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荔浦河

荔浦河

荔浦河,古称荔水,荔江,珠江西江干流黔江段支流桂江支流。为广西壮族自治区荔浦市境主要河流,发源于金秀瑶族自治县大瑶山的老山战役北麓,流经金秀瑶族自治县、平乐县,汇入桂江。

河长144.67公里,主要支流有:马岭河栗木河、大塘河等。

干流概况

荔浦河,古称荔水,荔江,珠江水系西江干流浔江段支流桂江支流。为广西壮族自治区荔浦县境主要河流,发源于金秀瑶族自治县大瑶山的老山北麓,自金秀瑶族自治县龙道山小河口人境,从西南流向东北,经上、中、下葡萄、师位、念村、建陵、塔石、新河口、大石古、上金雷、沙垌、荔城、玉雷、上车、下车、铁炉、公赖、山口,于思贡村的梅子洲流入平乐县界。平乐县境,流经石龙村、交椅村,在附城乡糖榨村汇入桂江

河长144.67公里,其中:荔浦市县境内河长94.7公里,其流域面积1602.65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91%。平乐县境河长7.87公里,集水面积78.67平方公里,平均流量51.51米/秒。

水文特征

根据水痕推算,1929年6月23日洪峰流量达3640立方米每秒,相应水位高程145.86米。1982年5月10口洪水流量1830立方米每秒(荔浦市水文站),相应水位高程143.59米,是荔浦解放以来最大一次洪水。荔浦县境出口处多年平均流量26.6立方米每秒,径流深828毫米,径流量16.16亿立方米(包括客水)。入境河口高程为350.0米,出境为98.0米,河床坡降为10%。

主要支流

荔浦市境汇入支流有:

马岭河,是荔浦河最大支流,发源于县境内驾桥岭东侧,地名三县界。自西向东流,经上石练,石门、木根、大江、洪头、白滩、花篢、双江、马岭、西力至东镇乡山口屯汇入荔浦河。

栗木河,是荔浦河一级支流,发源于县境内猪头山西侧,源地高程1355.6米,流域面积115.23平方公里,自南向北流,经李子坪、长院坪、龙盘、东瓦、大德、栗木街、落印至河北省汇入荔浦河。河长38.4公里,多年平均流量2.98立方米每秒,枯水期流量0.7立方米每秒,由东瓦至河北平均河面宽60米,河床坡降25.6‰,主要支流有铜镜漕、丹竹河2条。

大塘河,因流经大塘街而得名,是荔浦河一级支流。发源于县内架桥山东侧,源地高程400米,流域面积112.78平方公里,自西向东流,经牛岗、双喜、门楼、大见、大塘街、大莫、盘村、寨脚、力居、缸底至料村汇入荔浦河。河长38.2公里,多年平均流量2.44立方米每秒。

兴坪河,因在兴坪乡(后改名新坪)境内而得名,是荔浦河一级支流,发源于县境内八鲁村的太平坳,源地高程714.5米,流域面积119.29平方公里。自南向北流市,经太平、八鲁、车田、汉田、青龙、莲塘、新坪街、下苏至葫芦岭汇入荔浦河。河长22.4公里,多年平均流量3.03立方米每秒,枯水期流量0.5立方米每秒,由汉田至葫芦岭平均河面宽50米,河床坡降38.8%,主要支流有石凳、兴义河2条。

杜莫河,是荔浦河一级支流,发源于县境内六部村新寨顶,源地高程502.5米,流域面积128.34平方公里,自南向北流,经三支冲、六部、下樟、古垌、平塘县至水葫芦穿入3处山洞,形成暗河,长约1150米,再经敢应、桥头、盘龙、高垌、马蹄塘至沙街汇入荔浦河,河长28.3公里,多年平均流量2.8立方米每秒,枯水期流量0.3立方米每秒。由敢应至沙街平均河面宽60米,河床坡降31.7%。主要支流有金鸡、龙珠河2条。

蒲芦河,是荔浦河较大的一级支流,发源于县境内蒲芦瑶族乡大阔电后背的站面山,流经火闻村西北一石壁,形成瀑布。源地高程1054米,流域面积195.44平方公里,境内为187.77平方公里(在三河上游金秀瑶族自治县有7.67平方公里流人蒲芦河),自北向南流,经人闯、黎村、甲板、蒲芦街、茶香、过村、古卜、合江、荔江至青山乡龙头山汇入荔浦河。河长49.9公里,多年平均流量4.91立方米每秒。主要支流有三诰、屯留区、纳兑3条小河,有1座中型水库——古信水库。

龙坪河,是马岭河一级支流,荔浦河二级支流,发源于阳朔县境内三县界。源地高程1170米,流域面积137.61平方公里,其中县境内123.36平方公里,自北向南流,经阳朔县的龙凹、青龙口,县境的苏冲口、坪冲口、六宅、龙坪街、鼓天、横岭、官相、妙花至两江街汇入马岭河,河长43.8公里,县境内35.6公里。多年平均流量3.54立方米每秒,枯水期流量0.25立方米每秒,河床圾降23.7‰。主要支流有敢笔、广渡2条。

还有三河一级支流,发源于蒙山古城山,至青山汇入荔浦河,境内河长28.2公里,境内流域面积80.03平方公里;黄垌一级支流,发源于金秀蓝厂,至修仁念村汇入荔浦河,境内河长2.8公里,境内流域面积4.94平方公里;江埠二级支流,发沥于大塘乡的高岸,至马岭镇的广安市汇入马岭河。全长27.6公里,流域面积86.76平方公里。

