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洞乡
七洞乡位于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北部,与忻城县、柳江区两县交界,山美水好,交通便利。兴宾区最高峰海拔686.9米的伦桃山位于境内。境内溪流交错,为兴宾区水源丰富的乡镇之一。发源于忻城、柳江两县的清水河(或称北三江)自西北向东南纵贯全境,沿河两岸良田自流灌溉。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七洞乡常住人口为9407人。
历史沿革
七洞乡原名北三、古律。约于清爱新觉罗·旻宁十年(1830)更名为七洞。民国30年(1941)与莲山乡(今良塘镇的里望、大英、奇峰等村委会)合并后称莲洞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复称七洞乡,隶属迁江县第一区。1952年迁江县并入兴宾区后,七洞乡属第十区。1957年冬撤区时从第十区分出设七洞乡。1958年撤乡称七洞公社。1963年撤公社复区时重新并入良塘区。1968年秋撤区复公社时仍属良塘公社。1984年秋公社复乡时,再次从良塘乡分出恢复七洞乡至今不变。
重要事件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10月5日,土匪血洗社头村,148名村民惨遭无辜杀害.后官府派兵围剿,消灭土匪240人.
1949年4月24日,社头村韦业莽与桥巩下料村黄炎降及莱园村陈德光等人,组织“人民解放西南六纵队”(后改称粤桂边纵队迁江独立大队)。当时凌晨4时举行暴动,第一营攻克中国国民党莲洞乡公所,缴获特编队步枪9枝,子弹一批。在中共地下组织领导下,这支队伍经过20多次战斗,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境解放做出贡献。
同年5月15日,国民党柳州保安团和迁江县长陈藩国率领县队共500人,配备轻重机枪22挺、炮2门,到莲洞乡“围剿”人民解放西南六纵队。游击队诱敌深入,于马王街伏击。经一个多小时激战,国民党兵死伤9人,败退良塘。
同年6月下旬,粤桂田径赛区人民解放军独立第五团党组织派到迁江地区担负领导工作的中共党员覃耀庭,在莲洞乡和济村官田屯召开迁江县地下工作会议,研究人民政权的建立、游击队伍整顿、游击区的扩大等问题。这次会议统一迁江地区革命斗争的领导,明确了关键的方向和任务,把新老区工作向前推进了一步。
同年7月,在莲洞乡成立中共迁江总支委员会(下无支部),书记覃耀庭(兼组织委员),宣传委员韦业莽,军事委员黄炎隆。总支隶属中共桂中南地工委领导。同年12月9日,撤销中共迁江总支委员会,改建为中共迁江县特支,时有党员16人,书记覃耀庭,委员吴寿晓、韦业莽、黄炎隆,驻地由社头村迁至县城。
同年8月,迁江独立大队与柳来象田径赛区人民解放武工队双方在莲洞乡社社头村商定,成立“解放迁江来宾武装工作委员会”,肖雷为主任委员,覃耀庭为副主任委员。该组织在军事上赶到协调作用。
同年10月间,中国国民党对良莲武装起义的根据地板力村进行两次大“围剿”,游击队突围并把300多名村民安全转移。后国民党武装进村,将财物洗劫一空,放火毁民房80多间。
1968年,县首次在乡境进行飞机播种造林,尔后到1990年先后又在乡境进行飞播8次。
1984年,柳江区福塘乡供销社女职工覃玉俏自愿停薪留职回到其丈夫家七洞乡贡则村,组织7户农民联合承包荒山554亩进行造林。其中种下黑荆300多亩。1991年覃玉俏被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国家林业部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1996年12月,七洞乡敬老院建成使用,入院五保老人7人,配备院长、服务员各1名。五保老人的生活费、医药费以及院长、服务员的工资来源,主要靠乡统筹和走以院养院的路子,开展养猪、养鱼、种果等生产创收双重渠道给予解决。该院总建筑面积290平方米,房屋10间,总投资9.6万元。
同年,七洞乡新集贸市场建成,总面积3500平方米,其中墟亭4个,均以铁为架、石棉瓦盖顶,面积800平方米。终于结束了七洞墟亭长期以来以木头为框架、茅根盖顶的历史。
1998年5月,七洞乡被柳州市行署划定为解放战争游击根据地。
地理环境
七洞乡,地势长约18公里、宽2公里的谷地,两翼峰峦重叠,岩洞多,石灰岩丰富。由于山多地少,仍属贫困山区。
位置面积
位于兴宾区北郊,跨北纬23°55′3″-24°4′37″,东经109°1′11″-109°8′2″,东连北五办事处,南接良塘镇,西至西北与忻城县安东乡接壤,东北与柳江区百朋乡相邻,属三县交界。总面积185.2平方公里,占全兴宾区总面积4364.18平方公里的4.24%。南北跨距28公里,乡政府驻地七洞街,至市区直线距离34.4公里,公路里程38公里。
自然地理
地处山区,境内峰峦叠嶂,形态险峻,岩溶广布,山美、洞幽、水碧,中部为长约18公里,宽2公里的川谷地带,全乡地势自北向南倾斜。主要山脉有东北角桥勒村东面南北走向的伦桃山山脉,伦桃山为兴宾区最高峰,海拔686.9米,在夜间登峰顶可看到柳州市灯光夜景。位于新屯村西面2.5公里东北—西南走向的帽合山山脉,主峰帽合山海拔524米。发源于忻城县、柳江两县交界处的清水河(昔称北三江)自西北向东南纵贯全乡,全长约18公理,平均流量为每秒31.7立方米,落差为1.81:10000。清水河有较大的甘潮岩、兄岭、龙桐、牛腊、下甫、中山、那胡7个岩洞分布,洞中有水溢出汇入清水河,溪流交错,水资源丰富,受益面广,是兴宾区水资源较丰富的乡镇之一。境内下易电站装机容量500千瓦。白爱水库为境内唯一水库,风景秀丽,总库容为600万立方米,七洞乡仅屯桑村受益,多属良塘镇受益.
