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超构
赵超构(1910年5月4日 - 1992年2月13日),原籍文成县,生于瑞安市(今文成县),中国著名新闻记者、专栏作家,笔名林放。早年就读于上海中国公学,后成为中国民主同盟会成员。新中国成立后,主持《新民晚报》工作,曾任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等职。赵超构创办了《上海新民报》(晚刊),写有新闻性杂文万余篇。著有《延安一月》《未晚谈》《林放杂文选》等。
人物介绍
赵超构(1910~1992)中国新闻记者,专栏作家。笔名林放。1910年5月4日生于浙江瑞安(今文成县),1992年2月13 日卒于上海市。1934年任南京《朝报》编辑。1938年任重庆《新民报》主笔。1944年参加中外记者团访问延安,发表系列通讯《延安一月》。1946年任上海《新民晚报》总主笔,并为《人世间》杂志撰写专栏杂文。1949年3月进入解放区。上海解放后,继续主持《新民晚报》工作。曾任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等职。著有《延安一月》、《未晚谈》、《林放杂文选》等。
个人生平
赵超构(1910~1992年),笔名林放。清宣统二年(1910)出生於温州府瑞安市大镇龙川村(今属文成县大峃镇),民国初年随父迁居瑞安县云周乡屿头村(今浙江瑞安市云周乡屿头村)。赵匡胤四十一代孙。
早年就读于温州艺文中学,瓯海公学和省立十中,都因参加爱国运动被迫退学。民国18年(1929)去日本,民国23年(1934年)毕业于上海中国大学政经系,任南京《朝报》编辑。民国27年(1938年)任重庆《新民晚报》主笔,撰写《今日论语》。民国33年(1944年)参加中外记者团访问延安,发表系列通讯《延安一月》,向大后方人民介绍延安真实情况。
1946年,参与筹建《新民报》上海市版晚刊,任总主笔,并为《人世间》杂志撰写专栏杂文,篇幅短小,但笔酣墨饱。远至世界各地政坛风波,战场烽烟,近在街头巷尾社会见闻、市井琐事,无不聚其笔端。常从群众舆论中取材料,发为评论,切中时弊。发生在境内的“臧大咬子血案”、公祭被中国国民党特务杀害的李公朴、闻一多大会、摊贩事件、劝工大楼血案等等重大社会政治事件,都著文发表于《今日论语》,揭露国民党的倒行逆施,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愤怒呼喊。
1947年5月,《新民晚报》上海市版被勒令“永久停刊”。1948年冬,赵超构遭国民党当局迫害避居香港特别行政区,次年进入解放区。
上海解放后返沪,赵超构继续主持《新民报》晚刊工作。1958年报纸改名《新民晚报》,侧重报道社会新闻和文化生活。赵超构任社长,提出“广、短、软,软中有硬”的办报方针,使晚报适合各层次读者的需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晚报辟《未晚谈》专栏,经常撰文评论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事物和新问题,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
赵超构在新中国建立后,先后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常委、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上海市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等职。一生撰写评论和杂文总数近万篇,深受读者喜爱。出版的文集有《延安一月》、《世象杂谈》、《未晚谈》、《林放杂文选》等。
1992年2月13 日,赵超构卒于上海。
林放式杂文
1943年6月18日,成都市《新民报·晚刊》顺利创刊,赵超构的《未晚谈》开笔。《未晚谈》是赵超构的杂文专栏,他的新闻经常与随笔结合,逐渐形成了“林放式杂文”风格。
