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井镇
浅井镇,隶属于许昌市禹州市,地处禹州市西北部,截至2018年末,户籍人口33622人。
明朝,属钧州(禹州、钧平府)芸庄都、七里都。清代,属禹州锡章里。民国元年(1912年),属禹县东张镇。1961年,改为浅井区。1968年,成立浅井公社。1984年,改乡。2011年8月,撤乡建镇。截至2020年6月,浅井镇下辖23个行政村。
历史沿革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解放,属禹县五区(罗集)。
1958年,设钢铁公社。
1961年,改为浅井区。
1968年,成立浅井公社。
1984年,改乡。
2011年8月,撤乡建镇。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68年,下辖22个大队。
1984年,所辖22个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
2003年,朱楼村民委员会分设朱楼和寨门李2个村民委员会。
2011年末,浅井镇辖浅井、马沟、陈地、横山、散驾、朱楼、小韩、寨门李、张村庙、张地、书堂、北董庄、土门口、扒村、梁冲、大冀庄、二郎庙、魏家门、王家门、范家庄、麻地川、张桐、大鸿寨23个村民委员会,下设186个村民小组。
区划详情
截至2020年6月,浅井镇下辖23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浅井村轩辕大道。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浅井镇地处禹州市西北部,东邻无梁镇、古城镇,南连朱阁镇、顺店镇,西接苌庄镇,北与郑州新密市苟堂镇、新郑市辛店镇接壤。区域面积11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浅井镇地处山区,地势北高南低。地形以山地为主,约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境内最高点位于东北部的大鸿寨山,海拔780米;最低点位于二郎庙村,海拔165米。
自然资源
浅井镇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煤炭、铝矾土、耐火黏土、碳酸钙、石英石等。其中煤炭储量30亿吨,分布在扒村、散驾、浅井、马沟村一带。铝矾土储量3000万吨,分布在扒村、浅井、马沟、陈地村一带;耐火黏土储量2000万吨,分布在马沟、陈桐、马沟村一带;石灰石储量50亿吨,分布在扒村、马沟、陈地村一带;石英石储量15亿吨,分布在北董庄、土门口、书堂村一带。
水文
浅井镇境内河流属淮河,流域面积112平方千米。主要河流有马沟河、书堂河、扒村河等季节河。马沟河自马沟村入境至朱楼村出境,境内长7.9千米;书堂河自书堂山入境至小韩村出境,境内长11.9千米;扒村河自大鸿寨村入境至张村庙村出境,境内长13.7千米。
气候特征
浅井镇境内以山地为主。气候属大陆性暖温带季风型,四季气候变化分明,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无霜期长。
人口民族
2011年末,浅井镇辖区总人口32380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800人,城镇化率11.7%。另有流动人口230人,总人口中,男性16773人,占51.8%;女性15607人,占48.2%;14岁以下5500人,占17%;15~64岁21180人,占65%;65岁以上5700人,占18%。总人口均为汉族。2011年,人口出生率11.2‰,人口死亡率6.3‰,人口自然增长率4.9‰。
2017年,浅井镇常住人口33839人。
截至2018年末,浅井镇户籍人口33622人。
经济
浅井镇经济健康发展,建材石料、煤炭、石英沙、铝矾土及饲草资源丰富,建材企业众多,畜牧业和旅游业发展迅速。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浅井乡不断扩大优质粮食种植面积,粮食总产达到12299吨,同比增长10%。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突出中药材种植和红薯“三粉”加工,新增“二花”药材1500亩,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8600亩;优质红薯种植面积稳定在1.74万亩,加工转化率达到80%以上。狠抓造林绿化,完成高标准通道绿化15公里,退耕还林250亩,建设农田林网12000亩,并对1.1万亩荒山、荒沟进行了租赁、承包,实现荒山绿化1万亩。
2004年,浅井镇全年新上项目92个,其中5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5个,累计完成投资1.9亿元;国内生产总值实现6.9亿元,同比增长35%;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409万元,较2003年净增172万元。
综述
2011年,浅井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326万元,比上年增长15%。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国税494.3万元,占总收入的11.4%;地税3716万元,占总收入的85.9%;其他财政收入115.2万元。人均财政收入133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300元。
2018年,浅井镇有工业企业16个,其中规模以上16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63个。
农业
浅井镇有农业耕地面积5万亩,人均1.5亩。2011年,农业总产值1.1亿元。比上年增长17%,农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8%。粮食作物以种植小麦、玉米、红薯、大豆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1.7万吨,人均525千克,其中小麦7000吨,玉米8000吨。经济作物以种植棉花、花生为主,2011年,棉花产量110吨、花生120吨。
浅井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1.3万头,年末存栏6000头,家禽饲养量13.8万羽,年末上市7万羽。2011年,生产肉类6930吨,其中猪肉5334吨,禽蛋3850吨。畜牧业总产值142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3%。
截至2011年末,浅井镇累计造林30000亩。完成梁冲至彭花路通道绿化带5千米,麻地川荒山造林800亩,长防造林330亩。
工业
浅井镇工业初步形成以煤炭加工、耐火材料、石料加工、板材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2011年,工业总产值达到8亿元,比上年增长21%,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75%。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职工3000人。实现工业增加值3.4亿元,比上年增长14.7%。
商业
2011年末,浅井镇有商业网点182个,从业人员228人。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1.2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500万元,比上年增长10%。各类服务业营业网点15个,从业人员105人。有扒村、浅井村共2个集贸市场,固定商户200户,流动摊点30家,从业人员500人。
金融
