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毛犀
披毛犀(Coelodonta antiquitatis)是一种已灭绝的犀牛,属于腔齿犀属,归于奇蹄目犀科双角犀亚科。它生存于更新世时期,与真猛犸同一时代,并在度过冰河时期存活了下来。披毛犀平均体长3.5~4米,肩高约2~3.2米,体重平均4.5吨。它的全身披满厚厚的毛皮,可以在寒冷的环境中保持温暖。披毛犀有两只扁平的角,可以推开雪来吃草。它曾是旧石器时代人类的狩猎对象,灭绝年代至21世纪只有10000年,是最晚灭绝的史前犀。披毛犀生活在欧亚大陆北部,与其同属真犀科的巨型犀牛板齿犀生存在一起。现存的犀牛中与披毛犀关系最近的近亲苏门答腊犀牛仍然在东南亚存活,但却是极危物种,已经处在绝迹边缘。披毛犀的化石和骨骼遗骸在欧洲和亚洲的许多地方被发现,同时在洞穴壁画中也有它的形象。
物种简介
披毛犀与板齿犀
更新世时期,地球上存在两类著名古犀,板齿犀(Elasmotherium)和披毛犀。由于皆身披长毛而难以辨别,在我国,连一些大型媒体都闹过区分不清的笑话。实际上,板齿犀和披毛犀差异非常之大,体型上板齿犀比披毛犀要大1.5倍左右,平均体重达5吨多,与非洲象近似。而披毛犀体型则仅与印度犀类似,平均体重4.8吨左右。板齿犀仅额头长出一只巨大的独角,而披毛犀生有双角。板齿犀头部圆钝,披毛犀头部则类似于今天的犀牛。这两类犀牛在进化关系上并没有密切的关系,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动物。
种群分类
狭义上的披毛犀仅指古老披毛犀一种,生活在中晚更新世的亚欧大陆,也有较多的资料和化石发现。
但在我国,腔齿犀属包括三种,古老披毛犀(Coelodonta antiquitatis)和泥河湾遗址披毛犀(Coelodonta nihowanensis)西藏披毛犀(Coelodonta thibetan)严格地说,泥河湾披毛犀并不算是披毛犀,都属于比较冷门的物种,资料较少,我国河北泥河湾和甘肃和新疆都发现过其化石。西藏披毛犀年代较早,生活于上新世青藏高原,严格地说同样不算披毛犀。
考古发现
披毛犀的灭绝年代至今只有10000年,是最晚灭绝的史前犀,因此一些披毛犀角因年代距今较近或被冰冻住而有幸保存下来,它也成为了唯一留下角化石的史前有角犀牛(犀牛角由角蛋白形成,相对鹿或牛羊的头角相比非常难以形成化石),由于冰冻原因,一些皮肤样本和毛发样本也有所发现。
东北地区的松嫩平原是盛产披毛犀化石的地方,这里出土的完整的或较完整的披毛犀化石骨架至少已有五具,颅骨更不下数十个之多。据不完全统计,这里已有20多个县(旗)市发现过披毛犀的骨骼或牙齿的化石。
欧洲发现
十九世纪期间,经常可以在俄罗斯发现披毛犀的角,但因为它们长得实在太奇怪,所以许多人认为那是巨鸟的爪子。披毛犀冰冻的尸体不时可在西伯利亚地区发现,虽然上面经常缺少毛发或犀牛角,但最后人们终于发现两者同属一物。这些奇怪的犀角非常扁平,看起来就像是木板,只是其中一面有磨损迹象,因为它们会在地面上左右摆动头部,这可能是为了清除雪。
披毛犀的遗骸在欧洲各地都有发现,只是它们显然未能迁移到爱尔兰或北美洲。原始洞穴壁画也可以见到它们的身影,其中一幅还特别画出它的颜色样式,画中显示其腰部有一络较深色的毛皮。
亚洲发现
西伯利亚
根据在西伯利亚发现的披毛犀冻尸,在波兰发现的浸泡在沥青沉积里的尸体,以及法国旧石器时代洞穴中的壁画,现代人得知披毛犀体表披有御寒的长毛和浓密底绒毛。这类动物颅骨长而且大,头部和颈部向下低垂,额上和鼻上各长有一支犀牛角,鼻角尤其长大,向前倾斜伸出。一般认为是在更新世冰期气候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但是在气候温和的草原环境的沉积里也发现过披毛犀的化石。生活时代大约距今12000~4000年之间。中更新世之前披毛犀一直受到另一种比披毛犀大出一倍的巨型犀牛板齿犀的生存竞争而未能兴盛,中更新世之后板齿犀数量减少,披毛犀才得以有了兴旺发展的机会,但体型和现生印度犀并没有多大差异,体型小于白犀。
中国发现