经历过多年的政治风雨,他的专栏内容以世象、社会批评为主体,视点笔触所及,宏观宇宙之大,微观苍蝇之末,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话题发表一家之言,文笔精深老辣,所涉题材也非常广泛。 “林放式杂文”的主要特色:
富时代感,具时效性
杂谈“世象”,知人论世
借一论之,以小见大
笔带感情,以情动人
《延安一月》
《延安一月》是赵超构采写的一组十多万字的新闻通讯,于1944年7月30日和8月30日起分别在重庆和成都市《新民晚报》连载,曾引起轰动。同年10月18日,两地《新民报》刊完后,由该报结集成《延安一月》于1945年1月出版,5个月内重印3次,销量数万册。重庆市《新华日报》社购2000册派人送往延安市,毛泽东看后说:“在重庆这个地方发表这样的文章,作者的胆识是可贵的。”周恩来称之为“中国记者写的《红星照耀中国》”。日本也随即翻译出版。这本书,对当时国民党统治区的读者无疑是冲破新闻封锁,了解延安、了解中共的一本罕见而难得的书籍。因此,不久《延安一月》即被中国国民党新闻宣传当局列为禁书。
《延安一月》的写作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1944年,日本侵略军败局已定。国际反法西斯主义战线开始全线反攻,美英同盟军准备在我国沿海登陆进攻日军,而国民党军却都在远离沿海的中西部山区,能够接应盟军的只有长期对日作战的八路军
军、新四军和广大地方武装。同盟军十分希望中原地区国共两党配合其夺取最后胜利。为缓和、调整国共关系,驻重庆市的外国记者团发起访问延安市的倡议,立时得到中共方面的欢迎,国民党为形势所迫不得不表示同意。中外记者访问团自1944年5月17日启程,6月9日到延安,7月2日结束采访活动。记者团共21人,《新民晚报》派主笔赵超构参加。中国国民党当局设置重重限制,把记者团改名为“参观团”,明令“只参观不报道”。中央社记者则处处摆出垄断统稿的架势,途经西安市时就逐日发快电,还发了《参观河防记详》一文。到延安后仅发“事毕即赴延安”、“毛泽东设宴欢迎记者团”数字。赵超构在离开延安后,撰写了十多万字的《延安一月》。
陈铭德、张恨水分别为《延安一月》撰写了序言。《延安一月》
正文252页,共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西京——延安市间”有8篇通讯,叙述记者团从西安经临潼区、潼关县、大荔县、合阳县,由韩城市渡河入晋,经山西省入延安的沿途见闻,并配2幅木刻;第二部分“延安一月”有39篇通讯,报道其在延安对各种人物、组织和事件的观察和采访,并配10幅木刻,木刻画面都是反映延安生活场景的。
《延安一月》的重要作用是打破中国国民党的新闻封锁,着力介绍延安这块神奇土地上的群众与领袖,始终围绕作者参观后得出的“新社会的试验区”这个有敏锐预见的主题。作者以浓墨重彩介绍毛泽东、朱德这两位风云人物,同时还介绍了周恩来、贺龙、叶剑英、王震、吴玉章等重要政治人物,以及丁玲、艾青、范文澜、王实味等知名文化人。
《延安一月》也可以说是抗日期间延安的地方志,所介绍的门类亦很齐全:政治类有“新民主主义”、“土地政策”等;经济类有“关于边币”、“变工队与合作社”等;社会类有“民众大会”、“延安市新女性”等;文化类有“文艺政策”、“戏剧运动”、“鲁迅美术学院一瞥”等。特别是此前重庆市谣传“丁玲、陈波儿被延安整风整死了”,作者对丁玲、陈波儿等的采访,便是粉碎谣言、澄清事实的有力武器。
时至今日,《延安一月》仍是研究抗战时期延安情况的重要参考资料。1992年11月上海书店曾再版此书。
作品特点
《延安一月》是赵超构轰动一时的代表作。据老报人回忆,迫于美国压力,蒋介石勉强批准中外记者团访问延安,但要求只参观不报道。中国国民党同意赵超构去是因为他耳朵有点聋,说的又是一口别人难懂的温州话,认为他难以采访。但谁也没有料到,返回重庆市后,赵超构竟在《新民晚报》先后81天连载长篇通讯《延安一月》,计有10余万字,写毛泽东,写共产党,写一个真实的延安,让新闻封锁下的国统区人民大开眼界。《延安一月》出版后,半年不到三次重印。
