农民收入50多万元,成为该县优质米产区之一。在绒山羊养殖大户张德喜的带动下,全村有50多户养殖绒山羊,绒山羊存栏2000多只。
在市房产局的帮扶下,建设了建筑面积702平方米的集贸市场楼,该楼共三层,一、二楼作为门市出租每年租金3万多元,增加了村集体收入。
新农村建设
小城镇改造工作
为了改变镇区脏乱差破的现象,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我们积极协助配合镇党委政府完成了普乐堡小城镇改造工程,改造规模2.5公里,总投资200万元。其中,路面由7米拓宽为12米,工程投资30万元;修建统一标准、统一样式居民大墙3140延长米、边沟3200延长米,工程投资80万元;投资6万元,完成两边绿化带客土工程;安装路灯66盏,投资24万元;完成排水工程4000延长米,投资60万元,解决了镇区街道脏、乱、差、破现象,美化、亮化了人居环境。
排水改造工程
该村协调用地,镇政府投资兴建的排水改造工程已经完成,铺设排水管网4000延长米,解决镇区生活污水排放问题。
干巴河防洪堤工程
干巴河位于该村和梨树村交界,是一条纵穿全村的一条山河,每到汛期,山区集雨造成河水上涨,威胁两岸200多住户的生命财产安全,2006年,筹集资金5.6万元修建了536延长米干巴河防洪堤,确保安全度汛。
渠道泄洪闸工程
通过自筹和争取资金7万元,修建了渠道泄洪闸,保护2500延长米水田灌溉渠道不被洪水冲毁,解决优质稻米基地灌溉用水问题。
村屯绿化工作
在镇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下,在林业站的规划指导下,完成了牛毛沟、小库仓沟等村屯主次干路的绿化工作,共栽植杨柳科、梧桐、垂榆等绿化树3100多株,绿化了村屯路5公里。
文化建设
政府利用闲置操场,投资40多万元建设了建筑面积7200平方米的政府文化广场,文化广场建设由硬化工程、绿化工程、照明工程等组成,设有健身区、休闲娱乐区、绿化区、停车场等,每天该村的上百名群众及老年体育协会成员来此锻炼身体、组织农民秧歌队表演等农闲娱乐活动,丰富了居民文化娱乐生活。
组织建设
该村以创建“五个”好党支部为目标,以村干部“双带”和党员“设岗”尽责、“两带一帮”等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党群共同致富组织,加强村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脚踏实地抓班子思想建设,工作制度建设,民主管理制度建设,使村领导班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心一意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
三年来,自立自强,团结实干,在新农村建设中迈出了一大步,他们决心在经济、环境、文化和组织建设不断发展,把普乐堡村建设的更美更和谐。
自然资源
截止2006年底,全村有耕地总面积2002.88亩(其中:田1701.28亩,地301.6亩),人均耕地0.72亩,主要种植水稻、包谷等作物;拥有林地3722.3亩,其中经济林果地3273.8 亩,人均经济林果地1.18亩,主要种植核桃、茶叶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630亩,其中养殖面积0亩;草地316亩;荒山荒地73.82亩,其他面积500亩。
基础设施
截止2006年底,该村已实现通 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无路灯。全村有604户通自来水,有105户饮用井水,有105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7.38%)。有709户通电,有488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653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68.83%和92.1%);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636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353户(分别占总数的89.7%和49.79%)。
该村到镇道路为柏油路;进村道路为柏油、水泥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0.2公里,距离集贸市场0.4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6辆,罗伯特·特雷勒14辆,摩托车0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1701.28亩,有效灌溉率为60%,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1701.28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61亩。
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298户;装有太阳能农户45户;建有小水窖0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89户。全村有5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5个自然村已通电;有4个自然村已通路;有5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5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有5个自然村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48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49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 612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715.36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485.52万元,占总收入的67.87%;畜牧业收入17.57万元,占总收入的2.46%(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497头,肉牛12头,肉羊0头);林业收入18.27万元,占总收入的2.55%;第二、三产业收入194万元,占总收入的27.12%;工资性收入100.51万元,占总收入的14.05%。农民人均纯收入1481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外出劳务收入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96.18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687人(占劳动力的41.24 %),在省内务工225人,到省外务工462人。
人口卫生
截止2006年底,该村有农户709户,乡村人口2864人,其中男性1401人,女性1463人。其中农业人口2768人,劳动力 1666人。该村以汉族、彝族为主(是汉族、彝族、白族等族混居地),其中汉族2742人,彝族97人,白族8人,其他民族17人。
到2006年底,全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2364人,参合率85.4%;享受低保51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卫生院,卫生所面积为80平方米,有乡村医生2人,该村距离镇卫生院5公里。该村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场地1个,建有村内生活排水沟渠设施,人畜混居的农户218户,占农户总数的30.75%。
文化教育
截止2006年底,该村建有小学2所,校舍建筑面积490平方米,拥有教师13人,距离中学0.55公里。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357人,其中小学生252人,中学生105人。
村务公开
到2006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709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2560.34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0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其中,一事一议筹资额64850元(人均23.43元),一事一议筹劳2920元(劳均1.05个)。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黑板报、会议方式公开,公开项目有财政收支、民政救济。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