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文史哲

文史哲

《文史哲》创刊于1951年5月1日,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山东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是一份在海内外人文学术界享有巨大声望的老牌学术期刊,是一份反映中国大陆大学文科学术水准的老牌学报。发行周期为双月刊。

《文史哲》初为双月刊。1954年改为月刊。1959年1月停刊。同年8月复刊。1966年再停刊。1973年再次复刊。改革开放以后,《文史哲》继承前人基业,坚持走“专家办刊”之路。从2010年开始,《文史哲》辟出专栏,再度推动“中国社会形态问题”的大讨论。2014年,《文史哲》编辑部与具有三百多年历史的荷兰博睿学术出版社(Brill Academic Publishers)合作出版《文史哲》英文版。2018年,《文史哲》英文版被全球规模最大的摘要和引文数据库Scopus数据库收录。同年6月15日,在习近平总书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发表两周年之际,《文史哲》编辑部与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联合主办“如何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专题研讨会”。2021年,《文史哲》杂志创刊70周年。时任编辑部主编王学典与编辑们一起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了一封信,主要是向总书记汇报《文史哲》的创办背景、承担的使命,以及我们要引领学术潮流、发挥好期刊作用。同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给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对做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提出要求。

《文史哲》始终如一地坚持“学术为本,质量立刊”的准则,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厚重办刊之路。《文史哲》坚持不入主流,难成一流的办刊理念;坚持质量立刊,专家办刊,视学术为生命的办刊原则;坚持倡导百家争鸣,锻造公共学术话题的办刊追求;坚持发掘新生力量,扶植‘小人物’的办刊传统。”2002年,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05年获得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11年,《文史哲》荣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首次设立的“期刊奖”。2019年,入选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精品期刊展”。

创刊背景

1950年代初,中国的学术刊物只有学术界知名民主人士创办的《新建设》、中宣部理论宣传处主办的《学习》、中国新史学分会河南分会创办的《新史学通讯》等几家。

1951年春的一个夜晚,在青岛市龙口路40号时任山东大学校长华岗的家里,副校长陆侃如、历史系主任杨向奎、教师赵纪彬孙思白等人随意地聊着天。他们说起《山大生活》这份四开小报,都认为应该办一本大型的学术刊物。随后他们联系了历史系的童书业赵俪生,文学系的冯沅君萧涤非孙昌熙等人,很快得到支持。

历史沿革

1951年5月1日,《文史哲》创刊的第一次会议,在山东大学文学馆二楼西角的一间办公室进行。“繁荣学术、提倡争鸣、奖掖青年学者”成为办刊宗旨。《文史哲》最初为双月刊。创刊不久,《文史哲》就以其高端学术追求,成为整个中国学术的重要窗口。

1951年7月,童书业发表《中国封建制的开端及其特征》,提出中国封建社会始于西周的观点,对“战国封建论”、“魏晋封建论”等提出挑战,拉开了讨论的序幕。古史分期问题,因其背后是如何用马列史观解释中国历史发展的问题,几乎吸引了整个史学界参与讨论。除了山东大学历史系的杨向奎吴大琨赵俪生等人外,郭沫若范文澜翦伯赞侯外庐何兹全周谷城等著名学者也纷纷撰文,加入论战。

1951年9月,《文史哲》发表了历史系教授赵俪生的《武训当时鲁西北人民的大起义》,又拉开了一场关于农民战争史的讨论。此后,在50年代中前期,他陆续发表了《北宋末的方腊起义》《明初的唐赛儿起义》《北魏末的人民大起义》《论隋末农民大起义的几个问题》等13篇文章,被认为代表当时中国高校农民战争史研究的最高水平。赵俪生的学生、学者秦晖称,这一研究范式直到上世纪80年代仍主导该领域。

1952年,由于《文史哲》财务困难,华岗向山东省委统战部和青岛市委请求支持。相关部门一次性拨给2000万元(即2000元),才渡过难关。从1953年第2期开始,《文史哲》被定为山大学报之一,经费从此由学校负责。从1952年起,《文史哲》开始设立专职编辑。

