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西华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国家“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实施单位,是西华师范大学下辖的一个二级学院。学院创立于2006年7月,是在1994年开设的新闻学专业基础上,整合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后发展而来。2014年经教育部批准新增本科专业网络与新媒体。承袭历史悠久、积淀深厚的西华师大的学脉,新闻传播学院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办学思想。学院现有“文艺与传媒”(学术型)和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硕士(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学位)三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有3个全日制本科专业(新闻学、播音与主持艺术、网络与新媒体),2个全日制专科专业(新闻采编与制作、网络与新媒体、主持与播音),是一所文理渗透、通专结合的新兴特色学院。
师生规模
学院现有教职工36名,其中具有高级以上职称的10名、讲师18名,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31名,占教师总数的86.1%,硕士研究生导师8名。另聘有20余位省内外知名的新闻传播学者和业界人士为学院的兼职或客座教授。学院有本科生、专科生共计1200余人。
教学成果
在教学上,学院充分依托西华师范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优势,努力拓宽专业口径,加强学科基础教学,同时强化学生实践,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取得较为丰富的教学成果。新闻毕业生就业率居全校前列。
努力培养和造就厚基础、高素质、实用型的新闻传播和播音主持人才是学院人才培养的宗旨。长期以来,学院特别强调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依托学校学科门类齐全、人文积淀深厚的优势,多方面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着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努力锤炼、提升学生专业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学院现有省级精品课程2门,校级精品课程3门,校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校级特色专业1个。学院学生在包括中国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社、四川广播电视台等省内外媒体进行专业实习,受到了良好的专业训练,学生的专业素质、综合素质有了较大提高,在举办的国家级和省级大赛中,我院学生屡获嘉奖。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8年已走上工作岗位新闻专业学生中有186人荣获过国家级、省级和校级以上各种专业比赛或社会活动评比的210个奖项,出版著作5部。其中1994级王熙为获中国“乐凯”杯一九九七年全国荷赛奖三等奖、新闻摄影作品获国家级省级新闻奖项20余次,新闻摄影作品被美联社、路透社等世界级通讯社转载;1994级范华明后来成为中国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特约记者。《军歌嘹亮》获全军系统优秀电视军事节目二等奖。2008年5月12日5·12汶川地震后两小时,武警某部200名突击队员向汶川开进。作为突击队一员,范华明用镜头记录下一个个惊心动魄的场景,第一时间报送中央军委,胡锦涛主席和中央军委常委给予高度评价,范华明因此荣立二等功。1995级林小明获中国“乐凯”杯九八年全国荷赛奖三等奖;1996级吴雨珊,后来成为《21世纪经济报道》高级记者,2005年和2006年,两次被评为“中国金融新闻年度人物”。1996级王兴川,后来成为四川广电集团新闻中心《四川新闻》记者,曾获第25届四川广播电视省级政府奖专题类一等奖;2001级李蓉获中国大学生2002年全国摄影大赛三等奖;2001级李蓉、2002级胡英、杨楹(独立编导拍摄的)《老兵、老柴》获四川省(2004年)首届大学生DV大赛优秀奖;罗志强、黎峥、李阳旭同学的纪录片《走过人生节点的小兵》获中国电视艺术协会、中国视协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主办的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奖首届“自然记录杯”DV纪录片大赛短片一等奖;2003级秦尧、袁露(独立编导拍摄的)《挥动翅膀的女孩》获第六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2005年)(纪录片组)入围资格;石松林的纪实摄影作品《送战友》获四川省第四届大学生中国艺术节摄影类一等奖、中国首届大学生艺术节摄影比赛三等奖。2003级徐湘东,后来成为攀枝花市晚报记者,通讯《一个白血病患儿母亲的感恩童话》获2007年度赵超构新闻奖全国一等奖。
学院既注重新闻传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又注重学生的语言文学基础及社会科学素养的构筑,适应媒介发展的需要,始终坚持个性化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原则。
学科和专业
学院现设有文艺与传媒、新闻与传播硕士两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有新闻学、播音与主持艺术、网络与新媒体3个本科专业,以及新闻采编与制作和主持与播音2个专科专业,面向全国招生,现有硕士生、本、专科学生共1200人。
新闻学专业培养具有系统的新闻理论知识与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技知识,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法规,能在新闻、出版与宣传部门从事编辑、记者与管理工作的新闻学专门人才。播音与主持专业培养熟练掌握广播电视传播理论及播音主持业务技能、具有较强社会活动能力和较开阔的知识面、职业适应性强的复合型、实用型专门人才。
非师范本科
新闻学
学制四年,授予文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新闻理论知识与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技知识,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法规,能在新闻、出版从事编辑、记者与管理等工作的新闻学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中国新闻事业史、外国新闻事业史、新闻学概论、新闻采访学、新闻写作学、新闻编辑学、新闻心理学、新闻评论学、新闻摄影学、大众传播学、新闻作品选读、广播电视学基础、节目主持、汉语等。
