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管
动物体表所分泌的保护构造,是既不像软体动物门和腕足动物门紧贴在身上的贝壳,也不像尾虫类可以自由进出的包巢那样的一种管状构造。贝壳片和海藻等粘在一起形成的栖管,见于多毛纲的巢沙蚕。栖管(Burrows)是动物所挖的一种可居住的巢穴,有助于防止塌和防止渗漏。栖管也是一种重要的遗迹化石,为研究古生物提供了宝贵信息。
主要种类
(1)细虫类(例如Tubulanus)以及多毛类的鳃蚕(potam-illa)和蜗沙蚕的栖管是由体表的单细胞分泌的羊皮纸样的构造。多毛类的簪沙蚕类和蜗沙蚕则由颈部分泌物形成的生石灰管。
(2)有些动物的栖管是由体表分泌的粘液粘着一些泥砂形成的,多毛纲的毛和端足目的Corophium等的栖管就是这样的。
(3)藉粘液将泥砂、贝壳片和海藻等粘在一起形成的栖管,见于多毛类的巢沙蚕(Diopatra neapolitana)和端足类的Ampithoe等。
(4)环节动物门的多毛纲物种很多都会分泌制造出含碳酸钙的黏液,混合四周的泥沙形成石灰质的硬质栖管,例如龙介虫科及羽毛管虫科的物种。
(5)刺胞动物门中的钝胶珊瑚亚纲物种(Ceriantipatharia)也会建立栖管。
意义
栖管不仅为动物提供了居住的空间,还有助于防止栖管坍塌和防止渗漏。此外,栖管也是一种重要的遗迹化石,为研究古生物提供了宝贵信息。例如,底栖动物螠虫动物门的物种很难被化石化,其现存最早的化石纪录只去到上石炭世;但它们生活的栖管却在沉积层中被保留下来。在寒武纪的沉积层有发现U形的栖管化石,这些栖管化石很可能是由虫留下的,成为了它们在那个年代存在的遗迹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