2009年10月初,汪清县庙岭水泥厂工人黄胜国采石时,发现一块完整动物颅骨化石。专家鉴定这是一万年前即已灭绝的披毛犀头骨化石。测量发现,该头骨长78厘米、宽40厘米,重20多公斤。这枚头骨呈深黄色,整个头骨除出土时被人为轻微损坏外,基本保持完整,特别是头骨上的牙齿依然十分坚硬,牢固地排列在牙床上。专家认为,这枚头骨是灭绝的披毛犀头骨化石,距今约有一万年。
2011年9月,古生物学家在西藏自治区挖掘一种未知史前犀牛物种化石,这种奇特犀牛物种全身长着长毛发,而且头部的犀牛角犹如脸上长着一个“雪铲”。美国专家挖掘发现完整的犀牛颅骨、下颚以及颈部椎骨,其中犀牛头骨长度达到1米,其历史可追溯至370万年前。这种犀牛的体重可达到1200-1400公斤。这非常接近于现代犀牛的体重,比100万年前之后冰河时代发现的多毛犀牛体重少10%。科学家将这种史前多毛犀牛命名为“西藏披毛犀(Coelodonta thibetan)”(和泥河湾披毛犀一样,并不是真正的披毛犀,仅为近亲种)
西藏披毛犀的另一个特征是能很好地适宜冬季严寒气候,它们的牙齿长有较高的齿冠,从而更具持久耐用性,能够吞食高海拔较坚硬的植物。
奇特扁平、像船桨一样的犀牛角可使它能铲除地面积雪,寻找被雪覆盖的植物,这表明在冰河时代前1百万年,这种多毛史前犀牛能够较好地适应寒冷的喜马拉雅山脉环境。它们的适宜性使得后期温度直线下降时犀牛物种能够遍布亚洲地区,并一直延续至冰川时期。
形态特征
披毛犀约长5.5米,平均体重4.5吨,但最大的个体重量可达7吨。头部和颈部向下低垂,它的鼻端有两只角,前端的角离眼睛之间的角大约200厘米。它的毛长、耳细、脚短厚及敦实的身体。它的臼齿齿冠很高;釉质层厚,有许多褶皱;齿凹内充填了致密的白垩,适合于咀嚼质地干燥地的草本植物。
披毛犀的头骨上,粗糙面占据了整个鼻骨背面,说明它在活着的时候有一只巨大的鼻角,比现生和绝灭的大多数犀牛都大;额骨上还有一个宽而低的隆起,显示它还有一只较小的额角。为了支撑这只巨大的鼻角,披毛犀的鼻中隔+中硬骨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加,到了最后的披毛犀,鼻中隔已经全部变为硬骨。而西藏披毛犀鼻中隔的硬骨化程度,是披毛犀家族中最低的,只有三分之一长度为硬骨。
与大部份犀牛一样,披毛犀与始新世最原始的犀牛有着相似的体形及形态,可见犀牛类是一类血统原始的哺乳动物。
物种对比
生活习性
生存空间
已知披毛犀的化石分布范围,几乎遍布欧亚大陆北部,最北界限大约在北纬72°,最南到北纬33°。中国的披毛犀化石较集中的分布在东北平原,在华北地区、西南、西北也偶有发现。
以披毛犀占主导地位的动物群。在大布苏化石产地发掘出土的披毛犀化石数量达到了已发现化石总量的近1/2,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目前共整理出至少属于19个不同个体,包括头骨、上下颌骨、脊椎、肢骨等在内的大小近300件标本,并已经完成了两具成年披毛犀骨架的装架。
披毛犀是更新世犀牛分支中最后及衍生的成员,非常适应其生活环境。坚实的四肢及厚毛皮使它能适应当时古北区的草原冻原环境。它们的分布亦按冷暖气候的循环而扩展及收缩,数量亦因冰河时期过去而迁徙及消失。
饮食习惯
披毛犀食性一直被受争议。气候重组发现披毛犀喜欢寒冷及干燥的草原冻原环境。另有分析显示披毛犀喜欢吃草及莎草等植物。
对一个在斯塔福郡发现的披毛犀标本的头颅骨、颚骨及牙齿而进行应变向量生物化学研究,发现其肌肉及牙齿特征适合吃草。它的及颈部肌肉亦适合对抗当吃地上植物所造成的大拉力。而披毛犀有大的间隙亦支持这个说法。
与现存的奇蹄目比较,披毛犀是后肠发酵动物及只有一个胃,故此它较喜欢有丰富纤维素而较小蛋白质的食物。这种消化方法需要大的食物通过量,故此支持了披毛犀大口的吃草及莎草。
保护现状
灭绝原因
披毛犀被早期人类的猎杀,可能是其灭绝的成因。在未发现波兰的完整标本前,它的体形只有从石洞壁画中得知。波兰的标本是一头雌性披毛犀,现正存放在克拉科夫的博物馆内展览。披毛犀一般生活在欧洲北部和亚洲北部,并在英格兰及北海的寒冷及干燥沙漠中很普遍。
披毛犀与真猛犸象生活在同一时代。披毛犀的远亲苏门答腊犀(属额鼻角犀亚科额鼻角犀属)仍然在东南亚存活,但却是极危物种,已几近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