水利概况

航道航运

清光绪末年,荔浦河通航至修仁镇,由于荔浦市辖的金雷坝的拦阻,致使航道不通。修仁、荔涌两县知事传集两县绅、商、船户,勘察协商后,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七月二十五日会衔并立碑告示永远通航。20世纪50年代初,荔浦河尚通航,载重10吨以内的木船,可由梧州市平乐县城厢区。后因河道水量不足和水利设施阻碍以及河床淤塞,1957年冬始不通航。

防洪工程

解放前,政府对于洪涝灾害无防范措施。解放后,1954年4月发生的一次大洪水,荔浦河由青山乡大石古屯至新坪乡的葫芦岭屯,19公里的河岸塌崩6处,毁坏稻田12亩。由于山洪暴发,造成河堤崩塌,洪水冲坏农田。县人民政府自1956年至1965年,对防洪堤的建造共投资1.8万元,砌筑防洪堤或将河道裁弯改直。对新坪河由安民村莲塘屯至广福村坡上屯一带约4公里的险要河岸,用大石护砌,颇见成效。至1987年底,全县共建防洪堤31.3公里,保护耕地面积12270亩。1987年后,国家又投资2万元在龙坪河两江段筑堤护岸,堤长1.2公里,高2米至3米,全部以水泥沙浆砌结块石,至1989年完成。

20世纪60年代以后,县内水库逐步建成,荔浦河自水文站以上,建有小(二)型以上水库12座,其中中型水库1座,总控制集雨面积163.09平方公里,占流域面积18.16%。正常水位库容2543万立方米,占年均径流量的2.99%。荔浦河在县境以内的于、支河流,已建小(二)型以上水库44座,其中中型水库1座。总控制集雨面积470.52平方公里,占流域面积的23.8%,正常水位库容9164万立方米,占年均径流量的4.81%。由于水库发挥蓄水作用,洪峰流量相对减少,水灾有所下降。但龙坪镇、栗木、六等干、支河流上游,因无骨干水库,一但降水量集中,局部地区仍易酿成水灾。1987年5月16日,双江镇永福县、同福,马岭镇的同善,蒲芦乡的古力等村,骤降暴雨,马岭河、龙坪河河水猛涨,受灾户达8465户,淹没早稻11575.37亩,冲毁农田4173亩,造成经济损失600多万元。

引水工程

民国23年(1934年)至33年,在广西省政府的支持下,荔浦市先后建成合江、蒲芦(象鼻)两座永久性重力工坝,实际灌溉面积共22000亩,为县内现代水利工程建设之始。合江坝位于修仁镇三诰村合江屯背,引蒲芦河水灌溉农田,民国22年由广西省政府派员勘测,23年设计,24年元月动工兴建,26年6月竣工。坝顶高程189.87米,坝长80米,高7.5米,坝身砌块石,表面砌方形料石,引水灌溉荔江、松林、拱秀、永镇、青山区永兴县等1500亩农田。

蓄水工程

大江水库,位于县西北20公里,花乡福灵村旁,居马别河上游,坝址上游集雨面积200平方公里。1958年由县水利科设计,同年8月5日动工兴建,1960年3月8日基本完成,淹没老县、同潭坝、高寨、江带、鸿头、大碑、高车、高炉岭、东应等村,淹没耕地共2000亩。水库大坝属多种土质坝,当时建坝高36米,总库容7680万立方米,有效库容4669万立方米。1978年5月进行水文安全复核,采取洪水频率100年一遇设计,1000年一遇校核,发现大坝还未达安全标准。于是,于1979年至1983年将大坝后坡加高培厚,大坝现高40.2米,总库容8140万立方米,有效库容4520万立方米。原设计灌溉农田90000亩,由于配套未全,只可灌65000亩。历史最高实灌53000亩(1982年)。总干渠1条,长8.3公里;南、北、中3条干渠,共长37.21公里;支渠11条,全长57.46公里;斗渠13条,全长25.56公里。灌溉花篢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马岭、大塘、城厢区5个乡(镇)31个行政村大部分农田。

古信水库,位于县城以西22公里,蒲芦河中游,茶城乡吴家厂屯象鼻山脚下。集雨面积91.6平方公里。因淹没古信村而得名。由于河水枯竭,蒲芦、合江县两坝引进水量不足灌溉,曾于1958年由县人民委员会水利科设计建土坝高53.5米,同年7月中旬施工,因人力、物力及技术力量不足,于当年12月27日停工。1969年由县农林水革命委员会再次设计时,按洪水频率1%设计,2%校核,改土坝为浆砌石重力溢流坝,最大坝高39米,总库容2330万立方米,有效库容1500万立方米。当年5月1日开工,1977年1月竣工,发挥效益。为纪念开工日期曾命名“国际劳动节”水库,1980年12月,定名为古信水库。原设计灌溉面积41000亩,现仅灌溉31500亩。最高灌溉年为1981年,实灌面积37500亩。渠系有干渠1条,长9.2公里。支渠9条,长41.6公里。斗渠4条,全长10.4公里。包括纳入本工程调配和管理的合江坝,共灌溉茶城县、青山、大塘、修仁、合江县5个乡、镇所属20个行政村部分农田。干渠的利用系数为0.53,合江坝灌区农田用水已得到保证。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