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大布苏湖

大布苏湖

大布苏湖,原称大布苏泡,1988年改泡为湖。为盐碱湖,“大布苏”即蒙古语“盐碱”之意。

区域位置

大布苏湖位于吉林省乾安县城西南约35千米,地理坐标在北纬44°51′~45° 46′,东经123°37′~123°42′之间。

大布苏湖处于东北平原西部沉降带中心,是嫩江市西辽河之间广大闭流区内的较大湖泡之一。湖泡总面积为56 平方千米,雨季有水面积约为37 平方千米,水面标高122 米,湖底海拔高程120.5 米。泡水为碱水,丰水期水深1.5 米,枯水期平均0.5 米,蓄水量60327 万立方米。

流域概况

湖区年降水量在404 毫米左右,年蒸发量为1243 毫米,多年平均无霜期145 天,日照4410 小时。

湖周围有水蚀面积31 平方千米,百米以上侵蚀沟18 条。湖东岸有明显的两级阶地。两级阶地标高为150 米,阶地前沿高差为20 米。这个阶地前沿黄土状土,因被雨水冲刷切割形成了奇特的“狼牙坝”地貌景观。此种景观在湖东岸学字井一带发育最好。两级阶地的一级阶地,标高为140 米,高差1~2 米,向西倾斜,冲沟发育而破碎。湖东岸称之为“黄土喀斯特”地形。形成南北长7.50 千米,东西宽约 1 千米的地下泥林,有“土林”和“蘑菇状土柱”,还有侵蚀陡崖、金字塔状的“土塔”,有的外形像“土桌”、“土堡”、“土坎”等奇形怪状。

地质成因

大布苏湖形成的时代,可能在早更新世末或中更新世初。湖水质由淡水转为碱水的时间大致为全新世晚期。盐碱成分来源,主要是地表径流从四周汇入的钠离子。在水呈强碱性,PH 值10~11。湖水化学特征与气候的变化有着密切关系,湖形成初期,气候温暖湿润、湖体为淡水所充填。后来由于气候趋于干旱、风力强、蒸发强烈,湖水浓缩,水位下降,致使湖内形成重碳酸钠、重碳酸氯化钠镁型水。

资源开发

湖含有丰富的盐、芒硝和碱,据20 世纪60 年代考察记载,矿床储量为:盐232 万吨,可开采量153 万吨;碱139 万吨,可开采量为75 万吨;芒硝 202 万吨,可开采量137 万吨。每年在300 多平方千米的集水面积上带入湖中大量的盐、碱、芒硝。大布苏湖周边的近代文明始于盐碱,至清末达到鼎盛时期,当时熬碱用的大铁锅周长 3.45 米,产品远销至河南省山东省俄罗斯远东地区。大布苏的“土盐”也很出名。盐碱业的兴旺带动了陶瓷业的发展,大布苏湖周边的烧陶窑遗址有 30 多座。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盐碱业虽已衰退,但至今仍是乾安县发展商品经济生产基地之一。1976 年,由国家投资在湖北岸建立了大布苏化工厂,年产纯碱3000 吨。

历史文化

在泥林的最北端北泉沟,有当地称之为“陷兽沟”的一条长 1000 多米,深 50 米的大峡谷。2000 年6 月,在这里一次性出土了几百件2 万年前的古生物化石,其中有披毛犀猛犸象、虎、原始牛、蒙古野驴、骆驼等18 种。1964 年,在大布苏泥林地下曾出土一具类似山顶洞人的古人类颅骨化石。在泥林对面,是大布苏古墓葬群,这是青铜器时期的墓葬群,它的特点是“竖葬”。而中原地区目前还没有“竖葬”的记载。在湖北、西、南三面陡崖与水面之间,有不太宽的斜坡,东和东北还有较宽的洪积平地和泥炭沼泽湿地。北岸冲沟发育,是典型的水土流失区。大布苏湖已被列为中国重要湿地名录和湿地自然保护区名录。

近几年来有不少国内、外学者慕名而来,对大布苏做了多方面的考察,据有关考古资料记载:大布苏湖沿岸尤其东岸,从数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起,就有人类居住。当时气候温暖湿润,许多低洼地积水成湖,动植物繁盛,鱼类蚌类得到迅速繁殖。在这样水草丰富的地方,居住的人越来越多,他们从事狩猎和捕鱼等生产劳动,到距今三千年左右,这里居民开始使用青铜器,以后气候逐渐干旱,但也有辽金及以后时期的居民留下的遗物。它们不仅成为今天研究大布苏湖沿岸历史的实物资料,而且是探讨本区自然环境变迁的科学依据。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