1954年,《文史哲》改为月刊。同年,26岁的大学刚毕业的李希凡与23岁的中学教师蓝翎,在《文史哲》上发表了《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它》。在这篇文章中,李希凡将马克思主义方法引入红学研究,批判了俞平伯当年3月发表在北京《新建设》杂志上的《红楼梦简论》。他认为俞平伯“未能从现实主义的原则去探讨《红楼梦》鲜明的反封建倾向”,“离开了现实主义的批评原则,离开了明确的阶级观点”。此文被毛泽东看到,被认为是“三十多年以来向所谓《红楼梦》研究权威作家的错误观的第一次认真的开火”。1954年10月16日,毛泽东写下《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赞扬了李、蓝“两个小人物”(时任中宣部副部长的周扬以“小人物的文章”为由不同意《人民日报》转载此文),并称:“这个反对在古典文学领域毒害青年30余年的胡适派资产阶级唯心论的斗争,也许可以开展起来了。”

1955年12月,高教部就曾要求山东大学代表国家向英国、日本、苏联越南等国的国家图书馆赠送《文史哲》杂志。郭沫若先生赴日考察时,曾应日本方面的要求,专门携带50本《文史哲》进行交流。

1958年,学术界开始了“厚今薄古”运动。同年6月,《文史哲》进行整改,声明特别欢迎“结合当前政治运动”“学习研究马列主义”“深入批判资产阶级”“分析批评现代文艺作品”的文章。据统计,当年一共出版12期,其中关于“反右”斗争的文章17篇,关于思想批判的23篇。但是,仍被批判“很少配合政治运动”“为学术而学术”。1959年1月,《文史哲》停刊。整个20世纪50年代,中国史学界有“五朵金花”之说(即五场重大论战),其中至少有三朵即“中国古史分期论战”、“中国农民战争史论战”和“资本主义萌芽问题论战”是盛开在《文史哲》上的,即由《文史哲》所发起和推动展开的。著名的“《红楼梦》讨论”只是20世纪50年代《文史哲》所引发的众多论战中具有代表性的一次。1954年,毛泽东主席对《文史哲》以及两个“小人物”的喜爱、表彰和赞赏,成为学林佳话。

1959年年8月,《文史哲》复刊。1966年再次停刊。1973年,在山东省革委会的主持下,山东大学学报之一的《文史哲》在两次停刊后复刊。邮局的征订量在短时间内猛增至70万份,远超省革委会初定的一两万的印刷量。由于许多读者坚持不肯退订,时任《文史哲》副主编的刘光裕不得不三次登门请求山东省宣传部部长林萍,终于获准印刷20万份以读者。1973年11月,《文史哲》发表复刊后的第一期,有七篇“批孔”文章,两篇研究《红楼梦》文章,涉及时政的文章只有三篇,仅占比十分之一,在同期的学报中算很少的了。

“文革”结束之后,中国思想文化界关于传统文化的大讨论即所谓的“文化热”,其起点即始于《文史哲》1984年第1期的一组“文化史”笔谈。世纪之交前后,《文史哲》发起了两场引人瞩目的大讨论,即“儒学是否宗教”的讨论和“疑古与释古”的讨论。

改革开放以后,《文史哲》继承前人基业,坚持走“专家办刊”之路。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文史哲》察觉到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时代脉动,顺应和引导了重新评估传统文化的潮流。1978年第6期刊载周振甫的《孔子论礼》,是当时较早公开发表的为孔子思想翻案的文章。1984年第1期刊登的“文化史研究笔谈”,是20世纪80年代思想文化界“文化热”的肇端。从1986年第6期开始,《文史哲》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讨论”专栏,继续推动“文化热”向纵深发展。1994年,《文史哲》第3期新设“国学新论”专栏,呼应了当时日渐兴起的“国学热”。此后,在1998年第3期又组织发起“儒学是否宗教”笔谈,延请张岱年季羡林蔡尚思等学者参与讨论。这些工作的落脚点,都是希望引领对中国文化的重新评价和深入研究,以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学术期刊多了起来,《文史哲》受到的关注度就被稀释了。学术中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学术资源更多地集中于北京和上海。2000年前后,由于整个学科结构的调整,社科崛起,《文史哲》一度有些迷失,“发很多社科文章,而且什么都发,甚至发过研究汽车市场、餐饮的论文”,失去了自己的个性和特色,一味追求转载率、引用率和影响因子。1998年10月24~26日,由《文史哲》编辑部承办的“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第三届第二次理事会暨研究会成立10周年庆祝会”在济南举行。 来自全国近 130家学报的180余名代表出席了此次会议。会议审议并通过了第三届第二次理事会工作报告,举行了题为“面向新世纪的学报工作和编辑学研究”的学术讨论。

