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兴平北塔

兴平北塔

兴平北塔,亦称清梵寺塔、保宁寺塔,为佛塔,位于陕西省兴平市东城街道办事处北寺巷。北塔始建于唐朝贞观元年(公元627年),距今约1400年,为清梵寺的主要建筑,塔随寺名,初称清梵寺塔。梵清寺宋代改称保宁寺,塔亦遂称保宁寺塔,后历经各代多次修。

兴平北塔建筑风格有着鲜明的唐代色彩,为七层八棱楼阁式砖塔,无塔顶,塔高38.6米,底部每边长4.35米。塔身每层南、北面辟券门或假券门,真假逐层上下相间。塔壁作仿木结构,以砖砌出角柱、阑额、菱角米牙子,层间迭涩出檐,各层每角都有砖柱,第二、三层还有砖砌转角和斗拱。塔体空心,塔内曾有转角楼梯直通塔顶,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烧毁。兴平北塔曾多次修葺,现塔身略有倾斜。

兴平北塔宏伟高大,迄今约1400年,虽经历代地震、风雨剥蚀,仍然挺拔高耸,对于研究唐朝高超的建筑艺术及防震避雷的科学技术有着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兴平北塔亦是佛教东传、丝路西通的纪念塔,对于研究中国佛教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坐标价值,是研究建筑发展史和宗教传播史的宝贵实物资料。1957年,兴平北塔被确定为陕西省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该塔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8月,兴平北塔被兴平市文物旅游保护局立碑保护。

历史文化

参考资料北塔始建于唐代贞观元年(627)距今1385年,寺、塔历经唐、宋、明、清各代多次修葺。塔为阁楼式砖结构,平面八角形,七层,底边长4.35米,残高38.6米,楼阁式。塔身每层南、北面辟券门或假券门,真假逐层上下相间。塔壁作仿木结构,以砖砌出角柱、阑额、菱角牙子。层间迭涩出檐,第一至三层檐下隐作斗拱。塔顶残毁。现存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立《重修保宁寺并建万寿宫碑》1通。碑文楷书,由谢天爵撰文,傅应旗书丹。碑文记载清梵寺于北宋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敕赐改额为保宁寺及募资补修大雄宝殿和创修万寿宫等事宜。

据清梵寺住持释惟灵介绍,清梵寺始建于东汉时期,系佛教传入中国的第一伽蓝。原寺规模宏大,香火盛极一时,解放初,清梵寺内建筑基本保持完好,整个寺院占地五亩。后因历史原因,寺院被占用,原来规模宏伟的清梵寺现仅存一座北塔屹立于此。清梵寺现所在地仅为原寺塔院一角。多年来,唐朝北塔不断遭受自然破坏的威胁,因年久失修经常掉落砖块。如今,北塔边缘砖头破损,加上鸽子、燕子等在上安居,对北塔造成了较大破坏。塔基有多处开裂,每天都有石子和小砖头从塔上掉落。也曾有砖头落下砸伤过信徒。

文物保护

一九八四年四月,兴平市人民政府开放清梵寺作为佛教活动 场所。北塔被确立为第二批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师惟灵说,这些年北塔一直未有维修,破损严重。在寺院灶房,其房顶被落下的塔砖砸了好几个洞。有关部门现正拟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对北塔进行实地测量,采取一定的应急安全保护措施,以更好地保护佛教文化遗产。

北塔现状

北塔现存七层,塔体向西南方向倾斜,塔顶全部塌落,南北两面各有五至八公分宽的裂缝数条,上下贯通,深度约六十公分,第二层南北面塔体向外突出膨胀,角柱已掉,第一层塔底砖块已全部毁坏剥离。

塔檐部分除东南面能数出砖层外,其他各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残损和塌落,塔檐上部砖层因长期风剥雨蚀,已全部酥碱,经常发生掉砖和塌落事件。

各层门洞拱券部分灰缝脱落,裂缝掉砖,各洞栏杆全部毁坏。

塔体周围月台及排水系统全部毁坏,无法排水,直接影响塔基及建筑物安全。

北塔管理

1949年—1986年,兴平北塔由县文化馆文物组管理,1986年11月县佛教协会迁入院内,作为佛教活动场所使用,并负有一定的管理责任。

1996年7月,兴平市文物旅游局成立,兴平市文物稽查队具体负责北塔的安全保卫工作。

维修沿革

宋太平兴国三年(970)及明清各代屡有修葺,1955年,曾有过小型修补,1986年初,县文教局拨专款修筑了北塔围墙。

改革开放特别是1996年兴平市文物旅游局成立以来,文物旅游局多次向各级政府申报,请求抢救性维修兴平北塔,终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

参考资料

【兴平名胜】兴平北塔与佛教东传第一寺——清梵寺.兴平发布.2024-03-28

兴平北塔.兴平市人民政府.2024-03-28

“方志咸阳”选编.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2024-03-28

北街村.兴平市人民政府.2024-03-28

陕西千年古塔被当仓库用 内部堆烟花爆竹(图).央广网新闻.2024-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