就业方向:在新闻管理机构、新闻出版、党政机关、文化艺术、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编辑、记者、管理、宣传、文秘、教学和科研工作。
播音与主持艺术
学制四年,授予艺术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熟练掌握广播电视传播理论及其有关业务技能适应性强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播音学概论、播音发声学、播音创作基础、普通话语音、广播电视学基础、广播电视学基础、广播播音主持、电视播音主持、摄影与摄像、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文学理论、新闻采访、新闻写作、大众传播学、新闻学概念、形象造型与化妆、文艺作品演播文学理论、新闻采访、新闻写作、大众传播学、形象造型与化妆、文艺作品演播、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广播电视台、电视台等新闻单位从事节目主持、播音、节目制作、新闻采写编辑等工作,也可在宣传部门、新闻管理机构、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管理、宣传、节目主持、教学和科研工作。
网络与新媒体
学制四年,授予文学学士
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新媒体意识,熟悉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掌握与之相关基本理论和技能,能在各种传统媒体机构、党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从事记者、编辑、编导、策划、摄像(影)、制作、网络与新媒体技术开发等传播技术类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新媒体技术导论、新媒体概论、视听语言、数字摄像、多媒体信息编辑、数字视频编辑、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数字摄影、新媒体信息策划、手机媒体研究、网络传播、大众传播、传播心理学、新闻学概论、新闻采访、新闻写作、中外新闻史等。
非师范专科
新闻采编与制作
学制三年。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系统的新闻理论知识与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技知识,能在新闻、出版与宣传部门从事编辑、记者与管理等工作的新闻学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中国新闻事业史、外国新闻事业史、新闻学概论、新闻采访学、新闻写作学、新闻编辑学、新闻评论学、新闻摄影学、大众传播学、汉语、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等。
就业方向:在新闻管理机构、新闻出版、文化艺术、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编辑、记者、管理、宣传、文秘、教学和科研工作。
主持与播音
学制三年。
培养目标:培养熟练掌握广播电视传播理论及其有关业务技能、具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和较开阔的知识面、适应性强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播音学概论、播音发声学、播音创作基础、普通话语音、广播电视学基础、广播播音主持、电视播音主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新闻采访、新闻写作、大众传播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广播电视台、电视台、报社等新闻单位从事节目主持、播音、节目制作、新闻采写编辑等工作
教学条件
学院拥有一定规模的实训基地,现建有虚拟演播厅、专业演播大厅、演播实训室、广播电视非线性编辑实验室、录音室、摄影实验室等,总面积800平方米,实验设备100余台(套)。学校图书馆和学院资料室拥有相关专业图书影音资料约2万余册,中外图书期刊可供师生借阅,可供利用的网络和光盘数据库有60余个。
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方面,学院十分注重创新与发展。根据学术研究的规律和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趋势,学院已形成了理论研究与关注现实并服务于社会新闻传播发展的科研思路,初步形成了一些有特色的研究领域,如新闻传播文化与实务研究、文艺与传媒研究等,已形成校级科研团队1个,校级培育学科1个。平均每年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已出版论著(教材)10余部,主持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6项,获得省部级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项。
学院注重校企合作和省内外交流。学院已与四川广播电视台、四川日报社以及各地市州新闻传播媒体建立了广泛联系,共同策划开发节目和项目。2010年学院与世新大学建立了友好联系,开展相互交流与合作。学院所属传媒与文化产业研究所积极开展对外交往交流与合作,与社会媒体企事业单位以灵活多样的形式申办和承办文化产业项目。学院开设有“文艺与传媒”、“传媒人职业发展”两个系列讲座,邀请新闻传播界著名学者、业界精英讲学和技能示范,拓展学生思维视野,强化学生职业意识,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培养。
院徽说明
圆上方写汉字:西华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下方写英文: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说明:
1、鸽子图案似W型,是新闻的“闻”字的拼音第一个字母。“闻达天下”体现了新闻工作者上传下达,既是党的耳目喉舌,又是人民的耳目喉舌的使命。
2、鸽子图案似W型,隐含新闻传播学院。
3、图案主体是:具有强劲向上的动感和力度的鸽子形象。白鸽展翅向上,象征搏击、奋发、自强不息的现代新闻工作工作者向上的精神面貌。洁白的标准寓意新闻传播学院深入调查研究,详细占有材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体现了现代新闻工作工作者良好的业务素质。
4、圆形的图案也寓意着全院教职工和学生的团结。
5、整体的蓝色象征着现代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