同时,赵超构对国统区的黑暗进行了无情的批判。1941年,重庆国民政府派专机前往香港特别行政区接送爱国志士,不料,专机载回的却是行政院副院长孔祥熙的夫人和几只哈巴狗。国难当头,洋狗升天,赵超构写下时评《洋狗乘机辩》,但遭当局查扣,致使《新民报》当天的版面“开天窗”。这样的时评赵超构先后写了3000余篇。1947年5月,上海市《新民晚报》被勒令停刊,罪名是“破坏社会秩序,意图颠覆政府”。1948年7月,南京《新民报》又被当局“永久停刊”,当时作为总主笔的赵超构也上了黑名单并避走香港。
办报方针
赵超构的“十六字办报方针”:宣传政策、传播知识、移风易俗、丰富生活。
编辑方针
"飞入寻常百姓家"
1982年1月 1日,在“复刊第一号”的头版上,赵超构用“本报编辑部"的名义发表了《复刊的话》。
文章借用唐朝刘禹锡诗句的意境,把《新民晚报》的报格衍化为文学形象:“穿梭飞行于寻常百姓之家的燕子”;“它栖息于寻常百姓之家,报告春天来临的消息,衔泥筑巢,呢喃细语,为民分忧,与民同乐,跟千家万户同结善缘。”揭示了《新民晚报》的宗旨--做穿梭飞行于寻常百姓之家的燕子”,形成“千言只做卑之论,力戒浮夸,少说大话,实事求是,不唱高调,发表一些常识的、切实的、平凡的报道和论说”这样的报风,“为民分忧,与民同乐,跟千家万户同结善缘”。
“短、广、软”三字经
短——短些,短些,再短些。就是文字浓缩而又精确,报道典型人、典型事,短文章通俗易懂。
广——广些,广些,再广些。就是扩大报道面,体裁多样,从言论批判到幽默漫画,从增产节约到家务事女儿情,从科学知识到衣食新闻,总之从各个侧面来反映人们生活。
软——软些,软些,再软些。就是不要太“生硬”,灵活新颖,强调人情味和可读性,报纸贴近市民生活,使读者喜闻乐见。
与毛泽东
赵超构青年时代因写了《延安一月》,赵超构成了毛泽东的朋友,也顺利地将《新民晚报》带入了新中国,并先后受到了毛泽东的7次召见。
1957年“大鸣大放”,爱说真话追求真理的赵超构以一天一篇短文的巨大热情投入了鸣放,写了100多篇文章,批评了不少现象。其中有篇《先锋何在》,批评新闻界缺乏敢于直言的先锋。毛泽东拿着《新民晚报》说:“内容相当尖锐。”但毛泽东又在保他,说:“但文笔比较客气。”毛泽东把赵超构叫到中南海吃饭,谈《新民晚报》在鸣放中的问题。事后,毛泽东在他撰写的一篇《人民日报》社论中说:“新民报犯的错误比文汇报小,它一发现自己犯了错误,就认真更正,表示了这张报纸的负责人和记者们对于人民事业的决心,这个报纸在读者面前就开始有了主动……”毛泽东称赵超构是“我的右派朋友”。右派帽子虽高悬头顶,最后却得以幸免。但文化大革命爆发,赵超构以“漏网大右派”的罪名被关入牛棚5年。
故乡情结
1958年,他遵照毛泽东主席的嘱咐到温州市地区参观访问,写下了数万字的通讯《吾自故乡来》。当时,他到了瑞安市、丽水市、青田县、龙泉市等地,先后待了两个月。期间,他悄悄地回了一趟瑞安屿头,拜访了在家养老的继母裘德华。但最后,赵超构还是没能成行。对此,文成县老家的故旧颇有微词,以致事隔40多年后,他的女儿赵刘芭女士回文成寻根问祖时,仍然还有人对此耿耿于怀。
其实,赵超构“过家门而不入”是有原委的。虽然他生活在上海,但对文成老家的情况依然了解。就在他访问温州市的前一年,他爱人刘化丁刚从文成老家省亲回来。当年仅2岁、被抱在母亲怀里的赵刘芭自然没有记忆,但长大后她从父母那里还是隐约知道了一些事情。
1958年温州之行,赵超构肩负着奉命宣传大跃进“大好形势”的重任。而文成县老家偏僻落后,是采访不到大跃进新闻的。再则,解放以后,赵超构在文成老家的亲戚,由于家庭出身问题,大多受到冲击。鉴于当年他特殊的政治使命与身份,他不得不有所顾虑。
对于来自老家的非议,赵超构自然听到了一些。这成了他多年来的心病,挥之不去,念念不忘。1964年,他在当时的《浙南大众》上撰文说,温州市之行文成出生地无暇走到非常可惜,隐约透露了他想回老家的愿望。
过不了两年,“文革”爆发了。赵超构虽然受到毛主席的保护,但也难逃厄运。他作为“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被揪出来示众批斗,继而关进牛棚,还被抄了家。最后,被遣送至奉贤区新寺(后转入海滨新闻出版五七干校)喂猪、种菜、挑水……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在这一非常时期,尽管赵超构内心充满了思乡的愁绪,但他是绝对不能回老家了。