从2010年开始,《文史哲》辟出专栏,再度推动“中国社会形态问题”的大讨论。这些讨论引起学界的广泛瞩目,海内外一批有造诣的顶尖学者因此被吸引到《文史哲》这一学术园地。同时也吸引了众多知名媒体的热切关注,《光明日报》、《文汇读书周报》、《中华读书报》、日本著名汉学刊物《东方》等著名报刊均跟踪进行了详尽的报道。尤其是 “疑古与释古”、 “中国社会形态问题”、“贤能政治与民主政治”等大讨论,引起了学术界、理论界的热烈响应。“疑古与释古”讨论被《社会科学》杂志列为2006年度四大“人文学术热点”之一,并受到日本汉学界的积极评价;“中国社会形态问题”大讨论,被《光明日报》和《学术月刊》共同评选为“2010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之一。接连展开的学术大讨论,进一步提升了《文史哲》杂志的影响。

自2008年至2019年,先后举办了“中国文论遗产的继承与重构”“传统与现代:中国哲学话语体系的范式转换”“秦至清末:中国社会形态问题”“个体与社群孰先孰后”等八次高端论坛。由于始终如一地坚持“学术为本,质量立刊”的原则,改革开放以来,《文史哲》几乎囊括了所有相关重要奖项。1998年和2000年,《文史哲》连续获得“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称号;1999年,《文史哲》获得首届“国家期刊奖”和“全国双十佳社科学报”称号。2002年,《文史哲》同时获得三项荣誉:“国家期刊方阵双奖期刊”,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第二届“全国双十佳社科学报”。2003年,《文史哲》成为“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首批11家入选的学术期刊之一。2005年,《文史哲》获得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09年,《文史哲》荣获“新中国60年最有影响力期刊”称号。2011年,作为全国高校社科学报界的唯一代表荣膺“中国出版政府奖”殊荣。2012年,《文史哲》成为首批入选国家社科规划基金“重点资助期刊”,2013至2018年,连续三届入围全国“百强报刊”。

2014年起,《文史哲》编辑部与具有三百多年历史的荷兰博睿学术出版社(Brill Academic Publishers)合作出版《文史哲》英文版Journal of Chinese Humanities。

2018年,《文史哲》英文版被全球规模最大的摘要和引文数据库Scopus数据库收录。同年6月15日,在习近平总书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发表两周年之际,《文史哲》编辑部与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联合主办“如何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专题研讨会”。会议围绕如何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构建一流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等展开热烈讨论。这次座谈的部分成果以“‘如何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笔谈”为题,连载于《文史哲》2019年第1、2期。开设于2020年的“道德、理念与制度”专题栏目及其热烈研讨,即是从哲学思想领域,对于“如何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重大话题的深度延展。

组织管理

历任主编

现任主编

人员编制

出版发行

刊物介绍

《文史哲》为双月刊,每逢单数月5日出版。编辑部分为中文版编辑部和国际版(英文版)编辑部,创刊于2014年的国际版并非中文版的英译,而是采用主题出版的形式“另起炉灶”,向国际学界呈现中国人文学术的经典知识点与最新动态。

