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麦
雀麦(学名:Bromus japonicus Thunb. ex Murr.)是禾本科雀麦属的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
形态特征
一年生。秆直立,高40-90厘米。叶鞘闭合,被柔毛;叶舌先端近圆形,长1-2.5毫米;叶片长12-30厘米,宽4-8毫米,两面生柔毛。复总状花序疏展,长20-30厘米,宽5-10厘米,具2-8分枝,向下弯垂;分枝细,长5-10厘米,上部着生1-4枚小穗;小穗黄绿色,密生7-11小花,长12-20毫米,宽约5毫米;颖近等长,脊粗糙,边缘膜质,第一颖长5-7毫米,具3-5脉,第二颖长5-7.5毫米,具7-9脉;外椭圆形,草质,边缘膜质,长8-10毫米,一侧宽约2毫米,具9脉,微粗糙,顶端钝三角形,芒自先端下部伸出,长5-10毫米,基部稍扁平,成熟后外弯;内稃长7-8毫米,宽约1毫米,两脊疏生细纤毛;小穗轴短棒状,长约2毫米;花药长1毫米。颖果长7-8毫米。花果期5-7月。
生长环境
生长在海拔50-2500(-3500)米的生于山坡林缘、荒野路旁、河漫滩湿地。此外,雀麦也生长在田地、荒地、路边、沙丘等类似的地方,不耐碱性土壤。
分布范围
产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山西省、山东省、河南省、陕西省、甘肃省、安徽、江苏省、江西省、湖南省、湖北、新疆、西藏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台湾。欧亚温带广泛分布,北美引种,在美国和加拿大南部各地自然化,并在育空地区很少见。
主要危害
雀麦是危害我国小麦最为重要的恶性禾本科杂草,具有密度大、群体高、繁殖力强、难以根除的特点。近几年在我国各省市传播蔓延迅速。与小麦争肥争水,传播小麦条锈病等多种病害,同时又是小麦黄矮病等病毒病及害虫的中间宿主。使小麦严重减产、品质降低、甚至产生毒麦使人畜中毒。危害值1.75%,滩地麦田受害较重。分布于我国长江、黄河流域各地。也为优质牧草,北方多处有人工栽培。北京、河北省、山东省等地反映,侵入冬小麦田,成为种群密度上升很快的新型杂草。
防治方法
化学防除:选取磺草胺7.5%WG,在春季雀麦叶龄较大时施药,结果表明,啶磺草胺7.5%WG135-180克/公顷+专用助剂225毫升/公顷,药后30天对雀麦鲜重防效达97%以上,同时可以有效地兼治混发的荠菜和播娘蒿等阔叶禾本科杂草,并且对小麦安全。秋治麦田越年生杂草较春治可省药75%左右,且防效显著提高。因此,在春季防治试验成功之后,有必要进行啶磺草胺7.5%WG秋季防治麦田雀麦的防效,以期进一步提高防效和降低防除成本。
生活习性
雀麦的田间出苗规律:雀麦一般在冬小麦出苗后7-10天开始出苗,始发后7天左右达到出苗高峰,高峰过后仍继续出苗,但出苗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少,11月20日前后停止出苗,随后进入越冬期。翌年3月13日前后越冬的雀麦与小麦一起开始返青,但早春期并不出苗,直到4月10日小麦处于起身期才少量出苗,至4月20日小麦拔节初期停止出苗。雀麦在秋季越冬前出苗量为105.0株/平方米,春季出苗量为2.5株/平方米,秋季发生量占雀麦发生总量的97.7%。
雀麦的生长发育规律:至11月20日雀麦停止秋季出苗并开始越冬前,已出土雀麦多处于3叶1心-4叶期,占75%左右;最小叶龄处于2叶1心-3叶期,占15%左右;最大叶龄达4叶1心-5叶期,占10%左右。雀麦3叶期以后才开始分蘖,也就是其开始分蘖的最低叶龄为3叶期,但并非达到该叶龄的雀麦都有分蘖,越冬前有分蘖的雀麦植株仅占已出苗雀麦总株数的25%左右,其中有1个分蘖的占80%左右,有2个分蘖的占20%左右,且有分蘖的雀麦均处于4-5叶期;雀麦第1个分蘖多从第2片真叶的叶腋处长出(约占60%),也有一部分是从第1片真叶的叶腋处长出(约占40%)。翌年早春3月13日前后越冬的雀麦开始返青,前期(3月底前)雀麦生长发育较缓慢,每10天左右长出1片叶或增加1个分蘖;3月底至4月5日前后约每5天增加1个分蘖;4月5至15日前后达分蘖高峰,约每2天增加1个分蘖;之后随着小麦开始进入拔节期,雀麦基本停止分蘖而转入纵向生长;每株雀麦平均有分蘖10.6个,其中1株最多高达25个分蘖。喜光,耐干旱。适应性强,在瘠薄的土壤中生长良好。植株早春萌发幼株,生长至夏初开花,夏末、秋初种子成熟后,植株枯死。有自播繁殖能力。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