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六工镇
二六工镇位于昌吉回族自治州以西9公里处,上海—霍尔果斯公路、乌奎高速公路和亚欧大陆桥横贯境内,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
2002年10月撤乡建镇,是一个以回族为主体民族的少数民族乡镇,回族人口占全镇总人口的85%以上。全镇总面积104平方公里,共有耕地6.5万亩,总人口14014人(2018年),人均耕地6亩。下辖11个行政村,24个自然村。
行政区划
辖12个村委会:下六工村、二六工村、二村、军户村、西军户村、东工村、三畦村、广东户村、河州工村、六工村、十二份村、三工村。
经济发展
大力实施"科学教育兴镇"和"科教兴农"战略。农业新技术覆盖面达85%以上。教育教学工作在全市教育综合评估中连续几年名列农区前列。
2004年被评为昌吉回族自治州教育强乡镇先进单位。文化、体育、广播电视事业不断发展,我镇被评为昌吉州体育先进镇。医疗卫生水平和条件有了较大提高和改善,镇容镇貌、村容村貌有了较大改观。计划生育等三项基本国策得到较好的贯彻落实。
2004年被昌吉市评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开拓创新奖。民政、残联等项工作进展较大,建成了全疆一流的花园式敬老院。狠抓精神文明建设,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成效显著,共创建州级文明单位1个,市级文明单位1个,市级文明村4个。评选文明户342户,2004年二六工镇被昌吉回族自治州命名为"文明乡镇"。
小城镇及居民点建设进程加快。安装了镇区1公里25盏路灯,铺设供排水及供热管道500米,修建完成了全长21.5公里的"幸福大道",争取到自治区村村通项目5.5公里,4个村铺设柏油路面,2004年,共审批各类新建住房167户,共打通居民点巷道45条,铺沙石路面40.1公里,军户村被列为自治区防震抗震安居示范村。
地理环境
二六工镇地处三屯河冲积平原,地势南高北低,东高西低,海拔介于729------788米之间,地质平坦,自然坡降在千分之二到千分之十二,地形地势非常有利于机械化作业和节水灌溉。
二六工镇属三屯河流域,三屯河发源于天山北坡,以融化天山冰雪及山区降水为主要水源,流域全长90多公里.据三屯河水管处多年观测资料,三屯河平均流量10.08,平均径流量3.26亿,年际变化小,丰枯年水量比为1.38:1.但年内分配不均,6-8月占全年径流量的68.7%,11月至次年3月占6.4%。
该镇位于准噶尔盆地,气候为中温带气候特点,春秋时间短,夏冬时间长,冬季严寒,夏季酷热,热量充足,降水量少,气候干燥,蒸发量大,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根据昌吉回族自治州农业气候资源及区划资料,二六工镇属北部平原地区,\u003e=10℃稳定积温3509℃,一月平均气温-17.3℃,极端最低温度38.1℃,七月平均气温24.5℃,极端最高温度41.8℃,无霜期160----170天,太阳全年总辐射139千卡/年,日照时数2962.6小时,年平均温度为5.7℃,年较差45℃,平均日较差15.1℃,年降水量127.5毫米,最大积雪深度29厘米,冻土深度1---1.5米。年蒸发量为2200毫米。年平均风速为1.2---3米/秒,全年盛行偏东风。气候条件非常有利于经济作物,特别是有利于番茄和棉花的种植,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冻害、霜冻、干热风、大风,只要采取科学对策,灾害是可以预防的。
主要产业
畜牧业
狠抓牲畜品种改良、防疫检疫、养殖小区建设。2005年,全镇牲畜饲养总量达88157头(只),牲畜存栏31565头(只),出栏56592头(只),分别完成年任务的102%、107%和101%。肉、奶、蛋产量达到2719.71吨、6813.45吨和665.244吨,分别完成任务的107%、104%和102%。
一是养殖小区建设步伐加快。引导组建了三工村万头商品猪生产基地,十二份村商品鸡养殖基地,新建二六工村特种养殖小区,完善2个育肥养殖小区配套设施,促其扩规模、增产量、上档次。
二是加大品种改良力度。充分运用人工授精、冻精冷配等技术,年内计划推广冷配技术改良牛1950头,现已完成920头,通过举办优质种畜现场展示观摩会、组织养殖大户互观互学的方式,进一步推广肉羊杂交、黄牛改良等畜牧业科技技术。
三是创新实施了"323"机制,狠抓动物防疫检疫体系建设。坚决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确保一户不漏。即通过建立动物防疫工作激励惩罚制、户联户防户报"三户"长效管理制、督查通报制三项机制,广泛开展"四优"品种改良村、"五强"动物防疫村、"六好"畜牧业发展先进村、"八带头"养殖示范户考核评比和"畜牧业议事日"两大活动,抓好动物防疫检疫站技术人员队伍、村级防疫员队伍和动物防疫微机网络化三套管理,形成了政府抓密度、防疫站保质量的动物防疫大格局,免疫率达到了100%。
四是特种养殖业初具规模。通过招商引资和多方努力,先后引进非洲鸵鸟、马鹿、观赏狗、狐狸特种养殖场5家,目前存栏驼鸟630只、马鹿280头、观赏狗105只、狐狸80只,不仅成为该镇畜牧业发展的新亮点,而且为今后生态观光旅游业的开发开辟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五是积极协调发放畜牧业贷款,有力解决了畜牧业发展资金不足的"瓶颈"问题。2007年该镇新增养殖大户35户,新建圈舍136栋。
六是成立了奶农协会、牛羊育肥协会,发展会员96名,形成企业+协会+农户的新型利益关系共同体,切实搞活畜产品流通。制定了协会发展规划,为会员统一印发了《二六工镇畜牧业发展社会服务承诺及协会会员联系通讯录》,同时协调麦趣尔、新欧乳品企业妥善解决了奶源限量收购等问题。
种植业
大力开展农业产业化发展年活动,以挖潜力、提品质、增效益为目标,将抓订单、抓基地、抓协会作为农业工作的着力点,进一步推广制种玉米、番茄育苗移栽、去皮软番茄、频振式杀虫灯等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大力发展番茄、棉花、瓜菜等高效经济作物,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
一是大力实施科技兴镇战略,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科技培训,重点抓好对棉花、番茄自压膜下节水灌溉等新科技技术的宣传和培训,引导农民增强科技意识,转变传统种植观念,为引进推广科技增收技术及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是按照"稳番茄、抓精品、创品牌"的思路,抓好以形成规模的番茄、棉花、小麦基地建设。2005年,全镇共完成总播面积7.5万亩。其中,粮食作物2.3万亩,经济作物5.2万亩。优质小麦1.7万亩,番茄1.9万亩,棉花1.9万亩,玉米6800亩,甜菜4000亩,瓜类1360亩,葡萄2630亩,油料1830亩。
三是依托昌通番茄酱厂、中基公司、棉麻公司等农字型"龙头"企业,大力推广订单农业,共签订农作物订单面积5.8万亩,订单农业比重达85%。万亩优质小麦基地建设成效明显,今年该镇1.7万亩小麦喜获丰收,平均亩产达437公斤,总产达771万公斤,小麦人均收入1200元。
四是充分发挥农机协会、番茄协会的联系企业和农户的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规范产销合同和产销行为,重点解决番茄等农产品在销售过程中出现的压级压价等方面的问题,打通农产品绿色通道,促进了该镇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