《文史哲》包括文学、历史、哲学三个方向,中文版编辑部也大体分为理论编辑室、文学编辑室、史学编辑室,但不同编辑室编辑们的工作是“跨界”的。《文史哲》的编辑定期查收、审阅工作邮箱中的投稿,每个奇数月按编辑部统筹布置编发两三篇已通过终审的稿件,

《文史哲》国际版,每期集中一个海内外学界共同关注的问题,选译国内相关优秀文章、学术成果、重要理论作品,同时组织英文原创稿件,面向国际主流学界发出中国声音。从理论传播的角度来讲。

一篇稿子在正式发表之前,需要经过初审、二审、终审三道审稿程序,其中二审是双向匿名外审,即作者和外审专家互不知晓对方是谁;过终审后,稿件还需要参考三审意见进行修订;修订完毕后,进入待刊状态。

出版发行

组织文化

办刊理念

不入主流,难成一流。

办刊原则

质量立刊,专家办刊,视学术为生命。《文史哲》杂志致力于中国古典学术研究,人文性、古典性和高端性是其所着力打造的风格与特色。学术研究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其一贯的学术风格,“昌明传统学术,锻铸人文新知,植根汉语世界,融入全球文明”是《文史哲》的办刊宗旨。

办刊追求

倡导百家争鸣,锻造公共学术话题。力争在全球文明的滋养下,传承本土人文研究的学统,进一步深入世界汉学学术圈,身世界汉学名刊之林,是《文史哲》的最终追求。

办刊传统

发掘新生力量,扶植“小人物”。“扶植小人物,延揽大学者”,是学界五十多年来对《文史哲》的广泛称誉。创刊伊始,华岗社长就规定,《文史哲》每期尽可能推出一个新作者,每期至少要有一篇论述现实的文章。因此,一大批著名学者是在《文史哲》刊发了他们的处女作、成名作或代表作,如李泽厚庞朴李希凡等等。伴随着新中国成长起来的著名学者大都在《文史哲》上发表过文章。《文史哲》为此而驰誉学界,广受称道,在数代读者中留下了深刻印象。恰如著名学者裘锡圭先生所言:“《文史哲》六十年来为推进中国人文学科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它尤其被学界视为学术风向标之一,在海内外学界深受尊重和推崇。余英时先生认为:“《文史哲》杂志自问世以来即波澜壮阔,一展卷而数十年人文思潮之起伏尽收眼底。”池田知久先生的感受是:“《文史哲》这份学术杂志在二十世纪对海外从事汉学研究的学者和青年学生而言是憧憬的对象,指路的明灯。这部杂志给予我们的鼓舞、激励、抚慰和喜悦是怎么形容都不为过的。”

影响和评价

影响

《文史哲》对繁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学术起到了巨大作用。《文史哲》创刊之时,正值新生的共和国百废待举之际,一大批民国时期的杂志纷纷停刊,在新形势下应运而生的学术杂志只有1949年创刊的《新建设》《学习》以及1951年1月创刊的《新史学通讯》等少数几家。在学术界有着广泛影响的《历史研究》要迟至1954年才创刊,《学术月刊》是更后面的1957年创刊,著名的《北京大学学报》是1955年创刊,《文史哲》创刊时学术杂志可谓寥寥无几。而新意识形态在学术领域的流布与贯彻、新研究方向的开辟、新学术成果的交流、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术人才的培养都亟须高水平的学术杂志作为支撑,对民国旧学术的改造,更使刊行新新学术杂志成为当务之急。所以,《文史哲》一问世,就超越山东大学的围墙,迅速聚拢了全国学术界的力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范围内的一个学术中心,从而一举奠定了《文史哲》在现代中国学术杂志的领先地位。"它在当时是与北京的《新建设》、上海的《学术月刊》鼎足而三的。"(罗竹风:《回顾以往,激励未来》)这一点从《文史哲》不断攀升的发行量上也可以得到充分体现。创办时期,邮局不给发行,编辑部只得依靠朋友和同行推销。

