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斑鱼
岩石斑鱼(学名:Epinephelus adscensionis)是石斑鱼科、石斑鱼属的鱼类,分布于西大西洋区,从美国麻州至巴西南部;东大西洋区,包括圣赫勒拿岛、加那利群岛、佛得角群岛、南非海域。栖息深度1米-120米,体长可达61公分,主要生活在岩礁区,为底栖性鱼类,属肉食性,以鱼类、甲壳亚门为食,为高经济价值的食用鱼及游钓鱼。
形态特征
身体深度小于头部长度,深度为标准长度的2.6-3.2倍(对于13-27厘米标准长度的鱼)。头部长度为标准长度的2.1-2.5倍;眶间区平坦或稍凹;前孔锯齿均匀,无明显角度;后孔和后孔光滑;鼻孔近等长。鳃耙上肢7-9只,下肢16-19只,共23-28只。背鳍有十一棘和16-18条鳍线,第四或第五棘最长,棘间膜明显切割;臀鳍有三棘和八条鳍线;胸鳍鳍有18-20条鳍线;胸鳍比腹鳍长,胸鳍长度是头长的1.5-2.1倍:腹鳍长度是标准长度为10-19厘米鱼头长的1.8-2.3倍,头长为20-38厘米标准长度的2.2至2.7倍;尾鳍后缘凸出。侧体鳞片明显有栉齿状边缘,具辅助鳞片;侧线鳞片48-53;侧鳞系列92-108。
头部、身体和鳍通常为浅黄色或浅绿色,覆盖有红棕色斑点和散在的淡斑点;通常在背鳍基部有3-5个深褐色斑点(黑点群),在尾脚顶部有一个黑棕色斑点(在一些标本上,只有最后一个背鳍棘基部的暗斑是明显的:尾鳍的后缘有一排深褐色斑点,形成一个暗边;小的幼鱼头部、身体和鳍上有较少但较大的暗斑。
分布范围
海域范围:分布于大西洋。在东大西洋,从阿森松岛和圣赫勒拿群岛,从加那利群岛、佛得角,到南非沿海;在西大西洋,美国马萨诸塞州和百慕大,再到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和巴西南部。
国家地区:安圭拉、安提瓜和巴布达、阿鲁巴岛、巴哈马、巴巴多斯、伯利兹、百慕大、博内尔岛、圣尤斯达蒂斯和萨巴岛(博内尔岛、萨巴、圣尤斯达蒂斯)、巴西、开曼群岛、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古巴、库拉索、多米尼加共和国、多明尼加共和国、赤道几内亚(比奥科)、法属圭亚那合作共和国、加蓬、格林纳达、瓜德罗普、危地马拉、圭亚那、海地、洪都拉斯、牙买加、马提尼克岛、墨西哥、蒙特塞拉特、尼加拉瓜、巴拿马共和国、葡萄牙(亚速尔群岛)、波多黎各、圣巴托洛缪岛、圣海伦娜、阿森松和特里斯坦达库尼亚、圣基茨和尼维斯、圣卢西亚、圣马丁岛(法国部分)、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圣马丁岛(荷兰部分)、苏里南、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美国、委内瑞拉、美属维尔京群岛、美属维尔京群岛。
生活习性
岩石斑鱼生活在2-100米深处的岩石礁上。主要以螃蟹(67%)和鱼类(20%)为食。在圣赫勒拿岛,岩石斑鱼在浅水区很常见,占“底栖鱼”登陆的90%;大型成鱼(50厘米以上)定期在50-100米范围内捕食,但在浅水区很少见。
繁殖方式
雌性在25厘米标准长度下成熟;在美国佛罗里达州中部观察到成熟雌性(28-36厘米标准长度)在6个月(1-6月)期间。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7年 ver 3.1)——无危(LC)。
保护措施:圣赫勒拿每年的捕获量限制为45公吨,并建议划定禁止捕鱼的区域,以防止该物种在那里减少。它发生在它的范围内的一些保护区,包括伯利兹的Gladden Spit海洋保护区,那里有产卵聚集的报告。在巴西,它分布在多用途海洋保护区(至少允许一些捕鱼),包括Trindade Martin Vaz群岛和塔曼达雷、伯南布哥州的一些市政保护区以及圣埃斯皮里图州的生态保护区。在墨西哥湾的美国水域,没有最小捕获量,但它包括在每人每天4条的休闲石斑鱼属。
主要价值
该物种由商业和娱乐性渔业捕捞,但在其大部分渔获量中所占比例相对较小(Harper等人,2000年)。在巴西的水族馆交易中,观察到总长度约为10厘米的个体(Sampaio和Nottingham,2008年)。它在巴西的整个分布范围内都被手工捕鱼船队广泛捕捞,特别是在陷阱渔业中。该种鱼类在本地市场以及出口到欧洲的国际市场上,具有经济价值。在巴西近海的Trindade Martin Vaz岛上,在休闲、商业和可能的工业捕鱼中捕获的这一物种。在阿森松岛和东大西洋圣赫勒拿岛的孤立的海洋岛屿地区,渔业也把它作为目标。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