2011年末,浅井镇有浅井信用社、扒村信用社2家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1亿元,各项贷款余额0.8亿元。
基础设施
浅井镇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落实扶贫资金46万元,实施人畜饮水工程3处,新打深水井4眼,完成管网配套30万米,解决了3个村群众的饮水困难;修通了董庄至书堂“村村通”公路1.7公里,完成了董庄至张地白石岩11.8公里的县道路基拓宽工程。协调上级部门及自筹资金80余万元,为乡中心中学建成两栋住宿楼,新建一个张垌小学,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
社会
浅井镇投资30万元聘请中科院地理研究所对逍遥观景区的整体规划已完成,扒村瓷窑遗址的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工作正在进行,具茨山“神秘符号”引起海内外众多专家学者和新闻媒体的极大兴趣和广泛关注。
2004年,浅井镇利用境内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发了三条精品旅游线路:以逍遥观为中心的历史文化游,以大鸿寨为中心的自然风光游和以魏、王、范三村为中心的民俗休闲游。
教育事业
2011年末,浅井镇有幼儿园12所,在园幼儿1100人,专任教师70人;小学14所,在校生150人,专任教师11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600人,专任教师120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2011年,浅井镇教育经费支出120万元,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60万元,财政性教育基本投资60万元。
文体事业
2011年末,浅井镇有镇中心文化大院1个,总投资30余万元,建筑面积380平方米;文化活动先进村15个,配备有电脑、投影仪等设备。各类图书室6个,建筑面积240平方米,藏书1.6万余册。有民间舞狮队、秧歌队等民间文艺组织。文化行业从业人员220人。
2011年末,浅井镇有体育场20个,老年健身活动场所26个。广播体操、广场健身舞蹈、秧歌等体育项目普及。95%的农村安装了体育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60%。
2011年末,浅井镇有线电视转播站1个,有35个电视频道在本地落户,有线电视用户8500余户,有线电视网络覆盖率95%,电视综合覆盖率60%。
医疗卫生
2011年末,浅井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1个;病床23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0.7张,固定资产总值106万元。专业卫生人员36人,其中执业医师10人,执业助理医师15人,注册护士11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1000人次。
2011年,浅井镇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20/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98%。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29000人,参合率94.5%;居民人口平均期望寿命74岁,其中男性72岁,女性76岁。
社会保障
2011年,浅井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4户,人数54人,支出10.6万元,比上年增长11.1%;月人均162元,比上年增长11.7%。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850户,人数1266人,支出106.2万元,比上年增长29.4%;月人均72元,比上年增长20%。农村五保集中供养220人,年供养标准人均2400元,比上年增长400元;农村五保分散供养150人,年供养人均标准1320元,比上年增长120元。全年共发放救济款4万元。国家补助、抚恤优抚对象46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5.2万元。农村医疗救助78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农村医疗保险210人次。
基础设施
2011年末,浅井镇有邮政网点4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120千米,投递点13个,乡村通邮率100%;全年投递国内函件4000件,业务收入8000元。有电信企业2家,服务网点30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8万门,固定电话用户800户,移动电话用户11000户,宽带接入用户800户。
2011年末,浅井镇镇区有自来水厂1座,铺设干线水管3000米,用水1.2万吨,铺设排水管道2000多米。
2011年末,浅井镇镇区有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座,主变压器380台,年售电量累计完成800亿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99.8%,供电可靠率99.7%。
2011年,浅井镇镇区有公园2个,总面积4公顷,绿地面积3公顷,为公共绿地,绿化覆盖率30%,人均绿地12平方米。
交通
浅井镇境内有325省道、008县道、020县道过境,其中325省道境内长11千米,通往无梁镇、庄乡;008县道境内长12.7千米,起点为扒村,通往朱阁镇;020县道境内长6.5千米,起点为浅井村、通往朱阁镇。境内有浅井、张村庙、马沟3个客运站,日均发送客车60班次,客运量42万人次。
文化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浅井镇因村内有水位极低的水井1座,故名浅井村。
文物古迹
扒村窑址在河南禹州市浅井镇,是禹州市最大的古窑遗址。创烧于唐朝,终止于元代。文代堆积层分元、宋、五代十国、晚唐四层,五代堆积层较薄,同磁州窑产品极其相似,是我国北方金、元时期具有特色的一座民窑。出土的瓷器瓷片品种造型繁多,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产品多为白底黑花,次为翠青地绘黑花,釉色有黑、白、三彩、加彩等。其白地釉下黑彩与磁州窑属同一类型,黑彩浓而醇厚,笔调粗放简练。故有宋代墨瓷遗址之称。为研究宋代民间绘画和宋代民俗学提供了重要的史料。
1963年,扒村窑址被公布为河南省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
逍遥观风景区,位于禹州市浅井镇的峒山麓,是黄帝皇帝访上古哲人广成子的发生地。逍遥观为一处道观建筑,是传说中古代轩辕黄帝问道于广成子而成仙得道之地,有“天下第一观”之称,该观在建国初期,仍保留有众多的古建筑,而且在布局方面,依山就势,错落有致。逍遥观在明代后期就已经是一处规模宏大、声名远播的道教活动中心,素有“上观到下观,七十二座殿”之称。这里青山环抱,溪水潺潺,风景秀丽,游人至此会油然产生一种“清心悦目飘飘欲仙”之感,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美妙组合让人赞叹。这里已逐步形成了以逍遥观为中心,有30多个景点组成的黄帝遗迹游览区。
参考资料
浅井乡.禹州在线.2019-01-24
2020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21-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