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毛虾属

毛虾属

毛虾属(Acetes)是樱虾科的一个属,主要分布于西部和中部印度-太平洋、美洲大西洋海岸、南美洲太平洋海岸和内陆水域。虽然大多数生活在海洋或河口栖息地,但南美洲的A. paraguayensis是一种淡水物种。毛虾属的几个物种在东南亚生产虾酱中非常重要,其中A. japonicus是世界上捕捞量最大的野生虾类。在东南亚,毛虾属有不同的本地名称,如印度尼西亚的rebon、马来西亚的geragau、文莱的bubuk、菲律宾的alamang等。毛虾属是东南亚重要的经济作物,主要用于生产虾酱或干晒成为虾皮。其中以中国毛虾及中国毛虾为当中最大宗。

分类与分布

十足目樱虾科的1属。体长一般不超过45毫米,为小型浮游虾类,甲壳亚门很薄,体透明,稍带红色点,体躯极度侧扁。世界共有17种(亚种),主要产于印度西太平洋暖水区。中国已知有6种:中国毛虾、日本毛虾、红毛虾、锯齿毛虾、中型毛虾和普通毛虾。毛虾属包括14个物种,它们的FAO认可的常用名称包括美洲毛虾(Acetes americanus)、宾厄姆毛虾(Acetes binghami)、中国毛虾(Acetes 黑枕黄鹂普通亚种)、红海毛虾(Acetes erythraeus)、印度毛虾(Acetes indicus)、中间毛虾(Acetes intermedius)、日本毛虾(Acetes japonicus)、约翰毛虾(Acetes johni)、海洋毛虾(Acetes marinus)、南非毛虾(Acetes natalensis)、巴拉圭毛虾(Acetes paraguayensis)、锯齿毛虾(Acetes serrulatus)、西博毛虾(Acetes sibogae)和普通毛虾(Acetes vulgaris)。

形态特征

毛虾头胸甲具眼上刺、肝刺。额角短小,略呈三角形,上缘1~2小齿。腹部发达,长度约为头胸甲的2倍;第6节特别粗,尾节短小,末端钝尖。复眼角膜大而圆,眼柄细长。第1触角上鞭细小,下鞭雄性变形,为执握器,各种的构造不同。第2触角鞭特别发达,约3倍于体长,基部1/3处有一S形曲折,生活时触鞭先伸向身体前侧方,然后自然折向身体两侧及后侧方,鞭上有长感觉毛。步(胸)足仅有前3对,无外肢,边缘布满长羽状刚毛,以助漂浮游动,指节特别短小,与掌节末端形成微小的。末2对步(胸)足完全消失,是本属的特征。腹肢特别发达,第1对内肢雌性短小,雄性特化为交接器;第2对内肢内缘基部有小鳞片状雄性附肢,末端圆形,边缘具纤毛。尾肢原肢有一大红色圆点,内肢基部1、2个或一列红色点,自基部向末变小。雌性胸部腹甲特化为生殖板,形状因种而异。毛虾属的特征是失去了第四和第五对步足。它们是小型对虾属,长1-4厘米,半透明,但有一对黑色的眼睛,尾节上有一些红色斑点。毛虾的卵是绿色的,随着发育,它们会膨胀到原来的两倍甚至更大。

生态习性

毛虾雄小雌大,成群栖于低盐的河口附近、浅海或港湾。一般在20、30米以内的泥沙底海域,个别种进入河水及淡水水域。夏秋为生殖季节,成熟精荚存于第8胸节腹甲雄性生殖孔内,交配时置于雌性精囊中,至产卵受精卵。卵在年初孵化,幼虾在同一年内长大、成熟并产卵。中国毛虾和日本毛虾都是每年繁殖2个世代,夏初繁殖的幼虾8月即成熟交配产卵,夏世代和新生的第2代体形较小,越冬后为越年世代,第2年夏季再产卵。

经济价值

毛虾是热带亚热带浅海的重要水产品,印度西太平洋区有丰富的资源。其中中国毛虾和日本毛虾产量最大,红毛虾、锯齿毛虾、印度毛虾和东方毛虾也是重要经济种。中国毛虾仅分布于中国大陆沿岸浅海,以黄、渤海最多,年产量超过10万吨,最高达17万吨。日本毛虾广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区,南黄海以南,日本及东南亚各国年产量近10万吨(可能包括部分红毛虾和锯齿毛虾),印度毛虾主要产于印度至马来西亚附近各国。毛虾是捕捞量最大的甲壳亚门属,2008年全球产量为558,124吨。捕捞者主要使用拖网和围网,以及船上和岸边的围网。

加工与利用

毛虾除鲜食外,干制品(虾皮、毛虾)味美、营养丰富,另外真虾下目发酵加工制成虾酱虾油,也是受欢迎的食品。只有很小一部分捕获的毛虾被新鲜销售,大部分被晒干、腌制或发酵。捕捞到的虾被清洗,然后与每100磅(45公斤)虾混合4-5磅(1.8-2.3公斤)盐。然后用刀剁碎虾,装入各种容器,静置约4小时。之后,再重新包装,静置一个月,然后混合、再次压碎,然后包装出售。如果生产者无法迅速销售虾酱,可以保存长达6个月,每月切碎一次。据报道,制成的虾酱含有16.2%的蛋白质和1.3%的脂肪。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