气候属亚热带气候(桥勒村委会属高寒山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1月份平均气温10.5°C,7月份平均气温28.4°C,年平均气温20.4°C,年降雨量为1434.5毫米,年平均无霜期为320天,年平均日照1750.4小时,寒露风平均出现在10月9日。气候灾害主要有春季低温寒、—洪涝、寒露风、霜冻等种类。
境内土壤为沙质泥土,土地肥沃。土地资源,据1992年完成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全乡土地总面积为207269.25亩。八大地类面积分别是:耕地45175.8亩,占土地总面积21.8%,其中水田12528.15亩,旱地32647.65亩;园地234.45亩,占土地总面积0.11%;林地11683.5亩,占土地总面积5.64%;牧草地1865.4亩,占地总面积0.9%;工矿用地3907.056亩,占土地总面积1.85%;交通用地163.9亩,占土地总面积0.61%;水域用地4988.85亩,占地总面积2.41%;未利用土地138150.9亩,占土地总面积66.65%。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有锰矿石、方解石(白云石)、萤石矿、大理石、水晶石、石材等。锰矿主要分布在七洞、社头、春归村委会丘陵地带。古车摩天岭的大理石藏量丰富。石材开采、加工是七洞乡镇企业的一大经济支柱。石材主要是汉白玉和黑玉黑色大理石,汉白玉大理石主要分布在古春、归村、高巷、那胡等村。据预测蕴藏量约2亿多立方米。汉白玉原材料品质优良,易开采,具有质地硬且细密、强度高、抛光性能好、抗震性强、耐压性好等物理机械性能和化学性能,具有防风化耐酸碱、不退色不变形、古朴典雅等特点。全乡装有40多台锯石机,30多个采石场,年开采量毛料约1万多立方米,加工产品量10万多平方米,产品除在兴宾区内销售外,还远销柳州市、桂林市、南宁市、等地。产品多种多样,可用于碑牌、工程建筑装饰、公园装饰、公墓石、地板、铺路、台阶、码头、石柱等,同时亦可用作家具艺术品。
行政区划
民国22年(1933),七洞乡辖七洞街、那波、峦潘、牛车、牛则、和济、弄桥、中山、地洋、易桑、社头、春归、龙罗、龙沟14个村(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8年1月至8月24日,七洞乡辖七洞、坡六、社头、古车、板梨、里望、桥勒7个小乡。1958年8月25日至1961年,七洞公社辖七洞、里望、成凡、板梨、奇峰、社头、坡六、古车、桥勒9个大队。1984年,七洞乡辖七洞、板力、成凡、坡六、春归、桥勒、社头8个村民委员会。1987年村民委员会改称村公所。1996年村公所又改称村民委员会。现七洞乡辖8个村委会57个自然村
人口民族
1990年全乡居民3463户17889人。其中农业人口17627人,非农业人口262人。2006年全乡总户数5156户21529人,其中农业人口21178人,非农业人口351人。有壮汉两个民族,壮族占人口总数的90%,余为汉族。方言有桂北壮语、客家话、西南官话。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七洞乡常住人口为9407人。
经济
农作物
中部川谷地带主种水稻、甘蔗,山区主种玉米、生姜,产黄豆、花生、甘蔗等。
文化
文物胜迹
1545-1577年,北三壮族酋长谭公柄率领农民起义,于里朝、古车两处山弄建筑练兵场,占地面积5400平方米,练兵场四周建有围墙,雄伟壮观,长约1000米,胜迹尚在。
1992年7月修建革命烈士纪念亭。位于社头村寨山麓,雨亭叠耸,高9米多。
代表人物
谭公柄,大浪村人,壮族酋长,于明嘉靖年间,组织北三(今七洞乡社头村委会辖区)一带壮人,建立数千人起义队伍,号称“刬马军”,先后转战于来宾市、武宣县、平南县、贵港市、藤县、南宁市、广东省的清远、三水等州县,败官军、杀暴吏、捣官库、济贫民、声威大震。明万历五年(1577)在官府镇压下失败,谭公柄下落不明。
陈德新(1922.4-1949.12),莱园村人,1947年6月与韦业莽在良塘中心校组织“正义团”办《民意通讯》、《民意评论》刊物,揭露国民党政府的腐败,宣传革命思想,动员群众投身反对北洋政府征兵、征粮、征税的斗争。1948年2月“正义团”改称“联络站”,其是负责人之一。后受组织派遣到南宁市搜集情报,1949年4月在南宁被捕,同年12月,于民国迁江县政府门前被杀害。
参考资料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七洞乡: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 建设宜居宜业山水七洞.微信公众平台.2024-11-10
来宾市兴宾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 -.统计分析 - 广西来宾市兴宾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021-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