赵超构与家人不过,据赵刘芭女士回忆,他父亲在“文革”期间,曾经两次安排她母亲刘化丁回家省亲。第一次在1971年,第二次是1973年。她们先后拜访了瑞安屿头老屋、文成龙川故居等,历时半个多月,大部分时间在珊溪外婆家。当时老家的生活极度困难,吃的是清一色的番薯丝,她至今仍记忆犹新。
回到上海市后,一直郁闷彷徨的父亲,兴致盎然地听她们讲述文成县老家的人和事,显露了从未有过的欣慰与满足。
上世纪70年代末,赵超构终于盼来了拨云见日的日子。1980年6月,他在应《温州日报》之约而写的《望乡之情》中,又旧话重提:“1958年后,至今又已20多年了,虽然多次动念,再回故乡看一看,迄未如愿。我想,总会有机会完成这个愿望的。”然而,此时的赵超构已是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了。《新民晚报》复刊,作为社长的他分身乏术;《未晚谈》复笔,他几乎每天手不停笔;学习开会、参观视察、上台做报告,频繁的社会活动。他的身体大不如前:血压过低、心动过缓,还有哮喘咯血……他回文成老家还能成行吗?
在上海虹口区那幢60平方米的旧式石库门房子里,晚年的赵超构用一口流利的文成县方言,接待过一拨又一拨慕名前来拜访的文成老乡。每一次他都流露出对文成老家的眷恋和向往,总是情不自禁追忆当年离开文成时的情景:“从龙川家里先徒步5里到大峃镇,再从牌头街坐竹筏到峃口,又乘舴艋舟至瑞安市……”而且,每次总是信誓旦旦地说:“现如今,再也没有什么顾虑了。我要在有生之年,再回一趟老家。”
设新闻奖
赵超构新闻奖是中国晚报界的最高奖,以已故的杰出新闻工作者、中国晚报界泰斗式人物、《新民晚报》原总编辑赵超构先生的名字命名,由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组织评选.
林放杂文奖
“林放杂文奖”创立至今已有16年了,对于传承晚报文脉,弘扬林放精神,繁荣杂文创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受到了读者的欢迎。
文化广场
赵超构文化广场为纪念赵构诞辰一百周年,同时弘扬地方文化,改善人居环境,龙川乡于2009年10月底正式动工建设赵超构文化广场。该广场地处县城西大门和县客运中心斜对面,是通往百丈漈、铜铃山国家森林公园、刘基庙墓三个国家重点景区的入口,地理位置十分显要。
赵超构文化广场项目总投资200多万元,占地面积2350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两个入口小广场、赵超构铜质主题雕塑、巨型公益广告、亲水平台、防洪堤坝、生态草坪、景观灯柱、休憩廊架、文化地雕、健身设施、管理用房等。经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相关部门立项、审批、招标,广场于2009年10月底正式动工建设,并已完成主体工程的95%以上,预计在赵超构百年诞辰前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
该广场在建设过程中得到了县委县政府、县房管局等相关部门、社会热心人士以及龙川乡、花园村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持。2010年3月7日,乡党委书记龚士东通过上海市《新民晚报》原总编辑丁法章同志热心帮助,诚蒙中原地区新闻界元老、原《人民日报》总编辑、八旬高龄的范敬宜老先生(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28世孙)欣然题词:赵超构文化广场、中国新闻界泰斗——赵超构。范老的题词,为广场添色,使龙川增辉。
参考资料
新民晚报 数字报纸.新民晚报.202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