《文史哲》自创刊起,即致力于发表宣传阐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理论和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研究人文学术的文章,并有意识地在一系列重要问题上引导学术争鸣。它在传播新意识形态和新的研究方法方面,无疑走在了学术界的前列。其中最具规模的是对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的解说文章。《文史哲》连载了山东大学校长华岗在本校“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学习会上的一系列报告,形成强有力的舆论力量,带动了全国高校和知识界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热潮。《文史哲》还译载了不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始文献,推动了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激发了有关问题的讨论。

进入新世纪以来,《文史哲》杂志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指导地位,致力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专门设立“文明互鉴与中国道路”“中国社会形态问题”“疑古与释古”等专栏,刊发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上具有创新性和标识性的本土理论贡献和研究创获。

《文史哲》与中国古典小说研究至为密切。由《红楼梦》研究发端,到以后的《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耳中人》、《儒林外史》研究,等等,《文史哲》对中国古典小说研究尤其是对明清小说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文史哲》在全国的影响力,使其一直保持名刊大刊的荣誉,不断创造佳绩。透过《文学与社会:明清小说名著探微》一书,可以看到《文史哲》严肃认真的办刊精神,而这正折射了山东大学朴实厚重的学风。

评价

《文史哲》不仅是山东大学的一张学术名片,更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文化符号。“不入主流,难成一流,这是杂志始终如一的办刊理念;质量立刊,专家办刊,视学术为生命,这是杂志坚定不移的办刊原则;倡导百家争鸣,锻造公共学术话题,这是杂志一直以来的办刊追求;发掘新生力量,扶植‘小人物’,这是杂志从未动摇的办刊传统。”时任《文史哲》主编王学典用“四点坚持”概括了《文史哲》挺立学术“江湖”70年的秘诀。

奖项设立

《文史哲》一直坚持学术性、综合性、开放性的办刊方针,取用稿件重在学术原创性。为了提高《文史哲》的学术质量,吸引海内外一流稿件,自2003年始,《文史哲》杂志设立“年度名篇奖”。该奖每年6月15日至9月15日进行评比,评出上一年度《文史哲》刊载的学术质量最高、社会反响最好的文章1-3篇,每篇奖励10000元。为保障评奖工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该刊在全国学术界聘请若干名学术造诣高、学风正派的校外学者为评审专家。

所获荣誉

重要事件

在《文史哲》创刊70周年之际,时任编辑部主编王学典与编辑们一起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了一封信。“主要是向总书记汇报《文史哲》的创办背景、承担的使命,以及我们要引领学术潮流、发挥好期刊作用,在学界引导大家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王学典回忆写信的初衷。

2021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给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对做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提出要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需要深入理解中华文明,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参考资料

期刊订阅.官网.2024-05-21

传播中华文明 繁荣学术研究——《文史哲》杂志创刊70周年回顾.山东宣传网.2024-05-21

传播中华文明 繁荣学术研究——《文史哲》杂志创刊70周年回顾.大众日报.2024-05-21

历史沿革.官网.2024-05-21

《文史哲》.山东大学.2024-05-21

“文科学报之王”创刊70周年:引领中国人文学术发展浪潮.人民日报客户端山东频道.2024-05-21

文脉弦歌丨“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百家号.2024-05-21

《文史哲》的1950年代:在学术与政治之间.新浪网.2024-05-21

《文史哲》:用一本杂志回应时代.百家号.2024-05-21

《文史哲》大事记( 1951~2004 ).官网.2024-05-21

历任主编-文史哲.官网.2024-05-21

现任主编.官网.2024-05-21

编研队伍.官网.2024-05-21

揭秘:《文史哲》稿件是怎样“炼成”的?.爱济南客户端.2024-05-21

《文史哲》编辑队伍风采.山大视点.2024-05-21

学术出版.官网.2024-05-21

《文史哲》与中国古典小说研究.官网.2024-05-21

坚守初心、引领创新,《文史哲》让世界读懂中国.大众日报.2024-05-21

《文史哲》年度名篇奖揭晓.官网.2024-05-21

《文史哲》杂志:引领学术风潮,无愧“学报之王”.百家号.2024-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